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后来的会面中,蒋告诉马歇尔,如果中共悍然违反三边协议之后美国还曲意宽容它,就不可能达成妥协。他说,他愿意谈判和东北有关的问题,但条件是中共先退出长春。这代表在国共和谈中,他第一次透露愿意谈判在长春以北设下停火线,让中共实质上可以控制东北一半以上的地域。同时蒋也清楚表明,早先马歇尔和美国政府已接受的原则——也就是东北主权全归国民政府所有——是他的底线①。他说,“唯有美方坚持积极协助我政府之政策,方能达成消极‘容共’的目的。”这正是4个月前马歇尔本人曾建议并得到杜鲁门认同的对华政策②。后来蒋写说,在和马歇尔交涉时“自我固应有一定之政策,但对彼应以至诚示之”,马歇尔说不定会因而改变观点③。
① Bland;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p。534; White Paper; 151。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April 19; 1946; box 45; folder 5。
③ Chiang Diaries; Hoover; April 26; 1946; box 45; folder 5。
这一次谈话,尤其是蒋愿意把东北北部让给中共的暗示,对马歇尔起了作用。他重回任所以来,第一次跟周恩来说硬话,他告诉周,委员长有关交回长春后可恢复谈判的提议,可使中共占领东北北部,乃是一项“重大让步”,但是中共的行动却“严重妨害”他说服蒋合作的努力。他暗示,倘若中共不接受蒋的提议退出长春,他将认为自己再也无能为力做调人。马歇尔向他叙述这番对话经过,蒋听了十分高兴①。4月28日,苏联把哈尔滨交给中共;次日,苏联红军派到东北的正规部队正式退回苏联。
① Bland;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p。535; Chiang Diaries; Hoover; April 28; 1945; folder 5。
一
5月3日,国民政府正式迁回南京。马歇尔夫妇也乔迁,搬进前德国驻华大使的漂亮官邸。马歇尔夫人在南京可比在重庆高兴多了。蒋夫人和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几乎天天和她见面,隔几天就聚在一起。凯撒琳写信给友人说,她和委员长“一见如故”,虽然他只会说“好、好……然后微笑”①。乔迁次日,马歇尔在新居请《时代》杂志前任特派员贝尔(John Robinson Beal)吃午饭;贝尔在华府建议下出任蒋的顾问,负责与新闻界打交道。蒋亟需贝尔这样的人才,因为蒋不知如何与新闻界来往,甚至根本不知道还需要和媒体打交道。马歇尔向贝尔说明局势之际(当然几乎都是周恩来那一套想像力居多的解释),中共红军政委们因国民党反共分子煽动要控制东北而鼓噪了起来,中共遂以抢占地盘、违背1月的停火协议回敬。午餐后,两位美国人喝着古典调酒,马歇尔竟然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证释,声称由于他“找不到俄国政府(有协助中共)的公然动作”,他认为是地方上的苏军指挥官自作主张——换句话说,违反斯大林的命令,提供口粮和日军弹药给中共部队②。
① Bland;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p。5。
② John Robinson Beal; Marshall in China (Toronto: Doubleday Canada; 1970); pp。27…28。
或许马歇尔的确知道苏联对中共有若干援助,但故意不提它。周恩来5月13日拍发电报给中共中央报告说,马歇尔告诉他,他晓得“苏联(在东北)支持我们”①。马歇尔很可能是透过他的破解电码人员得知此一消息,又在无意间向周提起来,但这显示他不是完全不知道苏联的所作所为。几天之后,曾在长春遭中共逮捕、短暂扣押的《纽约时报》记者李伯曼(Henry Lieberman)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记者艾波奈(Charlotte Ebner),花了两个小时告诉马歇尔,中共在苏联协助下占领东北大多数地区,且很可能不会撤退的情况②。
① Zhang Baijia(章百家),〃Zhou Enlai and the Marshall Mission;〃 p。222。
② Beal; Marshall in China; p。34。
