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拣宝 >

第602章

拣宝-第602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东西就算了,但是其中的中国馆藏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有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等精品。

至于这些东西的来历,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尽管这是一个耻辱,但是并不妨碍大家对于这些珍宝的向往。如果是别的理由,王观还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参观大英博物馆,确实让他有几分心动。

就在王观踌躇之时,俞飞白的手机铃声忽然响了,看到他摸出手机打量,然后走出去接听电话,大家也没有在意,继续关注王观的决定。

不久之后,俞飞白接听电话回来了,表情却有几分古怪。

唐清华见状,好奇问道:“怎么了,是谁找你?”

“我哥……”

说话之间,俞飞白问道:“王观,你决定去英国了没有?”

“在考虑。”

王观坦诚道:“你也知道,我比较懒,不太愿意出远门。”

相对来说,出国不仅是出远门那么简单。年初去了一趟马来西亚,他也觉得比较麻烦,更何况万里之遥的英国,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和中国截然不同,肯定是各种不适应。折腾来折腾去的,难免要受几分罪,何必自讨苦吃?

“告诉你一个消息,或许你不去也不行了。”

此时,俞飞白挠头道:“还记得那个拿酒精瓶砸我们的那人吗?”

“记得,怎么可能不记得。”王观皱起了眉头:“朱大先生的同伙,你哥好像一直在追查,难道现在有线索了?”

“没错。”

俞飞白点头道:“尽管这人跑得快,而且不断更换身份证,不过只要在中国的境内活动,肯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通过这些线索,一番排查之后,发现他最后跑到了沪城,然后就直接飞往英国去了。”

“又是英国。”王观眉头一皱,有些迟疑道:“他的目的地是英国,还是将英国作为跳板,再去另外的地方?”

“谁知道。”

俞飞白无奈道:“反正那人跑到英国之后,线索就断了,鞭长莫及啊。”

“这事好办。”

就在这时,方明升连忙说道:“我的朋友在英国也有一些关系的,或者可以托他帮忙找一找,说不定有什么发现。”

“这主意不错。”俞飞白琢磨道:“就好像在中国,找一个外国人比较容易,那么中国人跑到英国去,也是外国人了。如果在当地有关系,那么找起来确实比较方便。”

“……回去吧,回去听听钱老的意见再作打算。”王观想了想,算是定下了基调。不是他优柔寡断,而是想要谋定而后动。

毕竟谁也料不准朱大先生同伙的目的地是不是英国,如果英国只是他的跳板,那么大家匆匆忙忙跑过去追查,注定是竹篮打水一空场。明知道有这样的结果,那么何必被人牵着鼻子走呢?

对于这个基调,方明升还是有些失望的,不过总不能强迫王观吧,所以不再鼓动下去。之后大家又闲聊片刻,感觉时间较晚,就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早上,与文教授、侯老、覃老先生等人辞别之后,王观等人就乘飞机返回京城。至于方明升却留下来,准备送曾老返回潮州。

“关兄,你直接去找三哥就行。”

回到京城,出了首都机场,王观微笑道:“我已经和三哥打过招呼了,他会安排你的。”

“谢谢老板。”

关扬态度变得谦和了许多,帮人打工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好好干,年底给你封个大红包。”王观轻笑道,随即又与唐清华告别,再转身与俞飞白上车,然后驾轻就熟来到大宅门。

此时此刻,钱老却不在家,一打听才知道他老人家受到朋友的邀请,清早就出门参加某店铺的开业庆典去了。

“什么店铺呀?”

俞飞白十分好奇道:“面子不小啊,居然请得动钱老过去捧场。”

“不是店铺,好像是什么博物馆……”

“博物馆?”

听到这话,俞飞白更觉得稀奇了。

现在才开业的博物馆,十有八九是私人博物馆。但是前段时间,一个奇葩私人博物馆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钱老听到消息之后还严肃地评判了几句。这种情况下,他老人家对于私人博物馆应该有几分不待见才对,现在却去给人捧场,说明那个博物馆的来头肯定不小。

好奇心上来了,俞飞白立即打了个电话,向钱老打听清楚情况之后,立即兴致勃勃的招手道:“王观,走吧,我们也去看个热闹。”

“才回来又跑出去。”

此时,王观无奈极了:“你不觉得累吗?”

