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弹指歌 >

第275章

弹指歌-第275章

小说: 弹指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信物,唐月自然再不相疑,便着这千人停下等候。
        虽说这千人四派,唐月所能指挥的,就只有唐门四百人,不过自从得知唐逸和朱玉平定江阴之乱后,就连陈默都默认了唐月为首,这让唐月的心下甚是骄傲,也更急着想见唐逸。
        好在唐逸也没有让唐月多待,不过半个时辰,就见杭州城的方向,驰出两道人影,正是唐逸和孙正。闻听唐月到来,唐逸半刻都难等下去,仗着脚快,只与孙正并肩驰来,其余前来帮忙的飞蛟帮众都被他甩在了身后。
        终于,自嵩山一别后,唐逸和唐月再次聚首,此刻的唐逸已是将面具揭了开来,恢复原本面貌,俊面金环,十分显眼。不过孙正见了,却是毫不在意,实际上,自悦香楼里,唐逸施展惊人的暗器之时,孙正就已经猜出了唐逸的身份。
        “月姐可是来了。”唐逸一笑,却是出自内心。
        唐月虽然也有意与唐逸多说些情话,只可惜重任在身,周围又这么多人,只得将话苦忍在心里,面上只是一笑。不过唐逸与唐月二人却也不需再多言什么,就只这一笑,心下便已暖暖,连日的分离之苦,尽皆去的无影无踪。
        当下着众人在原地等候,唐逸、孙正、陈默以及伊客松和骆颜君等人则聚在一起,唐逸也不耽搁,便将自己这一路来,关于倭寇的所做所为说了一遍,也将自己所闻所见,以及种种猜测,说了一遍,就算有陈默和伊、骆这样的外人在场,除了些许隐私之外,唐逸却并没有隐瞒什么。
        听得江阴一战,果然是唐逸和朱玉所为,又听得四家倭寇首领,如今已被唐逸杀的几乎尽绝,而那万余倭寇在哪,也都了如指掌时,就连陈默都是点了点头,骆颜君更是满眼的异彩连连。
        至于唐月,则满是柔情的看着情郎,唐逸受人尊敬,便是自己的快乐。
        “那我们如今要如何做?”
        就连陈默都主动开口来问,可见这千多人行了许多时日,沿途所闻所见,积累了多少对倭寇的怨愤,只可惜他们人多势重,一路上就算有些许的倭寇,却也都躲的远远。江阴城外的倭寇虽多,可却又被唐逸和朱玉一并剿灭。所以这千多人一路上连个出手的机会都无,只攒着对倭寇的怒气而来。如今闻听有万余倭寇可杀,且杀了这些倭寇,东南一带便可安宁,哪还不急?
        唐逸闻言,看了看陈默,对于此人,唐逸的印象并不十分好,可如今却觉得,此人再如何,面对外侮,却也知轻重,不愧名门之后。
        既然陈默问来,其他人也都满眼殷切,唐逸点头道:“对这万余倭寇,我已有对策。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要再看一看敌我情形。”说着,唐逸笑道:“我们虽然人数不多,只有千人,可个个都会武功,且都不俗,弱者也有剑气级,且半数剑罡好手,更有陈师兄这般的高说坐镇。”
        说到这里,唐逸看了眼陈默,就见陈默闻言,沉着的脸上终于笑了笑,唐逸此刻可不吝赞美之词,如今需要的是齐心协力,否则千人虽然武功强了,但心有不齐,且不说土增伤亡,却也极易放走倭寇。
        “至于倭寇。”
        唐逸说到这里,稍是一顿,面露不屑道:“倭寇看似人有万余,了其中真倭最多只有四五成,其余假倭,有被裹胁其中的,有心怀鬼胎的,哪会真个心齐?所以这战力自然会差上不少。更不说着万余倭寇首领不齐,大多首领已被我杀死在杭州城里,群蛇无首,临危必乱!且其中四家倭寇,世岖等三家还与上月家那千余倭寇对峙,更添混乱,战力再损。”
        唐逸说到这里,伸了手出来,朝北一指道,“自我所得的消息,那些倭寇如今就在塘栖,虽然我们不谙地势,可孙帮主的手下却有人本是塘栖人,所以地利之上,我们也无需担心。”
        唐逸出城之前,思索过地利之事,所以专门去寻了张胜来,毕竟当初第一次遇到张胜,他便说他的家乡就在塘栖,如今张胜再听塘栖已被倭寇占领,家乡父老怕是早遭毒手,更是悲愤,一心献策,便要杀尽这些倭寇报仇!所以唐逸如今对那地势,颇有些把握。
        当下拾了根树枝,唐逸在地上划了划,口里言道:“这是杭州城,这是我们如今所在的地方,而自我们所在的位置朝北行上四十里路,便是塘栖。不过塘栖地势平坦,并无什么遮拦,若想凭我们这千人去围住万余倭寇,却是难的很。”
        千人毕竟太少,以千人去围万人,还不能只是简单胜利,而是要将那万余敌人剿灭干净,就算这千人武功都是不俗,却也没有可能。
        所以唐逸还有对策,就见他说着,当下再用树枝在塘栖东边一点,画了座山,再道:“这山叫做临平山,便在塘栖东边数里,我们若是能将倭寇赶到这临平山里,便可以山为口袋,困住倭寇。如此,三面是山,一面进攻,强过在塘栖为战百倍。”
        唐月对唐逸的信任简直就是盲目,对于唐逸的安排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伊、骆二人却也是对唐逸的才智信服的很,也只管点头,飘渺天宫并没有派人前来,只听命而行,如此,便就只剩下陈默了。
