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宋词排行榜 >

第5章

宋词排行榜-第5章

小说: 宋词排行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3)。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4)。莫莫莫。





【注释】


(1)酥:酥油,此指女子皮肤润泽细腻。

(2)黄縢(téng)酒:即宋代名酒黄封酒,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而得名。縢,缄封。

(3)浥:沾湿。鲛绡:张华《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此指细丝巾帕。绡,生丝或用生丝织成的薄绸。

(4)锦书:前秦窦滔妻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后世遂常以指称夫妇间的书信。





排行解析


一首《钗头凤》,一段不了情。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四岁的陆游与青梅竹马的唐琬成婚。婚后,两人情投意合,恩爱非常。但陆母却对这位知书达理的儿媳看不顺眼。迫于母亲的压力,陆游最终不得不与唐琬分手。之后,陆游另娶王氏女,唐琬再嫁同郡宗室赵士程。据说,别后的一个春天,二人偶遇于绍兴禹迹寺。陆游感怆不已,当即写下这首《钗头凤》词,并题于寺南之沈园壁。唐琬读到此词,也大为感伤,痛和了一首,不久即抑郁而逝。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这首《钗头凤》之所以能在诸多伤情词中脱颖而出,名列宋词排行榜的第八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紧密相连。看此词的所有评点和研究文章,无一不提到陆游和唐琬的这段爱情故事;网络中关于此词的每一个链接,也几乎无一不提到陆游、唐琬二人的名字。千百年来,与其说是这首词打动了读者,毋宁说是其背后陆、唐二人的悲情故事打动了读者。

当然,在古代和现当代,这首词的影响力和所受关注的程度还是不同的。综观各项指标,20世纪前后的差异还是相当大。在完全以古代读者为主体的唱和榜上,这首词仅被唱和过2次,列第六十三位;评点榜上,也只被评点15次,列第三十九位;古今46种入选选本中,古代也只有12种。

而到了人们可以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现当代,这首词才真正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与喜爱。排行指标中,有34种选本选录此词,较古代大为增加;研究文章也有40篇,列单榜第七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首词的网络文章链接数竟达到了近18万篇次,列单项榜的第四位,仅次于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三名篇。

由此我们可以说,这首词产生于古代,而它的真正知音者,却是在现当代。





第9名 摸鱼儿


辛弃疾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80 在100篇中排名:5

历代评点次数:22 在100篇中排名:15

唱和次数:11 在100篇中排名:16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21 在100篇中排名:17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96700 在100篇中排名:17

综合分值:7。65 总排名:9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1)。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2)。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3)。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1)“淳熙己亥”四句: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原职由王正之接任。漕,漕司的简称,亦称转运司,掌税赋、钱粮、漕运等事务。同官,官职名位相同。小山亭,在鄂州(今湖北武汉武昌区)湖北漕司衙内。

(2)“长门事”五句:汉武帝宠幸卫子夫,陈皇后颇妒,失宠居长门宫,遂用千金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献武帝,冀图复幸,然未果。长门,汉代宫名。相如,汉代大辞赋家。

(3)玉环:杨玉环,唐玄宗宠妃。飞燕:汉成帝宠妃赵飞燕。二人皆善舞,又善妒。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排行解析


此词巧妙地借鉴了屈原《离骚》的写作手法,以香草美人喻写自己的身世遭际,发抒英雄失路的怨愤之情,既情致缠绵,不失词体“要眇宜修”的本色之美,又慷慨激切,尽显忧念国事的志士情怀。“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确是这首词的好评语。

亦刚亦柔的风格特色,使此词在评点家那里产生了持久的吸引力,历代可谓好评如潮。如清人陈廷焯就说,此词“词意极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于雄莽中饶有隽味……所以独绝古今,不容人学步”。近人梁启超也盛赞它“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排行榜上,此词一共获得了22次文人评点,排名第十五位,可谓影响不小。

选本入选榜上,这首词更是入选了古今80种选本,列单榜第五位。在辛弃疾现存的六百二十余首词作中,此词是选录次数最多的。而且,从宋至今,这首词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入选率。宋代四大选本有3种选入,元明22种选本有20种选入,清代21种选本有12种选入,现当代60种选本有45种选入,都大大超过了各期百首宋词的平均入选率。选本的广泛传播,为此词在大众读者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据说,清代龚自珍“偶检丛纸,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这是这首词能够名列宋词排行榜第九位的最主要的原因。

而在唱和榜上,历代文人共追和11次,也排到了第十六位。看来,虽然陈廷焯认为这首词写得太好,以至于“不容人学步”,但也正因为其好,故引来不少创作型读者的模拟效仿。





第10名 暗香


姜夔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50 在100篇中排名:39

历代评点次数:42 在100篇中排名:1

唱和次数:11 在100篇中排名:16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7 在100篇中排名:23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30400 在100篇中排名:40

