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盐店街 >

第9章

盐店街-第9章

小说: 盐店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渊沿着清河一路开着,河水碧绿,有木船驮着装着盐的麻包沿河道驶向远方。太阳渐渐偏西,河面点点闪闪,全是温柔的阳光。静渊在河边停下车,下车来给七七开了车门。

    春风和煦温暖,早些日子的春寒,被这两天的阳光扫尽,七七迎着湿润的河风,只觉畅怀。静渊指着河边一凸出的低崖,说道:“那是鸭儿凼。”

    七七奇道:“鸭儿凼?是做什么的?”

    静渊不禁一笑:“那崖下是个深潭,清河最深的地方就在那里,里面据说有宝藏。”

    七七眼睛发亮,道:“真的?快说来听听!”

    静渊看着远方的河水:“清河水干的日子,别的地方能看见河底,鸭儿凼里的水却总是满着,这个故事也是我小时候听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七七忍不住催促:“故事就是故事,管它真不真。快讲!”

    静渊微微一笑,道:“那是明末,张献忠带着部队来到四川,杀戒大开,从成都一直杀到咱们清河。清河的有钱人为求活命,都将自家的金银珠宝、美女献出来,可张献忠收了钱财美女,人却依旧是照杀不误。一时间,清河天怒人怨,哀声四起,尸横遍野。有一天,一人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背着个包袱,找到张献忠的府邸,说有宝物要敬献。张献忠见了他,问他有什么宝物。那人打开包袱,里面却是一只极为普通的鸭子,张献忠大怒,以为那人戏耍他,当即便要左右将那人斩首。那人却道:‘大王,这鸭子不是一般的鸭子,你且等等,看它有甚不寻常之处’果不然,一会儿那鸭子居然下了一个金光灿灿的蛋来,又过一会儿,又下了一个。张献忠大喜,捡起那两个金蛋,见真是实打实的真金,握在手里,厚沉沉的。那人道:‘这鸭子每天会下十个蛋,可就是见不得血腥,一闻到血腥味儿便下不了蛋了。’张献忠道:‘你是什么意思?’那人跪下道:‘求大王饶了在下的命!也饶了清河百姓的命!’张献忠本来杀人也杀腻了,便答应了。只要那人留在府里给他喂这鸭子。这鸭子说来也奇(…提供下载…)怪,不吃一般的草食,只吃珍珠宝石,那人每天喂鸭子喂十颗珍珠,而那鸭子每天则下十个金蛋。张献忠每天虽有金蛋可拣,到了一段日子却又腻了,又想杀人了。果真有一天憋不住,把献鸭子那人给杀了。血刚刚一溅到地上,一阵狂风便吹来,那鸭子忽然拍着翅膀,飞到天上消失不见了。张献忠急了,赶紧差人四处寻找,终于有天半夜在前方那个低崖下的水潭见到了那只鸭子。张献忠刚跑到水潭边,自己府邸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火光冲天,他在远处河边都能看见。水潭上那只鸭子若隐若现,张献忠虽贪恋自己府邸里的金银财宝,但又忽见水潭里宝光闪烁,无数珍珠宝石浮在水面,被月光映得闪闪发亮。他一时心智迷乱,便冲进了潭里,哪知潭水极深,河里暗流湍急,他一脚踩空,早被浪卷了进去。水吞没了他的身体,让他根本没有办法呼吸,虽然挣扎亦是枉然,只绝望等死。恍惚中,那只鸭子却游来身边,翅膀一掀,一个巨浪扑来,将他打回了岸上,然后就消失在水面。张献忠苏醒后心灰意冷,突然间觉得自己一生毫无趣味,杀人也好,财宝也好,都不能给他带来快乐。便率领部队离开了清河。倒是那只鸭子,据说一到月圆的时候,还真有人见它在那崖下游来游去。”

    七七不由得神往,问道:“你见过没有?”

    静渊道:“我没有见过。听说附近的渔民在鸭儿凼那里捞鱼,有时候还真捞到过细碎的金银宝石呢。”

    七七眼睛望向鸭儿凼那边,日光已成烟色,朦朦地扑在水面,忽道:“那送鸭子的人倒是个大善人,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此人。”

    静渊道:“怎的?”

