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拣宝 >

第671章

拣宝-第671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恪守本心,确实是比较值得赞赏。

王观分析起来,又继续喝茶,在不久之后,就听到了已经抵达琅岐岛的消息。

大船慢慢地泊岸,王观也走了出去,站在甲板上打量眼前的海岛,首先看到的是一片风成沙丘古朴树林景观,像一条绿色屏障屹立海边。地面上长满绿油油野生嫩草,密密麻麻的古朴树木参天蔽日,纵横交错。

宁静的沙滩、嶙峋的怪石、遍布的岩洞和被浪花咬得百孔千疮的海礁石,再加上天空海鸥嬉戏、群鸟追逐的景观,使人有归真返璞,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当然,作为景观优美的海岛,琅岐岛也有自己的定位,就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旅游岛。哪怕现在不是旅游的旺季,但是在岛上却可以看到不少游客的身影。不过旅游业繁荣,并不代表岛上就没有贫困人家了。

登陆岛屿之后,在陶氏姐弟的带领下,王观和高庄慢慢地来到了陶家。那里位于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距离海边较近,在古代可以靠海吃海,打渔图个温饱不成问题。问题在于,现代的海渔业空前发达,而且是集团式捞捕。

小家小户肯定拼不过大型公司企业,有实力的都跑去深海作业了,没实力的只能在附近海岸捞些小鱼小虾,还不够油钱呢。所以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一些中小型渔船老板要么是破产了,要么是见势不妙改行了。

陶氏姐弟的父亲陶涛,就是属于破产的老板之一。受到这个打击,陶家也从挺富裕的小康生活一下子就跌落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水平。说是贫困户吧,又没彻底达标,还没到家里揭不开祸的地步。要说不贫困吧,家里又确实没有什么余钱。

清贫之家,既没让人绝望,也让人看不到什么希望,十分的迷茫。

“爸,我们回来了。”

不过,那是以前了。至于现在,再次进入村中,陶豆感觉自己的步伐十分轻快,有一种几乎要掩藏不住的喜悦。尤其是走到了家门口,看到破破烂烂的祖宅,第一次发觉这栋破宅子十分亲切。破得好,越破越好,不破怎么显得自己家可怜呢。

心里想着,陶豆也愈加愉快叫唤道:“爸,快出来,家里来客人了。”

“什么客人,讨债的吗?”

半响之后,破旧的房屋之中才传来一个比较苍老的声音,随后有人缓慢走了出来。步履蹒跚,头发白了大半,脸上尽是肌黄的皱纹,浑身上下充满了行将就木的气息。

“爸,你瞎说什么。”

适时,陶豆有几分不满,急忙示意道:“爸,你看看这是谁?”

“谁?”老人微微抬头看去。

此时,高庄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两大袋礼物。那里他在船上带来的,都是瓜果、保健品之类,以及一些土特产。毕竟时常跑船,在各地环游,肯定顺手买了不少礼物。

就是这些礼物,却让老人有几分安心。毕竟如果是讨债的,肯定不会好意提礼物过来。现在已经不兴先礼后兵那套,而是直接明抢……

老人的目光在礼物掠过,然后慢慢的上移,浑浊的眼睛无神,视线落在高庄的脸上,却是一阵茫然,显然也是想不起高庄是谁了。

“涛叔,你……你怎么变成这个模样了。”

与此同时,高庄轻步上前,也有几分伤感:“涛叔,是我,小高啊。不记得我了吗,当初在沪城渔业公司,还是你教我怎么开船的呢。”

“小高?沪城……”陶涛一怔,眼中露出追忆之色,但是回想了许久,沪城渔业公司他倒是记得,但是关于高庄的印象,他却是有几分迷迷糊糊。

“高大哥,你别介意。”

这个时候,陶豆连忙说道:“前几年,我爸天天喝得烂醉,加上年纪大了,记忆力更加不好使了。别说十年前的徒弟了,就是我这个儿子,他有时候也不记得……”

“哼。”

听到这话,陶涛肯定有几分生气,但是却没有辩驳的意思,显得也有几分默认的意味。毕竟当初他在沪城渔业公司,确实带了不少徒弟。但是时间久了,他还真不记得这些徒弟了。现在有徒弟登门拜访,他却叫不上名字,确实有几分尴尬。

就在这时,陶丽看出父亲的困窘,立即开口招呼道:“先进去再说吧。”

