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 >

第13章

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第13章

小说: 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豆”非常烫,不快点把它扔出去就会把自己的手烫坏。但是这个“土豆”只能扔给别人,要是谁不小心把它丢在地上了,就会被淘汰出局。
其实,人们在抱怨时不也是在玩这个“热土豆”游戏吗?他们觉得只要对现存问题发表一些消极的评论,就能让他们摆脱寻求积极解决方式的责任。他们的抱怨一直在说:“这不是我的工作。
我要把它传给你!”他们会向某个人抱怨 ,认为这样就算完成任务了。他们就是“煤矿里的金丝雀”,只要发现问题就可以了(金丝雀对瓦斯十分敏感,只要矿坑内稍有一点瓦斯味道,它就会焦躁不安,甚至啼叫。因此以前矿工们会在矿坑里放金丝雀,当作早期示警的工具)。至于解决问题嘛,那就是别人的事了。一般情况下,他们向谁抱怨,就是想要谁来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要是那个“接收”抱怨的人能够解决问题还好,他们也算没白费唇舌,可是通常这个人不会解决问题,他也想把“热土豆”传给别人,每个人都指出了问题,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了,可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推卸责任。到了紧要关口,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以前,总有很多人到教堂里向我抱怨这样那样的事情。我就会说:“很高兴你能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么你打算做何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呢?”这时,他们脸上就会呈现出一种不知所措的表情,好像在跟我说:“做些什么?我不是已经做了吗?我把问题告诉你了呀?这个‘热土豆’(问题)是你的了!”很快我就发现,询问抱怨者打算如何改善现状,可以大大减少他们的抱怨。
我是在善意地提点,他们可以藉由自己的努力,去改变那些让他们讨厌的事情。
你可能认识一些人,他们曾经向你抱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或许也发现——假如你给了他一个建议,告诉他这样做可能有所帮助,他立马就会嗤之以鼻,告诉你,你的建议不会管用的;因为你是真心想帮忙,就又给了他另一个建议,而他会再一次否定这个建议,抱怨你的想法是多么不切实际。如此数次之后,你会发现他根本不想改变现状,他只是想让你作为证人,去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这个问题糟糕透顶,他们无能为力。这样他们就可以脱身了,就成了受害者、牺牲品,这让你和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没责任也没法解决这个难题。 。。  。。 
Remove Responsibility:推卸责任(2)
作家和空想家迈克尔·贝克威思(Michael Beckwith)曾经说过:“牺牲,是精神成长的最低水平。”人们把自己看作其他人或周围世界的牺牲品,也是当下境况的牺牲品。而抱怨就被用来加强这种想法,让它永远持续下去。同时抱怨也阻止了人们尝试去改变这种状况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抱怨和自己有关系的人。通过抱怨同事、家人、配偶及朋友,人们在告诉别人:“他们就是这个样子。我根本没法改变他们。”如果你提出一些建言,他们的抱怨就会更尖锐,试图要向你证明他们真的无能为力,进而摆脱那种去改善关系的责任。
想想某个经常被你抱怨的人。你觉得他有很多缺点,他做的事让人讨厌,其他人也这么认为吗?这个人在每个人面前的表现都是一样的吗?如果他在跟其他人相处时,变得亲和友善,他如何做到的?你怎样才能和他建立类似的关系呢?如果需要,你怎样才能以更温和方式同他相处?或者怎样做既能坚持自己的信条,又不责备求全,把自己的意愿传递给他呢?你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他给予你应有的尊重和对待?
