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唐朝大龄剩女 >

第67章

唐朝大龄剩女-第67章

小说: 唐朝大龄剩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闺秀心思一动,想起之前自己的对吴王、荆王的猜测,于是说:“父亲,您到我房间坐坐吧,我有些话想跟您说。”

避开宫女内侍,古闺秀让琬碧在房外守着,直接问李德淳:“我被绑架的事,跟您去吴郡有关吗?”

李德淳面色沉重的点头,说:“我才去吴郡跟你大伯汇合,吴王府就派了长史过来接待,对大哥一家照顾十分周到。我心中不安,怕大哥又跟藩王有联系,便私底下劝他跟吴王划分的清楚一些,可是你大伯不仅不听我的劝,还说要送伯瑶去吴王府做属官,急的我跟他吵了一架。我们吵架的事不知怎么被人传到了吴王府,吴王派人来说服我,说是替我找个门路,让我进北直隶折冲府重新领兵。我自然不敢随意接他的好意,没想到吴王的人竟然敢威胁我,意思是我若不投靠吴王,就让我得到的东西重新失去。我虽不怕被威胁,但是左思右想,他们分明是在拿你威胁我,就急忙赶了回来。”

“原来如此,吴王真是胆大包天。”古闺秀凝神,问,“大伯果然不听劝吗?”

李德淳皱眉点头。

古闺秀叹气道:“他既然选了这条路,也怪不得我们见死不救了。您已经回来了,就再不要跟吴郡联系了。”

李德淳心中不忍看大哥自取灭亡,但想到女儿或者二哥一家也有可能会有危险,他也只好忍痛答应。

“这事要不要告诉皇上?吴王之心,已昭然若揭了!”

古闺秀摇头道:“没有证据,就算皇上相信,也不能奈何吴王,还会对我们造成威胁,您不如这样……”

古闺秀想来一招将计就计,吴王不是想让李德淳重新领兵,到时候好帮他吗?那就重新领兵好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吴王不再出手伤害他们,也许还可以探听到吴王的一些秘密。

李德淳听了,有些紧张,说道:“这样做,一个不慎恐怕会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啊……”

古闺秀说:“所以说,我们还得找人帮忙。狄大人正在查我被绑架之事,请他来商议一番,再细细安排。让他将实情告诉皇上,只要皇上心里明白,想来到时候就算吴王出事,也不会连累我们。”

李德淳有些不安,但是他也怕吴王继续对付他的家人。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他可不敢拿女儿的安危去打赌,只能先“投靠”吴王了。

“那就请狄大人来一趟吧。”

狄仁杰被内侍相请的时候,吃惊反问道:“李归锦小姐请我去一趟?”

内侍说是,但狄仁杰再问其他,内侍却答不上。

狄仁杰五味繁杂,他刚跟豆卢钦望恳谈过一次,虽然知道三人之间太多错失和意外,但当他确定古闺秀是自愿同意这么赐婚后,他就告诉自己,以后不可再打扰古闺秀。

此刻他被古闺秀请去,他还不曾平静的心,又被搅动起来。

来到安寿殿,但他见到李德淳也在时,不知怎的,又是轻松又是失望。

轻松的是古闺秀请他来,原来不是为了儿女私情,失望的,也是这个原因。

李德淳将他在吴郡的事说给狄仁杰听,又推测了女儿被绑架的原因,狄仁杰便凝神沉静下来。

他就是有这种本事,工作的时候能够全身心投入进去。

古闺秀又把自己打算让李德淳将计就计当“卧底”的想法说出,狄仁杰目瞪口呆的看着她……

古闺秀尴尬道:“怎么?这一计太过危险了吗?”

狄仁杰摇头笑道:“不是危险……只是……”

后面的话他不知该不该说,想了一想,他说:“咱们一块去见皇上吧,有些事你们也许应该知道。”

李德淳和古闺秀吃惊的相视一眼,莫非此事还有内情?

