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儿子,你尽管说 >

第12章

儿子,你尽管说-第12章

小说: 儿子,你尽管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到整个青春期都可以进行,还有一种等效的问法:“你是怎么想的呢?”后一种说法对于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成人在与四到七岁男孩交往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男孩更多地在家庭以外的场所活动,诸如运动场、学校以及宗教活动场所,他们的交往圈子变得越来越大,而每一种际遇都会自然而然地改变或强化男孩情感表达的规则。应该认识到这种重要性:哪里有男孩扎堆儿,哪里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同流规则”所控制。所以只有成年人对此发起挑战并对男孩的情感表达给出不同的规范,才能帮助男孩在交往中实现情感的健康发展。
改变“同流规则”的规范 作为孩子们交往的引导者,成年人在促进重新规范男孩情感表达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些人包括教师、辅导员、体育活动教练员以及其他和男孩长时间在一起的人,其中教练员对于男孩来说是个特殊的角色,他在教育男孩运动并争胜的时候自己也同时充当着“同流规则”的防守者,特别重要的是他既要教会男孩坚韧勇敢、不畏痛苦,还要教会男孩区别对待运动场和其他场合。
争强好胜的意义在体育中不同于在社会交往中,如果教练在这方面对男孩教导得不够,那么家长必须加以引导。假如男孩没有从自己尊敬的成年人那里学会这种区别,那么“坚韧起来”的思维方式就会泛滥到运动和竞争以外的生活中去。曾经有一个男孩接受过我的治疗,他是一个高中足球运动员,从七岁起就练习足球,到上高中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封闭了自己的情感。他用小刀来划自己的胳膊,以便来体验痛苦的情感。事实上,他已经变得太过坚韧了。
除非是体育教练,一般人很少会故意压制男孩情感中的软弱。教练告诉男孩鄙视痛苦和恐惧是有特殊目的的(往往是为了获胜),其他人对男孩情感脆弱面的拒绝通常是为了迎合文化的要求。因此,成年人在面对四到七岁的男孩时,承认男孩的情感而不是忽视它的存在对男孩是很有好处的。绝大多数优秀的教练员知道这些,他们不仅重视情感在体育中的作用,而且教会运动员去运用情感。这些教练员往往不会忽视疼痛和恐惧感,而是让运动员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并把它转化为运动场上的优秀表现。
教育 另一个改善男孩情感发展的社会化的方式是学校开展的“情感心理”教育,这种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是给全体学生开设的,内容包括情感教育、处事能力、沟通技巧等等,很常见的一种情感心理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和专家一起讨论。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7)
这种努力可以让男孩获得在情感发展过程中对付负面情感的免疫力,并且帮助男孩规避“同流规则”。丹尼尔·戈尔曼(1995)在他的畅销书《情感智慧》中,详细列举了已经在美国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的旨在满足情感需要的情感心理教育课程计划。
八到十一岁
在这个依然幼小的年龄段,前几年显露出来的情感仍然延续着(并且也应该存在),这时候的新情况是他们有了把情感“综合”起来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综合是指把思想和情感合并起来,或者是把对人、经历或是事物的情感联系起来。例如,一个男孩可能会对自己的妹妹生气,但是同时他也爱她,假如他对这两种情感都很明白,那他一定不会在生气时去打她。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孩子在八到十一岁具备了这种把对某人的正面和负面情绪综合起来的能力(哈特尔和怀特塞尔 1989),不过我发现有的孩子早在五岁时就学会了把情感综合起来。
一般认为,综合能力是一种成熟和健康的控制情感的技巧。所以,懂得如何把思想和情感综合起来与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男孩遇到恐惧时能把它和自信心综合起来,那么他的器官活动就不会受到来自恐惧的太多影响。不同于那种“不能害怕”的粗暴方式,当男孩学会了把思想和情感综合起来时,他会发现他完全可以感受并应付恐惧。
