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女配也种田 >

第18章

女配也种田-第18章

小说: 女配也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争执 。。。 
 
 
刘佳宜要盖新房,还是青砖大瓦的。这是刘家村最近几天的热门话题。

大多听了都只是不在意地笑笑,刘家那么穷,盖个茅草房还成,青砖大瓦房是全村最有钱的王家才有呢,这种谣言也有人信?不过有人却信誓旦旦地说看到二丫去请刘大了,隔天刘大就到县城拉了一车的青砖回来,现在还在刘家院子里堆着呢!

这个时代的农民还是很淳朴的,对于弱势群体总是充满同情,时不时关心一下,有余粮的时候再接济接济,这让他们由衷的高兴,仿佛做了件很高尚的事,就是佛祖菩萨也是要保佑自己的。但是当这个众人怜悯的对象一跃成为他们仰望的对象时,情景就立刻不一样了,他们会觉得接受不了,怎么穷小子就能变富?自己做了好事却还是这样?这赌在心口的一口气化成了不忿,化成了嫉妒,可惜道德的枷锁约束着他们无法做出过分的事情,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方式,于是众人看向刘佳宜的眼神变得奇怪了,关于刘家的舌根也嚼的多了。看吧,在穷乡僻壤就要有穷人的自觉,你有钱了,那对不起,你就只能被孤立,别排斥了。

可惜刘佳宜实在没有时间去关心村民们现在流行的话题是什么,就是她知道,也不会在意什么,自古都是笑贫不笑娼,而且自己的银子来路光明正大,没什么见不得人。

刘佳宜是不在意,可有人很在意。

“孩子他爹,不得了了,这回真是不得了了!”

刘二叔正在给他的宝贝牛喂草,就听大门嘎吱一声猛然被踹开,自家婆娘端着一盆脏衣服闯了进来,他皱着眉,扔下手里的草料,“瞎嚷嚷啥!整天一惊一乍的,你不是出去洗衣裳了吗,咋有原模原样端回来了?!又想偷懒不成!”

要是平时,刘二婶铁定要和他辩上三百回合,不过现在她有更重要的事情,重要到可以忽略刘二叔对她的“冒犯”。

“哎呀,你别管这些了!我刚刚过去的时候可听那边都在说二丫家呢,你猜猜是啥事?”刘二婶也是急脾气,更何况她早就把刘佳宜家的一切都挂上了自家的名头,趁着韩氏病重,在婆婆的默许下把那边值钱的都扒拉回来了,虽然也真不值几个钱。但是现在刘二丫竟然有银子盖房,这可都是她的钱呀,简直就是在剜她的肉!所以她心急如焚,根本不需要刘二叔的响应,自顾自地接了下去。

“二丫那死妮子竟然要盖房子!还是青砖大瓦房!可恶,没想到那个病歪歪的贱人还留了一手,这么一大笔钱,她竟然到死都没动。好啊,果然是多过书的,脑子活络,这方等咱们都不注意了,那边就盖上了!”

刘二叔也是一惊,注意力终于从他那个宝贝牛身上移开了,“你说啥?!青砖大瓦房?不可能吧?那时咱们可是仔细找过,他们家真的啥都没了呀!”

“哎呦,怎么不是真的,老屋这两天都扒干净了,可是不少人过去帮忙了,就瞒着咱家呢!”

刘二家上下震动,方氏甚至摔了一个茶杯,她就说,那个韩氏不是个省油的灯,竟然还知道藏东西了!不得不说这一家子的思维之奇特,他们似乎一点都不觉得刘佳宜用自家钱盖房子是件再合理不过的事,一致认定这是侵占了他们的利益。

于是当刘佳宜正在老房子的空地上扒拉东西时,被这一家子堵了个正着。

刘佳宜一脸茫然,显然并未想到缘由。刘二婶藏不住话,撸袖子叉腰,大嘴一张,方氏赶紧咳嗽几声,刘二叔便会意地拦住老婆,朝方氏努了努嘴,刘二婶只得哼了声,硬是憋了回去,一张脸涨的扭曲。

这边方氏心平气和地说道:“二丫啊,盖房子这么大的事都没跟家里人说一声?”

刘佳宜听出来了,这是在打亲情牌,只是,他们之间还有亲情吗?

方氏眯着眼打量眼前只剩一堆无用垃圾的空地和穿着一身粗布衣裳,手上还拿了根木棍的刘佳宜,悠悠道:“你还小,这盖房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屋子说扒就扒,被人骗了可咋办?唉,你家现在也没个能顶事的大人,咋不来找奶奶和二叔?那可是全家的家当。”说着便意味深长地瞥了眼不远处的花家。

刘佳宜面无表情地听着,其实她很想笑,这方氏还真是没新意,每次都是这一套,先来软的,不行再来硬的,连说辞都不怎么变,难道她真当自己是傻子不成?!