他们三人见到皇上,狄仁杰将他们的谈话言简意赅的复述了一遍,而后说:“皇上,李小姐与皇上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微臣以为,也许让他们知道实情,或许会更好。”

李治听完也笑了,喊了古闺秀上前,说:“你啊你,为何是个女子?若生做男儿身,也可以像狄卿一样为朕分忧。先前朕想赦免你大伯一家的流放之罪,但于朝廷之上有诸多顾忌,狄仁杰便出谋划策,让李德骞以功赎罪。朕之所以将他一家迁往吴郡,便是让他们替朕找到吴王谋逆的罪证。今日,你竟也想到这个上面去了。”

“啊,原来如此,皇上用心良苦。”古闺秀对之前的种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李治想到吴王拉拢李德淳,冷冷道:“哼,没想到他不仅拉拢一切对先皇或是朕有怨言的人,还如此迫不及待的在京城布置棋子。这次你被绑架,足以说明禁军之中已有人有异心,你父亲若能取得吴王的信任,说不定能更快的查出那些人投靠了吴王。”

李治既然已经发话,李德淳对“投靠”吴王一计再无后顾之忧,当即领命。

他心中也十分愧疚,原来大哥一家并不是有反心,而是受了皇命在身。

出了李治的宫殿,古闺秀向狄仁杰道谢:“以前并不知你为了我大伯的赦免而操劳,现在感谢你,希望还不晚。”

狄仁杰苦笑,他并不求古闺秀的感谢,他所求的东西,已经得不到了。

“多礼了,这也是国家社稷之事,你不用特地谢我。”

两人之间的对话已有生疏之意,古闺秀心中微微失落,不敢再多说,只怕更见外。

因赐婚和李德淳的归来,古闺秀提早一个月离开万年宫回到家中,豆卢钦望因养伤,也被李治放了假提前回家。

芮国公府在得到李德淳已回京的消息后,立即备了六礼到卫国公府提亲,因是御赐的婚姻,每一个步骤都有礼部之人相助,进行的十分顺利。

汝南公主早逝,加上是皇上赐婚,这次议婚之事,双方都是由父亲出面,显得有些另类,却也彰显着足够的重视。

礼部仪制清吏司的主事拿着豆卢钦望和古闺秀的生辰八字,笑着说:“芮国公、李大人,微臣这便带着两位新人的八字去钦天监占卜,二位便等着好消息吧。”

芮国公与李德淳将礼部之人送走,李德淳又请芮国公进府小坐。

芮国公因儿子的婚事有了着落,心中痛快,虽然他之前懒得理会京城对儿子好男风的传言,但婚事迟迟不定,也是他心里的一根刺。加之古闺秀是他赏识的女子,他就更喜欢。

李德淳自不必说,以卫国公府如今的情况,能把女儿嫁进芮国公府他十分满意,而且豆卢世子与女儿之间本就有情谊,女儿喜欢,他自然一百个愿意。

亲家之间自是喜乐融融,芮国公笑着说:“听闻贤弟马上要出任北直隶折冲府的别将?”

李德淳点头道:“是,本打算等过了今年父亲的三年孝期再出任,但眼下正好有这样的机会,不想错过。”

芮国公点头说:“想来皇上也能够体谅,以贤弟的本事,若不是早年用情太深,今时今日早已是一方领将,不过不要紧,为时未晚,以后必定能够青云直上、功成名就。”

李德淳此时才四十出头,比芮国公小十余岁,正值壮年。

李德淳笑道:“我在寺庙之中静修多年,早已看淡这些名利,现在想的不过是尽己所能照顾好家人,并报答圣上的隆恩。”

芮国公知道他是性情中人,亦附和着他的话。

前院相谈甚欢,后院的古闺秀却有些发愁,因为古爹爹要她赶过去一趟,而听传话的仆人说,古爹爹很是生气。

在去古家小院的路上,古闺秀对琬碧说:“完了,爹爹中意的是狄仁杰,狄仁杰又跟他谈过提亲的事,我现在答应了赐婚,爹爹必定以为我三心二意、辜负狄仁杰的一片心意了。”

琬碧却说:“可是小姐的幸福最重要,古老爷疼爱小姐,小姐愿意嫁给世子,他一定会理解的。”

古闺秀叹气道:“希望如此吧。”

古爹爹的确很生气,在他看来,女儿有玩弄狄仁杰感情的嫌疑,不然一个女子为何要与男子走难么亲近?不仅经常一起出门玩,在日常生活上还十分照顾。

古闺秀头一次这么怕古爹爹,缩着脑袋见到古爹爹时,说话声音也不由的小了几分。

“爹,您找我啊?”

