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拣宝 >

第611章

拣宝-第611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原汁原味的,就是比较少而已。”余味笑道:“中国城上百家餐厅,也有几家的味道比较正宗,只是生意反而不好做,不知道关门了没有。”

听到这话,方明升也有几分叹息:“在外国讨生活不容易啊,求变吧,又脱离了本质,不求变更是死路一条。”

“所以孔老才想落叶归根。”余味点头道,多少也有点儿感触。

感觉话题有些沉重,余味又带了过去,笑着说道:“其实西餐也不错的,我知道有一个餐馆的西餐不错,比较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话又说回来,来伦敦旅游的中国人多了,一些西餐厅也在求变啊,不然怎么赚钱。”

“说的也是……”

王观和方明升颇有同感,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存在竞争,那么肯定要求变,墨守成规迟早会被淘汰的。

“走了,吃饭去。”

与此同时,余味也起身招呼起来。说起来,这里也算是他的主场,自然要尽地主之谊。这也是中国式的人情往来,已经融入骨子里了。另外两人自然没有意见,就跟着余味离开了酒店,然后来到了一家环境清静又比较有情调的餐厅之中。

走进包厢,王观随意打量,发现余味说得很对,这家餐厅确实比较偏向中国风格,不仅是装潢有传统的中国结,水墨山水画,另外还悬挂了中国的国旗。尽管知道这是讨好中国人的小花样,不过王观看了,确实觉得亲切许多。

本来就是嘛,既然你想赚中国人的钱,那么就应该想方设法讨好中国人。不要总是一边喊着两国友谊长久,谋求中国的支援投资,恢复本国的经济。另外一边又宣扬中国威胁论,费尽心机联合起来牵制中国。这种情况下,谁会有什么好心情,好脸色。

“你们想吃什么?”

坐下来之后,余味把菜单递了过去。

王观瞄了眼,只见菜单上的英文单词他肯定看不懂了,不过也附带有中文解释,哪怕只有比较简单的文字,却足够让他理解其中的含意了。

“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你决定吧。”

打量片刻,王观把菜单还了回去,随之好奇打量包厢墙壁的图画。两块墙壁上,不仅有中国的水墨山水画而已,另外还有西方的经典油画。

细看之下,王观发现这幅油画并不是照片之类的复印件,而是用画笔和颜料手绘勾勒出来的图案。只是这幅油画太经典了点,正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看到这里,王观也意识到中西之的文化差异。如果是在中国,有谁敢在餐厅旁边悬挂最后的晚餐,估计要被人骂死。但是在这里却堂而皇之悬挂出来,却没人感到大惊小怪。

王观琢磨着,布置餐厅的人应该不清楚中国人的忌讳,只是单纯的以为,在吃饭的地方悬挂一幅与饮食题材有关的油画,或许能够增加食客的兴致。思来想去,与饮食有关的油画,最著名的估计就是这幅最后的晚餐了。

“这画……手绘的?”

适时,方明升也打量起来,然后笑道:“看起来挺不错的嘛。”

不要怀疑他的艺术鉴赏能力,或许谈不上多么高明,但是最基本的鉴定能力还是不差的。稍微打量就觉得油画构图比较精致,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十分到位。肯定不能与原画比肩,不过确实有原著的几分功力。

原著画在米兰的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方明升专门跑过欣赏参观过了,脑中印象十分深刻,现在稍微对比,肯定能够区别其中的优劣。

不过也不奇怪,最后的晚餐是世界名画。几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个画家临摹描绘过,但是肯定没人敢宣称自己临摹描绘的图画能够超越原著。能有达芬奇的几分功力,这已经算是比较好的评价了。

“这样的东西在画廊有很多。”

与此同时,余味点餐结束,随即笑着说道:“有成名画家精心描绘的杰作,也有不成名画家的作品。不过最多的还是美术院学生赚外快的练习画稿,随便给他们几十英磅,就能够买一幅不错的图画了。所以来这边旅游的人,如果遇上了都喜欢买一幅回去……”

