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老公,我们一起种田吧! >

第2章

老公,我们一起种田吧!-第2章

小说: 老公,我们一起种田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完工呢。“好婆,阿财哥好吃饭在。”听到阿婆应了一声,小秀就先回去了,要回去帮阿财哥准备洗手水,还有洗手肥皂。

中饭没有酒,虽然说有些老师傅是一定要有酒的,吃过酒了有事体就是小徒弟出面在。但这一次只有阿财一个人,所以小秀并没准备酒。酒家里也是有的,好婆自家做的老白酒,还有甜酒也有的。等夜快歇得工,再吃酒也不迟。再说夜快还有螺丝呢,这个可是配酒的好小菜。

吃饭辰光好婆是及力的招呼阿财吃菜吃饭,一汤盆的鸡蛋羹差不多全叫好婆舀给了阿财吃。阿财吃了直说这鸡蛋羹真嫩。听得小秀直笑。这鸡蛋羹就怕过火,一过火就不好吃,里面全是一个个空洞。小秀一般是先拿开水冷到三十来度,然后再配好咸淡,打好鸡蛋液后直接冲进碗里,再稍稍加点油,再放把小葱,就这样上饭锅子蒸,蒸出来的就是最好吃的。吃过饭好婆叫阿财先休歇休歇,不过人家没同意,吃过饭坐了一歇就又开工了。

日子一晃就过去好二三天,家里的生活做得差不多了,要修的都修好了,只剩下屋顶没有修了。因为修屋顶阿财一个人做不来。要有人搭把手。小秀一咬牙就上了。苏家的房子盖了已经有很多年了,屋顶上的茅草已经烂得差不多了,反正打算修在,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屋顶上所有的茅草全弄了下来。

等茅草弄下来了,阿财就上屋顶查看是哪儿的檐子要修,而小秀就跟在身后帮着搭把手拎点家生'注3',再递个东西之类的。这一天,二人就着大太阳蹲在屋顶上正忙呢,远远的就听到有汽车声音冲这边过来了。小秀抬头一看,是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心里不由一紧,这个不会苏家那个儿子转来在吧!可是这屋顶还没有收拾好呢!

小秀跟阿财打过招呼就先从屋顶上下来,开了院子门再准备看个清楚。一眨眼的辰光,吉普车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了二个身着军装的男人。见到小秀便问了:“您好同志,这里是苏家吗?”

小秀不由迷惑,但还是点了点头:“是阿,是苏家。你寻啥人?”没等小秀说完,另一个头发比板寸还要短的男人就进了院子,进了院子东摸摸西摸摸,一副要哭不哭的的样子。小秀不由又问了:“你寻啥人?”刚刚开口问路的男人指着院子里的男人道:“他叫苏正,如果没有错,这里就是他的家。”

“苏正?”这个小秀真的不熟,好婆说起苏家的儿子时,一直叫他小苏小苏的。“你先等等哈,我去寻好婆来看看。”说着就回家拿好婆扶了过来。只是好婆一看到苏正,眼泪就嗦落落的下来在。“我的个小苏,你终于转来在'注4'!”可是不论好婆怎么哭,怎么喊,院子里的那个苏正是头也不回。小秀不由心里暗念:“这个人架子怎么这么大?”

到是陪同回来的男人说在:“在前线战场的时候,苏正同志为了救战友而光荣负伤了。虽然生命没有危险,但是苏正同志的耳朵已经听不大清楚了,所以他不是有意不理人的。”

听他这么一说,小秀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妨君子之腹了。只是看着苏正那对福搭搭的耳朵时,小秀怎么也看不出那双耳朵已经不起作用了。好婆听到这个事体时,哭得更厉害了,一把冲上前将苏正搂在怀里:“我可怜个小苏,你怎么这么可怜。我的天阿……”苏正仿佛能听懂阿婆的话,一面轻轻的拍着好婆的背一面抬手帮好婆擦眼泪。

就在好婆抱着苏正哭的辰光,陪同回来的男人将苏正的东西从吉普车里拎了出来。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就一只小小的包,估计也就是几件换洗的衣裳。“苏正同志的耳朵不好,所以这次我们是特意送他回来的。以后还请乡邻们多多关照了。”说着那男人就给小秀敬了一个军礼,小秀有点手脚无措的点了点:“应该的,应该的……”

依着好婆的意思是一定要他们几个都留下来吃了饭再走的。只是那个陪同回来的男人说什么也不愿意:“大娘,我们是有纪律的,将人送到家了,我们就要返回的。等下次我放假了一定再来看苏正,到时候大娘留我吃饭,我是一定吃的。”于是在不舍之间,那辆突如奇来的吉普车就这么来去匆匆的消失了。