“哼,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自家的东西却都搬到人家家里去,到时候要是拿不回来了,你哭都没处哭去!算了,我怎么说也是你嫡亲的二婶,回头把东西都搬你二叔家去,二婶帮你看着。”刘二婶这回脑袋倒是挺灵光,连唬带吓,最后再屈尊降贵状施下恩,没准以前的刘二丫还真吃她这套。

刘佳宜不说话,低头站着,她现在很烦躁,这些人演戏还演上瘾了!

三人跑来可不是为了刘家那点可怜的家什,方氏见刘佳宜油盐不进,有些恼火,却还得耐着性子接着说道:“二丫,听说你要盖青砖大瓦的房子?是不是你娘给你留银子了?唉,到底还小,不懂得过日子,那砖瓦房是咱们穷人家住得起的?再说就是你够银子也要想想以后才是,你三叔走时还说要送四郎去读书,这每年的束脩可就要不少呀,等几年后他大了,还要娶亲,可都是要银子的。”

刘佳宜豁然抬头,瞪大了眼睛,惊讶道:“三叔不是说让奶奶送小弟去读书的么?他还说四郎将来要是有出息了,那是光耀老刘家的门楣,奶奶一定不会不同意的。奶奶,难道你不打算送他去了?还要我动咱家盖房子的钱!”

三人没想到刘佳宜会是这个反应,皆是一愣,大家的注意点完全不在一块。方氏很快反应过来,正想反驳说没这回事,却不想看到她略带信任和一点点恐慌的无辜眼神,顿时眼前一亮,有戏!和刘二叔对视一眼,算了,为了接下来的计划,暂时忍了!

刘家老屋比较偏僻,四周都是大片的空地,离得最近的花家也有个百米左右,现在又是饭点,更是没人关注这边。不过方氏几人显然没想到,因为刘佳宜最近的动作太过惹人注目,村里闲来无事的几个八婆八公可是每天都盯着她呢,这边一有动静,那边看热闹的人就都聚集过来了。

刘佳宜正是算好了时机,她的五官比别人敏锐,远远就看到花婶子过来喊她吃饭,其他地方也已经有人冒头过来瞧热闹,这才有了上面那段话。她吐字清晰,说得条理清楚,比平时的声音更是高出不少,离得稍微近些的都已经听了个大概。

而方氏几人的反应她也能猜到,为了她手里的银子,估计打算暂时认下,银子到手再赖账。她这么做就是让全村人都知道方氏要掏钱送小弟读书,不管方氏打不打算兑现,她始终都是受益一方。

方氏正想再接再厉地软化刘佳宜,却被刘二叔拉了拉袖子,她回头才瞧见后面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顿时脸色有些黑。

花婶子站到刘佳宜旁边,摸着她的头发,朝三人冷笑道:“哟,这不是方大娘么,怎么有空来咱们这破地方了?”

刘二婶眼睛一亮,斗志昂昂,对着花婶子呸了一声,叫道:“咱们要是不来,侄女的银子可都被你们这群外人骗光了!”

因为都是一个村子的,刘家的事情多少都知道点内情,刘二叔一家子的形象也早就被人们所认清,所以围观群众对刘二婶的话很是不屑,还真讲得出口!

花婶子脸色彻底冷了下来,“方金花你什么意思?!哼,到底是谁总惦记二丫姐弟的银子,谁自己心里清楚!别在这充好人,刘大哥和刘大嫂可都在天上看着呢,那些良心被狗吃了的小心天打雷劈!”

方氏仗着自己是长辈,冷眼撇着花婶子,道:“二丫怎么说也是我嫡亲的孙女,难道我还能害她?银子当然是给咱们这些长辈保管比较安全,省得到时候出什么幺蛾子,等我下去了,没脸见她爹娘。你们哄骗她盖什么青砖大瓦房,有这么败家的么!这可是韩氏最后一点积蓄了,两个孩子以后那还要成亲的!”她不敢再拿刘小弟读书说事了。

刘佳宜疑惑了,“奶奶,你说什么呢?!银子是三叔给的呀,他说了,都是给我盖房子的,叫我只管用。他还说也给了奶奶不少,以后我和小弟没钱了都只管找你要。”

刘三叔只回来一个晚上,半夜又走了,村里人只知道他当了官。在村里人眼里,当官的都是有钱人,而且以前刘三叔跟刘父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好,于是刘佳宜的话,大半人都是信的。

方氏气的仰倒,刘二婶也顾不上刘佳宜了,她现在满脑子都是三叔给了婆婆一大笔银子,可是自己却一个铜板都没见到,而刘二叔也是用怀疑的眼神盯着自己的母亲。

刘佳宜躲在花婶子身后,内心一阵舒爽,三叔啊三叔,反正你也不在家,借用一下没关系的啦!

