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第4版)-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泛的认同,迄今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不过,最初人们对于知情权的理解,局限于新闻媒体有权了解政府等公共部门的情况,并向公众公开。随着人们对知情权认识的深入,它很快从媒介回归到一般公民普遍享有的社会权利。
知情权不是媒介特权,它是人民的权利,受众作为公民,理所当然享有知情权,特别是通过媒介了解公共信息的权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介作为职业化的专门从事社会信息整合和传播的公共部门,其行使知情权的权利和义务得以更加明确和强化。
与人们对知情权的认识相应,知情权作为法定权利也经历了较长的明确和推广过程。其中瑞典属于较早在法律上明确涉及的国家,它于1776年通过立法确定了政府文件向人民公开的原则,1812年将其列入宪法,1937年又公布人民对政府拒绝公开文件不服“可以依诉愿程序请求裁决”【10】。而迄今影响较大的,则是1966年美国制定的《信息自由法》和1976年颁布的《阳光照耀下的政府法》(简称《阳光法》)。《信息自由法》规定记者可以依法要求查阅政府记录(不仅是一贯向社会公开的,而且极少例外,应当包括政府活动的所有记录),而在10年后推出的《阳光法》中,则要求联邦、州及当地政府部门公开办理业务。迄今,美国各州已有知情权的条文,并多从媒介权上升为公民权。在《世界人权宣言》中也规定:“人人有权……通过任何媒介及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在我国,宪法虽然没有明确和具体的知情权条款,但公民的知情权已隐含在宪法规定的公民权中。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政府积极、稳妥地扩大公民知情权,尤其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2005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便于人民群众知情和监督,要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随之,同年3月24日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这就从制度上保障了中国公民的知情权。
当然,包括媒介在内的公民知情权并不是无限的,在涉及国家安全、国防机密、公民隐私等方面,各国都有较翔实的法律限定。但从总的趋势看,知情权在社会公共领域内的范围和强度都呈扩大和加强之势。它也成为当今媒介受众权利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表达权
从一般意义上说,表达权又称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11】。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
应当说,表达自由作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我国宪法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美国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或出版自由”。在我国已参加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第19条规定:“……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
以此类推,具体到媒介的受众,受众自然也享有使用媒介、在媒介上按照法律规定发表意见的自由权。美国学者巴隆于1967年提出应由宪法确认大众“接近”媒介的权利。这时提倡的“接近权”即针对受众而言的媒介表达权,其中包括受众针对媒介批评自己的意见提出反驳的权利,参与媒介上的关于社会问题讨论发表意见的权利等,如在美国,除一般形式外,公众还可以通过付费形式在报刊上刊登意见广告,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然,在任何国家,受众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既有保障也有限制,任何表达自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如在德国,对于一切法西斯主义主张的言论就被严格限定。在其他各国,一般对有碍国家及社会稳定和安全的言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定。另外,媒介表达自由和受众表达自由之间有时也面临较大的冲突,特别是在媒介资源相对有限的现代社会中,这一矛盾已成为人民必须面对并设法解决的问题,否则便不可能维护真正的新闻自由,也不可能真正维护受众的权利。
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这里应当具体分为两部分——
第一,受众通过和借助新闻媒介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公共领域内的部门和各项活动依法行使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即受众借助媒介行使的舆论监督权。这部分权利与媒介享有的新闻自由权是重合的,也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组成部分之一。
第二,受众针对新闻媒介的活动所行使的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我国宪法中明确保障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针对我国新闻媒介的特有属性,公众自然有权依法监督其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同时还必须指出的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信息属于社会公共资源,事关公众利益,带有公共性,新闻媒介作为专门性的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和传播公共信息是其重要而无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个特定层面上,无论任何国家、任何属性的媒介都带有一定意义的“公共性”,应当属于受众监督的范围之内。因此,对于媒介的建议权、监督权不是媒介自上而下赋予受众的,而是受众作为公民自然应享的权利。在当今世界性的媒介商业化浪潮中,商业性有日益威胁、损害媒介公共性的势头,这时强调和坚持受众对媒介公共活动及其公益性的批评和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受众的权利远不止上述几方面,诸如受众选择权、传播服务保障权等都在其列,但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介受众权利的核心。
