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

第5章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第5章

小说: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遍亢奋时退出市场。 
 
判断市场处于哪个阶段 
 
全部的技巧,就在于判断市场是处在哪个阶段。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可以感觉到市场处在哪个阶段,虽然他并不能每次都用言语表达出来。但正如没有完美无缺的投机一样,并没有这方面的教科书,也不存在大家可以盲目利用的方法。因为假如真是这么简单,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在证券交易所里讨生活了。只有藉长期积累的经验,才能让人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即使最狡猾的投机人士也会出错,有时为了积累辨别超买或超卖的征兆、提示和某些信号所需的经验,他甚至必须出错。 
 
例如,在出现不利消息时,市场并没有下跌,就是市场出现超卖,行情已接近最低点的征兆。这时股票已掌握在固执的投资者手中,他们对不利消息不感兴趣。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相信会出现更好的时机,他们手中的股票都已付清,遂有耐心等待更有利的消息。 
 
相反地,市场对有利消息不再有反应,就是超买和行情暂时处在最高点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犹豫的投资者手里抓满股票,尽管有利多消息,他们也无法买进股票。固执的投资者虽然有现金,但在这样的行情下却不想买进。 
 
成交量提供了另一个讯息。如果行情下跌时,某一段时间里成交量很大,这表示有大量股票从犹豫的投资者手里,转移到固执的投资者手里。甚至可能发展成犹豫的投资者卖光了所有股票,这时股票正躺在固执的投资者的保险柜里。直到后来,指数上涨时,这些股票才会从保险柜里露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仍然继续下跌时,就是已经接近下一次上涨起点的信号。但多数情况下,指数此时处在不合理的低点,这种局面应归咎于大众的歇斯底里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抛售。这是行情过度下跌中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犹豫的投资者把所有的股票卖掉,甚至包括原来留下来最好的、最抗跌的股票。 
 
但当成交量小,且指数还继续下跌时,就表示市场前景堪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股票还掌握在犹豫的投资者手里,他们还在等市场恢复元气,不过如果行情继续下跌,他们会突然恐惧起来,而把所有股票低价卖掉。 
我不同意一般所谓成交量小时,行情下滑并不重要的看法。赞成这种观点的人会说,大众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抛售股票。但是这没有说明任何问题,重要的是,股票还掌握在犹豫的投资者手里,他们今天没有卖掉股票,并不表示他们不会在明天、一个星期后,或一个月后,把所有的股票卖掉。 
 
相反地,当成交量愈来愈大,股票还不断看涨时,也是前景堪虑。因为成交量愈大,表示股市场愈容易受伤,因为这时证券市场刚好进入上涨的第三阶段。 
 
我也反对大家对成交量大时,即有利指数上涨的看法。大家认为,大众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股票,是好现象。确实如此,但这只是就他们购买股票的这一天而言。我的意思是,那些犹豫的投资者买股票,真的是好现象吗?他们下个星期也会买股票吗?难道这些股票不会在下个月重新出现市场?犹豫的投资者不具有立刻把股票脱手的危险吗? 
 
反之,当成交量小时,如果指数看涨,这种情形就非常有利,虽然交易者会声称这种市场状况无足轻重。当然,因为经纪人只对大笔佣金感兴趣,所以他们认为成交量小的股票市场没有意义。然而,事实是股票还一直掌握在固执的投资者手里,并没有转移到犹豫的投资者手中,所以指数肯定还会继续看涨,也会吸引犹豫的投资者,而固执的投资者就等着把股票卖给犹豫的投资者。 
 
勇于与众不同 
 
当同事、朋友、媒体和专家都建议卖掉股票时,采取和这些看法相反的作法,是非常困难的事,尤其对没有经验的投资者而言,更难。连那些懂得这个理论,并想遵守的人,也在大众心理压力下,在最后一刻改变自己的看法,说服自己:「虽然从理论上讲,我现在必须进场,但这次形势不一样。」直到后来情势明朗,即使是这一次,逆向的处理方法仍是最好的方法。大家必须训练有素、冷静,有时甚至必须玩世不恭,不理会大众的歇斯底里,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证券交易所,只有少数人能投机成功,所以投资者必须勇敢、全力以赴、明智,甚至表现得自负些。勇敢对自己说:「我知道,其它人都是傻瓜。」 
 
