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智愚配 >

第29章

智愚配-第29章

小说: 智愚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妮儿见说,望了望满园子绿油油的蔬菜,心里说,我这园子里的菜倒是全,每种正好三棵。可是,老奶奶吩咐说让留一棵。如果全拔了,往后就没了。有一想,为了救老大娘和她的那些孩子们,没了就没了,再去挖野菜也值得。于是,就把满园子的菜全拔了,砸烂,取汁给老大娘喝了。老大娘立时就不肚子疼了。
  刚才因肚子疼,老大娘出了一身汗,这会儿汗一落,老大娘冻得打起哆嗦来。三妮儿说:
  “老大娘,我给您做件衣服吧,您穿得太单薄了。”
  老大娘说:“孩子,谢谢你的好意,你做了衣服我也不能穿。”
  “这又是为什么呢?”三妮儿问道。
  “因为医生告诉过我,我这个人离了三就活不了,做衣服也必须用三块布料。否则,我穿上以后,还会犯病。”
  三妮儿说:“正好,我这里有三块布料,就给您做上吧!”于是,三妮儿把三块布料全给老大娘做了衣服。老大娘一穿上,秃疮和癞斑立时脱落了,头发也长出来了。老大娘用手一摸,感动得流出了眼泪。谁知,那双瞎眼经泪水这么一泡,立时又红又肿起来。老大娘手捂双眼,痛得瘫在了地上。三妮儿忙扶起老大娘,问道:
  “老大娘,你这是怎么了?”
  老大娘答道:“孩子,我这双瞎眼不能流泪。一流泪,我就得活活疼死。是我一时激动,给忘了,让眼泪流了出来。哎哟,疼死我了。”
  三妮儿说:“老大娘,甭着急,我去买眼药水。”
  老大娘说:“谢谢你,好孩子。你要买眼药水,一定得买三个大钱儿的,不然,买来也不管用。”
  三妮儿说:“行,三个大钱儿就三个大钱儿的,救人性命要紧。”说着,拔腿就去了药铺,买回来三个大钱儿的眼药水。
  老大娘又叹口气说:“咳,孩子,忘了告诉你,我这眼要用人的鲜血调药才行。上一次犯病,是在县城,正巧遇上了开斩的犯人,我就接了点儿人血。如今,在这乡村里,到哪儿找人血去呀?”
  三妮儿也发了愁:“这……这……”
  “谢谢你,好心的孩子,这眼我不治了。反正我也是个死,就不管那堆孩子们了。”
  不能见死不救哇!三妮儿听老大娘这么一说,更急了。一急,忽然想到了自己的鲜血,忙说:“老大娘,有了。”说罢,用镰刀割破自己的手指,让鲜血滴进眼药水中。十指连心啊,疼得额头沁出黄豆大的汗珠来。可三妮儿咬紧牙关,一声没吭。配上药水,把眼药亲自点在了老大娘的眼里。
  一会儿,老大娘的眼睛好了,看得清了。当老大娘看到三妮儿的手指上还有血迹时,连声感谢说:“孩子,你太善良了,必有好报应。”老大娘回头看见三妮儿双目失明的母亲,就对三妮儿说:“孩子,把剩下的眼药水点在你母亲的眼里吧,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三妮儿自是高兴。就亲自把剩下的眼药水点在了母亲的眼里。说也怪,不一会儿,她母亲的双眼也复明了。三妮儿见了,高兴得直蹦高。忙回过身来拜谢老大娘的指点。一拜之后,抬头一看,眼前哪有老大娘?倒是五年前在野地里遇到的那位老婆婆。三妮儿揉揉眼,眼前又是老大娘。三妮儿又赶忙拜谢。再拜之后,抬头又看,老大娘不见了,面前站着的是观音菩萨。三妮儿心里明白了。叩头道:“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请你再发仁慈,保佑这一方百姓吧。”
  观音菩萨摇摇头,说:“天生万物,就是让他们在大自然中互相竞争,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如光吃现成饭,穿现成衣,迟早会在天地间消失的。”
  “这……怎样做才能保佑他们呢?”
  “在你家的北边,有一座紫云观,你可出家到那里坐禅诵经,普度众生。那观内,有一口金钟,一个玉笸箩,一眼八宝琉璃井,都是仙家宝物。你去了,早晨敲那金钟,晚上抚那玉笸箩,白日,用八宝琉璃井里的水恩泽于人,可保方圆百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如你心诚,日后还可得道成仙。”说完,乘着祥云飞上天去了。
  三妮儿伏在地上,拜谢了观音,然后辞别母亲,就到紫云观中当了道姑。因她俗姓姓安,人们就称她安道姑。
  那紫云观内,果然有一口合抱粗的大金钟。那金钟,明晃晃光闪闪,还能随了人的情绪发出不同的音响。激昂时,如松涛奔腾。委婉时,似百鸟争鸣。那玉笸箩,也晶莹剔透,光泽照人。只要一抚摸它,立时就觉得神清气爽。那八宝琉璃井,井水清澈甘甜,永无枯竭。紫云观里有了这三件宝物,方圆百里的百姓都得到了荫护,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安道姑在紫云观了整整修行了六十年。当年的小姐妹们都已过世,她还像三十来岁的一般。
  开元初,紫云观摇摇欲坠。一日,正逢观会,安道姑忽然挥舞着彩绸,向天狂喊道:“我要上天,请给我上天梯。”话音刚落,人群中有一老者,指了指欲倒的观宇,说:“上吧,这里就有梯子。”
  安道姑“哈哈”笑了两声,抱起金钟、玉笸箩,扔到了观内的八宝琉璃井中,口中还念念有词地说:“八宝琉璃井,九子捞金钟。”说完,又舞了一会儿彩绸,就徐徐地飞上天去了。紫云观也随即倾倒。人们再回头看那发话的老者时,早已无影无踪了。
  原来,那就是来引度安仙姑的观音菩萨。
  后来,官府为了弘扬这一壮观奇闻,在紫云观前立了碑,褒扬其美名。尊安道姑为安仙姑,赠丹台真人称号。并在原观址上新修了一座寺,起名安仙寺。寺内塑安仙姑神像。香火延续了三、四百年了,直到现在还很兴盛。
  三个女孩听得都很入神。梅兰花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在嘱咐两个干妹妹:“明天我们也到那里进香许愿,祈求安仙姑保佑我们心想事成。”