关系不是一种50/50的比率,而是100/100。你要百分之百地对你的关系负责。有人把“负责”(responsible)定义为“可以回应的”(able  to  respond),这是我听过的关于 “负责”的最好定义。在关系中,你可以去“回应”,能够做一些事情去改善这种关系。抱怨否定了你这种回应的能力,让你不敢去尝试。虽然你的回应,在第一次时可能毫无作用,但是通过不断地努力,你终究会发现适合你的引导关系的良方。著名作家韦·戴尔(Wayne Dyer)说:“是你教会了别人怎样对待你。”不管别人如何待你,都要承认是你教会他们这样对你的事实,并且扪心自问你该做何改变。你想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对方都接收到你的信号了吗?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主日学校听牧师讲大卫和哥利亚的故事。那时还是小男孩的我,深深地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竟然只用一架投石机和一块石头,就把巨人打败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人们告诉我,是因为上帝的帮助。
很多年之后,我再次读到这则故事。此时已是成年人的我,终于读懂了其中的深意。《撒母耳记》中是这样写的,巨人哥利亚向以色列军队下战书,表示只要有人敢来应战,都可以和他一挑一地对决。而取得胜利的一方,有权决定战争的结果。可是以色列这一方的士兵都很害怕,他们觉得自己无法打败这个腓力士巨人,不敢接受挑战。就这样,双方的战争一直持续着。哥利亚狂妄地在战场上走来走去,叫嚣着让以色列人来和他战斗。可是以色列士兵都避开他,去攻打其他腓力士战士。
这时一个牧童出现了,他就是大卫。他要和哥利亚决斗。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哥哥们时,他们都警告他,说他不可能打败那个巨人。大卫的哥哥们从来没有试过去和哥利亚对抗,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必败无疑。
问题:有没有哪个朋友或家人曾经告诉你,某种关系不可能得到改善?
之后,大卫去找所罗王(King Saul),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和大卫的哥哥们一样,所罗王也认为哥利亚是不可能战胜的。不过所罗王告诉大卫,如果他还是想试试,可以穿上自己的盔甲去作战。
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自己都没有愉快的、成功的关系,却一直想要指点你,告诉你应该如何改善你的关系。
大卫不顾哥哥们的警告,丢下所罗王的盔甲,还是一身牧童装扮来到哥利亚面前。他仅靠一架投石机和一块石头就取得了胜利。
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我认为大卫可能不是唯一一个能够战胜哥利亚的人,但他却是唯一一个敢于尝试的人。
上帝(或是神灵、老天,随便你称他作什么)那时没有偏袒大卫,现在也不会偏袒任何人。因为唯一能为你的幸福和人生负责的人,就是你。你拥有无限的潜能,去为自己的幸福作出回应。不要听信别人的劝阻,认为你的关系无法改善。也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因为那些人自己在关系中都一败涂地。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四十岁前,已经离过四次婚了。即使这样,他还老是要给我的婚姻关系提些建议。没办法,我不得不让他停下来——“我说,你自己都被马摔下来了,还要教我怎么骑马吗?”
他的回答很经典:“这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娶的那些女人有问题。”这下他又开始讲述自己是多么不幸,抱怨他的几位前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整整说了一个半小时。我试图让他明白,是他自己选择了那些女人,并且娶了她们。可现在又来抱怨她们一无是处。他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这样做只能让他在将来的关系中也频频挫败。最近,我听说他又要娶第五任妻子了。
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威廉·亚瑟·沃德(Wil liam Arthur Ward)写道:
悲观者埋怨刮风;
乐观者静候风变;
现实者调整风帆。
对关系的过程负责,这样在任何关系中,你都会有调整“风帆”的能力。