等小秀从车辆消失的地方回过头来时,苏正已经脱了衣裳卷了袖子帮着阿财递东西了。看着这个年轻人,小秀有点发楞了。这样大好的年华就再也听不到声音,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第三章 归来后 
 
苏正回来了,可房子还没收拾好,就连晚上睡觉用的床铺和被子也没准备好。好在天还早,好婆就打发小秀回家先把东西都晒晒。于是小秀回家搬长凳子,拿竹帘子。先在同一直线上摆上三张长凳子,再放上二张长长的粗毛竹,然后再铺上竹帘子,然后再把被子、铺盖都放上去晒,这时节的太阳是真正好的时候,到下午二三点的时候再把被子翻个身,这样晒到晚上人睡着是最舒服的。

刚把东西都晒上,好婆就回来了,然后就赶着小秀去捉只鸡回来杀。还叮嘱了一只要捉着大点的,小秀点点头,然后吞了吞口水开始执行好婆的命令。说实在的,这年代啥都好,蔬菜都是绿色无污染的,大米是自家种的更是无毒,虽然水果品种少了点,但也全是美味的。就是一个肉太少了不好。逢年过节,来个亲戚什么的才会上街割点肉回来红烧。这肉还得紧着客人吃,自家就是再馋肉也不能多伸筷子。就连鸡鸭也是养着用来生蛋的,小秀已经很长时间不知道鸡肉的味道了。所以一听到好婆说要杀鸡,小秀的动作别提多麻利了。

捉鸡费了小秀老大的力气。这鸡都是散养的,晚上才自动归窝,小秀瞧中了一只大花公鸡,可是人家多机灵,一看小秀的动作不对,立马就满园子的跑,累得小秀是直喘气可就是抓不着。小秀恨得不得了,等会落到自己手上了,一定要拔光你的毛!抹了抹脸上的汗,小秀准备再出击,一抬头就看到苏正正对着她笑。笑得小秀有点不大好意思了。下意识的就比划了几下,意思就是说我想捉鸡。

苏正也好玩,指了指小秀中意的那只大花公鸡,意思是在问是不是这只?小秀点点头,然后就看着苏正没费多大力气就把那只大花公鸡捉来了。并且那捉的姿态别提有多么的帅气了,小秀回想了一下自己捉鸡的姿态,就跟老太太跳舞一样的难看。脸红红的从苏正的手上接过大公鸡,然后说了声谢谢,但后来一起,苏正耳朵听不到声音的,转过身又比了一个谢谢的动作,结果这一动作差一点又把到手的大公鸡给放走了。

苏正看着小秀这么手忙脚乱的,又从小秀手上把鸡拿了过去,然后熟门熟路的从厨房摸了刀准备杀鸡。小秀见到苏正的架势,忙从碗柜里拿了只大碗,示意苏正将那鸡血都放在碗里。苏正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很麻利的将鸡头三缠二缠的夹到翅膀底下,再三下两下的将气管那一块的鸡毛都拨干净了,拿起大菜刀就割了过去。一会鸡血就放干净了,小秀端起碗,在碗里加了点水又加了点盐冻了起来,这鸡血可是很好吃的。

烧水的空档里,小秀拍了拍苏正的肩膀,比划了两下,大意就是说我出去一下,你帮我看一下火。苏正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看到苏正的笑容,小秀不禁愣了一下,真的很阳光阿。愣过之后,小秀就闪了出去,然后回了趁四合院,从那儿摘了一只冬瓜,又采了点西红柿、掰了十来个玉米,瞧着差不多了,这才拖着东西出来了。

冬瓜不大,但是分量十足,原本想抱在怀里弄出去的,但一想到冬瓜身上那白毛,弄上身上还是有点痒痒的,也就没愿意,然后就这么一手拎着菜篮子,一手拖着冬瓜拖回了家。苏正看到了,单手就拎起了冬瓜,然后摆在厨房间里等小秀处理。小秀是真高兴了,说实话平时就跟好婆两人住,家里有点重活、累活全是小秀包了的。这干活的时候有人搭把手的感觉真不错。

一高兴,小秀就不由开始多话起来:“晚上来个冬瓜炖鸡汤,保管到时是汤鲜肉美。再来个炒螺丝,这个加点辣椒暴炒一下给阿财哥下酒是最好的。对了苏正,你喝酒不?”说罢还特意回头看了看苏正,但一看到苏正那双笑眯眯的眼睛,小秀就反应过来了,苏正听不见。但是这么多话,小秀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比划给他看,只好就这么算了。