 



第二卷 智慧彰显 第二十三章 催母庙感怀 字数:3571
  安仙寺进香的人络绎不绝。梅兰花进了香许了愿后,推说身体不适,让李二嫂陪着甄艳茹和王灿菊到别处去转,自己则坐在庙门前的石凳上观看起人流来。
  进香的人有男有女,看了半天,也没发现体貌特征与王仕峰相接近的。心里沮丧的很。回去的路上,又提议明天到附近的崔母庙去逛逛。
  关于崔母庙,前世里她曾搜集过这方面的资料。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传说,三仙岛有姊妹三人。大的叫云霄,二的叫琼霄,三的叫碧霄,都是得道成仙的人。在姜子牙封神时,她们不知怎么给挤上了封神台,被封了个送子娘娘,掌管仙、凡、人、圣、贵、贱、贤、愚的投胎、托生之事项。
  三姊妹听罢封号,叩头谢恩后出了封神台,大姐云霄对两个妹妹说:“三山五岳,数泰山风水最佳。我们一同到那里铺佑生灵、接受香火去吧。”琼霄碧霄欣然同意。于是,云霄跨青鸾,琼霄乘鸿鹄,只有碧霄的花翎鸟不知了去向,情急之中,抓过一头骡子骑了上去。三姐妹正行间,忽听背后有人喊道:“三位娘娘哪里去呀?”三人一回头,见是柴王爷赶了上来。三人忙下坐骑施礼,并说明了去向。柴王爷手拈银须“哈哈”笑道:“老神也正要去泰山安位,我看三位娘娘还是不要去了吧。”三人不服气地说:“风水宝地,你去得,我们怎么就去不得呢?”柴王爷笑笑说:“你们不要忘了,一山容不得二主啊。”一句话提醒了三姊妹,她们互相看了看,各自心里说:“我们虽然是姊妹,但今已上了封神榜,是各自独立的神了。如果常年挤在一起,受香火不均,早晚有反目的时候。可是,又不让谁去呢?”
  三人正各自想着心思,只听柴王爷说:“这样吧,我们四个人比赛,谁最先登上泰山顶,谁就在那里安位。”三姊妹一想,也只有这样了。就表示同意。于是,四人各舒展才能,向着东方赶去。
  在走道乌由县城南二十余里处的一个村庄时,碧霄骑的骡子立在路上说啥也不动弹了。碧霄下骡子一看,原来是要生产骡驹。这一耽误,就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碧霄一急,就用金针把骡子的牝门给扎住了。从此,骡子就永远不生骡驹了。
  碧霄娘娘一看追不上了,就在此安了位。因为她是送子娘娘,人们为了让她安心在这里送子降福于人,就给她建了一座庙。庙的正中又修了一座碧霞宫,宫内塑了她的金身。据说,自从庙建成后,凡是到庙里拴过娃娃的媳妇,回来后就有了身孕,做了母亲。因此,人们又遵碧霄娘娘为催母奶奶,庙也起名叫“催母庙”。每年的三月十五庙会。庙会十分盛大,起会落会一个月,波及方圆四百里。因催母奶奶是保护妇女儿童的神,所以,别的庙会都不允许妇女儿童赶,只有催母庙例外,妇女儿童特别多。尤其是媳妇们,平时无论多么受气,到催母庙会时,吝啬的公婆也要拿出几个小钱儿来让媳妇到庙会上去转转,好拴个娃娃来。
  由于催母庙的存在,催母庙所在的那个小村也被称作崔母村。
  据说,琼霄的鸿鹄落在了林清,也不走了。琼霄就在林清安了位。云霄倒是到了泰山,可在她之前,柴王爷早已把自己的木鱼放在了山顶上。云霄一见,知自己来晚了一步。可她又实在舍不得这块风水宝地,就施了个法术,把自己的一只绣鞋埋在了柴王爷木鱼底下的土里。当柴王爷宣布自己早到时,云霄说:“我来问你,你说你先到,怎么我的绣鞋倒埋在你的木鱼底下呢?”柴王爷拿起木鱼,用手杖一挑,果然从土里挑出一只绣鞋来,和云霄脚上穿的那只一模一样。二话没说,拿着自己的木鱼下山另找宝地去了。
