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易鼎 >

第390章

易鼎-第390章

小说: 易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
  乐声一变,礼官喝着:“百官礼敬!”
  “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三磕九拜。
  王弘毅坐在帝座上,回过神来,自己是大成的开国太祖皇帝了,说着:“平身!”
  “臣等谢恩!”
  这就是正式建立了,不过开国都一样,王弘毅说着:“朕今日登极,当统一天下,诸臣恭谨职事,平定胡乱,致大成于极盛,朕和朝廷也不吝爵禄之赐!”
  内阁带着百官,再次俯首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弘毅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又说着:“朕登基,百官不可空设,晋右副丞虞昭为内阁首相,内阁七人就成定制,右副丞由内阁推举,钦此!”
  虞昭虽早有准备,听了这话,还是一阵晕眩,上前磕头说着:“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国家新建,朕新登极,望诸臣努力。”王弘毅说着,又对着礼官说着:“朕册封太后为皇太后,王后为皇后,册宝而封,各妃不变,以定法度。”
  虞昭这时作为首相,出列说着:“臣奉诏,只是还请立太子。”
  王弘毅摆了摆手,说着:“太子关于国家根本,不可轻立,朕自有法度,定太子、王、郡王、国公四等,诸子未成年,领国公礼,成年十五,再定爵位,你们传旨奉宝入内就是。”
  王兴年才七岁,的确太早了些,虞昭也不会在登基礼上顶着,因此应着:“是,臣立刻奉宝遣官入内。”
  到了这时,新朝建立,皇帝登极礼才算完成。
  “诸位卿家,现在礼成,当开国宴,朕还要见太后和皇后,散朝!”
  乘舆入内,入了宫门,就见得侍卫和内侍,连同宫女,都是面貌一新,话说原本是王制,现在前面登基,后宫就全部换上御制。
  这时上天作美,虽才新年,阳光灿烂,一路乘舆过九重门,到了御花园处,只觉得一下子豁朗开阔。
  只见万里无云,青色天空,一轮太阳明媚将阳光洒落下来,宫中沐浴在一片灿烂瑞光之中。
  不时有宫人见了,叩拜行礼,王弘毅见得所有人都满脸泛着光泽和欣喜。
  王弘毅赶到慈宁宫,这时宫前早就有人等候着。
  一见了,就“啪”的跪了一片,又有人进入传话,王弘毅这时也笑容满面,见她们个个新衣,下了舆,抬手说着:“起来吧!”
  到了里面,只见一处殿内一片热闹,正中一张椅子,坐着一个中年女人,实际上不过四十多岁,穿着是华丽的太后正服。
  而左右,分坐着皇后宋心悠、贵妃赵婉,而谨妃素儿也自有座位。
  至于一些更低的女人十几人,虽都明珠翠玉穿戴齐整,但都站着,并没有座位。
  一见王弘毅进来,满殿里除了太后,都一齐跪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由于是第一次登基,皇后按照体制,本来只要行个福礼,这时都跪了。
  王弘毅给母亲行礼:“母亲安好?”
  太后一身盛装,看见了儿子,眼泪就“噼啪”落下来了:“吾儿,你今日登基为皇帝了,我真想不到有这一天!”
  “母后,今天是喜事,怎么哭了,你们不必多礼。”王弘毅说着。
  阳光灿烂,大殿中,窗格透入的细碎光斑,在地上变幻出种种迷离的形状,女人都一起站起来,皇后就缓缓过去,劝着:“母后,今天是大喜日子,你应该高兴才是。”
  太后点了点头,用手帕擦着眼泪,说着:“说的是,今天不能因为我扫了兴……对了,今天我也要上宴?”
  “今天是登基国宴,母后和皇后都要到。”王弘毅说着,扫了一眼贵妃赵婉和谨妃素儿,不由叹了口气。
  这种国宴,只有母后和皇后到场,就算是四正妃之首贵妃,也没有资格,只有委屈了她们了。
  “兴儿和顺儿呢?”太后问着。
  作为王弘毅的儿子,这两人都有权出席。
  “兴儿和顺儿太小,还要着女官伺候,这时出席不太合适,朕已封了兴儿为魏国公,顺儿为郑国公,十五岁后再出席国宴吧!”王弘毅说着。
  太后性子柔顺,见儿子主意已定,扫了一眼皇后,就不再说着。
  宋心悠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失望,欢喜的是,自己终于母仪天下,正式成为了皇后,而失望的是,自己儿子虽封魏国公,却没有被封太子,这时更不能参与国宴,让群臣认可。
  不过,来日方长,这失望一闪而过,她微笑的说着:“是!”
