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嫡女贤妻 >

第172章

嫡女贤妻-第172章

小说: 嫡女贤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慈善堂,静依刚进院子,便听见了齐齐地读书声,“又添了孩子了?”
    慈善堂的总管初五道:“回王妃的话,自上次您从这儿走后,到现在又添了二十多个孩子。”
    静依点了点头,“慧清大师可曾来过。”
    “回王妃,昨儿还来过,看到这里的孩子又多了,便命人拉了两车粮食下山,还又从寺里抽调了两名武僧过来。今儿早上才到的。”
    “慧清大师到底是得道高僧,果然是慈悲心肠。行了,你四处走走,你去忙吧。”
    “是!”
    静依走到了窗前,看着屋内正认真读书的孩子们,脸上扬起了一抹笑容。
    “王妃殿下来了!”不知什么时候里面的先生竟是给孩子们下了课!一名小男孩儿,跑了过来,喊了一声,只见一群小孩子都跑了过来,几乎是将静依围在了中间,“给王妃主子请安!”
    齐亮地声音回响在院子里,静依一愣,王妃主子?这是什么称呼?“你们都起来吧?最近这段时间怎么样?可都是听先生和初总管的话了?有没有特别调皮的?有没有给初总管惹麻烦了?”
    “没有!”又是一阵齐齐的声音。
    “你是陈星?”静依看向第一个跑过来的男孩子。
    “回王妃主子的话,小的正是陈星。这是我姐姐陈月!”陈星说着,指了指一旁的一个个子比他高一大截,身形消瘦的小女孩儿。
    静依细细看了这个陈月,长得还真是不错!虽说不上是花容月貌,可也是眉清目秀,再过几年,倒也是个美人儿!
    “你什么时候到的慈善堂?”
    “回王妃主子的话,奴婢是前几日被王府的侍卫找到,送过来的。”陈月福了福身,低着头道。
    静依点了点头,到底是在大户人家做过丫环的,还真是懂规矩!
    “王妃主子,我们都会背《论语》了,背给您听听好不好?”
    “好呀?不过不能一起背,要一个一个的背。我来检查一下,哪个孩子上课没有认真听先生讲。若是能背下来的,我便命人去外面买糖人儿回来,好不好?”
    “好!”
    “可是若是背不上来,就不能吃糖人儿了!可是不许哭鼻子呀!”
    “不哭鼻子!”一帮孩子齐齐地摇着头道。
    “王妃,外面天太冷了,去里面检查他们的功课吧?”司画道。
    静依点点头,便进了屋子。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静依什么也没干,就是坐在屋子里,听这帮孩子们挨个儿的背书。孩子们都很努力,竟然也是都背了下来,虽然有几个因为是初次见到平王妃,心里有些紧张,一时磕磕巴巴的,可也算是背了下来。特别是陈星,聪明的很,他背的最快!也是一字不差!
    待最后一个孩子背完,静依对初五吩咐道:“初总管,我许了这些孩子们每人一个糖人儿,还要劳烦你了。”
    “是!属下这就命人去买。”
    “好了,你们的先生呢?能将你们教的这样好,我可是要好好谢谢这位先生呢!”
    “在这里,在这里。”几个孩子将先生给拉了过来。
    静依一看来人,心中一惊,“张华?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怎么没有在家好好读书呢?”
    “回王妃,小人自知才疏学浅,天生愚鲁,不是那当官儿的料,现在能有一个秀才的身分,也已经是知足了。王妃帮着小人的母亲夺回了嫁妆,现在小人母子俩已是衣食无忧。小人感念王爷与王妃的恩德,别无他才,正逢慈善堂招募先生,便来此为王爷和王妃出一分力。”
    “你想放弃前程,当真不打算再考了?”
    “回王妃的话,小人经过丧父之痛,自己又因病险丧黄泉,拖累家母,已是顿悟!就像王妃当初在小人家中说的,人生在世,不是只有科考一条路!小人还未感激当初王妃的提点之恩呢!”
    静依笑着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张华是真的开了窃了!当初她与元熙一同到他家中时,当真是家徒四壁,还是蒙司琴等人暗中照顾,才有了地方住。后来才知道这个张华去年考试失利,便一度消沉,今年因为家贫,又被未婚妻家给强行退了婚。他向来是自诩才华横溢,哪里经受得住这接二连三的打击,竟是一病不起!
