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唐诗排行榜 >

第3章

唐诗排行榜-第3章

小说: 唐诗排行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名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第7名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第8名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第9名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第10名 李白 蜀道难

第11名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第12名 张继 枫桥夜泊

第13名 王维 终南山

第14名 王昌龄 长信秋词(奉帚平明)

第15名 杜甫 登高

第16名 杜牧 泊秦淮

第17名 柳宗元 江雪

第18名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第19名 刘禹锡 乌衣巷

第20名 韦应物 滁州西涧

第21名 李商隐 夜雨寄北

第22名 高适 燕歌行

第23名 白居易 琵琶行

第24名 王维 观猎

第25名 王昌龄 出塞

第26名 孟浩然 过故人庄

第27名 白居易 长恨歌

第28名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29名 杜甫 石壕吏

第30名 李白 早发白帝城

第31名 李白 静夜思

第32名 许浑 咸阳城东楼

第33名 王维 山居秋暝

第34名 李商隐 锦瑟

第35名 韩翃 寒食

第36名 刘禹锡 石头城

第37名 王维 鹿柴

第38名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第39名 杜牧 赤壁

第40名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41名 杜甫 旅夜书怀

第42名 李商隐 马嵬

第43名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第44名 杜甫 蜀相

第45名 祖咏 望蓟门

第46名 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第47名 李白 独坐敬亭山

第48名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49名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50名 李商隐 隋宫(紫泉宫殿)

第51名 岑参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第52名 杜荀鹤 春宫怨

第53名 杜甫 望岳

第54名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第55名 岑参 逢入京使

第56名 杜甫 春望

第57名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第58名 王昌龄 闺怨

第59名 王维 终南别业

第60名 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

第61名 杜牧 江南春绝句

第62名 孟浩然 春晓

第63名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第64名 温庭筠 商山早行

第65名 王维 使至塞上

第66名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第67名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第68名 赵嘏 长安秋望

第69名 杜牧 山行

第70名 王维 鸟鸣涧

第71名 王翰 凉州词(葡萄美酒)

第72名 韩愈 山石

第73名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第74名 杜甫 兵车行

第75名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第76名 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

第77名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78名 卢纶 长安春望

第79名 卢纶 晚次鄂州

第80名 王绩 野望

第81名 李商隐 贾生

第82名 祖咏 终南望余雪

第83名 李白 将进酒

第84名 杜甫 秋兴(玉露凋伤)

第85名 杜甫 登楼

第86名 杜甫 月夜

第87名 杜甫 北征

第88名 王维 过香积寺

第89名 刘禹锡 竹枝词(杨柳青青)

第90名 杨炯 从军行

第91名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第92名 杜甫 春夜喜雨

第93名 李颀 送魏万之京

第94名 杜牧 早雁

第95名 李贺 雁门太守行

第96名 崔颢 行经华阴

第97名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第98名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第99名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第100名 杜甫 羌村(峥嵘赤云西)





第1名 崔颢 黄鹤楼(1)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严羽《沧浪诗话》)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17 在100篇中排名:1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4 在100篇中排名:26

历代评点次数:38 在100篇中排名:1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 在100篇中排名:62

文学史录入次数:9 在100篇中排名: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35600 在100篇中排名:22

综合分值:0。8153 总排名: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2),芳草萋萋鹦鹉洲(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1)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武昌区。传说古代仙人费祎在此乘鹤登仙。

(2) 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汉阳:今武汉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3) 萋萋(qī):形容草木茂盛。鹦鹉洲:原在武昌城外长江中,相传因汉末祢衡在此赋《鹦鹉赋》而得名,后渐淹没。





指标解析


此诗位列唐诗排行榜的第一名,读者也许会感到惊讶。唐诗金曲的第一首,怎么会是崔颢的《黄鹤楼》,而不是李白、杜甫的某首诗?然而,客观的数据,实实在在表明这首诗是古今公认的唐诗第一名篇。

试看数据,它有三个单项第一:一是古代选本选录次数第一,二是历代评点次数第一,三是现当代文学史录入次数第一。入选该诗的古代选本共计17种,其中唐五代4种、宋金元5种、明代2种、清代6种;在现当代选本中,入选率也相当可观。选本的权重占50%,评点的权重占30%,能在这两项取得如此之高的成绩,此诗的综合得分自然居高不下。

《三才图会》中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那么历代选家和评点家为什么如此青睐这首诗?是谁推升了它的人气?是诗仙李太白!传说李白过黄鹤楼,想赋诗一首,及见崔颢此诗,大为惊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为了一较胜负,李白作《鹦鹉洲》、《登金陵凤凰台》,从句法到用韵,都是模仿崔颢此诗。在唐代诗人诗作中,唯有崔颢此诗得到过李太白如此叹服的殊荣。试想,连诗仙李白都佩服首肯的诗作,普通读者还能不认同?有了李白的赞誉,后来的历代选家想不入选都有些困难!

