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家和 >

第219章

家和-第219章

小说: 家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山向都城运冰地过程中。将果酱加入冰。创造了冰淇淋。其实。冰淇淋之最初地发明权在中国。是1295年。马可·波罗将其制法带回意大利地。

冰淇淋的名称,是从英文音译过来的,冰加上奶油的意思。国外有人考,这种冰冻的奶食,原名叫“冰酪”,原是元代宫廷的冷食。马可·波罗回国前,元世祖忽必烈偷偷把其制法传给了他,马可·波罗将它献给了意大利王室。

查元宫廷确实有“冰酪”。陈基有诗:“色映金盘分外近,恩兼冰酪赐来初。”这位陈基是给皇帝讲经的经师,这首诗就是说他给皇帝讲经时,讲到“冰酪”的恩典。他说,冰酪盛于金盘,黄白相映,赐食的地方离圣上很近,这真是难得的殊荣。查元人忽思慧所作《饮膳正要》,其中记有“酥油”、“醍醐油”、“马思哥油”的制法:“牛乳中取浮凝,熬而为酥。”“取上等酥油,约重千斤之上者,煎熬,过滤净,用大磁瓮贮之。冬月取瓮中心不冻者,谓之醍醐。”“取净牛奶子,不住手用阿赤打油木器。打取浮凝者,为马思哥油马思哥为蒙语。,今亦云‘白酥油’。”后人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记乳酪的制作:“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牛乳一碗,搀水半钟,入白面三撮,滤过,下锅,微火熬之,待滚,下白糖霜。然后用紧火,将木杓打一会,熟了再滤入碗。糖内和薄荷末一撮最佳。”

若冰冻之后,很显然就是原始之冰淇淋。

清代,由于藏冰业的高度发展,冰不再是罕贵之物,冰饮业一跃而上,变得非常普及,冰价也为之暴跌。严辰《忆京都词》注:“京都夏日……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冰拌食,凉沁心脾。且冰亦可以煮食,谓之冰核。冰窖开后,儿童舁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燕京岁时记》:“京师暑伏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这种冰胡儿,就是比较原始的冰棍。

清代北京的冷饮佳品,一是酸梅汤。《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夏季凉饮,以酸梅汤为佳品。系以乌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围之,久而自凉,不伤人,且祛暑也。”《燕京岁时记》:“酸梅汤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以前门九龙斋及西单牌楼五家者为京都第一。”二是西瓜汁,西瓜去籽拧汁,入于冰中镇凉。高贵者汁用文火炼熬,至黏稠时倾入碗内,冰镇之后凝结如琥珀,名“琥珀糕”。三是“杏仁豆腐”。朱彝尊《食宪鸿秘》记:“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候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锅煮熟。加白糖霜或量加牛乳。”此种冷冻后叫杏酪,切成小块配以冰水,即杏仁豆腐。四是“什锦冰盘”,主要盛以夏时河鲜,即果藕、菱角、鸡头米、莲子。若是全冰碗,还需加杏仁、鲜核桃仁、甜瓜、蜜桃。这些东西都切成薄片,盛以冰块之中,真是夏令之佳品。

昔什刹海是北京最大的冷饮市场,什刹海会贤堂的什锦冰盘非常有名。送冷饮上门者,旧称“送冰盏儿”。送冰盏儿者手执两枚铜碗,两碗相叠,大指小指卡住下碗,二指三指挑动上碗,频频相击,有断有续,发出“儿铮——铮”的声音。敲击铜碗的声音,在赤日炎炎之中,听起来就十分清凉。

(完)
【本书下载于,h。。/】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