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弹指歌 >

第210章

弹指歌-第210章

小说: 弹指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安静仙的修养也自了得,心头虽恨,可面上却是一副同情模样,当下点头道:“这却也是应当,我自无不允,想来唐门主、黄师兄、许掌门,也会首肯。”
        安静仙这么一说,唐冷等人当下都是同意。行君闻言,依次谢过,随后招手,领了万剑宗门下退至一旁,再不多言。
        岗下本还有不少人担心唐门等四派会借其他名门元气大伤之机,寻些借口铲除日后的威胁,却不想,这四大名门竟然如此大度,便是万剑宗回安乐谷,也有力弱难支的理由,如今还是同意其亲手安葬门人,登时,场中压抑的气氛稍解。
        也便在这时,便听唐冷再上前一步,高声道:“我等四派,今日于此公告天下,六派封山,万剑宗回安乐谷,只要这七派守约,我等便有维护之责!凡于途中袭击,或于日后侵扰这七派的,不论是借口报仇,还是寻机窃药盗功,这等人,便都是与我等四派为敌!也是与我中原武林正道为敌!”
        唐冷此言一出,更有许多人的心头一松,只道如今虽然名门少了许多,但确如决战之前所言,这一战堂堂,战后再无恩怨。同时唐门等的大度,也是令这些江湖人的好感暗生,当下便有人喝起彩来。
        行君闻言,遥遥朝唐冷等一礼,也就在这时,唐逸才有时间观察他身旁,由水仙抱着领着的两个孩子。
        “这对孩子应该就是行云的儿女了,那男孩便应是行无离,他如今正在昏睡,想来应是伤心过度。至于那女孩……”
        唐逸此刻正注视着那行慧敏,就见那小小人儿,眼中竟然也和行君一般,半缕仇恨都无,只是在将这场中之人,一一看过,看似好奇,可唐逸却是知道,她这是要将今日在场之人的样貌记下!
        将这在场之人记下,却是要做什么?这些人大多都是西盟中人,这行慧敏将他们记下,除了日后报仇,还会如何?非是唐逸多想,实在是这行慧敏再聪慧,也终究小了,不知自己如此冷静,反才惹人疑窦!
        若是行慧敏的眼中满是怨恨,倒还正常,可她越是控制自己不露出怨恨,想免的他人注意,这才反是愈加的惊人!
        唐逸虽然一眼便看穿行慧敏的漏处,可心底却没有半分轻忽,毕竟以她那稚龄,能有如此心机,已是骇人的很了,更何况方才得知父亲死讯一天,就能如此忍耐,这等耐力,便连唐逸都暗觉不如。要知自己见到母亲遗容,可是昏厥过去!
        唐逸心惊之时,稍一抬头,也正是看到行君望了过来,比起那行慧敏的做作稚嫩来说,这行君的眼神更令唐逸不安。
        不过唐冷于前,却丝毫不为这身后的些微变化所耽搁,此时已是讲到合冢事宜。这合冢乃由安静仙所提,对于江湖人来说,虽觉得有些突兀,但安静仙所阐之道理,却也令人信服。
        如今唐冷再度说来,显然已有定论,那台下众人登时安静下来,一时两万人,竟然鸦雀无声!毕竟这合冢代表的是几近八千人的埋骨所在!虽然已经隔了一日,但念起昨天争杀之惨烈,不多时竟然万多人伤亡,中原武林因此元气大伤,任谁的心头不颤?
        正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如今在场的,除去朱玉和那百余锦衣卫,哪个不是江湖人?又有谁会当真无动于衷?
        也便在这寂静中,唐冷的声音更显得震撼人心,亦是出人意料。便听唐冷沉声道:“既为名门,受人景仰拥戴之时,亦应为这江湖安定贡献其力,只可惜我等只顾决战,如今看来,却是差了许多。”
        说到这里,唐冷一指自己,猛然道:“我等名门于昨日决战,本为的是了结恩怨,可却怎都想不到会有如此伤亡。虽说此战堂堂,可终究为这中原武林的将来平添无穷变数!若这其后,中原武林因此动荡,必是我等之失,我等之责!”
        唐冷此言一出,竟然直责自己,便连安静仙等人也是一怔,可他还来不及细想,便听唐冷再道:“也正因此,这合冢必建!此冢既是我等名门埋骨之处,更是我等名门之耻!正如安掌门所言,建此合冢,便是以我等之耻,警示后人!”