        点苍可也是名门之一,此来出力三百,战力在这千人中仅次于唐门,所以陈默的态度尤为重要。
        陈默看着唐逸画下的图,沉声道:“既然塘栖地势平坦,我们又只千人,怎么能将万余倭寇,赶到临平山去?”
        唐逸闻言,点了点头,心道这陈默却也不是胡乱说说,所问之处,正是关键。当下在塘栖旁边,唐逸用树枝划了一道,笑道:“这是运河,正挡住塘栖一面,而临平山则在对面,也便是说,我们只要自己南北两面分头驱赶,便可成功。更何况……”
        说到这里,就听杭州城处人声传来,众人转头看去,就见约摸二百人众,正匆匆赶来。
        唐逸一指来人,笑道:“他们来的可正好,更何况我还寻孙帮主讨了二百帮手,这些飞蛟帮众虽然不会什么武功,可摇旗呐喊,却是全无问题。如今晌午稍过,等我们赶过四十里路,正是天色渐晚,天黑之下,更可将我等这千多人伪成万人规模,倭寇骤闻,心更慌乱,再因心底本就不齐,又没什么首领,自然会被我们驱赶过去。”
        这时,那二百多人也到了,张胜一马当先,满面悲愤的朝唐逸行了礼,他的身后则跟着二百飞蛟帮众,也都停下休息。
        对于唐逸的回答,陈默想了想,虽然还有些许细节不明,不过听起来却也可行,再说塘栖地势如何,自己却也不清楚,当下再不纠缠于此,一指临平山,再问道:“就算将万余倭寇赶到那山里,莫非便就这么冲杀进去?虽然有山做阻挡,倭寇难逃,可天黑林茂的,便就这么攻将上去?可有章法?”
        虽然有心剿灭倭寇,但哪门哪派也不想多损人手,就算唐门也是如此,不过这问题,唐逸却也想过,当下笑道:“此来的长辈,以及师兄弟们,都是中原武林未来的希望,我自不会置他们于险地,虽说剿灭倭寇,我等中原儿郎绝不会退缩,可这些倭寇也不值得我们以命相搏。”
        说着,唐逸指了指自己的头道:“用计,虽然我等身负武功,可也不见得非要硬做拼杀,那临平山树多林密,正是可火攻。”
        唐逸此言一出,陈默的眉头登时皱了起来,一旁的张胜也忍不住道:“牛、唐大侠有所不知,如今可是夏日,草木正是水满丰足之时,又兼湿气浓重,最难引燃,若想火攻,怕不太可能。”
        原本众人听的正入神,只道一把火就可以将倭寇烧个干净,谁知张胜这一开口,却原来全然行不通。
        陈默的眉头更紧,不过唐月却只是微笑,她的心中自然相信唐逸,这么简单的道理,唐逸怎会想不通透?果然,就见唐逸点了点头道:“不错,如今季节,最难引火,不过我们如今的火攻却与寻常不同。”
        说着,唐逸朝张胜笑道:“若是草木潮湿,那浇上些火油,是否就能强行点燃?”
        张胜闻言,恍然道:“原来唐大侠早便想了到对策!”
        见众人不解,唐逸一指飞蛟帮众,就见这二百人中,有不少人的身上背了些罐子,却是临时收集来的各种油水。
        唐逸见众人都看了到,随即再道:“不过就算强行点燃,以如今这个季节,那火也难蔓延开来。”众人本是以为火攻之计的问题已经解决,却不想唐逸又反口否定。
        不过唐逸也没有让众人久等,当下再道:“所以我这次用的是火攻,可当真伤人的却不是火,而是烟。”
        骆颜君闻言奇道:“烟?”
        唐逸笑了笑道:“不错,正是烟,浓浓的烟,草木越是潮湿,点燃之后,其烟越浓,越是呛人,若能燃起大火,那浓烟滚滚,伤其其窍,就算不能致命,可也比会让那些倭寇再不能战。”
        说到这里,唐逸再道:“而且如今正值夏日,刮的是东南风,到时我们正在上风口,如此一来,既不怕烟熏,也因为草木潮湿,而不用担心酿成山火,以至难以收拾。”
        闻听唐逸说到这里,竟然连不会酿成山火都考虑周全,众人哪还有异议?陈默也没有再做为难,之前唐逸的所做所为,已经令他暗里也有些敬佩,如今的质疑也都有了解释,当下再不多言。
        如此千人一心,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一旦自家这里没了异议杂音,唐逸绝对有信心剿灭这万余倭寇!
        “既然如此,那今次一战,便由你来统领也就是了。”
        陈默的脸色依旧深沉,看不出喜怒,不过他此刻所说的话,却是令唐逸振奋,当下忙是肃道:“陈师兄且放宽心,此战必可一举全胜!且此战若有功劳,也是大家合力,自无高下之分。”
        唐逸并没有想过贪功,唐门得的实惠已经足够,有了嵩山决战前第一个应下前往东南的首义之名,就再不需要太过计较。如今将功劳均分,也可安人心,才好一致对敌。
        对于唐逸所下的决定,唐月自然不会反对,伊、骆二人以及飘渺天宫门下却是比陈默还要满意,毕竟论实力,他们可要差上不少,若是以战功计算,他们自然要排在后面。
        如此,千人都已准备得当,众人随便吃了两口干粮,随即上路。
        ==============================================================
        :五千字更新,六万字达成!脚脚先去睡觉,醒来继续写,书评怕是要转天回复了。