    张夫人只此一子,夫君又已亡故,自是对他极为上心,砸锅卖铁也是想着为他治病,只是这张华的病情一直是时好时坏,反复无常!家中本就贫寒,又要给他看病,将家中能变卖的都变卖了。已是几乎穷的连锅都揭不开了,正逢司琴派来的人暗中引导,这才来了封城,也才有了宋夫人被告一事!
    “你能如此想,倒也不失为一桩幸事!张华,你年轻尚轻,还有机会。可以边在这里教学,边读书,两不耽误。王爷和本王妃,对你寄予厚望!即便是你不参加科举了,若是你有真才实学,好好地为王爷效力,王爷也不会埋没了你。本王妃的话,你可明白?”
    “是!小人明白!先谢过王爷的厚爱!”张华恭谨道。这平王妃刚才话中的意思已是说了明白,无论自己是否还要参加科举,只要自己好好做事,王爷定是会提携他的!
    静依点了点头,看向了陈星道:“这个孩子倒是聪明。不知张先生以为如何?”
    张华顺着平王妃的眼神看过去,也是点头道:“回王妃,这个叫陈星的孩子的确是天资聪颖,只怕小人教不了他几年,便要另请高明了。”
    “哦?这孩子当真有你说的这般厉害?”
    “回王妃,小人不打诳语。这个陈星有过目不忘之本事,再加上悟性极高。学起东西来,比平常的孩子快了数倍!”
    静依这才又细细地看了看陈星,过目不忘?这个本事倒是真不错呢!以前她也只是听人说起过有这种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的天才,想不到,自己倒是有幸能见到一个。
    “陈星,张先生的话,你可都听到了?”
    “回王妃主子,小的听到了。”
    “那你可想着早日学成,满腹经纶,然后也让你姐姐和你的这些伙伴们过上好日子?”
    “回王妃主子,自然想了!小的做梦都想让他们每日都吃鱼肉!再不用出去看别人的脸色!受别人的白眼儿!”
    静依一愣,想不到这个陈星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想法!静依将张华叫了出来,她的明眸轻转,“张先生,这个陈星,就要劳烦先生多多教导了。除了教他一些学问外,还有注意让他多学习一些古人的优良范例。聪明的孩子,从来都是最容易走上歧途的。”
    张华抬眼看了一眼神色肃穆的平王妃,见其眉眼间浓浓的书卷气,整个在沐浴在阳光下,如同是被镀上了一层淡淡地金光,周身散发着不容抗拒地威严和尊贵。
    “是!王妃考虑的周到,小人自当多加引导,定不会让其走上歪路。”
    静依点了点头,对着身后的初五道:“初总管,对这个陈星,你要多加注意!有时候一个孩子的心性发生转变,往往是在别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不止是陈星,其它的孩子们,也要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人和事,这样,才不枉费咱们辛苦一场。”
    “是!王妃教训的是!属下定当注意引导,绝不让王妃失望。”
    静依这才放下心来,“这个陈星可有学武?”
    “回王妃,每日早上还有晚上,华阳寺的武僧都会教授孩子们一些强身健体的拳操。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习武。”
    “你去将教授他们拳操的师父请来。我有话要问。”
    “是!”初五说完,便命人去请华阳寺的师父了。
    “张先生,正所谓言传身教!并不是只有你在学堂上讲的东西,才是授课!这时时处处,孩子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都会让他们有所感悟!所以,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孩子们的身边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免得教坏了孩子们。就像是一个极为聪明且品行端正的孩子,若是总是让他看到有人偷东西,还听到一些小偷的歪理,日子长了,这个孩子,只怕是也就会学得一身的歪风斜气。所以,张先生,你和初总管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呀!”
    张华顿时有种受宠若惊之感!“王妃教训的是!小人一定会注意言传身教,多加留意孩子们的言行举止!”
    静依点了点头,“也歇了会儿了,张先生也该去授课了。本王妃就不打扰先生了。”
    “不敢!那小人先行告退了。”
    静依看着张华离去的背影,轻叹了一声,“这么多孩子,只一个张华,怕是忙不过来呀!”话落,转身对司画道:“王爷呢?知道王爷现在在何处?”
