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引春归-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主子。”
菜又如流水般撤下去,扶疏侍候净了手面,又擦了些香膏,那女子问道:“今日府里可有什么事?”
“回主子,老爷今日去瑞王府吃宴,老夫人要去净尘寺上香,今日尚衣局会来府里给主子呈衣料,该制夏衣了。”扶疏立身于侧,一一细答了。
女子支着额想了想,久久地应了声哦:“瑞王爷喜欢春茶,你去把府里茶园进上来的茶叶包了盒,请爹一道带过去。娘那里备盒沉香,净尘寺多用清素阁的沉香,悄悄把娘的檀香换了,拿擅香去,怕云慧师傅不喜。”
净竹掩嘴笑笑道:“是,奴婢这就去办。”
净竹出门吩咐了转回来,外头就有丫头来报,说是尚衣局的人到了。
女子眉眼不动,只微微动了动手指道:“进吧。”
尚衣局的嬷嬷领着一队丫头捧着各色的布样子来了,见了女子齐齐拜倒:“奴婢们给主子请安。”
“起吧,从宫里来也不易,扶疏给于嬷嬷上茶,你们跟着净竹下去吃些水和点心。”
于嬷嬷笑道:“雁主子还是一贯的宽厚,您嫁了,奴婢们在宫里可是想念得紧。这不,皇后娘娘一说该给您制夏衣,奴婢就求着来了。”
女子这时倒露出点子笑意来,却犹是淡而骄贵地道:“劳娘娘惦念,也劳于嬷嬷挂记了。”
“哟,雁主子这话说的,您瞧,奴婢这回带来的料子可有雁主子可心的。皇后娘娘吩咐奴婢,一定要给雁主子好好做几身新衣裳,这可以雁主子的新妇衣呢。”于嬷嬷拿着布料片子,一一呈上去,并细细瞧着眼前女子的眼色。
女子并不在布料上多做停留,只是朝着自己惯来喜爱的颜色指了指:“就这几样儿吧,我喜欢什么样式、花色,于嬷嬷也是清楚得紧。新妇衣该是怎么做,于嬷嬷比我更清省些,就看着做吧。”
“是,奴婢定当好好帮雁主子制几身衣裳。”于嬷嬷收好了布料样子,又微微抬头道:“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都念叨着雁主子,奴婢出宫时,皇后娘娘还吩咐奴婢,请雁主子得了闲儿,多回宫坐坐。”
女子脸上这时才有了几分真切的笑意,却也不见得有多么热络:“是了,我省得了,待忙适应了府里的一应事务,我便回宫去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请安。”
又细细碎碎地说了会儿子话,于嬷嬷便告退了。这时扶疏拿着封书信进来,半躬着身子呈到女子面前:“主子,爷来了书信。”
女子先是看了眼,才缓缓伸手接了过来,手一挑揭开了蜡封,扶疏和净竹退出去掩上了门,把女子一人留在屋子里看信。
信是女子的夫君写来的,上边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大意是再过一月既将随军归来,一切安好,问府里是不是一切如常。
女子嘴边泛着些许疏淡地笑,似乎全是不屑一般,如榴花一般的嘴唇微微轻启道:“人人都道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男子,雁歌啊,我倒想看看是什么样天上有,人间无的好夫君,新婚之夜扔下你,带着个女人急赴边关,让心高气傲地你气结于胸死在洞房里。”
女子名叫顾雁歌,是当朝帝王嫡亲弟弟的女儿,本是郡主之尊,父亲因战早亡,母亲也在不久后离于人世,自小在宫中长大,太后与皇后视若掌上明珠,比起一般的公主还要更得宠爱些。
年方十四时便许给了当朝三等候谢王臣家的谪子,谢君瑞为妻,人人都只道是天降的好姻缘。
只是谢君瑞原在顾雁歌下嫁之前,便瞒着父母私下与一女子订了终生盟约,新婚当日便遇着边关告急。本来也不用新婚的谢君瑞去,谢君瑞却明里以国不可因家误等等大道理,说通了军中大将与皇帝,私地里却带着女扮男妆人儿一道去了军营。
却不知这一切,却被欲前去谢君瑞房里打点的顾雁歌给看见了,这顾雁歌原本是欢喜这门婚事的,也早因着那些声名,与谢君瑞的仪表而倾心,却没想到新婚之日便遇上了这样的事情。
可就是遇上了这样的事情,顾雁歌依旧不愿声张,破坏了放君瑞的前程与名声,却不想自己惯是个骄傲的,回了房里之后越想越气,竟就那样气结于胸而香魂散尽了。
至于现在的顾雁歌么,却早已经换成了几千年后穿越而来的现代女子。
