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嫡女贤妻 >

第4章

嫡女贤妻-第4章

小说: 嫡女贤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棠不怒也不恼,反而是笑道:“好呀!我等着嬷嬷,就怕是嬷嬷心软,下不了手!”说着,笑的更欢了。
    静依也被她们逗地笑出了声。心中却是想着,母亲哪!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叫过一声‘母亲’了?不知道待会儿晕倒的会不会是自己呢?
    又行了约有近半个时辰,才算是到了庄子上。苏伟和苏明早已下了马,等在门口,静依等人也是下了马车,向门内走去。
    静依边走边四下打量,这庄子虽在郊外,建的却还别致,处处透着清秀之气。院子的格局简单,每处院子都不大,却是干净整洁。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主院落,进了院子,便是先看见了满院的荷花。静依想起何嬷嬷对自己说过,母亲最爱的便是夏季的荷花了。她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看来,他是当真疼爱母亲的,不然也不会如此的费尽心思。
    院里早已有人进去通报,众人则走至院中,一位看起来虽有些病态,气色却还是不错的贵妇人被人搀着迎了出来。
    苏明即刻上前扶住,喊道:“母亲!”
    那贵妇人看着苏明上下打量,双手摸着苏明的脸,眼泪是止不住地往下掉,口中还念叨着:“明儿,我的明儿。我的孩子!”
    静依看着这名贵妇人,这就是自己的母亲顾氏?何嬷嬷轻碰了一下有些发呆的静依,静依回过神儿来,缓缓走上前去,轻唤了一声:“母亲!”
    顾氏低头看着这个只有七岁的女儿,一下子将她抱进怀里,却是只有哭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苏伟站在边上,看这母子三人哭成这样,鼻子也是有些泛酸了,他吸了吸鼻子,又轻咳了一声,上前将夫人轻轻拉起:“好了,莫再哭了。明儿快哄哄你妹妹。”转头对顾氏道:“好了,孩子们好不容易能出来看你,快莫让孩子们看了你的笑话。”说着,自袖中拿出一方帕子,替她轻擦了擦眼泪。
    苏明也将依依哄了哄,抬头对身边的人道:“快去打些水来,让母亲和妹妹净脸。”
    苏伟扶着夫人进了正屋,兄妹二人也紧跟着进去了。几人依次净了脸,便坐在一起说话。
    不多时 ,便有一名婢女端着药进来了。
    “夫人,该进药了。”
    顾氏的眉间皱了皱,不悦道:“放着吧,待会儿再喝。”
    苏伟并不做声,倒是苏明劝道:“母亲,还是身体要紧,先进了药,孩儿再陪您说话。”
    那丫环忙道:“二少爷说的是呀,夫人,您还是赶紧喝了吧。”
    静依闻言也是有些不悦,这丫环的说词看似是为母亲着想,可是态度上却并无恭敬之意。因她是初来乍道,对这些东西还是极为敏感的。
    静依抬头打量了这丫环一二,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打扮的却是很是夺目,而且那双眼睛时不时地偷瞟向父亲。
    静依看到这儿,心中不悦,隐有疑惑,轻道:“母亲既是吩咐你先放下,那便先搁着吧。左右现在夏天,还怕药凉不成。”
    那丫环却是急道:“小姐,您还小,不懂药理,这有些药,无论季节,都是要趁热喝的。”
    静依心中的疑惑更甚,眼睛直直地盯着她,有些怒道:“你这丫环怎么回事?母亲不过是让你先放着而已,你哪里来的这么些话?说的好听些,你是为主子着想,说的难听些,你这不是不将主母的话放在眼里?岂不是奴大欺主?”
    那丫环听了,忙将药放下后,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心中却是暗道:这小姐好凌厉的目光,又是如此的伶牙俐齿。这一顶‘奴大欺主’的帽子压下来,自己只怕是半条命就没了。
    顾氏的脸上却是有着一层薄怒,看向那丫环的目光中竟是似有杀意划过。静依此时明白过来:只怕是母亲早就有所发觉,只是苦于无人依靠。在这庄子上,大部分都是老夫人的人,想来,此事定有内情,且与老夫人脱不了干系!