几十英磅就几百块而已,能来旅游的人也不差这点钱。如果运气不错,买这画回去收藏几十年,说不定绘画的学生成为知名画家,那么当年的作品自然也水涨船高,大赚一笔。

一般人肯定没有这样的耐心,但是在香港的时候,王观就听沙庆丰和老孟两个艺术品经纪人说过,他们的一些同行,在追求短期回报的同时,也在做一些长远投资。

比如说瞄准一些比较有潜力的新秀画家,然后把他们的画买下来,或者帮他们运作。反正不急着得到回报,或者过得二三十年,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也有可能打水漂了。这也是必然的情况,既然是投资,那么肯定存在风险。说白了这事也带了赌博的性质,另外就是考验个人的眼光了。

古代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代却恰恰相反,伯乐很多,千里马却少了。能不能找到千里马,真的比较讲究机缘和运气。

“学生的画作水平良莠不齐,不怎么合适投资。”

作为商人,方明升购买古玩字画,一半是由于喜欢,另外一半却是一种投资。而且他从来没有避讳这一点,比较坦诚道:“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购买一些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作品。他们处于上升阶段,更容易收获成功。”

大家也明白,这个收获成为有两层含意,一是青年画家成功,二是投资成功。相对投资学生来说,确实更加稳妥。不过需要的资金自然更多,一般人也玩不转。

“油画就算了,这个我不懂。”

此时,王观也笑道:“不过总是听说内地行家在海外捡漏传闻,伦敦应该也有类似于中国古玩市场的集聚地吧。”

“有啊,有几个大型跳蚤市场。”余味笑道:“就好像是潘家园一样,每到周末就充斥了各种旧货家具,古董杂物。那里摊位很多,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古董,从罗马时代到二十世纪的东西应有尽有。”

“对了,我们明天要去拜访的保罗先生,他家附近就有一个跳蚤市场。”说话之间,余味建议道:“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办完事情之后,顺便到市场逛逛。”

保罗先生,就是海外瓷器研究协会在伦敦的联络人,他手头上应该有朱大先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就算知道信息可能是编造的,不过大家还是打算去看看,期待能够发现一些有用的线索。

“再说吧。”王观点了点头,然后不说话了。因为这个时候,服务员已经把食物端上来,整齐有序搁在餐桌上。

“来,大家也别客气,开动了。”余味笑道:“餐桌礼仪什么的,在自己人面前就不多讲究了,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

虽然不讲究,但是左叉右刀这个基本常识,王观还是清楚的。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不过纯粹是习惯问题,用多了就没问题了。就好比筷子,估计许多西方人也弄不明白,东方人怎么能够把两根小棍子运用得这样灵活。

晚餐的过程也不必表述,余味推荐得没错,食物的味道确实比较可口,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王观总觉得欠缺了几分火候,没有达到美味的地步。不过出门在外,就将就一下吧。

大半个小时过去,三人结束了晚餐,然后在余味的带领下,沿着泰晤士河参观游览了河岸两边的夜景,直到夜深才返回酒店。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起来,众人就按照原定计划前去拜访保罗先生……

第903章 织金彩瓷!

“保罗先生是位建筑设计师,收藏瓷器是他的爱好。”

途中,余味介绍起来:“说起来,他已经收藏瓷器十多年了,而且平时又比较有空闲,所以大家就推荐他作为联络人。一般来说,协会成员的基本信息,他都应该了解清楚。”

“这样最好。”方明升笑道:“如果那个人还没有离开伦敦,平时还与协会成员联系,这样就再好不过了。”

“但愿如此。”王观十分赞同,不过心里却不抱多少希望。

在闲聊之中,众人也随之来到了保罗先生住宅附近。下车之后,几人步行经过一条窄小的小巷子,就看到了一栋三层小楼。

“就是这里了。”余味笑道,然后按响了门铃。

时间不大,住宅大门开了,走出来一个身材比较丰满的中年女性,看到王观等人,她的脸上充满了惊诧之色,不过还是友好招呼起来。

平常的问候单词,王观还是能够听懂的,脸上自然也露出礼貌的笑容。嗯,他只管笑,至于具体的交涉,肯定是余味出马。

此时,与中年女性聊了几句,余味眉头一皱,立即回头道:“保罗先生有急事出去了,可能要到中午才回来,她让我们进去等,你们觉得怎么样?”

