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公关专家不告诉你的101则攻心策略 >

第15章

公关专家不告诉你的101则攻心策略-第15章

小说: 公关专家不告诉你的101则攻心策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9  乱问隐私没有好下场


乱问问题,探询别人的隐私,很有可能让你从此被人封杀,列为拒绝往来户。


美国人一向忌讳别人问到关于薪水、婚姻等私事。这在社交场合里,已经是一种常识。有的女人则是特别介意别人问到年龄或体重等问题。如何判断对方的个性、避开他可能会介意的问题,需要丰富的识人经验。如果你的雷达还不够敏锐,劝你宁可做个只碰安全话题的老实人,也不要随便挑战别人的底线。


台湾旅美棒球好手王建民,自从养子身份曝光后,全国各大媒体全都追着这条新闻跑,报导球赛和报导养子身分的新闻比例明显失衡。最后终于惹来他「拒绝所有台湾媒体采访」的后果。


明星、艺人也经常因为隐私被侵犯而苦恼。虽然身为艺人难免要面对这些事情,大部分的艺人还是有一个绝对不能碰触的地雷:家人。很多艺人极端保护自己的小孩,严防小孩因为曝光而招致被人骚扰或绑架等危险。如果有哪个记者不理这条防线,千方百计只想挖独家,把小孩在哪里就读、明星爸妈如何接送小孩、甚至学校老师叫什么名字等全数报导出来,不但会引起艺人群起谴责,连媒体同业也会一同挞伐。


许多业务员就是被自己的好奇心给杀死的,我听过一个真实案例:


有个业务员进到客户家中,看到里面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女,忍不住开口称赞:「您的女儿真漂亮。」


谁知客户脸一沉:「他是我的妻子。」


业务员还不知死活:「你怎么能娶到这么年轻的老婆啊?」


客户没有第二句话,马上把他扫地出门。


在各种场合,都要记得留给别人适当隐私。胡乱挖掘别人不想让你知道的事,只会让他对你产生戒心,甚至对你感到厌恶。

70  重点不能老是放后面


有的人很喜欢把一句话分成两段讲,要命的是,通常重点都放在后面那一段,偏偏许多人只有耐心听完前半段,后面的重要信息就活生生被舍弃了。


有个年轻人跟一位老绅士在打高尔夫球。当他们来到第九洞时,有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档住了球路。年轻人反覆观察测量,想要找出一个避开大树的方法。这时候,老绅士若有所思的说:「年轻人,知道吗?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狠命一击,就把球从树顶上给打过去了。」年轻人被老人一激,狠了心用力挥杆,向球击去。球却不幸的直接飞进了树冠,然后掉落地面,又滚到了眼前。此时,老绅士又开口了:「当然了,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这棵树只有两米高。」


类似这样把说话重点放在后面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所在多有。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跨国企业担任台湾区总裁,有一天,他请了一个新祕书。有天早上,朋友因为有事,所以晚了一个小时进公司。他进办公室坐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取祕书为他整理好的行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只见这个年轻的祕书拿着本子,一项一项仔细的念完,他一边听一边点头。等到行程报告全部结束之后,祕书又接着说:「还有,早上总公司那边的杨祕书打了七通越洋电话来,说董事有很重要的急事,请您赶快回电。」


我的朋友当场愣住。从他进公司到现在,已经快两个小时,这么一件大事他居然现在才知道。


他火冒三丈的瞪着祕书:「小姐,你还真是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啊!马上把电话给我拿来!」


等到他急着打完电话,处理完总公司那边真正十万火急的事之后,正想给祕书一顿教训,却看到她盯着自己的本子,慢条斯理的接着说:「昨天退我们货的那个厂商,早上也打了四通电话来!他说我们再不跟他说清楚产品瑕疵的事,他就要取消下个月的订单。」


这一次,气急败坏已经无法形容朋友的情绪。之后公司果真因此丢了一大笔订单。朋友愤愤的说:「就这样叫她卷铺盖走路,还真是便宜了她!」


把重点放在后面才说,常会让人暴跳如雷。因为那通常都是影响事态发展的重要关键,同时也代表你没有分辨轻重缓急的能力。另一方面,人只要一急起来就容易混乱,你这样也等于是故意让别人心慌,给旁人制造麻烦。


