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

第7章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第7章

小说: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采用倍这个比率,是因为按照数学计算和物理原理,一张骨牌倒下时能推倒的最大骨牌不超过自己的倍。所以一次算下去,最大的第13张长61毫米,宽毫米,厚毫米,相当于一张扑克牌大小,厚度相当于扑克牌的20倍。

这位物理学家按照精确地计算,把这套骨牌按适当间距排好,轻轻推倒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顺次倒下,当第13张骨牌倒下时,其释放的能量比第一张牌倒下时整整要扩大20多亿倍。这种能量是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增长的,所以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研究者推算,如果继续制作骨牌,当第32张牌倒下的时候,所产生的力量将足以推倒帝国大厦!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稍微不注意所养成的一个坏习惯,就像第一张骨牌一样,会不断在身体内或思想上扩大影响,让负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收场。

比如抽烟这个习惯,一旦你养成了,在一段时间里或许对你的身体没有任何明显的影响,但随之而来的,你可能因此而患上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包括:支气管炎、鼻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由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当你患上癌症之后,后悔已来不及。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要努力让自己习惯上的“窗户”保持完整,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从而陷入关于习惯的破窗理论的操纵之中。

另外,如果你已经养成了一个坏的习惯,我强烈建议你,在这个坏习惯进行下一步扩张之前,要努力改掉它。正如著名的石油大亨保罗&;#8226;盖蒂所说:好的习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则让人从成功的宝座上跌下来。

企业家劳伦斯的一次特殊的经历,也许能为你改掉已养成的坏习惯带来一些动力。

有一段时期,劳伦斯抽烟抽得很凶,每天早上肺都咳嗽得厉害,但就是戒不掉。

一天,他在去一个郊区度假的途中,到一个农户家投宿。连着坐了很长时间的车,劳伦斯实在是累极了。吃过晚饭之后,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很快就睡着了。凌晨两点钟左右,劳伦斯醒了过来,这时,他很想抽支烟,于是他就打开了灯,很自然地伸手去摸他一般都会放在床头的烟,但是没有。他下了床,到衣服的口袋里去找,也没有。于是他又在行李袋里找,结果他又一次失望了,摸出来的只有空空的烟袋盒。他知道在这个地方很少有卖香烟的商店,即使有也早就关门了。他想,这个时候把房间主人叫过来,实在是不合适。现在他唯一能得到香烟的方法就是穿好衣服,走到火车站去,但是那里距离这个地方足足有十公里的路程, 更糟糕的是,外面还下着大雨。道路非常泥泞,自己的破雨衣实在抵挡不了外边的大雨。而且,附近也不可能有出租车。

想抽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最后,他下了床,穿好衣服,披上睡衣,下定决心要出去。就在他伸手推门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地荒唐可笑。自己是一个接受了高级教育的知识分子,一个成功的商人,一个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对别人下命令的人,居然在三更半夜要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上好几条街去买香烟。他不觉笑了起来,笑自己好傻。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关注细节,不要让成功毁于细节之中
劳伦斯也是生平第一次注意到,自己养成了一个多么坏的坏习惯,这个坏习惯对他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令自己失去极大的舒适与快乐。很快他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走到桌子旁边,把那个空烟盒揉成一团从窗户那里扔了出去,然后重新换上睡衣,回到舒服的床上。心里怀着一种解脱,甚至是一种胜利的感觉,关上灯,合上了眼睛。他觉得自己从没有这么舒适地睡过一次觉。自从那个晚上之后,劳伦斯再也没抽过一根烟,也没有想过要再继续抽烟。

劳伦斯说,他并不是想用这件事来指责那些有抽烟习惯的人,但是他经常回忆那天晚上的情形,他只是为了表示,其实一些事情不是非作不可,那只是一种习惯,完全可以丢掉。

如果一个人经常做一件事的话,就很容易形成习惯,而习惯的力量是难以抗拒的。但是不要忘了,我们人类自身还有一种潜藏的缓冲能力,这同样不容小觑。那就是――既然人有可能养成一种习惯,那他肯定也有能力去改掉这种习惯!

所以,为了我们保持身心的健康,请把已经打破的那一扇或几扇窗户补上,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想要不被坏习惯所操纵,就要真正操纵我们的意志。

关注细节,不要让成功毁于细节之中

由于破窗理论的存在,我们要时刻注意在工作中、生活中,尽量避免出现一些小的细节错误。很多时候,一些大的灾难的发生,就是因为一点点细节的疏忽所造成,比如下面发生的这件事。

远洋运输的货轮一般性能先进,维护良好,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巴西一家远洋运输公司的海轮却在海上发生了大火,导致沉没,全船人都葬身海底,后果十分严重。

后来,事故调查者从事是海轮的遗骸中发现了一只密封的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了21句话,看起来是全船人在最后一刻的留言。人们惊奇的发现,这些水手、大副、二副、管轮、电工、厨师和医生等熟知航海条例的人,竟然私下里干了不少错误的事:有人说自己不应该私自买了台灯,有人后悔发现消防探头损坏时却没有及时更换,还有人发现救生阀施放器有问题却置之不理,有的是例行检查不到位,有的是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船长写了这样一句话:发现火灾时,一切都糟透了。平时,我们每个人犯了一点点小错误,都没有在意,积累起来,就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其实,或许在海轮刚刚出发的时候,船长和船员们都能谨小慎微、一丝不苟的工作,只不过随着航行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船上的人逐渐放松了警惕,当有第一个人开始注意力不集中时,逐渐慢慢地影响了整条船所有人员的工作风气和态度,大家轮番犯错误,导致了灾难的发生。