“累什么。”

俞飞白笑眯眯道:“开业庆典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过去正好赶上末班车,然后就直接去大酒店蹭饭吃。这样的好事你居然不去,浪费是可耻的……”

“以你现在的身家,难道还差一顿饭钱?”王观忍不住摇头,最终还是耐不住俞飞白的拉扯,才放下行李包就再次出门而去……

第890章 外销瓷大瓶

“对了,那是什么类型的博物馆?”

车上,王观也随口打听起来。毕竟现代的博物馆一般比较讲究专精,比如说香港的两依藏博物馆,专门收藏明清家具,以及西方古典化妆盒。

也不是说综合性博物馆不好,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专项收藏。然后慢慢地发展壮大,这样比较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当然,如果馆主是不差钱的大土豪,挥金如土,大肆搜刮藏品填充博物馆,那么就另当别论了。

“好像是海归瓷博物馆。”

此时,俞飞白解释道:“似乎是某个爱国华侨,在国外玩了一辈子瓷器收藏,年老了觉得应该落叶归根,就把瓷器带回来,成立了一个博物馆。”

“咦,这是新套路啊。”王观笑道:“一般来说,不是应该把东西捐赠给国家的吗?”

“可能是觉得损赠的人太多了,最多是宣传几天,大家就把他忘记了。成立博物馆却是不同了,只要博物馆不倒,大家都知道他是创始人。”

“有道理……”

两人并不是嘲笑,而是真心觉得那人聪明。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追逐名利……好吧,就是追求物质生活,以及精神享受。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大家的普遍需求,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有人求名,这是好事,他想要得到美名,肯定要做许多好事,这样大家才会交口称誉,名声就是这样流传开了。而且还要细心维持,中途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不然一不小心被子女“坑爹”了一把,大半生的清誉就毁于一旦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的求名比逐利困难百倍以上。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博物馆建在哪里?”

此时,看到熟悉的街道,王观有些惊讶道:“这好像是琉璃厂方向啊。”

“嗯,没错,就在琉璃厂附近。”俞飞白笑道:“不过你放心,人家只是供人参观游览,不卖东西的,对你不构成任何威胁。”

“就算卖东西又怎么样,琉璃厂的竞争对手多了,也不差他一个。”王观随口道,随着拾遗阁生意的蒸蒸日上,他的信心越来越足。本来目的是保本就行,经营一年才开始盈利。没有想到,从营业第一个月就开始赚钱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拾遗阁真东西的比例比较高,而且好东西更是不少。一些行家买不起好东西,总是过来观赏,心里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自然会买上一件真东西。这样一来二去,口碑有了,钱也赚了,生意自然不错。

当然,生意只能算是不错而已,与荣宝斋这种行业龙头相比,拾遗阁的营业额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过王观有这个耐性,也有这个信心,在有生之年把拾遗阁发展成为行业内不逊色于荣宝斋的龙头企业。

然而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万里之行始于足下,王观也不想多折腾,只要踏踏实实地经营下去就好,火候到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好像到了。”

不久之后,车子来到琉璃厂附近,经过一番搜寻之后,两人就发现了目标。那是一栋商业大楼,一二三层已经被租下来,改造成了博物馆。这个时候,巨大的招牌上悬挂着红布,只要抬头就可以看见,想让人忽略都难。

“东旭博物馆!”