        说到这里,岗上岗下,比之方才,还要静上三分。众人心中都是大震!实是任谁都想不到,唐冷会说出如此一番话来。
        其实安静仙昨天所言的合冢示警,实际便就有这等的意思在其中,但他怎都不会如唐冷这般的直言出来,毕竟如此说来,可是大损名门颜面,也坠了名门的名声。
        可谁想如今唐冷这直说出来,众人闻听,不仅没有一丝的鄙夷不屑,反是心头震撼之余,都觉得唐冷身为名门之长,果然不同凡人,便是自家的短处,错处,也都是直言不讳!
        唐冷说完,一反往日的冷淡,双目一睁,电扫岗下众人,虽然这两万人站在一起,可是排的远了,后面之人,甚至无法看清楚唐冷的面目,但这一刻,却都是心头一颤,好似被唐冷这一眼,直视了心里一般!
        一时间,他们都是抬头起来,唐冷当下沉声道:“如今决战已了,错事已定,也惟有亡羊补牢。也正因此,我等四派这才许下各派封山修养,为的是保我中原武林一脉。且这还不够,如今中原武林,元气大伤,只凭我等四派,难以一一顾及,如此,也便需天下英雄,同护我中原正道!”
        名门大派,向来都是高高在上,哪曾有过今日这般,要江湖人助他们维持武林?可如今唐冷一言,却没有坠了半分唐门的颜面,反是直言不讳,一心为公!那两万人等本便经过昨日的惨烈,心神本就有些慌乱,如今唐门这登高一呼,一时间,众人竟觉得心下忽然塌实,只道日后中原武林齐心合力,同护江湖。也有人高呼唐门唐冷之名,直道这才为正道名门表率,一时唐门和唐冷的声望大涨!
        自然,这不过只是一时的心气,等日后,回过神来,自然有许多人重归旧貌,这江湖中的仇杀依然不会间断。但有了今日,终究要比任由中原武林于决战之后混乱,强上百倍。
        唐月听得自己父亲得这许多人拥护,心下不禁一阵的自豪,同时也更佩服自己的情郎,毕竟今日唐冷所为,乃是唐逸早一步献了的计策,也好让唐门抢先一步,聚涨声望。
        毕竟之前的唐门,虽是名门,可却是以暗器毒药,甚至暗杀名传江湖,这等声誉自然不会多好,旁人恭敬,实则是惧多于敬。且决战之后,唐门虽然未损一人,实力稳坐天下一大门派,可却因为暗器独特,整场争杀,唐门都是远离阵中,以飞蝗石远而击之,落在旁人眼中,尤其年轻人,未免会觉得唐门取巧。
        当初唐逸曾是献策,要唐门聘卿迎客,以荣唐门一脉,可若是被如今这藏于背后的名声阻了,那怎能行?所以唐逸昨天,这才再度献策,只道决战之后,人心必然不稳,这便正是唐门聚拢人心的机会。
        “反正如今大派只余下四个,且那昆仑派还是自十辅中提拔而上。当年名门只余其三,更显不凡,便是当真指责了自己的种种错失,也落不去什么面子,反只会予人敢于担当之感!”
        唐逸闻听唐冷此刻正依计而行,也正见到那行君的眼神终于有了变化,自那深邃中,透露出一丝的惊讶。
        “原来你也并非能看透一切。”
        唐逸心头忽然一松,这行君给他的压力可是不小,便从其出现起,自己就总觉得这人的眼睛似能看穿一切,也直到如今这才将心放下。
        那行君似也感觉到了唐逸信心大起,未想到自己眼神中仅仅的一丝变化,都被他看了去,心头也是一震,暗道:“仅仅数年,这江湖竟然又出了此等人物。”
        不过行君却没有丝毫颓色,只是再不将目光落在唐逸的身上,而是仔细观察起那台下众人。
        与此同时,唐冷的口里也没有半分停歇,当下再道:“如今东南一地,倭寇作乱,戮了百姓,伤我同道,其罪难赦!我等既为中原武林中人,无分强弱,都绝不能坐视不理!如今中原武林因我等决战而大为虚弱,此等外侮便更需以雷霆之势除之!不可任其成长,以至得机,再伤我中原元气!”