“呃……”

王观想都不想,立即拒绝道:“算了,不进去了,我们中午再过来吧。”这就是不懂外语的悲哀,进去作客除了傻笑以外,还能做什么?

“嗯,也行。”

余味笑了笑,又转身与中年女性沟通起来。或者对方挽留,余味再婉拒,反正你来我往说了一会,中年女性立即露出笑容,挥手拜拜了。

“走了。”这个时候,余味招呼道:“我和她说了,我们先到附近的跳蚤市场逛街,等到中午再过来拜访。”

“这主意不错。”

听到这话,方明升眼睛一亮,很感兴趣道:“其实你不说,我也打算去了。伦敦的跳蚤市场可是堪比潘家园、琉璃厂的存在,听说每年都有许多人在这里捡漏发了大财。尤其是在不久前,有人花几块钱买了只碗,却发现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

“方先生,既然你知道这里和潘家园一样,那么也应该清楚,所谓的捡漏肯定也是真真假假,九假一真。”余味好心提醒道:“反正据我所知,这里的许多中国古董,其实也是从大陆直接运送过来的,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没错。”

王观赞同道:“钱老也和我说过这种事情,有些行家到国外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些中国古董,下意识地觉得是真的,立即兴冲冲买下来。”

“回去一看,却发现是赝品,再仔细打听才知道东西就是从潘家园卖出去的。一时之间,让他直叹与国际接轨的后果,就是自己人坑自己人。”

王观轻叹道:“而且外国的行家也不是傻子,发现中国人一窝蜂似的到这里淘宝,自然也意识到这种东西的价值,捡漏的机会肯定越来越少了。”

“这话太对了。”余味深以为然:“孔老都说了,同一件东西,他十年前瞧不上眼,现在忽然有些喜欢了,再去看价格,至少涨了二三十倍。”

“二三十倍算是少的了,在中国还有涨几百倍的呢。”王观摇头道:“现在的收藏市场火是火了,却缺乏几分理智,起码要过十年以后才会平稳下来,形成秩序。”

在说话之间,众人慢慢地来到了余味所说的跳蚤市场。

来到地方之后,王观发现余味说得很对,这里确实十分热闹,和潘家园一样热闹。一条街道过去,尽是形形色色的人流,各种肤色的人摩肩接踵,缓慢的移动,不时在一个个摊位旁边驻足打量,与摊主讨价还价。

说起来,跳蚤市场这个名词,实际上就是起源于西方。早期的英国人经常将自己的旧衣服、旧东西在街上卖,而那些旧的东西里时常会有跳蚤、虱子等小虫子。虽说人家有一个专门的词组,但是中国人比较省事,形象地直译成为跳蚤市场。

说白了这里就是一个旧货市场,由一个个地摊摊位组成,市场规模大小不等。出售商品多是旧货、多余的物品及未曾用过但已过时的衣物等。小到衣服上的小装饰物,大到完整的录像机、电视机、洗衣机,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当然,这些东西现在肯定没有跳蚤了,所以跳蚤市场的词意也逐渐演变成为如跳蚤般细碎微小的意思。反正一个市场的规模变大了,也不仅限于旧货了,也有许多新商品涌入市场,而且价格也比较低廉,深受大家的欢迎。

不过,这个市场比较偏向于老旧的物件,以及真真假的古董。不要以为西方人就不会制作赝品,其实人家的手段也不见得有多差。只不过人家造假的目标不是中国的瓷器、字画,而是更切合西方品味的钻石、油画等高档艺术珍品。

比如说最近王观就听到一则来自美国的消息,某个百年老字号画廊,十几年来悄悄地伪造一批艺术大师的油画贩卖,其销售总额已经超过八千万美元。

且不提这个数额的庞大,单单是从这件事情大家就可以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外国的月亮未必比中国皎洁清白。

然而,相对那些大画廊,大拍卖公司,大艺术品投资人经手的东西,眼前这个跳蚤市场的物件就有些小打小闹了。相对来说更加平民化,满足普通人淘宝的兴致。不过由此也可以知道,在这里出现珍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