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唐诗排行榜 >

第11章

唐诗排行榜-第11章

小说: 唐诗排行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0名 李白 早发白帝城(1)


读者为之骇极,作者殊不经意,出之似不着一点气力。阮亭推为三唐压卷,信哉!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5 在100篇中排名:82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7 在100篇中排名:8

历代评点次数:20 在100篇中排名:29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0 在100篇中排名:17

文学史录入次数:7 在100篇中排名:3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40400 在100篇中排名:19

综合分值:0。4868 总排名:30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2)。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 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乃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传说当年有白龙出井中,公孙述自以为承汉土运,故称白帝。

(2) 江陵:今湖北江陵。





指标解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许学夷《诗源辨体》曾曰:“太白五七言绝,多融化无迹而入于圣。”唐诗中如果少了李白的绝句,必定会大为失色。横向来看,他的绝句堪与其歌行平分秋色;纵向来看,他的绝句则和王维、王昌龄等人共同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再细分起来,王昌龄七绝注重起承转合之法,易为后人宗之,而太白七绝更似歌行之体,一气贯注,难以捉摸,更令世人仰慕。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晚年的作品。当诗人高唱“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准备在永王李璘府一展宏图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短短的几个月内,竟经历了下狱、免死、流放夜郎等一连串事件,何况此时他已年逾六旬。更出乎他意料的是,一年多后(乾元二年,759)肃宗竟大赦天下,使他再次逃过了客死异乡的命运。这时他才行至奉节白帝城,得到消息后立刻掉头东返,扬帆江陵,在途中以无比轻松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七绝。

太白作诗好夸张,然而此诗前两句却夸中有实。《荆州志》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太白用其成句,缀以“彩云间”、“一日还”便化文为诗,成为名句。后人多评价第三句为全诗最显功夫处,贵在能于迅疾之中点插一二画笔,以缓衬急,波澜跌宕。而素来使人闻之“泪沾裳”的三峡猿声,在此时亦显出几分欢快,成为旅途中令人留恋又来不及欣赏的风景。行舟之轻快和心情之轻快,共同融于诗句之轻快中,融成一片化境,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峻急笔势相仿。

这首七绝被评选家们正式关注始于明清之际,被广泛地选入选本则是近现代的事情。它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在现当代均入选27种选本,是李白诗歌中的入选之冠。此外,它还是专业研究者们的热点选题。再加上多次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更加强了它的知名度。





第31名 李白 静夜思


思乡诗最多,终不如此四语真率而有味。此信口语,后人复不能摹拟,摹拟便丑。

(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9 在100篇中排名:38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18 在100篇中排名:63

历代评点次数:22 在100篇中排名:20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7 在100篇中排名:29

文学史录入次数:3 在100篇中排名:76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220600 在100篇中排名:9

综合分值:0。4858 总排名:31

床前明月光(1),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1) 床:古代坐具。一说指井台。





指标解析


李白诗有许多与月亮有关,“呼作白玉盘”是儿童的稚语,“玲珑望秋月”是少女的情怀,“长安一片月”是思妇的怨歌,“举杯邀明月”则是醉者的奇想……在这些月歌中,有一首不加雕琢却最为深情的诗歌,它是夜阑人静时分客子心头最温柔的一片乡情,它就是《静夜思》。

这首小诗只有二十个字,却明白如话,自然清新。胡应麟曾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明代钟惺亦评价此诗:“忽然妙境,目中口中,凑泊不得,所谓不用意得之者。”所谓“口语”、“不用意”者,乃指此诗绝去雕琢,一派天然。“不用意”三字除了可指炼句修辞外,也可指“不经意”间的睹物伤情。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情感,被触动时才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静夜思》和《闺怨》,都是写“不经意”之情的佳作。但“悔教夫婿觅封侯”仍伤于直露,相比之下“低头思故乡”则含蓄多情,余味更长。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一诗和《静夜思》亦可对读。前者以一连串问句为主体,具体到旧园、柳树、青竹、梅花、水渠、石苔、院果、林花等事物;后者仅凝结成一句“低头思故乡”。同为怀乡之作,却有繁简之分。王诗动人处在细致,李诗动人之处在浑融,以王诗之追问填补李诗的言外之思,会更有情味。

《静夜思》在明清之际多有好评,高棅评其说尽“百千旅情”,胡应麟称其“妙绝千古”。古代选录该诗的选本也多集中在明清两朝。被清人孙洙的《唐诗三百首》选录之后,《静夜思》遂成为儿童启蒙诗歌之一,人人皆能脱口而出。不仅如此,它还是游子华侨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乡思。





第32名 许浑 咸阳城东楼(1)


首尾全是思乡,却插入五六七三句纵横出入,全不碍手,唯老杜有此笔力。

(黄生《唐诗摘钞》)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9 在100篇中排名:38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13 在100篇中排名:79

历代评点次数:26 在100篇中排名:5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 在100篇中排名:62

文学史录入次数:4 在100篇中排名:64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5030 在100篇中排名:91

综合分值:0。4793 总排名:32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2)。

溪云初起日沉阁(3),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4),故国东来渭水流(5)。





【注释】


(1) 咸阳:在今陕西咸阳东,隔渭水与长安相望。

(2) 蒹葭(jiān jiā):芦荻。

(3) 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阁。作者自注:“(咸阳城)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4) 当年:前朝事,这里指秦汉的兴亡。