综合分值:7。60 总排名:10




辛亥之冬(1),予载雪诣石湖(2)。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3),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4)。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5),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6),正寂寂。叹寄与路遥(7),夜雪初积。翠尊易泣(8)。红萼无言耿相忆(9)。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1)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

(2)石湖:指范成大。范成大晚年隐居苏州西南石湖,曾自号石湖居士。

(3)工妓:乐工和歌妓。隶习:练习,演习。

(4)《暗香》、《疏影》:姜夔两支自度曲,曲名取自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5)何逊:南朝梁诗人,酷爱梅花,有《咏早梅》等诗。

(6)江国:指江南水乡。

(7)寄与路遥:暗用南北朝陆凯寄赠范晔梅花并诗的故事。

(8)尊:同“樽”。

(9)耿:心中牵念,无法忘怀。





排行解析


千年前的一个除夕夜,一条小船行进在苏州垂虹桥畔的太湖中。片雪纷飞,箫声悠扬,一歌女轻启朱唇,和箫而歌曰:“旧时月色,……”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吹箫的是姜夔,和歌的是小红。姜夔还有诗纪其事曰:“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里桥。”诗中所说的“新词”,就是这首《暗香》和它的姊妹篇《疏影》。

看词前小序,知此二词是词人应大诗人范成大邀约而作。词成之后,范成大十分欣赏,“把玩不已”。其实何止是范成大,二词问世以来,历代文人少有不服膺的。如姜夔的超级大粉丝张炎就说,此词“不惟清空,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其“自立新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使认为姜夔“情浅”、“才小”的清代常州词派代表人物周济,也非常认同这首词,说它“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与他崇拜的偶像辛弃疾之词相较。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但比较而言,《暗香》不仅题列《疏影》之前,艺术成就也更高些,第十位的排名也稍稍靠前。

文士尚雅,此词雅甚,两相契合,故大得历代文士的青睐。表现在排行指标上,此词以42次的评点数,赫然列在评点榜的首位。评点项的权重次于选本项,占总指标的20%,故此项从根本上决定了此词的高位排名。另外,其历代被唱和11次,排第十六位;研究文章17篇,排第二十三位,也都是不错的成绩。

但其他指标,就不大如人意了。选本入选50次,排单榜第三十九位;网络链接3万篇次,排单榜第四十位,都比较靠后。可知,在普通大众读者那里,这首词的魅力还不够大。其中原因,在其用典过多而又主旨晦涩,不像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那样,可以雅俗共赏。





第11名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1)


苏轼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64 在100篇中排名:17

历代评点次数:23 在100篇中排名:12

唱和次数:28 在100篇中排名:3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23 在100篇中排名:15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28930 在100篇中排名:51

综合分值:7。17 总排名:11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2)。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3)。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4)。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1)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要求按照原诗词的韵字和用韵次序来和作。章质夫:名楶(jié),浦城(今属福建)人,词人好友。其《水龙吟》杨花词,一时传诵。杨花:柳絮。

(2)无情有思(sì):反用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意。思,情思,心绪。

(3)“梦随风万里”三句:化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4)萍碎:作者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此种说法并不科学,但入词却妙。





排行解析


和词中,次韵最难,难在须用原韵原序趋步而和,一点也不能变通,要做好就更难。不过这也要看对谁,若是天才如苏轼者,难也就变成易了。如这首《水龙吟》,本是苏轼次韵章楶(质夫)杨花词的,可到头来却完全把原作的名声给夺去了。要说章质夫的原作也够好的了,但就是不能与苏轼和词相比,一比,就显得逊色了。王国维就说:“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其实,早在宋代,晁冲之已经感叹道:“东坡如毛嫱、西施,净洗却面,而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耶!”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当然,这主要是就次韵的难度而言。带上次韵的“枷锁”还能从容起舞,与一身轻衣的章楶同台竞技,而眉眼步态又绝胜之,确实不由人不叹服,甚至还要叹为观止。但即便撇开次韵的角度而纯以咏物词论之,苏轼的这首词也是精妍曼妙,不让古今。正如王国维所极口称赞的:“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当然不只是王国维、晁冲之,历代文人评点、赞赏这首词的亦不在少数。仅《唐宋词汇评》,就收录了23次评点,列单榜第十二位。历代词选家对此词也青睐有加,古今共有64种选本选录,列单榜第十七位。在创作领域,文人墨客更是把这首词当作竞相效仿的对象,唱和之作达28首,高列单榜的第三位。到了20世纪,词学研究者对这首词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共有23篇专文刊出,列单榜第十五位。

综合各项指标,这首词最终排在宋词排行榜的第十一位。而看章楶原词,则排在了较为靠后的第七十四位。若是章楶看到这样的排名,想也会心服口服的。况且,是他催生了苏轼的这首曼妙和词,说不定还会感到蛮骄傲的呢!





第12名 疏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