“我既成了你,便替你好好活着,这男人我将会代你惩了责了,你便好好去吧。”现在的顾雁歌自然不会再留恋于那个,人人交口称赞的所谓“才华、豪气无可敌”的景朝“第一公子”。
顾雁歌看着手里的信,露出一个浅浅地笑,四下无人时,笑中竟带着几分洒脱爽朗之意,却依旧不掩其雍容贵气:“真想瞧瞧,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可以让这位‘第一公子’,拼着欺君之罪,辱主之名,甚至赔上全族的身家性命,也要带着一道双宿双栖。”
第二章 谢君瑞
四月底,正当新制的夏衣送进府里时,府里也得了大军即将入城的消息,谢王臣和谢老夫人皆笑得满脸喜色。
顾雁歌只是在一旁淡淡地陪着笑脸,谢老夫人见了不免觉得有些不妥,连忙道:“郡主,君瑞这也是为国为君,没得办法。这一走就是半年余,也请你莫见责。”
顾雁歌迎着谢老夫人浅浅一笑,这谢老夫人平日里待她倒是不错,处处温容慈和,虽然有时候不免执拗了些,比如在檀香和沉香上就总是不肯依着,但顾雁歌偷偷换了,谢老夫人也总从来不恼。到后来,反倒是习惯地带了檀香任顾雁歌换,倒让顾雁歌觉得有趣儿极了。
“娘,不碍的,夫君若是为国为君,媳妇儿也没什么可见责的。”顾雁歌只觉得是谢君瑞自己不争气,也从不把事儿往谢候爷和谢老夫人身上想,这二老待她向来是好的。有道是儿大不由娘,儿子犯的错,没理由让父母陪着遭了殃。
只是顾雁歌话里也有话,若是为国为君自然不见责,反倒要赞是个真男儿,可谢君瑞不是呢,自然要责了。
铜漏一落到巳时,府外就响起了炮仗的声音,这在顾雁歌耳朵里无比讽刺,但面上却跟谢候爷和谢老夫人一道露出欢喜的笑来。
外头一个神采飞扬,眉目清俊的男子在一声声的问候声中进了正厅,整个人倒是透着股子贵公子的味道,举止仪容倒也算出色的,只是在顾雁歌看来,到底是个小男儿,也就配称个“第一公子”,而不是第一英雄之类的名头,且若是真英雄,却自是不求闻名于天下的。
“孩儿给爹、娘请安。”谢君瑞微微一拜,还没拜下去,就被谢老夫人扶了起来。
谢老夫人泪眼微湿地看着谢君瑞,谢君瑞也是眼中带着激动地看着谢老夫人,一时间倒很是一幅母慈子孝的美好画面,谢老夫人仔仔细细地看着谢君瑞,生怕漏了什么似的。
顾雁歌身后的贴身嬷嬷轻轻嗯了一声,谢老夫人看了顾雁歌这边一眼,这才想起一顾雁歌,连忙道:“君瑞啊,赶紧去给郡主请安,你这一走就是半年,我和你爹多亏了郡主照拂,这全府上下平平顺顺的,也是郡主的功劳。”
谢君瑞这才抬头看向顾雁歌,慢腾腾地走过去,落在别人眼里肯定成了近卿情却一类的词儿,但顾雁歌却看得明白,那男人无非是不情不愿而已:“君瑞给郡主请安,这些日子偏劳郡主,扰了郡主的清净,还请郡主恕罪。”
顾雁歌坐着不动,贴身嬷嬷在身后又是一声轻咳,按礼来说,本应该在谢君瑞没有拜下去前扶起来,君臣之礼要全,夫妻之礼也同样要顾。顾雁歌却跟没听到似的,任由谢君瑞拜下去,丝毫没有去扶的意思。
谢君瑞明显也有些反应不过来,愣愣地抬头看了顾雁歌一眼,顾雁歌却半眯着眼睛,似乎有些倦怠一般。谢君瑞一看过来,她又睁开眼,慵慵地笑道:“郡马快起,这些日子府里事多,累了些,一时间竟闪了神,还请郡马勿怪。”
谢君瑞倒也没多想,因为一进门的时候,顾雁歌就是支着额头,半倚在那儿的:“郡主说哪里话,是君瑞之过,让郡主劳累至此,真是罪过了。”
“郡马一路风尘仆仆,也是疲惫了,院里已经备好了香汤,郡马沐浴洗漱之后,用些吃食,今日好好歇了,养足了精神儿,明儿上殿皇上定然欢喜,皇上是最喜欢精气神十足的英伟男儿。”谢候爷和谢老夫人都有意让她与谢君瑞今日圆房,可顾雁歌却早已经明白,这个人绝非良配。
大好的身子与华年,与其许给了这样的男子,还不如许给青灯古佛,倒还算全了一世清净。
谢君瑞本来也在忧心这件事,一听顾雁歌的话哪有不同意地道理,客套了几句就带着自己的人,回了住的院子。
顾雁歌看了看谢君瑞随行的人里,倒似都是些男子,并没有看见女子的身影。不过今日人挤人的,看不清楚也自是有的,顾雁歌也没完全放在心上。
与二老说了说话儿,顾雁歌便带着嬷嬷和丫头回了自己院里,让净竹搬了小躺椅放在桐花树下,满树的净雅的素白,看上去如云堆雪一般,看着倒也动人。
顾雁歌拿着本书,随手翻翻,却并没有看,忽然看着在旁边侍候茶水的扶疏问道:“扶疏,你看郡马是个什么样的人?”