这就好像有些营销人员在百般推销之后,在客人终于掏出信用卡时,他才说:「这东西只要二十万。」相信许多顾客会脸色大变,抢回信用卡就走,并把这里当作拒绝往来户。

71 别强迫别人接受你的隐私


我有个学生曾经在职业介绍所工作。有天来了一个中年男人,他们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先生您好,请问我可以帮什么忙?」「嗯,我想找份工作。」


「好的,我先做一份小小的调查。请问您为什么会来我们介绍中心呢?」「是别人介绍的。妳知道,我一个人在家太久了,有时候我很怀疑全世界是不是只有我找不到工作。我希望能在这里遇到其他跟我一样的人。」


「我能了解您的心情。那么,您希望找到什么类型的工作呢?」「我比较喜欢坐办公桌的那种。我年纪不小了,跑来跑去吃不消,而且我也不太擅长做业务。我从小就不是很会讲话。而且我的脚不太方便,经常会痠痛,家里人也不喜欢带我去看医生。他们总是有很多各自的事情,大家都很忙。尤其是我的大儿子,每天不到十二点不会回家,是不是很夸张?」


「嗯‥‥没关系,我相信您坐办公桌也会很适合。那么请问您有什么样的专长呢?」「喔,我的英文不太好。以前我家里穷,所以几个小孩都没钱补习。后来老了,也不太适合念书。我没什么特别的专长,不过我以前曾经当过百货公司的服务员‥‥」

「先生,我懂了。所以您曾经在百货公司服务过吗?还有没有什么样的工作经历呢?」「工作经历吗?我还干过大楼的管理员,也曾经当过某间贸易公司老板的助手。不过,告诉妳,我那时候啊,常常趁老板不在的时候,趁机跑到公司对街去买乐透!哈!有一次还真的中了呢,嘿嘿!」


「‥‥是吗?哈哈‥‥那‥‥嗯‥‥我看看,啊!对了,不知道您对工作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象是薪资、上班时间‥‥」「喔,薪水的话,我还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也不能太低。因为我老婆总是会跟邻居说三道四的,我儿子也会看不起我。至于上班时间嘛,我想还是不要太晚回家好了,虽然家里煮的东西不是很好吃,不过在外面吃饭也很花钱。我家的晚餐都是我女儿弄的,上次她男朋友来的时候‥‥」


不用我多说,我想你应该能够体会不小心听到别人私事的心情了。而且,在言语中透露礼貌上别人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其实是一件有点缺德的事。这等于是在强迫别人听你的隐私。姑且不说碰到有心人的时候,这些东西会如何被拿去利用;即使是一般人,因为跟你不熟,也不知道听完之后该如何反应啊!


人类好像天生都有一种喜欢挖别人隐私的八卦触角。这样的触角随着「教育」在我们身上发挥的作用而变长或变短。但是,我们对于隐私的好奇心,只会限于自己有兴趣或熟悉的人,随着熟识度的降低,八卦的好奇心也跟着锐减。


试想,当你听到一个陌生人忽然间跟你说起自己的隐私,抱怨他回家经常被老婆打、薪水赚得不够多、在公司老是升不上去‥‥,你会不会在还没来得及想到「关我什么事」之前,就先觉得手足无措?


同样的道理,当你跟一个人还不够熟的时候,不要为了跟别人「装熟」,或者为了博取信任,就推心置腹的把自己的隐私告诉别人。那只会让别人觉得浪费时间,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72不要洒下猜疑种子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在某处丢下猜疑的种子,其实就是一种暗着来的危言耸听。


猜疑还有另一个意义很接近的名字,叫做谣言。散布谣言,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莫大伤害。因为他既无法光明正大的辩解,又没办法避开那一对对怀疑的眼睛。


许多的猜疑都来自于言语之间的语意不清,有刻意的,有不经意的,也有刻意佯装不经意的。


有三个猎人一起上山去打猎,其中两个人是一对兄弟。他们在山上意外发现了一堆宝藏,大家约好了要平分,但是另外那个猎人却想要独吞。就在他们决定要好好的庆祝一番时,想独吞的猎人趁着哥哥去拿酒的时候,骗弟弟说:「我刚看到他好像想把宝藏全部带走。那时候我刚好走过去,他才看起来好像很慌张的放下。其实我也不确定啦,我想他应该是不可能这样。不过,总是觉得怪怪的‥‥」弟弟听了很生气,愈想愈不对,怎么看都觉得哥哥的行迹很可疑。