古爹爹紧绷着脸,说:“秀秀,我如今虽然不能做主你的婚事,但是我将你养大,我可从来没教过你这样欺负人的。对于你和狄大人的事,爹要听你的解释。”

古闺秀自答应豆卢钦望之后,感情渐渐捋顺,心意也坚定下来。

她对古爹爹说:“爹,我跟狄大人之间更多的是友情。我曾经也想过,若非要嫁人,嫁他也不错,但是命运就是这般弄人,我和狄大人总是擦肩而过。而世子的努力让我感动,我和他的阴差阳错的走到了一起,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我不管选择谁,都将伤害一人,我答应嫁给世子,是跟随我自己心意的选择。”

古爹爹责怪道:“若只是友情,你就不该与狄大人走的那么亲近,让人误会!你可知狄大人为你做了多少事?平日间对你我的照顾就不说了,当初你的身世刚刚曝出,你负气回并州,不仅不愿认祖归宗,连我也不理。若不是狄大人想出计策让太妃假装捉住我,你会赶回京城与我和好并答应进卫国公府吗?你如今的生活,可是狄大人帮你争取的!”

古闺秀目瞪口呆,竟然是这样的吗?

她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虽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为她好,但是被人算计的感觉并不好。当初她为古爹爹被捉之事担心的彻夜睡不着觉,到最后竟然只是个逼她认祖归宗的局吗?

她垂下眼眸,轻轻的说:“爹,狄大人的好我也知道,但是世子同样也对我好,我既然已经答应他,就不会再动摇。若我在他们二人之间左摇右摆,那您觉得我又将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她缓缓起身,向古爹爹行了一礼之后离开了古家的小院。RS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书社

古闺秀自古爹爹家回来之后,心情颇为抑郁,一个人坐着难免胡思乱想,越想便越气,他们当初为什么不能敞开心扉跟她谈一谈,偏要选择设局的方式引她入瓮?

古爹爹、狄仁杰、燕太妃……越是亲近的人,越是让她气恼。

她不想一个人生闷气,喊来琬碧问到:“去管家那里看看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可有什么人送帖子过来?我想出去转转。”

琬碧去跑了一趟,抱了一摞帖子回来。

古闺秀翻了翻,有一张帖子是个叫做“菡萏书社”的集会帖,落款人是个叫做“雁卿”的女子。

帖子里言明,因她之前在宋国公府里做的那首《赠荷花》里有一句“惟有绿荷红菡萏”与她们“菡萏书社”的名字相撞,她们便觉得古闺秀与她们有缘,邀请她加入。

古闺秀觉着有趣,又见书社集会地点竟然是房玄龄的梁国公府,不由得有些想去:“琬碧,你拿着帖子去让洪筝打听一下,这个叫做雁卿的女子是房家的什么人。”

琬碧带着帖子出去,古闺秀又择出田夫人、永安伯夫人以及裴知湘的帖子,打算近几日一一拜访。

傍晚,洪筝亲自来回话,说:“我问过府里熟悉世家来往的老管家,小姐所问的雁卿是梁国公府的大少奶奶,房遗直的夫人,杜雁卿。”

古闺秀点头道:“原来是她。”

高阳公主曾在襄城公主面前说她婆婆和大嫂为难她,这个杜雁卿就是高阳公主口中的大嫂。

古闺秀想了想,说:“替我回个帖子,我明日午后去拜访她。”

洪筝犹豫道:“据老管家说,高阳公主跟长嫂不合是人尽皆知的事,小姐去拜访杜夫人,高阳公主会不会不高兴?”

他作为古闺秀的管事,是知道她和高阳公主有“铜牛”交情的。

古闺秀淡笑道:“无妨,我并不需要看高阳公主的眼色行事。”

洪筝不再多说,依她所说去回帖,约时间。

当古闺秀第二日午后来到梁国公府时,杜雁卿在内院亲自相迎,笑着说:“久闻李小姐大名,今日终于见到。”

古闺秀打量她,三十余岁的少妇,面容姣好、举止端庄,只是穿着打扮稍显老气,标准的大户人家长媳的模样。

“得杜夫人相邀,归锦不胜荣幸,只因前些日子忙碌,过了这么久才来拜访。”

杜雁卿引她去后院厅中,边走边说:“知道知道,我家大爷是礼部尚书,他将芮国公世子和你的那段佳话说给我听了,先说一句恭喜!”

梁国公房玄龄的嫡长子房遗直如今是礼部尚书。

古闺秀笑着道谢,杜雁卿又说:“原以为你要准备婚事,必是没空出门,现在肯来与我相见,我已十分高兴。我们书社的女子已仰慕你多日了。”

说着便向她引荐在客厅中久候的几名女子。

等在客厅的几名女子都是菡萏书社的成员,古闺秀一个也不认得,但看穿戴,应是富贵人家的女儿或者媳妇。

她一一见礼,与她们坐下说话。

有个年纪小的女孩儿最是沉不住气,说:“李家姐姐,我听姐姐们念了你做的诗,十分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