    苏伟此时才正眼瞧过来,有些薄怒道:“好了,不懂规矩的东西,还不退下!”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七章 兄妹侍疾
    那名丫环疾步退了出去,苏明和又和母亲说起了话。静依将海棠叫到身边低语了几句,海棠急匆匆地退了出去。
    静依轻问道:“母亲的气色看起来不错。想必已是有所好转了。”
    顾氏轻叹一声:“唉,也不知怎的,总是时好时坏。上次你父亲来,见我的病已是大好,本想着过一两日来接我回府,却是不想又重了起来。”说到这儿,顾氏摇了摇头道:“总归是我自己身子不争气,这么些日子了,也总不见好。”
    顾氏这话听在苏伟和静依的耳中,却是又一番意思。明明说是要回府了,却又毫无征兆地又重了起来。顾氏虽只说是自己身子不好,可就是再不好,也不该一病就是数月呀!更何况她以前身体一直康健,不然,也不会为苏家一连生下三个儿女。
    顾氏又道:“前阵子,听府上人说你从假山上摔了下来,如今可是好了?让母亲瞧瞧可还疼?可留了疤痕?”
    静依闻言瞧了瞧父亲,见他已是有了微怒之色。心下感叹,看来,父亲还是极为在意母亲的。
    这苏明也意识到了不对:父亲明明是下了封口令,不准让母亲知道此事,就是为了让她好好养病,莫再添烦心之事,以扰她静养。如今,竟是有人违逆他的意思。故意将这件事儿透露给顾氏,看来,此人是居心叵测呀!
    静依起身跪在了顾氏身前,抬头轻道:“母亲,孩儿不孝,未能在您身边侍奉!还总是让您忧心。”
    顾氏轻摸了摸她的额头,又细细看过了,才松手。
    顾氏眼中噙着泪:“还好,没有留疤,以后可莫要这样贪玩儿,否则,以后还有哪家的公子肯娶你?”
    静依哭道:“母亲,依依一辈子守着母亲。依依哪儿也不去。”
    苏伟轻道:“好了,依依,莫再哭了,徒惹你母亲伤心。”
    依依点了点头,转身跪向苏伟:“父亲,以前是依依不好,太过调皮,才惹得长辈们为我忧心。如今,依依长大了,母亲有病在身,身为子女却是不能在床前尽孝,实在是大大的罪过。请父亲允许依依就留在这庄子上,好在母亲身边侍奉。至少,也能陪着母亲说说话儿!”
    苏伟摇头道:“此事,只怕你祖母是不肯依的。你快起来吧。”
    依依摇摇头,苏明也和她并排跪下:“父亲,妹妹说的对。母亲疾病缠身,做儿女的不能近前伺候,实属不孝!求父亲就准了妹妹的意思。留我兄妹二人在庄子上,侍奉母亲左右吧。”
    苏伟有些为难地看着两个跪在地上的孩子,又瞧了瞧有些病态的顾氏。心中不由感慨万千,自己儿女的心思,他自是明白,可是他却不能不考虑母亲的态度。纵然她并非是自己的生母,可到底是将自己扶养成人了。
    一时之间,苏伟陷入了两难之境。
    顾氏瞧他左右为难的样子,轻道:“孩子们,你们的孝心,母亲都知道,快快起来吧。今日你们能来看我,我已心满意足了。早早地用完了午膳,便随你们父亲回去吧。莫让你祖父和祖母跟着担心。”
    而地上的兄妹二人却是固执地不肯起身,其实二人昨日就商量好了,这次来,要么就将顾氏接回候府,要么就留在这里侍疾。
    如今,眼瞧着母亲的身体不适,接回府是不可能的了。兄妹二人这才执意的要留在庄子上,陪伴母亲。
    顾氏见说不动二人,故意怒道:“怎么?如今连母亲的话也不听了?当真是长大了,不再将母亲的话放在耳中了!”