于是他起身去找哥哥理论,两个人一言不合,便打了起来。一直打到太阳下山之后,兄弟终于互相残杀而死。而留下来想独吞宝藏的猎人眼见计谋成功,非常高兴,便大口的把自己那一份的酒给喝干,独自庆祝起来。没想到酒刚入喉,就中毒而死。最后谁也没有得到宝藏。原来是哥哥想毒死他,以便跟弟弟平分宝藏,所以在他的酒里预先下了毒。


或许我们可以说这里面有两个人真是活该,但是弟弟呢?我想,他是被自己的疑心给害死了。


很多业务员也会用这种手段,在接触客户时,一直说竞争对手的坏话,例如,「听说他们给另一家厂商更优惠的价格。」「那个业务员和某个主管走得很近。」让客户开始疑神疑鬼,打坏合作关系。但是用这种手法争取来的客户往往不能长久,因为你无法确保对手不会用这个方法对付你。


与其利用不信任,倒不如花点时间培养客户对你的信任。73 理直气壮,为什么还会输?


许多时候,明明你就是理直气壮,为什么在争辩的时候,别人还不当一回事?


有个客人在某家有名的全国连锁咖啡店里,因为店里的楼梯上有个大洞,导致他摔倒之后撞伤膝盖。他在跟这家店主协调时,很生气的说:「楼梯上有个大洞,是件很夸张的事!如果我今天刚好端着一杯热咖啡,不就会被烫伤?或者如果下面刚好有人要上楼,我们不就会撞成一团?这些后果你们想过吗?」


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很愉快,几乎可以说是不欢而散。店家不但态度差,而且关于协调的条件也出尔反尔,最后勉强付了赔偿金了事。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可怜的客人跌倒已经够倒霉了,居然还没有人同情他?让我们来看看他说的那一串话就知道了。一开始他就用生气的态度,陈述他对这件事的感觉:夸张、不可置信,但这些全都只是个人感受而已。接着连续设定两个假设性问题,然后再用这些假设性的问题来质问店家。总结来看,这当然会是一次失败的沟通,因为他讲的话全都是「抱怨」。


找人抱怨跟找人沟通,同样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该怎么区分它们的差别?很简单。抱怨的话会讲的很大声、很委屈、充满指责,而且楚楚可怜。抱怨的人会情绪激动,讲出来的意见,通常都对事件没有实质上的解决作用,意思就是经常变成废话。因为是废话,当然也就不会受到对方重视。


可是,「理」明明就站在自己这边,到底该怎么表达,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首先,一定需要冷静沉着的态度,然后就事论事:「楼梯上这个大洞,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可以修好?这件事让我花了一千五百元的医药费,而且我觉得非常不好受。我希望你们可以尽快处理这个缺失。」简单明了、不带情绪性的指出问题所在,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领导者,也要学着分辨属下讲的到底是真正实用的建议,或者只是针对现状一时引发的不满。


我认识一个基金会的会长,他因为旗下干部的意见分歧而不停改变方针,结果反而引起更多反弹。其实,有些抱怨根本只要稍加安抚就可以化解,并不需要真正改变决策。


政府单位要拆除老旧房屋时,也经常会碰到原住户的抗议,而停止动工,工程就这么一直拖下去,拖到天荒地老。而原本因为房屋老旧而衍生的环境卫生和生活水平问题,永远无法获得解决。


每个人都有忍不住抱怨的时候。抱怨解决不了事情,最多只能帮助情绪抒发,如果抱怨跟理性沟通混在一起,即使你再怎么有理,也只会让焦点被模糊了而已。

74 掌握表态时机,以免里外不是人


你一定曾经碰到需要选边站的时候。


例如:「哥,她抢我的玩具。」「是她先偷我的笔。」「那个玩具是我的生日礼物,比妳那只烂笔重要多了。」「那只笔是哥给我的,也很重要,不信妳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