扶疏盖好茶碗,抿着嘴笑道:“主子这话问得,当初不是您说郡马爷年少豪气,才冠京师吗,能得主子这样夸赞,自然是极好的人。”
极好的……顾雁歌淡淡一笑,倒也不反驳,这人世间最有意思的事儿,莫过于揭开假面具,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身后有两个小丫头正在拴着桐花,顾雁歌看了一眼问道:“你们叫什么,哪个院里的?”
顾雁歌指着的正是天天洒扫院子的青砂和朱砚,青砂、朱砚听了顾雁歌的问话儿,连忙把拾花的篮子放到一边,双双跪倒在顾雁歌面前:“回夫人,奴婢青砂/朱砚,拜见夫人。”
夫人……顾雁歌不是不知道私下里,下人们是这么唤的,只是她可不想当什么夫人,遂淡淡一笑道:“夫人……就算嫁了,也该称郡主才是呢。”
其实喊夫人喊郡主,那都是随意地,端看重着哪边的身份,一般嫁了不管多尊贵的女子,宁被称为夫人,那才代表孝悌与亲和。
青砂、朱砚连忙又改口高呼:“奴婢拜见郡主,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顾雁歌听了这才满意,抬抬手让二人起身:“都起吧,你们俩平时老也在我面前晃,一直不知道叫什么,今日我记住了。小巧细致的是青砂,瘦高的是朱砚,我看你二人也出挑,以后就到我房里侍候吧。”
这两个丫头顾雁歌看了挺久了,两个丫头办事都利落,青砂眼珠子常是溜溜的,一看就是个活泛的,而朱砚则稍稳重些,办事儿也更妥当。这二人在顾雁歌看来,一个是可以用在别人身边的,一个则是可以用在跟前儿的。
至于怎么用,顾雁歌暂时没什么想法,只是觉得留下会用得到,净竹和扶疏自是贴心的丫头,断不会拿来利用,因而自然而然地就瞧上了青砂和朱砚。
“奴婢领命,叩谢郡主。”青砂和朱砚听了高兴得很,从粗使丫头,一下子成了主子房里的头面丫头,以后就是站站陪着说说话儿的事,脏活儿、累活儿一样也不用沾手,每天妆扮得干净整齐地侍候着,月例银子还比粗使丫头多出两、三倍去。
“行了,先下去吧,净竹领着她们到管事嬷嬷那儿说一句,让她们把东西拿到院子里来,待会儿扶疏给备几身衣裳,以后就是我院里的人了,自不能薄待了。”顾雁歌说完又是眯了眯眼,似乎又倦了似的。
净竹连忙领了青砂和朱砚出去,扶疏则在一旁侍候着,顾雁歌笑了笑,睁开眼道:“扶疏有话说吧。”
扶疏本就欲言又止,既然顾雁歌问了,便开口道:“主子,这两个不相干的人,您放在院子里能安省吗?”
“不安省的人有不安省的用法儿,若是安省,自然看重,不安省嘛,那就该用到哪就用到哪儿去,还怕没用处吗?”顾雁歌手指拂过身上压着金线的衣袍,漫不经心的浅笑低语中,一片华贵灼灿。
扶疏听了,虽然不是太明白顾雁歌的意思,但知道顾雁歌心里的计较就不担心了:“只要郡主有主意就成,别到时候被人哄弄了去。”
“以后啊,只有我哄弄人,轮不着旁人来哄弄我。”顾雁歌闭上眼,心下有几分黯然,曾经就被人这么哄弄过,如今再被哄了弄了,那就不是单只是笨了,还缺心眼儿。
净竹把青砂和朱砚领回了院子里,这时贴身嬷嬷忽然走了过来:“主子,郡马爷来了,上请和郡主今日一道用午膳。”
顾雁歌略略惊讶过后,便想明白了,必然是谢老夫人让谢君瑞来的,要不然那个骄傲的“第一公子”,怎么肯屈尊前来和她一块同桌吃饭:“请郡马进来。”
这次谢君瑞再行礼,顾雁歌倒是随手指了身旁的丫头,让去扶了一把,出来的正是青砂,只见青砂面皮微红虚扶了一下,谢君瑞便顺势起身,顾雁歌看了只是一笑。
贴身嬷嬷却皱了眉头,这礼不管扶不扶,都该抱着诚心来拜,贴身嬷嬷哪能不明白,谢君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