“对对,高大哥快请进。”陶豆连忙让身引手:“王大哥你也请……”

在陶豆的招呼下,王观和高庄也走进宅子之中。出乎意料,从外面看宅子,确实有几分破破烂烂的,但是内部却十分干净整洁。只不过空间比较狭小,以及家具更少。

走了进去,王观就发现陶家的条件确实不怎么样,尤其是到了厅里,就是一张椅子而已,以及几只短凳子,不好安排座位。

而且所谓的客厅,其实就是厨房和餐厅,兼客厅的结合体。空间一角,摆满了各种灶具及餐具,另外还有一个小圆桌,综合起来就是厨房和餐厅了。另外一角,一张椅子,加几个小凳子,再摆上一台小屏幕电视机,也就算是客厅了。

看到这个情形,高庄情不自禁皱眉,同情之色溢于言表。

同情好呀,最怕你无动于衷……

一直密切关注高庄的陶豆见状,心里几乎要乐开花了,然后连忙搬来椅子,殷勤说道:“高大哥,你坐。环境简陋,你将就一下。”

“嗯,谢谢。”高庄点了点头,然后伸手搀扶陶涛,微笑说道:“涛叔,你坐下来慢慢想,不要着急,总能想起来的。”

一瞬间,陶豆恨不能打自己一巴掌,明知道高庄是自己父亲的徒弟,居然忽略了这点,表现得这样不孝,岂不是留下不好的印象?

想到这里,陶豆连忙弥补道:“爸,你和高大哥慢慢聊,我去泡茶……”然而左顾右盼之后,他又十分无奈询问起来:“姐,你把茶叶放哪儿?”

这一句话,充分说明陶豆家里情况的不熟,另外也说明了,宅子之所以这样干净整洁,却是陶丽收拾打扫的。与此同时,没等陶丽开口,高庄就直接在礼物之中翻找出一盒上好的茶叶递了过去:“用这个吧。”

高庄只是表面粗壮,心思却十分细腻,就怕陶丽说家里没茶叶,那就更加尴尬了。当然,也是照顾王观的口味,免得冲泡的粗茶他喝不惯。

这样的心思,估计只有同样敏感的王观和陶丽才察觉出来,陶豆却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大大咧咧地打开茶盒,直接抓了一把茶叶撒到水壶中直接烧煮。

对此,高庄也没纠正的意思,而是回头问候起来:“涛叔,身体还好吧。”

“……还行。”

陶涛脸上多了几分笑容,身上迟暮的气息也淡了几分。这几年下来,他更加明白什么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家里现在是什么条件,他心里也有数,能在这种情况下前来拜访的,也可以知道其中的真心诚意。

哪怕有些不记得高庄了,陶涛也觉得心情舒畅,自然热情相待……

第988章 海盗王的传说

严格来说,高庄和陶涛只是看起来聊得比较融洽,实际上处处透出生疏感。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十年不见了,就算当时再熟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情也逐渐的淡化,与陌生人差不多了。所以才有人表示,感情也需要经营。一但放弃了经营,感情也随之破裂,不复存在。

总而言之,两人聊天有些磕磕碰碰的,处于磨合期。而且聊着聊着,互相问候完了,突然就没词了。然后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有几分沉默的趋势。

一时之间,气氛有几分尴尬。王观察觉出来了,好笑之余,也帮忙解围道:“高大哥,附近的风景不错,要不出去走走?”

“好啊,我带路……”陶豆连忙点头,他也看出气氛不对来了。暗暗埋怨父亲嘴拙不会拉关系之余,也打算自己出马。

“那就……一起去吧。”高庄站了起来,有些尴尬笑道:“涛叔,我们回头再来看你。”

“好好!”

陶涛自然不会反对,相反还有几分轻松。

说话之间,在陶豆的引领下,三人向外走去。琅岐岛中央是丘陵地带,四周却是平原,被人开辟出片片田地。在田间小路走过,如果不看侧边的海面,却是可以让人感受到无比优美的田园风光。

“前面就是海礁。”

适时,陶豆介绍起来:“在我们这里,又叫石锣石鼓。主要是有石头形似锣鼓,海浪冲击石头,立即发出锣鼓喧天的声响。特别是潮起的时候,声音如雷,十分壮观。”

“是吗,那确实要看看。”高庄微笑道,这是给面子夸赞起来。毕竟他常年跑海,什么海岛景观没有见过?别说什么锣鼓喧天了,甚至铺天盖地的海啸,他也曾经有缘目睹。呃,当然,遇见海啸的话,也不能叫有缘,只能叫倒霉,差点与死神擦肩而过。

“其实最好的景观,就是岛屿中间的白云山白云观日台。”陶豆随口道:“有古庙宇、古宗祠、古炮台、名人古墓,另外还有摩崖石刻什么的。”

“嗯,待会有空就去看看。”高庄点了点头,反正已经来了,也不急着离开,随便逛逛也不错。与此同时,他也有意无意问道:“陶兄弟,你平时在哪里上班,现在不用去工作吗?”