        众人闻言,登时齐呼一声,群情更加激昂起来。毕竟这去抵御外侮,怎都好过内斗,且那倭寇生性残忍,众人也都有所耳闻,如今既然唐门出面牵头,有名门当先,人们又怎不摩拳擦掌?至于那倭寇的实力,倒是没谁会觉得有多强大。
        唐逸所献之策,不仅能大提唐门声望,也可令中原武林当真不至混乱。要知名门并非凌驾江湖之上,而是身在江湖之中,这江湖当真乱起,或许有利各自扩张势力。但江湖如此之大,名门大派如今却只剩下四个,且都天南海北的,远水难解近渴。一等这中原乱到无法控制,外侮再趁虚而入,最终被害的,也少不得名门,甚至名门更会首当其冲!
        这外侮就好比那武帝,也如这东南倭寇。对于武帝的实力,唐逸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只有想的强了,也断没有无视的道理。不过如今武帝并无半分动作,沙海天山又远隔大漠,一时无法动手。而那倭寇,更早之前,唐逸便已想借他们为唐月多揽功勋,如今正好朱玉又提将出来,顺水推舟,便就定下。毕竟就算唐逸,虽会谨慎待之,可自心底也不认为这些个倭寇能有多强,若他们当真有武帝般的强横,也不会只是侵扰东南,而是早便将那沿海各派,一一灭去。
        “只不过那些倭寇流窜,居无定所,我等也非地主,贸然去了,根本便捉之不到。所以,我们便要拉拢当地的江湖人,以通消息,好一网成擒!且如此,既能为中原除去一害,又可借此团结江湖人,保证这中原武林的最基本的安定。”
        当然,要中原武林如之前十大名门俱在时一样的安平,那却是绝不可能了。好在,唐逸如今也不会那么奢求,只求能少些争杀便好。
        再看台下,如今当真是群情激昂,自然也是齐声同心,唐冷便趁这机会言道:“倭寇胜在流窜无常,我等四派此去,虽然实力够了,可也需大家齐心同力,为我等做那耳目,如此,才可知晓敌踪,一举歼之,少受损伤,保我中原武林之元气!”
        群情激昂之下,似这等简单要求,自然毫无疑问的被众人应承了下来。唐冷当下点了点头,随即对那近前的八辅道:“此去东南,可还要劳烦黄松居士、元掌门、梅掌门、余锋帮主多多相助才是。”
        唐冷所言这四人正是黄山派、天台派、清源派,以及鼎湖帮的掌家之人。这四派,黄山派地处南直隶,天台派位于浙江,清源派则定身福建,鼎湖帮踞于广东,也正是东南倭寇侵扰的最为猖獗的四处地方。如今唐门等人要前去东南剿灭倭寇,所到之处,便必是这四地无疑。所以唐冷才来相询,好得到这四派的同意和支持。相对于那些散落各处的江湖人,这些世家门派,组织更为严密,又是地主,若能为己助,此行可就愈加顺利。
        唐冷这一番言语,那四辅掌门俱是听的心念电转。对于他们来说,倭寇的侵扰,也自然尝过不少,虽说一时不会对其根基破坏多大,可却难抵日积月累,毕竟这些门派各有家业根基,只能防御,却难出击,始终被动。再者,最近倭寇却也是越来越多,如此发展下去,终有一日,成就大祸。
        其实名门真要一心剿倭,四辅掌门自然欢迎至极,只可惜当年名门对东南一直暗存了吞并之心,这才令他们对唐门的真实心思,心存疑虑。这也难怪他们,与名门的实力比起,不论是黄山又或天台,这些门派始终要差上许多,担心那名门图谋东南的旧情重演,却也无可厚非。
        不过如今群情正自激昂,四派掌门可也不好拒绝,当下互视一眼,又念起唐门距离自己也着实够远,名门已去其七,怕是也无力远来吞并,这才稍微放下些心来,当下同声齐道:“名门一力相助,我等怎会不喜?自当同心齐力,剿灭倭寇!”
        唐冷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如此,今晚便请诸位来少林一叙,与我等细商剿倭事宜。”望着唐冷的神情肃穆,倒真似一心为中原除却外侮,那四派掌门的心下又安了安。
        便如此,嵩山决战之后,名门重定座次,安顿死伤,再定下东南剿倭,到此刻,诸事已了,终可告一段落。
        不论这决战如何惨烈,也不论今后中原江湖将会如何,随着唐冷的宣布,轰轰烈烈的嵩山决战终于曲终人散。
        唐冷的话声落了,台下两万人终于渐渐散去,有回登封继续照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