即使投资者能作到不理会大众的不安情绪,在指数过度下跌时买进股票,然而这才是考验的开始。之后,他还必须有强悍的神经,坚持保留股票,即使行情继续下跌。而这也就存在因损失严重,而精疲力竭、失去理智的巨大风险。 
 
即使克服了这种障碍,市场开始上涨,投机者还要面对回跌的情形,在指数持续上涨过程中,行情回跌总是一再重复出现。如果不明白这种发展过程,就必须重新评估情势。如果诊断表示只是暂时性的干扰,就要立场坚定,不气馁。 
 
买进或卖空,你选哪边? 
 
迄今为止,我一直从买进投机者的角度观察「科斯托兰尼鸡蛋」,但大家当然也可从卖空投机中获利。卖空是如此操作的,卖空投机者或大家称为熊的人,今天以一定价格卖掉某种他手里没有、以后才买进的有价证券。他暂时保留自己的买单,因为他相信明天股票的价钱将比今天低。卖空投机的人就像先出售还没有猎杀到熊毛皮的猎人,他也可能打不中,所以必须以更高价格向其它猎人买,才能履行先前的交易,而这也正是卖空投机的风险所在。
 
从预言家到显示屏 
的讯息丛林 
 
我的座右铭是, 
凡是证券交易所里人尽皆知的事, 
不会令我激动。 
 
经常有人问我,我的讯息和想法是从哪来的。我的回答很简单,其实,我不寻找讯息,而是发现讯息。 
 
事实上我到处发现讯息,从银行家、经纪人、分析家和经济学家以外的任何人,小偷、董事长,甚至部长或应召女郎。前面的那些人看不到他们鼻尖以外的地方,或如大家常说的那样,他们只见树不见林,如果我采取和他们建议相反的行动,反而能取得巨大成果。 
 
我从不同的报纸搜集当天的新闻,我喜欢阅读的报纸是《国际前锋论坛报》,此外我听收音机、看电视。在读报过程中,可以发现对我来说重要的消息,通常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讯息。对于每个人都读到的大标题、企业消息、利润数据、利润预估和统计数字,我只了解一下而已,对这些并不特别感兴趣,因为这些讯息都已经反映在指数上了,而且就像指数一样,已经成为过去式。 
 
我的座右铭是,凡是证券交易所里人尽皆知的事,不会令我激动。 
但透过字里行间,则可以发现反映明天指数的讯息。有时,一篇长篇大论中一个短短的句子,透露出的讯息比文章还多。 
 
最没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数发展趋势有关的讯息,这些都是先有指数,才有讯息的。如果美元疲软,评论家便会根据某个可以用来消极解释美元的数字或事件,断章取义查阅最新经济统计数字和通告,最终总能找到一些东西,作为报告美元疲软的原因。假如美元坚挺,那些滑头的家伙也会找到理由。所以,这些报导和指数发展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美元之所以疲软,是因为当天没有足够的需求支撑供给,而卖主出售美元的实际动机则是无法解释的。 
 
「既成事实」的现象 
 
对证券市场的新人而言,指数对某些消息和事件的反应,完全不合逻辑。证券市场的反应常常像醉鬼一样,听到好消息时哭,听到不好的消息时却笑了。我把这种现象称为「既成事实」(Fait acpli)现象,证券市场的逻辑和日常生活的逻辑,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投机针对的是未来某个不确定的事件,如果事件应验了,就成为事实,对于事实,大家便无须进行投机。这意味着,证券市场预知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如果大家期望某家公司在第一季的利润增加,该公司股票的行情就会慢慢攀升,大众期待愈强烈,指数涨得愈快。 
 