“来了来了,终于问了……”

一时之间,陶豆有几分热泪盈眶的感觉,连忙定了定心神,这才挠头笑道:“其实我是导游,平时很清闲的,一般在旅游旺季才会忙碌起来。不过我更喜欢出海,小的时候就经常在我爸的船上帮忙,可是后来……船卖了,为了养家糊口,只好改行做导游了。”

“这些年来,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在船上出海航行……”

说话之间,陶豆眼中充满了期待,这样强烈的暗示,高庄应该听得明白吧。然而让他失望的是,高庄却仿佛没有听懂,没有什么表示。

“到海边了。”

此时,高庄回头笑道:“王兄弟,风大,海潮雾气多,别走太近了,免得湿了衣服。”

“知道。”

哪怕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大海,在这个时候,王观的心情还是有几分汹涌澎湃的感觉。只见与码头水深,波浪比较平静的情形不同,在这里的海岸边缘,却是有许多礁石的存在。

当海风吹拂的时候,只见阵阵浪花卷涌而来,犹如排山倒海之势向礁石冲击,然后化作了阵阵细碎的白沫,再升腾到空中化成了小雨,细细洒落在海滩沙子上。

一瞬间,沙滩自然变得千疮百孔,隐约可见一些小螃蟹在沙窝中钻了出去,随着海浪的退潮返回海中。也就是这些退潮,轻轻地将千疮百孔的沙滩抚平了,不留下任何痕迹。然后,再等到下一次海潮扑来,那又是另外一个循环了。

对于久居内陆的人来说,初步看到大海,肯定是比较兴奋的。所以曹操才留下了名垂千古的观沧海,不过可惜王观没有这方面的文采,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观海了,尽管每次看海的心境都不同,然而却没有什么诗词文章诞生。

这次也不例外,在海边观赏了片刻,王观也随之在沙滩上漫步起来。

这里说是沙滩,其实就是一片浅滩罢了。毕竟礁石比较多,不是合适的港口。就算村子的人想要出海打渔,也不会选择在这里进出。

“要知道在当年,这里可是杀过人的。”陶豆没话找话道,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优点,不管别人有话没话,他自己却很能扯。

“哦?”

听到这话,王观多少有些好奇:“怎么回事?”

陶豆一听,立即精神一振,连忙解释道:“那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我也是听村里的长辈说的,在以前我们这带经常有海盗出没。而且还经常掳走村里的人去做海盗,官府为了杀一儆百,派大军捉了一批海盗回来,然后就在海滩边上砍头……”

“听说杀了许多人,甚至把整个海滩都染成了红色。尤其是一到晚上,各种冤魂悲叫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人心惊胆战。”

说话之间,陶豆一脸惊怕的表情,揉搓了下胳膊之后,这才继续说道:“直到后来大家请来白云观的大师,连续开了七天超度大会,这才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海盗?”

适时,王观有些惊讶,不过也觉得正常。毕竟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以后起,大家也意识到出海风险或许很高,但是收益更大。出海的商船多了,海盗自然应运而生。

毕竟海贸生意需要本钱,然而海盗却是没本的买卖,自然吸引许多人铤而走险。应该是从宋代开始吧,一直到元明清,千百年来,海贸不绝,海盗自然不止。不说古代了,就是在现代,海盗也不是传说,一样持续存在。

“暂时平息风波?”

这个时候,高庄敏锐把握其中的关键:“也就是说,事情还没完?”

“对。”

陶豆连连点头,又叹声道:“法会还没过去几天,因为手下被捉来砍头,却惹怒了当时的大海盗。生气之下,大海盗召集团伙,率领上百艘大船,浩浩荡荡地突破海防线,直逼岸边而去,与朝廷水师发生了大火拼……”

“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