    许是因为声音有些太过高了,且说的有些急,竟是咳嗽了起来,因一家四口想要好好说说话,便没有让人在屋内侍候。兄妹二人见此急忙上前服侍,苏明轻轻的拍打顾氏的后背,静依忙倒了一杯茶端给顾氏。
    苏伟也是一脸的关切之色,他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细心地为顾氏顺气、止咳,心中竟是生出了对这顾氏的一种愧疚之感。
    他一早就知道继母并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只是当今圣上以孝治天下,而继母也并未做过什么谋害自己之事,所以他也是向来敬重她的。只是关于顾氏,这确实是让苏伟为难。
    当年苏伟在寺庙上香时,对顾氏一见倾心,一心要迎娶她,继母本是要将白氏许与他做正妻的,可是自己不愿。后来,恰逢一次宫宴上,再次见到顾氏,让他惊艳不已。皇上与皇后当场为他二人赐了婚,才算是让继母打消了要他娶白氏的心思。可是,好景不长,顾氏刚为自己生下苏明后,继母以顾氏不能伺候为由,强行要他纳了白氏为妾。想想这些年,顾氏在自己继母那里受的冷遇和委屈,苏伟的心中就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一般,让他喘不过气来。
    苏伟见顾氏已是止了咳,兄妹二人再度跪在地上,不由地轻摇了摇头:“也罢,就依你二人所言吧。你祖母那边,自有我为你们做主呢。”
    兄妹二人喜不自胜,忙谢过了父亲,起了身。静依偎在顾氏身旁,苏明站在了顾氏的身后。
    一家人说了会儿话,静依趁苏伟去前院查看庄子上的一些事务,偷偷地那碗药倒在了屋中的一个花盆中。苏明不解,静依却只是对他笑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倒是顾氏看向静依的眼中充满了惊奇和赞赏之色。
    静依见母亲看自己的眼神中全是赞同之色,不由得对这药和刚才那名丫环更加地起疑了。


 ☆、第一卷 笑看繁华 第八章 怒惩刁奴!
    那日苏伟用过午膳后不久,便独自回了候府,走之前,将自己身边得力的两名护卫留给了兄妹二人。并叮嘱一定要好好照顾母亲,让苏明无事时要好好地读书,不可懈怠!
    转眼已过了五日,这五日里,顾氏和静依想方设法地都将那药汁倒掉,一滴未沾。苏明起先不明所以,后来也转过弯来。毕竟是大家族里的嫡子,虽没有亲身经历过什么,可还是会听说一些的。
    顾氏身边只带了两名得力的嬷嬷和两个丫环过来养病,这也是老夫人的意思,说人多了反而会叨扰她养病,再说庄子上也不缺下人,有什么直接指派她们就是了。顾氏当初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如今想来,倒是自己掉以轻心了。
    且不说庄子上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夫人的眼线,单说她自己身边儿,就有一个丫环和一个嬷嬷与自己并非一心。可惜了,顾氏知道时,已是被软禁在了这庄子上,也是没法子。如今,自己的儿女来了,情况自然不同。
    那庄子上的人虽是大部分得了老夫人的好处,可是哪个也不傻,这一个是候府的嫡出二公子,一个是府上唯一的嫡小姐。这可都是未来的主子!指不定哪天候爷一高兴就将这庄子赐给她们中的谁了呢。这庄子上的人们自是不敢对顾氏母子三人怠慢半分,生恐自己无意中得罪了以后的主子。
    又过了数日,顾氏虽还是时有咳嗽,气色却是好多了。每日里有静依和苏明二人陪着下下棋、散散步、偶尔还会去不远处的鱼塘钓钓鱼,总之,过的是极为的舒心。
    这日,静依有何嬷嬷陪着,带了一名护卫去庄子外面的一处林子里摘野花。静依已来过几次,对这林子并不陌生,进了林子,不由得又跑又跳,欢快地像只燕子一般。
    后面的何嬷嬷则是跑得气喘吁吁地,还不停地喊着:“小姐,慢些,慢些,小心摔倒!”
    静依咯咯地笑着转过身,边倒着走边说:“嬷嬷来追我呀,追到我,我给嬷嬷采野花戴!”
    刚说完,“唉哟!”静依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整个人像后倒去。
    那护卫和何嬷嬷忙上前查看。静依坐起来一瞧,刚才绊倒自己的竟是一个小箱子。静依细细地看着那个小箱子,旧旧的,但是很干净。
    何嬷嬷追了上来,忙扶起了静依,那护卫则是四处查看。何嬷嬷一脸心急地问道:“小姐,可有摔疼了?要不要紧?还能不能走呀?”
    静依嘻嘻一笑:“我没事儿,不过就是摔了一下而已。幸亏刚才只是碰到了这箱子的边角处,否则,我就真的要倒霉了。”
    何嬷嬷责备道:“小姐,以后可莫要这样乱跑了,太危险了!”
    何嬷嬷仔细地为静依拍着身上沾上的泥土。正在此时,静依对面走来两人,一位老者背着一个药筐手中拿着一把小锄,身边还跟着一个和静依年岁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
    静依好奇地看着那位老者,直到老者走近并打开箱子,才意识到这个箱子是那位老人家的,看样子,他们是大夫。
    静依想到这些日子,母亲气色虽好了不少,却是时有咳嗽,可见其病症确是未曾根治。哥哥虽请了几位大夫,但开的方子却都是大同小异。静依也不知怎么地,竟是对着那位老者说道:“老爷爷,您是大夫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