    七七道:“金鸭子也罢,财宝也罢,要多了起来,难免给人带来祸害。可要是像献鸭子那样的好人要多了,这个世道才算太平。”

    静渊没料到她小小年纪,心念竟如此超逸,倒是一怔。暮色渐浓,她的发丝在风中轻轻扬起,浑身裹着一团柔光,静渊看着她袅娜的侧影,忍不住轻轻握住她的手。她身子只微微一颤,手却任凭他握着。她身上幽香伴着和风一阵阵袭来,静渊心中温馨,手臂一紧,便将她搂向怀中。

    七七伏在他怀里,两人脉脉无语,只觉一股温情像风中的柳丝,柔柔将两人缠住。

    静渊忽笑道:“不过,要真能有只那样的鸭子,倒也不错,只不能吃荤的。”

    七七忍不住一笑。静渊低头见她目澄如水,闪烁着俏皮的光芒,将她圈得更紧了。

    七七柔声道:“你给我讲了故事,那我也给你讲一个。只不过是真事。”

    静渊道:“说来听听。”

第一卷 洪流 第十四章 芳时易渡(2)

    七七道:“前清的时候,皇宫里有个四川的御厨。有一年慈禧太后过生日,非(…提供下载…)常开心,一时兴起,问身边的宫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美味。宫里的太监、宫女都纷纷把他们认为的最美的菜肴说了出来,那御厨在一旁苦苦思索,却是迟迟没有发言。慈禧太后平时挺喜(…提供下载)欢他做的菜,见他默不作声,便问他怎么不说。御厨想了想还是鼓起勇气说了,说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是盐。慈禧太后很不高兴,觉得他是在敷衍,便骂了他几句。宫里的人都很势力,觉得这御厨冒犯了太后,便都争先恐后地打压他,过了些日子,把他撵出了宫去。等到洋人来犯那年,太后和皇帝西逃,一路风餐露宿,常常饥一顿饱一顿,有一天,陕西一个地方小官献了只母鸡给太后,厨子们煮了汤,却没有盐。而那段时间,太后和皇帝的饮食里也常常缺盐少料,太后喝着没有盐味的鸡汤,忽然长叹了一声:‘我今天才算知道,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是什么了。’说完后就沉默不语,似在静静思索什么。回到京城后,太后叫人把那个御厨找来,那御厨已经白发苍苍,想是受尽了磨难,日子过得甚为艰难。太后问他出宫后去了哪里。御厨说回了老家卖盐。太后笑了笑,便说:‘你说这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是盐,我以前觉得是你在诳我,今儿才算真正明白。’那御厨家世代就是盐商,只家里人丁寥落,生意萧索,挣不了什么钱。可之后,慈禧却让皇帝给那御厨家赠了块匾,用官家的银子给他打了盐井,从此,那御厨家就成了专门为皇帝贡盐的皇商。”

    他道:“这是谁给你讲的?”

    七七感觉到他身体似在轻轻颤动,抬起头,微笑着看他。

    七七柔声道:“这个故事我从小就听来,总听不厌。我的老师告诉我,在中国做生意的人自古以来被人看不起,卖盐的商人,更被老百姓骂作牛屎公爷、盐巴公爷,说他们满身铜臭、没有德行。我爹也曾说,盐和古董器物不一样,卖给人家,几顿饭、几道菜就吃没了,吃进肚子里,像雪花落到池塘,一会儿就不见踪影。谁也不会记得盐的好坏,谁也不会知道它有多么重要。可那御厨不这样想,他冒死向皇太后直言,这是一种诚恳的本性,他让至高无上的人尊重盐、尊重盐商,这份尊重,比千万的财宝还要珍贵。”

    她看着静渊的眼睛,轻声俏语:“那块匾上,写的是什么?我一直想知道。”

    她的目光清澈如水,充满挚诚,静渊心神震荡,低声道:“是‘盐池天海’。《周礼》上说盐谓出于盐池,又说苦当为盐,自古以来,做盐的都是苦差事。天海就是我家的天海井。”

    七七低声默念了几遍,道:“我们这里有这么多做盐生意的,我父亲虽然也有点名气,也总说全天下只有前清的林老板,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商人,提起来都不得不敬重。做生意做成他那样,才算真正有成。嗯,你一定也会和你的祖父一样……”

    还没说完,静渊蓦地低下头,轻轻吻在她的嘴唇上,七七闭上眼睛,听到他热切的心跳声,只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此刻。太阳已经偏西了,炊烟袅袅,暝色渐起,远山近树朦朦可见,但见波光潋滟,柔情似水。