事实上,我在心理治疗临床实践中运用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就是出自对这种综合能力的重视,它被称作“认知情感行为”疗法,顾名思义,它涉及到了三个层面:想法、感受和行动。基础情感是与内在想法和外在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我看到认识并处理基础情感使孩子和成人都可以获益匪浅,这对解决问题和发展情感智慧大有裨益。从技术上讲,“认知情感行为”疗法的技巧完全可以移植到家庭或学校来进行。
由于在八到十一岁孩子身上已经“成长”起了新的认知技能,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掌握把想法和感受综合起来的能力。他们不再仅仅依靠感性和直觉,而是能够观察、演绎和推理。他们能看懂把水从一个细长的瓶子里倒入扁阔的盘子里时水量并没有减少。通过对这些身边事物的细致观察,男孩自然开始思考关于情感的方方面面。不过如果没有家长的干预,他们就会把“同流规则”当作宝典。
与八到十一岁的男孩相处
在七岁以后,男孩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朋友、伙伴以及其他家庭以外的人接触。这时候集体活动可能又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倾向于扎堆儿,而不像以前那样和女生一起玩儿。而且他们可能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业余爱好(艺术、音乐、收藏等等),他们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事物有了好恶取舍,“同流”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了相当的影响力。
日益增强的“同流规则”影响 或许是由于和遵循“同流规则”的人、特别是别的男孩接触多了的缘故,这个年岁的男孩较之以前时期更易受到“同流规则”的影响。根据活跃程度、个人爱好以及来自于朋友的影响,某些男孩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同流规则”的影响。比如说,非常崇尚男子汉气和男孩就很信服“同流规则”,因为他把它看成是成长为“真正”男人的最好的方式。他可能会逃避舞蹈课(即使他内心很喜欢跳舞);他也许会喜欢篮球、足球、曲棍球或其他任何“真正”男人的体育项目(即使他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简言之,男孩如果一味地追求主流文化的认可,那只好做得比其他会变通的男孩更加追随“同流规则”。
“同流规则”需要有替代的东西 虽然没有太多可接受的东西(抑或根本没有?)能够在主流文化中替代“同流规则”,但是,往往会涌现出勇敢的男孩,他会在看上去没有其他选项的时候做出另外的选择。
我想起一个11岁的美国黑人男孩,他叫耶尔米亚,当时刚刚转入一所新的中学,在那里他是为数不多的有色人种男孩之一,很多情况都对他不利。对一个少数民族的新生来说,中学的环境的确很艰苦。他非常渴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接受并喜欢他,指望通过体育活动来改善一切。于是,耶尔米亚加入了足球队接受了一年的训练,并在其后成为球队的正式成员。他认为这无疑会让他交到好朋友并获得尊重。不管怎么说,他愿意接受“同流规则”。
可是,当他参加完第一场正式的足球比赛后,耶尔米亚发觉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足球,“太可怕了,还可能受伤……所以我想退出来。”有趣的是,耶尔尼亚并没有觉得这样决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他没有隐瞒自己脆弱的情感,而是坦率地告诉他的父母和祖父母,因为胆小和担心受伤而不喜欢这项运动了。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耶尔米亚的处理方式非常好。在他面临选择的时候,他没有为了“同流规则”而坚持,而是保留了真正的自我,而且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规则对他是不适合的。
根据气质来塑造八到十一岁的男孩