(5) 渭水:一称渭河,在陕西中部,东流至潼关入黄河。





指标解析


许浑的诗歌自古就争议不断。虽然当其在世时诗人杜牧和韦庄都有诗评赞,如韦诗赞曰“字字清新句句奇”,但五代孙光宪却激烈贬斥道:“许浑诗,不如不做。”后世一些著名的评选家,如方回、杨慎、王夫之、纪晓岚等人对许浑的诗评价也很低,其中以杨慎的批判最力。而范晞文、刘克庄、高棅、杨士弘、许学夷、胡应麟、薛雪等同样资深的评选家却对许诗或选或评,大力肯定。责之者责其工于技巧,格调不高,爱之者又爱其写景俊丽,且对偶精切。评价的标准不同,结论自然有所分歧。

《咸阳城东楼》是一首怀古诗,体裁和题材都是许浑所长,有凭吊之情,有对偶之工,评论家们云集于此纷纷申述己见,虽褒贬不一,但对其中“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却是人所共赏,连纪晓岚都说“原自不恶”。它是公认的警句,传播甚广。历来选本选许浑诗,也以此诗为多,连批判许浑“体格太卑,对偶太切”的方回都将这首《咸阳城东楼》选入他的《瀛奎律髓》,于是,这首诗在古代选本中以9种的数目排名第三十八。但到了现当代,它的入选率有所下降,而文学史教材也只对许浑略作提及,并不引人注目。《咸阳城东楼》能够取得排行榜三十二名的成绩,很大程度是依赖古代评选家们的争议和关注。





第33名 王维 山居秋暝(1)


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非复食烟火人能道者。

(黄生《唐诗矩》)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8 在100篇中排名:45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5 在100篇中排名:20

历代评点次数:15 在100篇中排名:59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4 在100篇中排名:38

文学史录入次数:7 在100篇中排名:3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02700 在100篇中排名:40

综合分值:0。4784 总排名:33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





【注释】


(1) 暝:指傍晚。

(2) “王孙”句:《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留,居。





指标解析


《山居秋暝》是王维最著名的山水诗之一,它通过描写隐幽的林泉景致,表达了诗人闲逸安适的情怀。作者笔下的山水不仅逼真如画,而且富有意趣。宋人刘辰翁评价这首诗说:“总无可点,自是好。”这正是领略到诗歌浑融意境后的不评之评。由此也可看出它与六朝时代模山范水、追求形似、有佳句而无佳篇的山水诗是何等面目迥异。之所以“总无可点”,还在于它句句皆好。张谦宜云:“起法高洁,带得通篇俱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无字可摘,无字可易,仿佛天成之文,在看似平常、随意中道出人人心中有而人人口中无之情景,清代诗评家黄生评此联云:“非复食烟火人能道之。”再加之颈联又体物细腻,用字工确,“喧”、“归”、“动”、“下”等字极传神。尾联流露隐逸之志,化用《楚辞》而不觉斧痕,高妙自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首诗不仅情境俱佳,而且格律工整,常被当做学习五言律诗的典范。它在现当代选本中的入选率远胜古代,也超越了《终南别业》、《过香积寺》、《终南山》等王维同类题材的诗歌,成为他山水诗的代表作。它在王维诗中的经典地位,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显著、越牢固。





第34名 李商隐 锦瑟


义山晚唐佳手,佳莫佳于此矣。意致迷离,在可解不可解之间,于初盛诸家中得未曾有。三楚精神,笔端独得。

(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5 在100篇中排名:82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18 在100篇中排名:63

历代评点次数:25 在100篇中排名:10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7 在100篇中排名:10

文学史录入次数:8 在100篇中排名:13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86900 在100篇中排名:14

综合分值:0。4760 总排名:34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1),望帝春心托杜鹃(2)。

沧海月明珠有泪(3),蓝田日暖玉生烟(4)。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1) “庄生”句:《庄子·齐物论》记载,庄子一日梦见自己身为蝴蝶,醒后不知自己是蝴蝶,还是蝴蝶是自己。

(2) “望帝”句: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杜鹃鸟。

(3) 珠有泪:传说南海外有鲛人,泪化为珠。

(4) “蓝田”句:戴叔伦曰:“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蓝田,蓝田山,一名玉山。





指标解析


“一曲《锦瑟》解人难”,“独恨无人作郑笺”,关于《锦瑟》的旨趣,从宋迄今众说纷纭。宋人刘攽以“锦瑟”为青衣之名,以艳情解之;苏东坡则主咏物一说,以“清怨适和”解之。明人胡应麟附和青衣之说,胡震亨又否定青衣之说及咏物之解,但仍肯定其为艳情,而将其归于商隐“无题”诗一类。清人朱彝尊以其为悼亡之作,何焯则释以自伤之词,清末吴汝伦疑其为“感国祚兴衰而作”,近代史学家岑仲勉先生亦云乃“伤唐室之残破,与恋爱无关”。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学者就《锦瑟》一诗专门撰文,探讨它朦胧神秘的意旨。时过千年,《锦瑟》始终对世人保持着它的神秘感和吸引力。王世贞曾说这样的诗“不解则涉无谓,既解之则意味都尽”。它虽然难解却并不艰涩,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