    ……………………………………………………

    六福堂,大门上高悬的是“皇恩浩荡”四字,正厅内的,就是钦赐御书“盐池天海”,昏黄的灯光映着这金色的四个大字,像一团团火,从各个角落沿着边角烧起,灼人眼目。

    静渊看着这四个字,思潮起伏。

    戚大年从账房过来,见他默默站在匾下,想是在思考什么要事,不敢打扰,便转身欲走。

    脚未踏过门槛,静渊清朗的声音传来:

    “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戚大年忙又转过身,恭恭敬敬答道:“打听了,旁人都说那欧阳松喜(…提供下载)欢收集名家字画,中意赵子昂。”

    静渊依旧看着匾,却没有回过身来。

    “再打听打听,这人亲自到咱们这儿来,必有企图。想是他要的东西,一般人轻易给不了。再说了,人人都知道的喜好,说不定只是幌子。”

    戚大年应道:“是。”

    静渊道:“傅家的老爷最近身体怎么样?”

    戚大年道:“据说一直卧病在床,他家钱掌柜照旧把账簿送来这里,让我们帮忙照应。傅少爷原不管事的。”

    静渊道:“可别这么说。傅家多年来对我们家这么信任,我与怀德又有同窗之谊,对他们襄助些也是该的,你言行举止上要对他们尊重些。”

    “是。”

    静渊却没了下文。戚大年也不敢走,便依旧站在原地,静候他吩咐。过了许久,静渊方问:“怀德可还曾去春秧街?”

    戚大年一惊,嗫嚅道:“这个,听钱掌柜说,傅家老太爷前两年管的紧,把烟枪烟管砸了烧了,傅家少爷倒是戒了些。就这几个月老太爷一病,可能,可能……”

    静渊转过身来,灯光下双目炯炯,一张脸冷峻异常:“老跟着怀德的那小跑堂子的,鲁管家那个二儿子,明天把他给我找来,我得好好叮嘱他几句。别想趁着老太爷病,就把怀德拉到那老路上去。”

    戚大年忙答应了,静渊在凳子上坐下,端起茶喝了口。

    戚大年道:“这么晚了,东家还不回府上?”

    静渊摇摇头,“你把傅家的账目拿过来我看看,去里屋给我找床被子,收拾一下,今晚我不回去了。”

第一卷 洪流 第十五章 芳时易渡(3)

    终到了回家的一天。孟家来了人接,却是管家罗秉忠和一个司机,倒让七七有些讶异。罗秉忠一身光鲜,衣着整齐利落,头梳得光光的,红光满面,笑吟吟向林夫人和静渊请安。

    林夫人笑道:“罗管家怎么亲自来了?还请快坐。”

    秉忠也笑道:“香雪堂换了掌柜,老爷怕他新来料理不周,要我过来瞧瞧。”林夫人道:“既然是罗管家亲自找的人,哪会有什么差池?倒是我家静渊不好,没把至衡照看好,累得她受伤,还连累了刘掌柜。”

    秉忠轻轻一笑,容色至为谦恭:“夫人说哪里话。”

    朝静渊看了一眼,见他一双俊目凝视自己,喜怒不知,目光深沉,便转头问三妹:“小姐东西可收拾好了。”

    三妹笑道:“原没什么东西,倒是夫人送了好些衣服,早收拾妥当了。”

    “那就好。”

    又细细打量了七七,笑道:“七小姐气色倒是不错。”

    七七道:“罗伯伯,这些日子,家里可好?”

    “都挺好的,就是太太和大少爷老念叨着小姐。”

    两人寒暄了几句,秉忠掏出怀表看了一眼,便道:“咱们这便回吧。”向林夫人道了句叨扰,七七也一一向林家的人辞行,走到静渊身旁,还未开口,静渊却微笑道:“我送你一程。”

    秉忠正要拒绝,七七却倏地把眸子转向秉忠,秉忠心里一突,见她目光里微有恳求之意,倒不便拒绝,只好道:“那劳烦东家了。”

    一行人出得林府,车子早在外停着。七七看司机眼生,悄声问秉忠:“阿飞呢?这几日都没有见着他。”

    秉忠道:“这小子不知道发什么疯,那天向老爷求着去盐场了,说要学着当当监工,老爷倒是挺欢喜,让他去了香雪井。这孩子连着几天都没有回家,吃住都在盐场。”

    七七便没好多问下去,见三妹和黄嬢把大包小包的衣服放进了车里,静渊换了身衣服也出来了。静渊见黄嬢和三妹在车边忙活,问道:“小孙呢?”

    黄嬢道:“把车停在平桥路口,在那儿候着呢。”

    静渊对秉忠道:“东西多,让三妹坐您这辆车吧。”

    秉忠道:“好。”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