这项第一手报告对马歇尔丝毫不起作用。尽管最近才对周恩来说重话,但他还是将动乱大部分怪罪给国民党。不过在一份给杜鲁门的报告中,“剧本”跟他告诉贝尔的版本则稍有出入。他说,问题起于中共越来越担心国民政府执行政协决议的诚意(这些协议非常有利政府)。据马歇尔的说法,接下来,自负的将领影响了委员长把政府“陷入危险的军事处境”,继而让中共“抓住优势”抢占长春,阻断国军北上。马歇尔也提到中共“有道理抱怨”国民党在中国其他地区的不当行为,另一方面只说:“当然双方下层指挥官都有违反协议的小情况。”①
① Bland;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p。556。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仍然忙着履行美方要运送总共22万8千名政府军到东北的承诺。5月底,最后一支部队即将成行,蒋又要求马歇尔准许美方再多运送两个军。马歇尔不允,声称若这么做,将“等同支持一场内战”。已经完成的大规模运兵行动当然有利于此一目标,也正好符合杜鲁门此时的政策。马歇尔在呈杜鲁门的一封信中承认,既然美国已经运送了22万多国军到东北,如果“此时听任他们自生自灭”其实“至为不公平”。他的让步就是批准中国国防部的要求,再提供6个月的弹药补给给39个经美国培训、装配器械的国军师级部队①。
① 同上注,pp。543; 566。
等在南京安顿妥当,马歇尔立即试图协调出另一协议,这个协议有考量到中共在过去2个月的斩获——他认为这些结果是因国民党行动所挑激,不是奉中共政工之命去执行;或因共军指挥官藉国军备多力分乘隙而入。他告诉蒋,解决东北冲突最可行的方法是南京当局接受中共暂时占领哈尔滨以北,并往西直抵中、俄、外蒙交界的满洲里的事实。这个提议合乎蒋本身的方案,他立刻同意——不过他坚持中共不得占领哈尔滨①。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May 11; 1946; box 45; folder 6; Bland;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pp。552; 548…552。
马歇尔单独和周恩来会谈时,指出原本讲好的国、共军队在东北之比例也有可能改变,原本是国、共呈14比1,国军居优势,现在可改为5比1。其实当时东北的兵力是3比2,共军较强。虽然共军在东北的主力此时稍有撤退,他们在整体人数上仍占优势,也使他们越来越觉得不需谈判①。周向中共中央的报告说:“利用美国和马歇尔的机会日益减低……但是我们仍应尽一切努力延迟内战爆发的时间。”②
① Bland;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p。562。
② Sheng(盛慕真),Battling Western Imperialism; p。140。
蒋理解到,杜鲁门和马歇尔原本强力且明确地支持他接收东北,如今其坚持早已消失无踪;但连番的军事告捷使他看不见去年7月及年底就预见的现实。当时他曾体认到,即使美国全力提供物资协助,如果斯大林已决心见到毛泽东在东北、或是黄河以北、甚至长江以北,取得大权,国民党就不可能赢。现在他却断定,至少可以固守东北南部。他1945年11月第一次想到这样的妥协可能可以满足莫斯科,如今它也符合马歇尔最近的构想。
'p style=〃text…indent:0em〃''img src=〃images/145558639634。jpg〃/''/p'
二战后出任国防部长的白崇喜及与共党林彪在东北激战的杜聿明(时任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
5月20日,孙立人率领接受美国装备的新一军,把共军驱离四平街,往长春北撤。刚被蒋任命为国防部长的白崇喜认为林彪部队状况不佳,他力促蒋批准乘胜追击,夺回长春①。和白谈话后的次日,蒋告诉马歇尔,他同意此时夺回长春恐怕会失策。第二天他前往沈阳“视察战局”,虽然蒋夫人生病,他坚持要她陪他一起去②。
① 郭廷以编,《白崇禧先生访问记录》,上下二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丛书4,1984),pp。815…816。
② Bland;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pp。586; 564…565。