  (。。)

    正文 叱咤。三八零
     更新时间:2011…3…22 :30:27 本章字数:3413

        叱咤。三八零
        森见群真只觉得自己从未如此惶惶过,就算当年从日本败逃也没有如今落魄!再如何,当年自己手下也未缺了人手驱使,哪似现在,竟然只余下自己一人,便连那心腹都已失散,身劳神疲的,当真如丧家之犬一般!
        当然,森见群真还是有“家”可回的。倭寇自日本而来,虽然在大明陆上滋扰劫掠,可始终没有把真正的老巢放在陆上。毕竟大明之强,怎都非是日本可比,更不说这些倭寇不过是败者而已。这一点,就算倭寇自己却也承认。
        倭寇如今得势,原因许多,森见群真的心下也是十分清楚。毕竟海上乱些,沿海时不时的被侵扰一番,在大明朝廷的眼里不过疖癣之患,东南不似北方,并无劲敌,自然不会有精兵猛将镇守,更何况兵马一动,消耗甚大,便是大明,也不会等为之。再因倭寇流窜,这才屡屡得手。
        可若当真有人昏了头,要将老巢也一并移到陆上,那可就等于从流寇之患一跃而成外国侵疆犯边之大祸,这便是大事,大明朝廷可就不会再做小视,如此,一旦朝廷派大军而来,区区万多倭寇,哪是对手?
        所以当年倭寇见东南劫掠十分顺利,又闻明国海禁,竟有人一心移到陆上安身,再做图谋,如此愚蠢之举,不仅森见群真极力反对,就是其他三家,也没有应允,都道这是海上所占之岛才是唯一退路,怎能轻易放弃?如此,这才终究没有上岸,也才给了森见群真一最后的一丝希望。
        “一等去了岛上,虽然人手大损,可舰船未损,缓手劫掠,终有东山再起的一日!”
        退步是有,森见群真的盘算不可说不对,甚至他都想过,趁此三家首领尽皆毙命的机会,一并将三家的舰船掠来,反壮实力!只可惜森见群真却是怎都寻不到回家之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