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羊皮卷智慧全集-经典黄金珍藏版 >

第35章

羊皮卷智慧全集-经典黄金珍藏版-第35章

小说: 羊皮卷智慧全集-经典黄金珍藏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冲,风吹,袭击那座房屋,它就坍塌了,且坍塌得很惨。”
有信心却不行动,是不能成就什么的,正如《圣经》上所说:“只有信心而不付诸行动,无异于无信心。”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为自己想要做的人,那么就付诸行动吧。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个农村遭受了干旱的侵袭,那地方已经好几个月没下过一滴雨,土地干裂,地面上的土都被风吹走了,农作物枯萎,牲畜也都奄奄一息。于是,这个地区一间小教堂的牧师,有个礼拜天就对村民说:“让我们这星期都来祷告,祈求上天降雨。凭着你对上帝的信心,让我们在下个礼拜天创造一个奇迹——一场倾盆大雨。”然而接下来的一整个星期,干旱依然笼罩着这个村庄。
到了下一个礼拜天,这名牧师就问来做礼拜的人:“你们有没有祈雨呢?”
所有的人都高声回答:“祈了。”
“你们有没有信心,老天爷一定会下雨呢?”
大家都说:“噢,有,当然有啊。”
这名牧师就笑了,他说:“我不相信,如果你们有信心的话,你们就应该带着你们的雨伞来了。”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带伞的。这故事就是空有信心,却没有行动。
说到雨,没有任何人在采取行动上比诺亚和他的家人来得更彻底了。值得注意的是,就像有人曾经说过的,当诺亚开始建造方舟时,天空根本还没开始下雨呢。
制订目标是为了达到目标,目标制订好之后,就要付诸行动去实现它。如果不化目标为行动,那么所制订的目标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东西。
实际上,相对来说制订目标倒是很容易的,难的是付诸行动。制订目标可以坐下来用脑子去想,实现目标却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化目标为现实。
许多人都制订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这一点来说每一个人似乎都像一个谋略家。
但是,相当多的人制订了目标之后,便把目标束之高阁,没有投入到实际行动中去,结果到头来仍然是一事无成。
目标已经制订好了,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而要坚决地投入行动。观望、徘徊或者畏缩都会使你延误时间,以至使计划化为泡影。
不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拼命地去做,如果要半途而废,倒不如不做来得好。最重要的是把全副精神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上。当你决定是否去做某一件事情时,它要么就一定有去做它的价值,要么就是没有去做的价值,答案不可能有中间解,所以一旦决定了去“做”之后,就要集中精神去做。例如,当你在阅读荷马史诗时,应将全副精神集中于这些作品上,一边想着它所写的是否正确,一边学习其优美的措词和诗句,绝对不可以将心神转移到别的作品上。
制定目标或许还不算太难,可是要能贯彻到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刚定好目标时颇有磨刀霍霍的干劲,可是过了三个星期后就没劲了,更别提实现目标的自信早已荡然不存。当你拟妥一项目标后,首要的步骤就是把它写在纸上,这样才能使目标具体化,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连这么简单的步骤都不做。
万事开头难!要干成一件事情,人们总是觉得迈第一步困难重重,总是下不了决心。于是便迟疑不决,犹豫不定,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天,这样推来推去便延误了时间,也就推迟了成功之日的到来。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常常缺乏开始做的勇气。但是,如果你鼓足勇气开始做了,就会发现做一件事最大的障碍,往往是来自自己的内心,更主要是缺乏行动的勇气,有了勇气下决心开了头,似乎再往下做就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这样不断地做下去,你就会发现离目标越来越近,你的目标正在渐渐地化为现实。
朝着你确定的目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这便是实现任何目标的惟一的办法,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立即行动”是一种好的习惯

“立即行动”是一种好的习惯〓〓
弗兰克·贝特格最喜欢这样一段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为了积极地付诸行动,你在自我控制的同时,用同样的内力激励自己。什么是激励?激励就是鼓舞人们做出抉择并从事行动,即“内部催动”。本能、热情、情绪、习惯、态度、冲动、愿望或想法,能激发人行动起来。没有人是不受到激励而去做任何事的。激励的动机是很多的,其中十种最基本的是:
① 自我保护的愿望;
② 爱的情绪;
③ 恐惧的情绪;
④ 性的情感;
⑤ 今后生活的愿望;
⑥ 谋求身心自由的愿望;
⑦ 愤怒的情绪;
⑧ 憎恨的情绪;
⑨ 谋求认识与自我表现的愿望;
⑩ 获得物质财富的愿望。
这些都是需要自我激励与自我控制的。人是动物界中惟一有意识的成员,只有人才能理性地控制自己。
自我激励会带给你无穷的力量。自我激励的秘诀就是“行动”。自我发动法实际上就是一句自我激励警句:“立即行动!”无论何时,当“立即行动”这个警句从你的潜意识里闪现到意识时,你就该立即行动。
平时就要养成一种习惯:用自我激励警句“立即行动”,对某些小事情做出有效的反应。这样,一旦发生了紧急事件,或者当机会自行到来时,你同样能作出强有力的反应,立即行动起来。假如你有一个电话应该去打,但由于拖延的习惯,你没有打这个电话。如果自我激励警句“立即行动”在你的意识里发生了作用,你就会立即去打这个电话。又假定你把闹钟定在上午6点。当闹钟闹响时,你睡意仍浓,于是起身关掉闹钟,又回到床上去睡。久之,你会养成早晨不按时起床的习惯。但如果你听从“立即行动”这一命令的话,你就会立刻起床,不再睡懒觉。
一个勤奋的艺术家,他力图不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当他产生了新的灵感时,他便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深夜,他也会这样做。他的这个习惯十分自然,毫不费力。对他来说,这就像是你想到一个令人愉快的念头时,你就不觉地笑起来一样。
许多人都有延宕的习惯。由于这种习惯,他们可能出门误车,上班迟到,或者失去可能更好地改变他们整个生活进程的良机。历史已经记录了有些战役的失败仅仅是由于某些人延宕了采取得力行动的良机。
记住自我发动的警句:“立即行动!”
“立即行动!”可以影响你各方面的生活。它能帮助你去做你所不想做而又必须做的事,同时也能帮助你,去做那些你想做的事。它能帮助你抓住宝贵的时机,这些时机一旦失去,就决不会再回来,哪怕只是打电话给你的一位伙伴,告诉他:你很想念他。
自我发动警句“立即行动!”是一句重要的自我激励语句。记住了这一句话便是向前走了重要的一步。