其实刘佳宜不知道的是,那五十两是刘三叔这次出来带的全部银子了,他看方氏也不缺银钱,就直接都给了刘佳宜。而方氏因为这认定了刘佳宜在说谎,那五十两便板上钉钉地被冠上了韩氏的名头,反而帮刘三叔避免了被方氏发现他给刘佳宜送银子的危险。 



24、盖新房 。。。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这女子多是喜欢花钱购物的,消费的时候很舒爽,钱花出去了却多会埋怨自己,刘佳宜也不意外,这段时间着实体验了一把痛并快乐着的具体感受。看着银子如流水一般哗啦啦淌出去,她的心是一钝钝的疼,但是看到为新家购置的家什一件件增加,她又有种难以言语的满足感。

五十两银子听着很多,其实并不怎么禁使。除了刘大那里先给了二十两的材料钱,就是每天的人工费、饭菜钱,虽然是小数目,但是也架不住每天几百文的撒出去,一个多月下来也要个六七两银子。留下李木匠的工钱,刘佳宜能支配的也就只剩二十两了,这还多亏刘家村临近山林,盖屋打家具所用的木材具可从山上得来。

刘佳宜想着既然盖了新屋,这里里外外都得合了心意才行,于是她每天都在琢磨着花钱的新途径。锅铲,碗筷,瓢盆,瓦罐等等,每一件她都比对着花家的买来,花妮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时不时地盯着某处发呆,然后第二天就能列出新的需要买的东西。

等到把花婶子腾出的那件杂物房填了半满之后,她又马不停蹄地买了棉花棉布,要做新的被子被褥床单床罩,村里倒是有人专门做这个的,给些手工费就成。刘佳宜需要自己动手的,就是一人两件的棉衣棉裤亵衣。

十一月十四,历时一个月零八天,刘家的新屋正式落成。

李木匠的家具在三天前也完工了,帮忙搬家具的顺手帮她把存在花家的东西也一并都归置了。送走乡亲们,并说明两天后来吃新居宴,刘佳宜也没空打扫一番,就带着刘小弟前前后后参观起来。

一连五大间坐北朝南的正房,房子按她说的都加大加高了,地上铺的是石板,里面十分宽敞。正中间是堂屋,东边的两间是刘小弟的书房和卧室,西边的则是刘佳宜的卧室和起居室。因为这里有玻璃的存在,她就直接要刘大把窗子凿的大些,窗户的木框里镶上玻璃,比之一般纸糊的窗子,不仅耐用还显得屋里要明亮许多。不过玻璃着实不便宜,仅仅几间房下来,差不多要了四两银子,就是刘大也不禁咂舌,直想让她放弃这败家的念头,可刘佳宜不知怎得就有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情怀,她觉得既然大头都花了,也不在乎这点“小钱”,再说,不会花钱的人是不会挣钱的,于是大手一挥,都按上!

刘佳宜到房子完工的时候将将把手里的最后一两银子耗尽,还不知冬天的粮食要从哪里来呢,不过这并不影响她现在喜悦的心情。 

刘佳宜十分喜爱这种青砖黛瓦的颜色,农家小院映着屋后远处的山水,堪堪一副野趣盎然的泼墨山水画。她站在院子中间,右手边是粮仓和杂物房,杂物房靠外,里面放着些旧家具,要是有人上门,打扫打扫还能做客房。对面西厢的两间则是洗澡间和厨房,刘佳宜发现自己真是低估了古代人的智慧,这里也是有专门的浴室的,浴桶、木制屏风、专门烧水的锅灶,甚至污水管道都一应俱全,只是平时农家人谁也不会费工夫去盖什么浴室,刘大的手艺多数时候没有用武之地,刘佳宜惊叹之余想到这两个月关于洗澡的痛苦回忆,果断吩咐:“这个绝不能少!”

因为房子多,三面环绕,围起来的院子就大了不少,姐弟俩卧室朝院子的窗下都种了些东西,刘小弟那边是一丛竹子,边上就原来的那棵桂花树,刘佳宜这边和厨房的夹角处则搭了个葡萄藤的架子,藤下是一片石板地,到了夏天乘凉也是个好地方。屋子靠里院都有走廊,院子里还有一条四通八达的石径,都是从附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