Inspire Envy:引人艳羡
很多抱怨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对自身优越感的夸耀。那些抱怨者在向你暗示:“你肯定有问题,因为你不像我这样。”很多抱怨,其实就是抱怨者和被抱怨者之间一种微妙的、消极的比较。抱怨者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一点也没有我所抱怨的这些缺点,你难道不想像我一样吗?”
抱怨:“我的新老板一点也不称职。”
潜台词:“我比他有能力多了。”
抱怨:“你老是用很长时间才能准备好。”
潜台词:“我很有效率,很守时。”
抱怨:“那些白痴又把我们的水费账单搞错了。”
潜台词:“如果我在那儿工作,肯定不会出错。”
抱怨:“你真蠢。”
潜台词:“我真机灵。”
人们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就会开始抱怨。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抱怨其实是一种吹嘘。你或许正在消极地谈论着某个人,可是你真正想说的就是自己比他强。你希望别人能够注意并欣赏你的这种优越性。
如果你不太相信,就请想一想那些让你在开车出行时感到心烦意乱的驾驶员吧。你只会抱怨那些和你不一样的人——如果你想快点开,展示一下娴熟的车技,这时要是有哪个司机老是慢吞吞,总是挡在你前面,你可能就会隔着挡风玻璃朝他大叫;如果你想慢点开,那些横冲直撞,总是超车的司机就要遭到咒骂了。
说到开车,我和妻子桂儿风格迥异。我喜欢开快车,而桂儿却慢得要命。我是个急性子,得尽量控制速度,免得被派超速罚单,而桂儿则完全相反。每次她开车送我去机场时,我都会呆呆地盯着车窗外面,心里暗想:“求求你开快点吧!看在上帝的份上!连口香糖纸都超过我们了!”到了我开车的时候,桂儿同样感觉很不舒服,从仪表板的指甲划痕和她那一脸惊恐就能看得出来。
事实上,那些大声的吹嘘,常会泄漏这个人心中的不安全感。通过这种“抱怨着的自夸”,说话人其实是想告诉别人:“请跟我说,我很好吧!因为现在或者是目前这个阶段,我感觉糟透了。”如果你看到哪个人如此,去听听他在批评或抨击什么,说不定他正是在这方面不太自信,才会去抱怨的呢。比如,你哪个朋友对别人的衣着发表了一番恶意评价,你就得思考一下,是不是他觉得自己穿得不够迷人呢?这时,你要试着去赞美他,让他自信一点;如果同事们都在抱怨别人的某项任务完成得烂透了,也许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做到最好,才会去抱怨别人,此时你可以试着寻找一种方式,给他们一些真诚、积极的评价。
如果某个人遇见你之后就开始抱怨,说明他可能正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好一点。不要去跟他争吵。你有没有想过,所谓争吵只不过是两个人在那里互相斥责和抱怨,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所以你千万不能中了它的“圈套”。深吸一口气,不要让他那些消极能量影响到你,就算是别人先挑起“战争”,你也不一定非要去响应,他们之所以要批评你,只不过是想以此来膨胀自己的消极形象,给自己找点安全感罢了。
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时,请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在用这些抱怨来抬高自己?是不是想以此来证明你比别人优秀?是不是在向别人暗示你更聪明、更有效率、更友好、更会打扮、更守时??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说明你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些不自信了。很多时候,你抱怨别人在哪方面做得不好,并试图证明自己在这方面更具优势时,就说明你已经在这方面感到自卑了。
抱怨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还有哪些需求未得到满足,因此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讯号,不过前提是我们愿意深入自己内心世界去寻找引发这些抱怨的原因。理论上,我们应当经常审视自己,去探究这些抱怨的根源,在还没有造成“听觉污染”时,就将它们消化掉。
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在给他朋友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雷声响亮,它的确让人印象深刻,可闪电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抱怨着自夸”就是一阵雷声,它声音响亮,会引起你的注意,可是它却很空洞,不包含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雷声”去研究“闪电”形成的过程,并且利用“闪电”的能量造福自己。

Power:操纵力
抱怨是获得操纵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历史上几乎没人能像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一样,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迅速累积起那么高的影响力,也几乎没人能在获得如此高的权力之后,却落得他那般悲惨的下场。
问题:一个出生于奥地利、曾经的广告牌画师,是靠什么积累起那种控制整个德国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呢?又是如何发动了一场与全世界对抗的战争的呢?
答案:靠的就是抱怨!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是这样写的:所谓领导者的艺术——从各个时代那些真正伟大的领导者的事迹来看——就在于联合人民的注意力,并将其集中到一个共同的敌人身上(抱怨这个敌人)。人民对同一目标的好战情绪越强,就会有越多的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