即便蒋对马歇尔说过这些,但当委员长带着身体不适的宋美龄与国防部长白崇喜,搭乘马歇尔的专机飞往沈阳之际,孙立人部队的装甲车没遇到太多抵抗就进入了长春城①。蒋委员长一行人在沈阳机场一降落,杜聿明就向委员长报告:政府军已光复长春。林彪奉毛之命,避免大型接触战,率10万大军已在前一天就弃守长春退到松花江,也就是哈尔滨前方最后一道天然防线。蒋闻此捷报甚为高兴。在沈阳城中用午餐时,白崇喜强烈主张乘胜直取哈尔滨,蒋却犹豫,表示担心马歇尔会不高兴。但最后他还是批准杜聿明越过松花江进攻共军②。
① 蒋介石日记中记载占领发生在5月19日。Chiang Diaries; Hoover; May 23; 1946; box 45; folder 6。
② 《白崇禧先生访问记录》,p。166。
林彪迅速后撤,加上白崇喜的观察,使蒋相信人民解放军只有1/3是配有优良日本武器的精锐部队①。他致函马歇尔,告诉他政府军已收复长春,也重申他最近呼吁各方遵守原有一切协议的主张。他也提出另一个新方案:若出现歧见,停战协议监督小组的美国军官可以做裁定②。马歇尔透过无线电,数次恳请蒋立刻停火,以便“避免先前犯错的痛苦结果”③。更重要的是,蒋离开南京期间,马歇尔和颇有说服力的周恩来“常常谈话”,有一次更谈了六个小时之久④。
① Beal; Marshall in China; p。66。
② Bland;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p。567。
③ White Paper; pp。156…157。
④ Bland;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p。578。
虽然委员长的想法是让停战协议监督小组的中间人——也就是马歇尔的部属——有最终裁定权。表面上,这几乎就是最合理的建议,周恩来却向马歇尔抱怨这是“非常厉害的一招”,会使国民党“玩各种花样来欺骗美国人”。马歇尔立刻认同这个说法,向华府解释说,美国新闻界和国会对蒋的提议颇多正面反应,已引来中共对他发动新一波恶毒的宣传攻势。马歇尔告诉蒋,由于蒋的提议,他做为调停人的公正地位受到质疑①。
① 同上注,pp。570; 574; 579; 586。
根据蒋夫人的说法,由于委员长“不希望她介入美国事务”,现在她努力避免“参与政治活动”。但是,事实上她在和马歇尔的对话中间扮演了重要角色。除了翻译之外,她带着书面文件和口信穿梭于两个男人中间——一个夏天下来,她和马歇尔有过多次私下谈话。尽管她在1943年有过和史迪威站在同一边的坏经验,她再次显示“完全同情与了解美国人的观点”①。马歇尔相信她站在他这边②。很显然,原则上她是和马同一边,但她也替委员长工作,把马的想法回报给委员长,也可能向他建议如何与这位美国将领打交道③。
① Beal; Marshall in China; p。222。
② Bland; Marshall Interviews and Reminiscences; p。607。
③ John Leithton Stuart; The Forgotten Ambassador: The Report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ed。 Kenneth W。Rea and John C。Brewer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81); p。99。
蒋对马越来越有挫折感,但他对国共之间势力平衡的了解确实有严重缺陷,很难以相信,他竟然认为“东北共匪主力既经击溃”①。国军新一军和新六军跨过松花江追击林彪,直逼到距哈尔滨仅有60英里之处,从哈尔滨再往北300英里就是黑龙江和苏联。6月3日,蒋回到南京,与马歇尔长谈3个小时。委员长没什么耐心,不断以手指轻弹红色皮椅扶手。但在马歇尔没有施加太大压力下,他同意国军部队在东北停止“前进、追击,与攻击”为期15天②。蒋说,停火期间中共必须展现其诚意,与政府完成谈判,全面终止在中国各地之敌对行为,并且不得拖延、执行2月25日有关军队整编的协议。蒋并且告诉马歇尔,对共产党“仍可予其悔过自新,效忠国家另一次之机会”③。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May 25; 1946; box 45; folder 6。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June 6; 1946; box 45; folder 7; Bland; Papers of Geo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