  时间不多,说了些话,皇帝,太后,皇后起驾,向前面国宴而去。
  看着帝后三人前去,贵妃赵婉,不由露出失意的神色,这时谨妃却并没有失落,上前说着:“姐姐,我们回去吧!”
  赵婉默默的点了点头。


第276章 登基(下)
  国宴在明池殿,这明池殿周围视野广阔,殿内也非(提供下载…)常宽阔。
  殿内山喊万岁已过,太后和皇后也拜见过了,大批侍女纷纷而上,开始布宴。
  这些是早预备好了,一声令下,珍馐佳肴就连忙而上,里面也不及细述,等入宴了,首相率百官敬酒。
  王弘毅连喝三杯才止,笑的说着:“今日朕心里很欢喜,一起共饮吧,大家不必拘于常礼了!”
  这话实际上是对礼官的说着,没有这句话,礼官随时监看着是不是有人失仪。
  不过就算说了这话,群臣举箸进膳,还是只闻杯盘微微作响,一声笑语不闻。
  王弘毅知道这是自己和太后皇后在场的缘故,实际上,今天中午真正用膳,是在皇太后处,有着皇后和妃子同贺一席,儿子和女儿也上席。
  但是这时总不能立刻离场,于是笑着观看着众人,只见大殿内,各色华服的百官都依此向着皇帝庆贺,并且出诗颂文。
  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这种大宴,都必须有人出文来锦上添花,制造气氛,因此顿时华章如潮,而王弘毅只要不时赐酒就是。
  当然,王弘毅到这个世界八九年了,也读了些书,又有着一些记忆,不然的话,连品鉴文章的本事也没有,就让人笑话了——皇帝可以不作诗文,但必须会品鉴。
  殿内必须五品以上才可以,还有着殿外五品到七品的小宴。
  王弘毅听着,心思却集中到了鼎处。
  再次仔细观看,又是有些冷意,只见鼎轰鸣着,不断吞食着气运,但鼎底,只剩了一层薄薄的气运。
  可以说,在这时,王弘毅和整个大“成”朝,都是最薄弱的时候。
  不过却没有任何关系,有着重重护卫,这算不上什么,并且每过一天,气运就又厚实一分了。
  到了一轮歌功颂德的文章说完,殿上沉静了片刻,王弘毅春风满面,大赞一声。
  而内阁又再次带头举杯,王弘毅饮了之后,就起驾离开,到后朝接受后宫的朝拜,看见皇帝远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陪着皇帝用膳,是一大考验,现在皇帝离开,气氛就立刻轻松了,到了酒酣耳热后,更是喧闹一片,许多官员离席敬酒。
  皇城热闹一片,整个金陵也沉在了喜悦中,街道中鞭炮噼哩啪啦响成了一片。
  百官不要说了,都纷纷让家人购买着鞭炮,连绵放着,就是城中的士绅,在这时也避免不了同流,也放着鞭炮,挂着彩灯。
  反正今天又是元宵节,本来就要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
  大燕朝本来元宵赏灯十分兴盛,处处张挂彩灯,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
  最近几十年天下崩乱,这节日才逊色了些,现在王弘毅定鼎南方,和平延续了二年了,今年举办,又遇到了登基,就格外隆重。
  话说王弘毅退下后,沿途就看见殿阁走廊,一群群宫女开始挂着宫灯,宫室四处,都是成片成片,估计点亮后,至少有三千灯,甚至连树木山石,都挂了上精巧的灯笼。
  元宵灯节,宫中自然也要点花灯。
  宫中的花灯,按照大燕制,第一就是内务府采购,第二就是各地省郡送上,还有是三品以上,或者有爵位的官员敬献。
  现在大成初建,二三项就免了,都由内务府采购,这些宫中的花灯,购买的都是华丽、精致、寓意吉祥的花灯。
  看着这些,王弘毅心中也变的柔软,和历史上有些“明君”不同,王弘毅认为只要是采购,就没有太过奢华说法,能增加就业和经济循环嘛。
  王弘毅看着,即便是最贵的宫灯,想必也不如灯市了,他可是接到报告,金陵城中连开三十里灯市,有十万灯。
  想着,王弘毅突然就有着换过便衣,去看看灯市的想法,但这种想法,转眼就被扼杀了,虽说这二年,金陵城内经过几次盘查和清洗,安全了许多,而金陵提举司,负责整个金陵安全,也算是负责。