水烧开了,两人就这么无言的开始脱鸡毛。开膛之后小秀把内脏给弄了过去,专心对付起内脏来。其实小秀是想叫自己做点事,省得都是去想苏正那伤是怎么负的。虽然送苏正回来的那人说了是救战友而受的伤,但那战友为什么需要人救呢?小秀就这么一边处理着内脏,一面想东想西的。还不时的回头看看苏正。往后这要怎么和人沟通呢?成天的比划也不是个事,要不就学人家随身带个小黑板?有什么事情就写下来?

等一切都弄好了,外头的太阳也差不多要西落了,于是小秀麻利的先把米下锅,然后在另外一个炒锅里把螺丝给炒上,再把一道大青菜给炒了,二道菜都炒完了,再把鸡汤给炖上,然后这就灶头交给苏正看,自己去找好婆了。跑到隔壁苏家,阿财正在做最后的工作呢。

“好婆,苏正怎么跑咱家去了?”小秀一边帮着搭手一边问好婆。

“是我叫他去的,坐那么长时间的车才到家,身体也才刚好,不好好的休息怎么可以?”好婆也是心疼苏正:“刚刚忘记问部队里的人小苏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到时候还要不要去医院看看。这么大的小人就吃这么大的苦头,真的叫人心痛的。”小秀听了,也不是个滋味。一想到自己刚才还在差人家做生活,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好婆,家里还有好几只鸡呢,要不以后我们经常炖给他吃?多少也能补点。”小秀又想了想:“好婆这,家里还有二个三年头的老鸭,等到了大暑再蒸了给他吃,大补的。”

当天夜快(晚上)好婆、小秀、苏正、阿财四个人吃的是相当的开心。小秀是吃肉吃得开心,阿财是生活全部做好的可以拿工钱开心,好婆开心是因为苏正转来在,苏正一直在笑,但是小秀吃不准他是在为啥个开心。不过小秀一直觉得苏正其实一点也不开心,好好的一个四有青年,一下子就成了残疾人,这个有啥个好?

这天苏正是睡在好婆家的,因为苏正家里的东西虽然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但都还没有打扫,只要在好婆家睡一个晚上了。只是小秀是怎么也睡不着。心里想的全是苏正的事体。苏正参加的这个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了,如果这个时候能够立下战功,那么以后在部队的发展应该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如果苏正没有耳朵的问题,他能在部队走多远?想着这个问题,小秀慢慢的入睡了……

第二天,村里的干部就寻上门来在。刘正明是村长,带着村支书刘正义敲了敲门就进来了:“婶娘,阿正阿在你家里阿?”

好婆听见了,就走出门:“在呢,有啥事体阿?”

“他不是转来在么,总要和他见个面,再说他也要认认人的,吃过早饭,我再带他去地里看看,转来在就安心在家种田,年轻人力气大,其他的不好做,种田总会的。”

好婆听了点点头,又问了句:“你打算拿哪里的田分给他?村北面的?还是村南面的?”村子北面的田相对来讲要好点,出产的地西要多点,所以村里的人都想要村北的田。村南的地也还好,但是没有村北好。

村长和支书两人看了看,半天不说话,后来支书说了一句:“不是北面也不是南面,是西边的。”

“西边的?”好婆一听就跳了!“你们也好意思?村西的田能种出东西来?你们也不想想小苏是为啥才转来的,做人不好太过分!”小秀听了心里也不舒服,村里的老人过辈了,习惯就埋在自家田里的,也不知道出于习惯还是其他的,都喜欢埋在村西的田里,渐渐的那里的田就没有人要了,全是坟,就是大白天胆子小点的人还是不敢在那儿做生活的。

“婶娘,你也晓得个,地少人多,再加上前几年重新分田,好点的田早就分光。哪里还有什么好挑的?”支书跟着解释。

“重新分在是对的,苏正的份你们怎么没算上?”好婆是一针见血。苏正父母不在了,分不到田没有话讲,可苏正还在的。凭什么分不到?

“婶娘,那个时候啥人想到他这么早转来?当时还听到风声讲阿正做得好,部队准备伸其做军官呢。”村长也有点不满意的,突然之间冒个人出来要分田,摆不平了到时麻烦的还是他。

“再怎么样,我也不同意你拿村西的田把他种。他要叫你一声阿叔的。你总不想有人背后骂你吧!阿正的情况你也晓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