很多针对四到七岁男孩的东西也适合八到十一岁的男孩。也就是说,继续演示情感并询问男孩对一些日常事物的感受依然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做法对无论什么气质的男孩都是必要的。这个年龄段最值得关注的是男孩的气质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受到了来自伙伴们的影响,或者说,“同流规则”的影响正在日益渗透进男孩的气质。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8)
“延伸”的更多办法 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气质特点,都会伴随孩子的整个童年时代,但这并不等于说个人特性是丝毫不可变的,越大的男孩,越具备能力去抵消或“贯彻”天性对自己的影响。在年幼时,害羞的或敏感的男孩的认知能力不足以让他应对外界的情况,而时常表现得易怒、有攻击性的、爱冲动的男孩也大体相仿。在幼小的孩子身上,自我感受和生理本能远比他的认知能力强烈和迫切。
我在工作中曾遇到一位性格“怪癖”的男孩,他在12岁的时候发现能够在遇到不快的时候“说服自己了”(他自己的话)。在9岁的时候他就会尽量避免打架和扔东西,并且在12岁时能够劝家长在他们激动的时候冷静下来。
总之,在这个年龄段出现的新的认知能力让男孩得以掌握一定的自制力,以改良自己的害羞、激动或易怒的性格。此时的家长可以也必须注意到男孩的这种持续发展的新的认知能力,并由此帮助儿子掌控自己的气质特点。
家长怎样促进八到十一岁男孩的情感发展
一旦男孩具备了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的基础,就应该学会了解并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当然,这在较小的年岁就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在八到十一岁期间,男孩已经比过去有了更好的认知能力,而且渐渐地有了更多的抽象思维,这有助于他更好地了解别人的看法。
切记,如果男孩在这个年龄段不能很好地体会并表达感受,就需要增强这方面能力的练习。(事实上,这种练习总是应该提倡的。)而且,家长应该开始帮助男孩理解情感的复杂性,这包括对复杂情感的解析以及如何回应别人的感受。
行之有效的办法 教会男孩体察并分析情感的一个技巧性方式是“设身处地”,也就是用假想第三人的手法来了解男孩的感受和反应,往往就是简单地询问他如果碰到某某事你会怎么样。这种询问立刻可以引出几种情感能力的锻炼——有助于男孩把感受口语化;对情感有所预期;分析复杂的情感;并从中学会与别人心领神会。
这种技巧性做法之所以会对这个年岁的男孩非常有效,原因是这种假设的手法把男孩和他的情感区别开来,从而使他有了安全感。例如,假设母亲直接问儿子对自己的成绩单有什么想法,他很可能会说“没什么,我不知道。”;而如果稍微技巧性一点,她可以这样来问:“你觉得某某(一个小朋友)会对这种成绩单有什么感受?”
怎么会不知道或“没感觉”? 作为家长,有必要弄清楚男孩究竟是不愿意说出感受还是根本就没感觉,这种区别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将决定着家长的正确回应。如果男孩确实不知道,那就要强化练习情感辨识的实践;而当他知道了却不愿意说出来时,那或许是他认为这是私事,别人应该尊重,也有可能是接受了“同流规则”。家长应及时了解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其实家长从了解情况的费劲程度就能得知真相,原则上说,探询真正的私事要更“费劲”些。
继续增强男孩对“同流规则”的免疫能力 如果家长每天都能安排这个年岁的孩子描述情感并允许他表达,那么男孩正好借此获得对付“同流规则”造成的情感表达的负面影响的免疫力。因为男孩不喜欢听一板一眼的说教(很多女孩也是),那最简单的实践方式莫过于专心地听男孩讲讲发生在学校的事,不必苛求什么事。然后用非常自然的方式发问:“你对这件事感觉如何?”如果得到的回答总是“我不知道,”那就要继续做辨识情感的工作了,或需要通过“设身处地”的手段。一段时间以后,等到谈论内心感受成了你们之间交流的例行内容,那男孩就会对此类话题泰然处之了。
成人在与八到十一岁男孩交往中发挥的作用
不起眼的重要步骤 每天都有机会见识到男孩对成人表达情感的自然需求。假如当男孩说到在学校取得的进步或在篮球比赛中获胜,然后有成年人当着其他成年人的面对孩子说:“你真是好样的!”,这对别的成年人就是一种示范。还有一个例子,这回是关于负面情感表达的:约翰尼跟一帮伙伴和自己的父母去参加一个万圣节聚会,刚要走进一间屋子,突然从旁边的灌木丛里跳出一个“无头人”(这是万圣节中常有的恶作剧项目 ——译者注),大喊着:“啊……我的头呢?……你拿走了?”(边喊边把约翰尼抱住)。约翰尼的父亲目睹了他的儿子很自然的害怕表情,说道:“哦,确实可怕,你一定被吓坏了,约翰尼……是不是心跳得厉害?”这样就在别的孩子和家长面前公然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