  不过金陵到底是目前的帝都,人口百万,来往的人不计其数,鱼龙混淆,并且现在王弘毅处于气运的最低谷,在宫内有着重重保护,谁也欺不了,到了外面白龙鱼服,万一出了事,就要成为历史的笑柄了。
  这样想,王弘毅叹了口气,将这个心思按捺下来——天子有着许多不如意的事,这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金陵一家客栈中,有人却不这样想。
  话说,快要入夜了,一家旅店中,店老板带十几个伙计忙碌着,又挂上了彩灯,使这个店里也顿时多了几分喜气。
  后面的房舍都是平房,一小间挨一小间,这时,一个年轻的青衫秀才出来了,叫了点东西用了。
  店主也不觉得奇(提供下载…)怪,皇帝登基,必会开恩科,许多人听见消息都赶到了金陵,准备上这朝廷第一次恩科。
  张焕就是其中之一,二年不见,已经变了个人。
  他十七岁就中秀才,二榜第三名,有了十亩田地,并且每月可以去县里领廪米六斗,事后又补了令吏,熟悉着政事,这次知道要有恩科,就提前来到金陵。
  “张相公,出去逛灯市?”老板打着招呼。
  张焕笑了笑,说着:“是!”
  到了门槛时,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胸口,那里有个垂袋,挂在脖子上,里面就是一方小印。
  话说,没有人是傻瓜,二年来,张焕都感觉到,这方古印只要挂在自己身上,就思考敏捷,并且处处顺利,渐渐,张焕已经把它不离身,挂在身上,连睡觉时也不脱下。
  这时摸了摸,心里安心下来,踏步出去。
  现在时间虽早,但各家已经开始点灯了,黄昏时刻,车灯、球灯、绢灯、日月灯、镜灯、字灯、马灯、风灯都已经琳琅满目,几上万灯闪闪生辉,让张焕见了不由目瞪口呆,赞叹不己。
  “金陵繁华一至如此,难怪皇帝立都在此,只是太过奢华了!”张焕轻轻叹息的说着,二年来,他自觉如有神助,脱胎换骨,读书往往读几遍,就有所领悟,学问和气质都进了一大截,所以才敢考虑这次恩科。
  就在这时,各个摊位也出来了,除了灯市,就是大把的摊位,各种各样的小吃,香气弥漫在街上。
  就算是才用了晚饭,闻着这香,也觉得口水直流。
  问了问价,这些小吃都是一二文的价钱,许多人都随手买点。
  随着夜色降临,街上的行人更多了,商贩的叫卖声,行人的还价声,时不时响起的爆竹烟花声,喜气就弥漫开来。
  张焕仰头负手,只看着一团团焰火冲上天空,爆炸开去。
  “皇帝登基,盛世将至,是科举中官的时候了。”张焕暗暗想着,这时,见各人开始手提一灯,他也知道风俗,元宵就要手提灯笼而行,也就想买一只。
  走了几步,就见得一个店中,摆放着许多花灯,这些花灯未必有多昂贵,却明显比别家的要漂亮许多。
  灯面用纱绫糊制,走马巡夜灯、麻姑献寿灯、八仙过海灯,制作精美,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张焕上前,却听着中年人店老板,笑着说着:“要买本店的花灯,必猜中灯下谜语才可!”
  张焕定睛一看,果每盏灯下都贴了一张小纸条。
  这风雅又应景,就使人忘记了这些灯都昂贵了许多,因此有着不少人苦思冥想着。
  张焕正想着,这时,两个道士经过。
  其中一人只扫了一眼,突然之间“咦”的一声。
  “师兄,怎么了?”
  “见到一个白衣卿相了。”说话的人,却是通玄。
  说着,通玄仔细打量着花灯前,正在苦思冥想的一个人,看起来,这人很年轻,二十岁左右,穿着一身青衫,青衫有些旧了,但非(提供下载…)常干净。
  通玄越看,心中越是怪异。
  “师兄,怎么了?”平真问着。
  “这人的面相有些奇(提供下载…)怪,单从面相看,这人的面相骨骼都很普通,最多不过是乡下一地主罢了,但气运却截然不同,师弟,你不擅长望气,但也能看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