不仅诗仙李白极口称道,宋代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严羽也高度评价此诗,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严羽是严肃的批评家,他的评价,自然是严谨的审美判断。明、清两代,赞许此诗“气格音调,千载独步”、“蕴含无穷,千秋第一绝唱”者不乏其人。我们所统计的数据,彰显的正是历代诗选家和诗评家对此诗的高度认同。所以,此诗荣获唐诗第一名篇的桂冠,不是没有依据的。

李白效仿而作的《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两诗,尚常流播人口,而传为崔颢所本的那一首诗则鲜为人知,那是初唐沈佺期的一首应制之作,诗名《龙池篇》:“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崔颢的《黄鹤楼》句法与之绝似,但整体韵味上显然有出蓝之胜。因此世人多能道《黄鹤楼》,而《龙池篇》却寂寞多了。





第2名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1)


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

(刘辰翁《王孟诗评》)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13 在100篇中排名:5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7 在100篇中排名:8

历代评点次数:21 在100篇中排名:25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3 在100篇中排名:41

文学史录入次数:8 在100篇中排名:13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08700 在100篇中排名:34

综合分值:0。6256 总排名:2

渭城朝雨浥轻尘(2),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3)。





【注释】


(1) 元二:作者的友人。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

(2) 浥(yì):湿润。

(3) 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出塞必经之地。因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





指标解析


此诗名列唐诗排行榜的第二名,应该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从数据来看,它在古今唐诗选本中的入选率都很高,古代33种选本有13种选了此诗,排名第五;现当代37种选本有27种选了此诗,排名第八。选本在综合指标的测评中占一半的权重,所以这首诗在选本一项的得分较高。历代评点中,有21位评论家对此诗进行了点评,排名在25位。由于评点在综合指标的测评中占30%的权重,此项得分与《黄鹤楼》相比有较大差距,所以此诗的综合名次低于《黄鹤楼》。

从古代实际流行的程度来看,此诗当居第一。唐诗中入乐歌唱的作品不少,但像《送元二使安西》这样流行的还真少见。据《大唐传载》记载,盛唐时期,这首诗就开始入乐歌唱,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著名歌唱家李龟年的弟弟李鹤年就善唱《渭城曲》。到了中晚唐已经成为流行歌曲,白居易就常常听唱此歌,所谓“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李商隐也曾“断肠声里唱阳关”。到了宋代,虽然新声竞繁,但《渭城曲》照样盛行,几乎是宋人离别时必唱的经典骊歌。宋代诗人词客常说:“一朝话别欲远去,洗盏更酌歌《渭城》。”“临广陌,分袂唱阳关。”金元时期《阳关曲》仍然传唱。元好问的朋友辛愿曾唱此歌为元好问送行,辛愿有诗曰《送裕之往许州,酒间有请予歌“渭城朝雨”者,因及之》。明清两代,《阳关三叠》又成为琴曲中经常演唱的经典曲目,在传存至今的明清琴谱中,至少有三十多种琴谱载有《阳关三叠》的歌词和曲谱。《阳关曲》从唐代一直传唱到近代,历经千年而不衰,真正是千古绝唱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曲》除了入乐歌唱外,还入画传播。北宋大画家李公麟曾据王维的诗意绘有《阳关图》,并将王维的原诗题于画上,南宋著名画家李嵩、刘松年等人也画有《阳关图》。这些名家名画的传播,自然也更加扩大了王维此诗的影响力。所以,《送元二使安西》位列唐诗名篇排行榜的第二名,一点都不过分。





第3名 王之涣 凉州词(1)


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10 在100篇中排名:26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8 在100篇中排名:3

历代评点次数:17 在100篇中排名:46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26 在100篇中排名:5

文学史录入次数:9 在100篇中排名: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01000 在100篇中排名:42

综合分值:0。5924 总排名:3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2)。

羌笛何须怨杨柳(3),

春风不度玉门关(4)。





【注释】


(1) 凉州词:乐府诗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将此篇编入《横吹曲辞》,题作《出塞》。又名《凉州歌》。凉州,今甘肃武威,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2) 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

(3) “羌笛”句:指用羌笛吹奏《折杨柳》曲,其音凄苦哀怨。

(4)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指标解析


王之涣在《全唐诗》中存诗仅六首,然而排行榜前十首中,竟然独占两首,李白、杜甫也未尝有此殊荣。看来,有时诗不在多而在精。所以清人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说:“摩诘(王维)、少伯(王昌龄)、太白(李白)三家鼎足而立,美不胜收。王之涣独以‘黄河远上’一篇当之,彼不厌其多,此不愧其少,可谓拔戟自成一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选本的入选情况来看,这首诗随着时代的推进,越来越受到选家的重视。古代33种选本中有10种选入了此诗,位列第二十六;到了现当代,名次攀升到第三,37种现当代选本中有28种入选了此诗。而近现代的文学史教材也无一例外提到这首诗。此外,历代评点家对此诗也十分关注,明代的李攀龙、王世贞和清代的王夫之还就唐人七绝谁可压卷这一问题各持己见,其中都涉及这首诗。由于版本的差异,不少人在“黄沙”和“黄河”之间、“直上”和“远上”之间争论。20世纪的唐诗研究论文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