    “回王妃的话,若是没有意外,王爷现在只怕是去了墨卫了。”
    墨卫?是去查看无极的训练成果了吧?
    “王妃,这里风大,您还是去前厅等着几位师父吧。”司画劝道。
    静依摇摇头道:“总是在屋子里闷着,也是不好。出来透透气,倒也是轻松了一些。就在这里等等吧。”说着,便看向了不远处的一株红梅。“这里何时种了一株红梅?而且还只此一株?”
    “回王妃,这株红梅,是张先生请人自自家院子里移植过来的。说是种在此处,让慈善堂里的孩子们,日日都能看到,也好学习红梅迎风傲雪,不畏严寒之姿!”初五回道。
    静依笑道:“这个张先生,倒是有趣!这个法子,倒是真不错。不过,为何只植了一株呢?”
    “张先生说,物以稀为贵!这偌大的一个慈善堂,只此一株,才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才会让孩子们时时关注!也才能达到最初的目的。若是种的多了,怕是会成了这慈善堂的一道风景线,反而会让孩子们沉溺于美景之中,没了最初的意义了。”
    “不错!由此看来,这个张先生,倒真是个教书的料!初总管,这张先生每个月的月钱,定是多少?”
    “这!”初五偷瞄了王妃一眼后,轻道:“回王妃,这张先生说身受王爷和王妃大恩,不收俸禄!”
    静依抿唇轻笑了笑,却是不语。她早已料到会如此了。这个张华母子,倒也还算是知恩图报!倒也没让她们白帮了一场。
    “回王妃,几位师父到了。”初五提醒道。
    静依转过身看到几位师父,笑道:“有劳几位师父了。不知在这慈善堂住的可还习惯?”
    “王妃客气了!贫僧等人也是早已对王爷和王妃的善名有所耳闻。能为封城的百姓做这么多善事,足可见王妃的一片慈悲之心!贫僧等人能在此为封城的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是贫僧等人应做之事。”
    “几位师父辛苦了。其实,我今日见过几位师父也是想问问这些孩子们的课业如何?身体又如何?”
    一位看起来年纪稍长的僧人道:“回王妃的话,这些孩子们现在的身体状态,比起初来时,已是好了不少。大部分孩子来此后,经过调理,身体已是无碍。倒是有些孩子的身骨不错,倒是练武的好材料!”
    “哦?当真?”
    “回王妃,贫僧不打诳语。”
    静依笑道:“果真如此那便是好了!那就烦请几位师父将这些孩子分成三个班组授课吧!将一些体格普通,只是适合强身健体,却不适合练武的孩子分成一组。再将体质稍好,以后也可小有所成的孩子分成一组。最后将身骨上佳,有望成为武学高手的孩子再分成一组,然后分开授课。不知几位师父意下如何?”
    “这!”几位师父面面相觑,还是那位年纪稍长的师父道:“敢问王妃,这是何意呀?”
    静依知道这些师父是担心她们想要选拔一些可造之材,从而抛弃一些弱小了。“几位师父不必担心。之前,我便与慧清大师提起过。这慈善堂,是要长期办下去的。并非一日两日便要散了。而几位师父都是修习之人,也不能总是停留在这山下,误了几位师父的修行。所以,我与慧清大师商议,由几位师父培养一批武师出来,再由他们来守护并且教导以后的慈善堂的孩子们。而其它的一些不适宜练武之人,王爷与我会再想法子,找人教授他们一些生存技能,不至于一辈子养在慈善堂!”
    静依看了几位师父一眼,又道:“而至于那极少的有可能培养成为武学高手的孩子,王爷考虑,会将他们送入军中历练,为我大渊效力!”
    “阿弥陀佛!原来如此!既如此,那我等便听从王妃的安排就是。只是,我等的武学天分一般,若是那些身骨上佳的孩子,贫僧等人,只怕也是教不了多少!”
    “几位师父太过谦了。谁不知道,这华阳寺上的武僧师父,个个都是顶尖高手?师父就不必推辞了。事情便这样定了,如何?”
    几位武僧师父相视一眼,都对静依点了点头,“一切听凭王妃吩咐。”
    “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