  于是,云霄在泰山,琼霄在林清,碧霄在乌由县的崔母村,各自保佑起自己的一方生灵,接受起人间香火来。有空闲,三姊妹还经常串门玩耍呢!
  第二天。干娘女一行四人乘着小毛轮车来到了崔母庙。
  虽然不是庙会期间。庙门前仍然有车来人往。来地大多是妇女。有地三三两两结伴而来;有地年幼年长互相陪伴。来人中也有男士。但都有女眷在其身旁。看来不是陪着夫人就是陪着长辈来地。
  梅兰花感到很失望。也无心跟着干娘和甄艳茹、王灿菊游玩。一个人在庙里观看起催母奶奶地坐像来。
  一个年轻女子映入她地眼帘。知见其穿着鸭丹青地长裙。外罩藕荷色大褂。大褂地四周都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发根处扎着一根十分靓丽大红头绳。把垂腰大辫衬托得更加乌黑。略使粉黛。一张俊脸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
  只见这年轻女子手拿着点燃地香火来到催母奶奶案前。把香火插在香炉里。在蒲团上十分虔诚地磕了三个头。然后就嘟念着往回走。
  梅兰花觉得奇怪:大凡上这里拴娃娃地。都是已婚地媳妇。看这女子地装束。纯粹一正版未婚姑娘。那她到这里来烧香磕头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梅兰花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挨近女孩儿。在女孩儿身旁边低着头走边细听女孩儿的祷告。这一听不要紧,把个梅兰花乐得差点儿没笑出声来。
  原来,这个女孩儿是来拴娃娃的。她边走边祷告的是:
  随娘的孩子你随娘走,
  随娘的孩子你在后头,
  你娘会做那龙虎帽,
  十二个铃铛坠虎头。
  你娘会插那护心兜,
  二龙戏珠插上头。
  随娘的孩子你随娘走,
  门前有棵皂角树,
  皂角树上有皂角球。
  门里边儿有个小叭狗,
  你慢慢往里走,
  它光叫唤不下口。
  这女子说了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只这几句话,一直嘟念着朝庙门口走去。
  梅兰花心里好笑。不由地想起了前世搜集的《大闺女求子》歌谣,唱的是“十八岁的大闺女不害臊,梳了个油头去上庙。请了码子火口里撂,撂了码子回头走,到娃娃庙里溜一溜:随娘的孩子你随娘走……”下面就跟这个接上了。那时,她还以为这是人们为取乐呵瞎编来唱的呢!不成想在封建的旧中国还真有这等事。
  又一想,觉得也不希奇。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初期,不是也有不懂有性生殖的大学生嘛。
  传说,有这么一对大学生夫妇,结婚好几年了也不生育。见他们的同龄人都抱出了孩子,很是羡慕。自己也想生一个。可就是怀不上。二人一同去看医生。医生问:“你们的夫妻生活和谐不和谐?”二人回答说和谐;医生问:“你们的夫妻生活都是在女方经期的什么时间段儿?”二人她看看他,他看看她,谁也不知道医生问的是什么。医生觉得纳闷,又进一步问道:“那你们说说,你们的夫妻生活怎么个和谐法?”女大学生说:“我们结婚后,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殴过气、吵过架。白天工作忙,晚上睡觉各自在各自的被窝里,脸对脸地说说笑笑,十分愉快。”医生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