成功与不成功的差别源于一些小小的行动

成功与不成功的差别源于一些小小的行动〓〓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5分钟的时间(与5个钟头的时间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思考的人》一书的作者詹姆斯·E·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了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的流逝。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如大多数人想像的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功与不成功的差别只在一些小小的动作: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奥格·曼狄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她到达了迈阿密市。在那儿有位记者采访了她。他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老人答道,“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是的,做任何事,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会逐渐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写下自己目标的人比没有写下自己目标的人会更成功。
在实现目标方面,拿破仑·希尔信奉“欲速则不达”的格言,他主张采取初级步骤进行活动而不是迈开大步向前。他建议,尤其是年轻人,可先采取初级步骤,不能追求一蹴而就。例如,如果你想拥有健美的身材,他们会推荐你通过做比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少的事情来使自己不太成功,而不是试图向前迈出一大步。不是去健身房一个小时,而是只去20分钟。换句话说,设定一个不太成功的目标,然后迫使自己坚持它。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压力太大,而是觉得能够应付。由于觉得自己能够应付,你会发现自己渴望去健身房,或做生活中其他需要你做或改变的事情。总之,拥有宏伟的大胆的梦想,然后每天做一点事情,也就是说,用小步而不是迈大步越过悬崖。设定可达到的每日目标,这样,当你实现目标后,就会有一种积极的强化力量帮助你沿着通向远大目标的道路不断前进。
在实践理想时,你必须与自己做比较,看看明天有没有比今天更进步,即使只有一点点:
只要再多一点能力。
只要再多敏捷一点。
只要再多准备一点。
只要再多注意一点。
只要再多培养一点精力。
只要再多一点创造力。

有了一个好的创意就要尽快付诸行动

有了一个好的创意就要尽快付诸行动〓〓
释迦牟尼曾有一番颇具启示性的谈话,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马是看到主人的鞭子就立刻飞奔出去的骏马;第二种马是看到了别的马被鞭打,就立刻快步奔跑的良马;第三种是要等到自己受了鞭笞才开始跑的凡马;第四种是非要受到严厉的鞭打才开始走的驽马。同样,世界上也有四种人,第一种是远远地看到别人陷入老病死的痛苦中就立刻心生警惕;第二种人是要等到老病死离自己不远时才会心生警惕;第三种人必须是自己的近亲陷入老病死的痛苦才知道警惕;第四种人是非要自己亲身感到了老病死的痛苦才知道悔不当初。
奥格·曼狄诺把这个比喻又进一步发挥了一下。他说遇到问题时,世界上有这样四种人:第一种人是今天立即解决的人,第二种是等待明天解决的人,第三种是一味发愁今天明天都难以解决的人,第四种是问题已造成恶果再也难以解决的人。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里,把握时机,当机立断,比一天开几次会议来得实际。虽然综合众人的意见,会给你带来相当的安全感,但众人参与的计划,并不一定是成功的计划。
与其浪费时间在空谈上,不如看准机会,发挥决断能力,比其他崇尚空谈的公司,你会快人一步。
任何生意交易,如果过于慎重,反而错失良机;虽然慎重是做生意的重要条件,但绝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进行计划时,达到及格的标准就可着手进行。如果事事追求完善,反而造成畏缩,以致计划迟迟未能实行。
然而许多创富者耽于空想,总是“夜里想了千条路,白天还照老路行”。成功者喜欢说:“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创意了吗?如果有,现在就去做!”
奥格·曼狄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很有才气的教授,告诉朋友,他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以前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人物的轶事”。这个主题又有趣又少见,真的很吸引人。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笔又很生动,这个计划注定会替他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
一年过后,教授的朋友碰到教授时,无意中提到他那本书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
老天爷,他根本就没写!教授犹豫了一下,好像正在考虑怎么解释才好。最后终于说他太忙了,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因此自然没有时间写了。
他这么辩解,其实就是要把这个计划埋进坟墓里。他找出各种消极的想法。他已经想到写书多么累人,因此不想找麻烦,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想到失败的理由了。
具体可行的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