第七节 受众地位的新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业开始走向市场,从而引发媒体间激烈竞争,导致了整个传媒业从传者中心逐步转向受者中心。新世纪以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尤其2010年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得到井喷式发展,给了受众前所未有的主动权,受众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传媒业在传者与受者关系中,受者中心地位得以确立。
受者中心地位的确立,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受者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传播者
自媒体具有4A元素(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12】,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报道任何事情。这是一个数字化武装起来的个人通讯时代,我们都是记者【13】。这样一来,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在现场的公众就可以立即运用微博向全国报道,而且与事件同步的全程现场报道。于是,近几年来,中国境内一批重大突发性事件,像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大楼的火灾,最先报道的不再传统媒体,而是新媒体;报道者不再是职业记者,而是亲历者或目击者。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发布的垄断权。传统媒体不报道,过去受众没办法,只能口口相传。现在,你不报道,受众自己来报道。
有一些重大新闻,即使专业记者也深入现场报道,但他们的人数毕竟有限,而数以亿计的受众分散在角角落落,他们用视频、音频、照片等等手段在现场直播,虽然不那么专业,但真切、直观,与事件同步,使新闻事件全方位、多视角呈现出来。
还有些新闻报道,则是在专业新闻记者和公众共同参与下完成,例如杭州电视台拍摄的《抗击台风“罗莎”5小时直播》,在直播过程中,有记者现场直播,网页上传互联网的图片,公众拍摄的DV、手机拍摄的画面,台风的肆虐,军民合力抗击台风惊心动魄的场面全方位、多视角呈现出来,获一致好评,为此而荣获201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二、受众从被动接受信息到按需主动搜索信息
“我编你读,我播你看”,这是长期以来传媒和受众的基本关系,受众被动地接收传媒给他们的内容。现在,在传媒数字化时代,受众可以通过“超链接”搜索他们自己需要得到的信息。而当云计算实施以后,天网地网联成一片,受众可以按需订制他们需要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拉出他们需要的信息。这就是说,信息接受的主动权操控在受众手里,不是你给我什么我接收什么,而是我需要什么我来获取什么。他们自由地选择他们要看、要读、要写的信息。
三、受众从被传媒指导到传媒被受众指导
“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记者编辑“先当群众的学生,再当群众的先生”,传媒是受众的指导者。在以前受众对媒体有意见、有想法,至多在偶尔的“读者来信”透露一点。借助于新媒体,受众可以大胆地、自由地对媒体的新闻报道评头论足,甚至指手画脚。对于歪曲事实真相或故意隐瞒事实真相的报道,受众都会毫不迟疑地公开批评。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也显示了受众中心地位的确立。
注释
【1】 转引自方汉奇:《中国近代传播思想的衍变》,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
【2】 转引自方汉奇:《中国近代传播思想的衍变》,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
【3】 胡乔木:《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载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史教研室编:《中国新闻史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 〔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5】 廖圣清:《中国受众与新闻媒介——从15年来受众调查看获取新闻主渠道对传媒总体评价的变迁》,载《新闻大学》1997年夏季号。
【6】 廖圣清:《中国受众与新闻媒介——从15年来受众调查看获取新闻主渠道对传媒总体评价的变迁》,载《新闻大学》1997年夏季号。
【7】 孙崇山、孙五三主编:《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79页。
【8】 孙崇山、孙五三主编:《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79页。
【9】 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263页。
【10】 季燕京:《新闻侵权法律辞典》词条选刊(二),载《新闻大学》1993年夏季号。
【11】 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国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12】 赵战花:《微博客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析》,载《理论导刊》2010年4期。
【13】 Bombing: We Media; The Media center (oreilly/catalog/Wemedia/book).
第十四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坚持新闻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中国新闻事业基本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党领导下新闻工作长期积累的传统。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这个要求看上去很简单,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显得很复杂。这种复杂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这种选择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每时每刻变化着的世界中选择极其有限的事件用以公开传播;二是对选中的每一个事件还得再选择其中的部分事实公开传播,这里有个主次、重轻、缓急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过程中,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价值取向。于是,同一个事件,不同传媒报道出来可能会大相径庭,但谁都会宣称自己的新闻是唯一真实的。如果撇开价值取向不谈,仅从新闻学角度来看,有几组概念和新闻真实直接有关,需要弄清。
1.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