投机人士的工具 
 
十七世纪阿姆斯特丹的港口,投机者经常连续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之久,等着印度公司货船的消息。现在的投资人,则是整日遭到各种消息、统计数字、公司报表、分析预测、专家意见等的轮番轰炸。指数显示屏上,每分钟都有上百条讯息一闪而过。基于这个原因,证券交易所中的玩家阵营日益壮大,对他们来说,讯息社会是个天堂乐园,每秒钟都有新的资料为依据,把市场推向高处或低点。其中美国的债券市场更是古怪,以就业市场报告为例,如果各种资料同时公布,甚至会发生因为新就业的人数较少,债券指数先冲向高点,但过了三十秒后,债券指数又回到原来的水准,或跌得更低,因为根据报告后面某个部分得出的讯息指出,单位小时工资比预期的高多了。玩家们在决定买或卖之前,甚至来不及读完报告。 
 
显然,投入长期投资的投资者,不会对这些天天发生的事作出反应,但为了得到投资方向,难道不必了解这些消息吗?答案是不用。 
法国政治家和作家艾瑞欧特(Edouard Herriot)曾如此评价文化,他说当大家已经把所有一切都遗忘时,文化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东西。证券交易所也是如此,证券投资者不是百科全书,需要储存年度报告、红利、指数、营业报告和统计数字,这些东西可以储存在计算机里,需要时再叫出来就好了。真正的证券交易知识,是那些当大家忘记所有细节后留下来的东西,大家不需要无所不知,而是要理解一切,在关键时刻指出正确的内在关系,并采取相应动作。大家必须像雷达一样捕捉重要事件,正确解释内在关系,并且独立思考。
 
从股票交易所到 
交易股票 
 
股价永远不会等于公司实际价值, 
否则, 
就不会有证券交易所了。 
 
到目前为止,我只分析股票市场,但只有手中握有正确股票的人,才能赚到百分之一千或至百分之一万的巨额利润。 
 
如此出场是我的有意安排。根据经验,没有人的选股技术,可以好到即使股市普遍下跌也能赚到钱。如果指数趋势往下走,只有极少数的几种股票能摆脱盘势,充其量是成长型行业可以维持原来水准,这些行业中最好的企业也许能有发展,但是谁能事先知道,哪些企业是属于这类型?不论在任何地方,都无法指望指数迅速上涨。如果货币因素不利,大家也不会有多余的钱购买具潜力的股票,但如果证券市场趋势转变,影响货币的因素转为正面,这时成长型股票就会像火箭一般直线上升。 
 
在指数呈现上涨的过程中,如果流动资金充足,那些经历过黄金时代,或正处在于萎缩中的行业,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不过一旦出现跌势,这些股票便会骤然下跌。所以结论是,在指数上涨过程中,即使是最差的投机人士也能赚到一些钱;而在指数下跌过程中,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赚不到钱。因此投资最看重的是普遍的趋势,其次才是选股,只有投资经历至少二十年之久的投资者,才用不着太关心整体发展趋势。 
 
成为富人的机会 
 
如果整体发展趋势呈正面,投机人士便必须找出成长潜力最大、机会最好的股票。首先,必须知道哪些行业将从未来发展中获利,在发现行业后,还必须从中筛选出发展潜力最大的企业,再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但是小心!诚如我提醒自己的原则:证券交易所中人尽皆知的事情不会让我激动。当大众发现成长型行业时,指数通常已非常高,包括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增长,都已先行反应在指数上了。科斯托兰尼鸡蛋的原理当然也适用于具体行业,甚至是具体的股票。当整个市场还处于上涨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时,股票极有可能被超量购买。 
 
行业的繁荣和衰退,总是遵循相同的模式,开始时,出现大量新企业,这些企业生存的市场成长快速,即使最差的企业也能生存。随后该行业成长缓慢,速度减缓,对品质的要求提高。过程就像筛子,大多数企业无法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缺陷,于是灭亡,或是被合并,只有具竞争力的企业生存下来。如果该行业再度出现衰退,便开始第二次筛选,所有企业都亏损,只有非常有实力的企业才能度过危机。最后,少数大集团共享市场。今天,大家称他们为全球玩家。 
 
分析家的荒唐词汇 
 
许多分析家和经纪人在评价有价证券时,将之区分成投机型和保守型,我认为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