王观看了眼招牌,忍不住沉吟道:“且不说招牌名称,这字倒是有些眼熟。”

“……正常。”俞飞白眯眼打量了下,随即点头道:“那是京城书法名家的手笔,还记得正雅轩的招牌吗,就是同一个人写的。”

“哦,原来是他啊。”王观恍然笑道:“这么说来,这个招牌的润笔费可不少。”

“人家财大气粗,不差这个钱。”说话之间,俞飞白招呼道:“走了,进去看看。说是海归瓷,应该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敢开博物馆,东西肯定不会很差。”王观笑道:“不然的话,丢脸的可是自己。”

在说话之间,两人朝大门走去。

此时大门旁边倒也有保安守卫,不过可能是新开业,需要足够的人气来旺宅,所以博物馆也没有售票,免费开放一天,让人随意参观。

不得不说,可能是穷怕了,国人最听不得免费两字。哪怕是在京城,听说博物馆免费,不管是不是真心欣赏参观瓷器,还是单纯随大流进来凑热闹的,反正一时之间,宽阔的博物馆之中人流涌动,人气十足。

“免费的时候,人气肯定是足了。但是不免费了,又没有挽回客人的手段,那么其中的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俞飞白悄声道:“不知道馆长有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又不是你的博物馆,你操这份心做什么。”王观随口道:“能不能让客人回头,关键是看东西的质量……”

两人走进博物馆之后,立即看到门口旁边粘贴了告示,公告非常人性化的标明了各个展览厅的具体情况,也包括了卫生间的位置。

“咦,居然连外销瓷都有,收藏蛮丰富的嘛。”俞飞白细看起来,也难得称赞了一句。

海归瓷比较好理解,就是海外回流回来的瓷器。这些瓷器是当年被掠夺,又或者专门生产销售给外国人的东西。其中专门对外生产销售的瓷器,就是外销瓷了。

而且为了照顾外国人的口味,那么外销瓷的风格更加接近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可以称得上是中西合璧。所以说尽管国外的外销瓷很多,但是价格也不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销瓷的价格堪比明清官窑瓷器,至少在欧洲是这样的情况。

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了,瓷器毕竟不是金银宝石,东西值不值钱,主要是看它的文化附加价值。文化也分国籍的,自然存在价格的上下波动。

当然,回溯本源,外销瓷到底值多少钱,关键还是要质量。

“是不是好东西,需要看了才知道。”

适时,俞飞白挥手道:“展厅在三层,我们上去吧,那里的人应该少点。”

“嗯。”

王观轻轻点头,顺着人流向三楼涌去。还好这是商业大楼改建的博物馆,有几条楼梯可以向上,不然的话,大家光顾挤压了,也动弹不得。

来到了三楼,也证明俞飞白的推测没错,参观的人大多数集中在一层二层,三层的人却没有那么多。一是很多人喜欢从头看起,一层层向上,二是由于这些多数是外销瓷,不太符合国人的审美观。

当然,也有人喜欢猎奇,觉得外销瓷十分精美,就驻足欣赏起来。只是与底下热闹人潮相比,这里就显得有几分宽松。不过也正合王观和俞飞白的心意,可以轻松自在的参观。

“这东西不错嘛。”

此时,俞飞白目光扫过,立即停了下来,指着一个造型比较奇特的瓷壶笑道:“这玩意应该是叫做军持吧?”

王观顺势看去,只见东西的颈长且细,腹腔十分丰满,嘴流上翘,确实是不怎么常见的物品。而且特点十分鲜明,身上没有执拿的把柄。

这样的东西是一种盛水器,与中国的净瓶功能相近,属于伊斯兰教徒洗手的用具。大概是在隋唐时期传入中国,后来经过工匠的精心烧造,又把东西返销到阿拉伯地区,成为了比较畅销的外销瓷。

说起来,这也是文化输入再到输出的过程。几千年来,中国就是经常这样做,积极汲取外来的文化,然后与自己文化融合,最后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反过来去影响别人。这是强大国家的证明,以前是中国的专利,现在却被欧美日韩学去了。

“话又说回来,这东西国内也有。”俞飞白一边打量,一边说道:“不过大多数是在西北地区的清真寺里,一般人很少使用。”

“没把柄,拿取的时候,比较容易碎。”王观笑道:“而且拿的时候,需要用双手去捧,这样比较麻烦,或者说中国人不习惯,自然形成不了主流。”

“对,说白了就是懒。一只手能做的事情,绝对不愿意去动另外一只手。”俞飞白赞同点头,又欣赏片刻之后,目标随之转移。

一般来说,外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