所以,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就是,不要在工作中疏忽大意,不放过每一个容易出错的细节,否则,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让错误时刻操纵着我们,最后将会咽下失败的苦水。

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客房样样都好,就是有些小缺点什么的。比如,床头的开关向外远了5厘米,晚上关灯时,你就得在床上翻过身去才能够得着,如果少一个转身就是人性化了。当然工人是不可能躺在床上来安装那个开关的,但设计师应该想得到啊!向床头移5厘米就好了。马桶正对卫生间门口,说是门口,其实并没有门,坐在上面方便,越想越不雅。设计时转个方向不就好了吗?这是设计的细节。因为忽略了这些细节,这个五星级酒店最终倒闭了。 

的确如此,细节往往操纵着事情的成败。一个细节上的失误,将会影响整个大局甚至人的一生。

有这样一份报道,某大学应届毕业生陈某因为一份简历而使他在应聘时栽了跟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参加招聘会的那天早上,小陈不慎碰翻了水杯,将放在桌上的简历浸湿了。为尽快赶到会场,小陈只将简历简单地晾了一下,便和其它东西一起,匆匆塞进背包。

在招聘现场,小陈看中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广告策划主管岗位。按照这家企业的要求,招聘人员将先与应聘者简单交谈,再收简历,被收简历的人将得到面试的机会。 

轮到小陈时,招聘人员问了小陈三个问题后,便向他要简历。小陈受宠若惊地掏出简历时,这才发现,简历上不光有一大片水渍,而且放在包里一揉,再加上钥匙等东西的划痕,已经不成样子了。小陈努力将它弄平整,递了过去。看着这份伤痕累累的简历,招聘人员的眉头皱了皱,还是收下了。那份折皱的简历夹在一叠整洁的简历里,显得十分刺眼。 

三天后,小陈参加了面试,表现非常活跃,无论是现场操作PHOTOSHOP,还是为虚拟的产品做口头推介,他都完成得不错。在校读书时曾身为学校戏剧社骨干社员的小陈,还即兴表演了一段小品,赢得面试负责人的啧啧称赞。当他结束面试走出办公室时,一位负责的小姐对他说:“你是今天面试者中最出色的一个。”

然而,面试过去一周后,小陈依然没有得到回复。他急了,忍不住打电话向那位小姐询问情况。小姐沉默了一会,告诉他:“其实招聘负责人对你是很满意的,但你败在了简历上。老总说,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管理不好一个部门的。你应该知道,简历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的个人形象。将一份凌乱的简历投出去,有失严谨。”
第5章 为什么小要求易被满足
这件事给了小陈深刻的教训,从此,他变得细心起来。他深切感到,决定事情成败的,有时往往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

简历既是进行自我营销的工具,也代表着个人的形象,所以,在应聘时一定要写好简历,更要保存好简历。

要展示完美的自己很难,它需要每一个细节都要完善;但毁坏自己很容易,只要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给你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

细节会影响和破坏整体的完美,细节也能够表现整体的完美,会让你的产品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当初中国从日本进口缝衣针的时候,好多人都感惊诧:一个针还要买日本人的?看到了日本的针才发现,我们常用的针是圆孔,而日本的针是长条孔,这是为照顾老人们眼花而设计的。上海内环高架桥不允许1吨以上的小货车上桥,一个月以后,0.9吨的日本小货车就在上海接受订单了。

这些都说明了日本的企业十分注重细节。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因为只有营销部、生产部、物料部、采购部、研发部、制造部通力协作,才能将这件事做好。但是如果一个管理者在决策和设计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些,那恐怕他连市场的残羹剩饭也吃不上一口了。

所以,朋友们,生活中每个细节都是不能忽略的,从它们中,我们可以看到失败的原因,从它们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关键。不要因细节而引起无法弥补的损失,而应该用细节成就完美的整体,来操纵自己的成功,别人的信赖。


第5章 为什么小要求易被满足——台阶要一级一级地登

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这就是所谓的“登门坎效应”。生活中,向人求助时,别忘了要循序渐进,逐步操纵他;当别人向你提出一个小的要求时,要当心他得寸进尺,一步步地操纵你。

欲进尺,先得寸

一列商队在沙漠中艰难的前进,昼行夜宿,日子过得很艰苦。

一天晚上,主人搭起了帐篷,在其中安静的看书,忽然,他的仆人伸进头来,对他说“主人啊,外面好冷啊,您能不能允许我将头伸进帐篷里暖和一下?”主人是很善良的,欣然同意了他的请求。

过了一会,仆人说道:“主人啊,我的头暖和了,可是脖子还冷得要命,您能不能允许我把上半身也伸进来呢?”主人又同意了。可是帐篷太小,主人只好把自己的桌子向外挪了挪。

又过了一会儿,仆人又说:“主人啊,能不能让我把脚伸进来呢?我这样一部分冷、一部分热,又倾斜着身子,实在很难受啊。”主人又同意了,可是帐篷一太小,两个人实在太挤,他只好搬到了帐篷外边。

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不断满足小要求的过程中已经逐渐适应,意识不到逐渐提高的要求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的初衷。

登门槛效应通俗地说,就像我们登台阶一样,我们要走进一扇门,不可以一步飞跃,只有从脚下的台阶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上去,才能最终走进门里。

想操纵别人,让别人做一件事,如果直接把全部任务都交给他往往会让人家产生畏难情绪,拒绝你的请求;而如果化整为零,先请他作开头的一小部分,再一点一点请他作接下来的部分,别人往往会想,既然开始都做了,就善始善终吧,于是就会帮忙到底。

有两个人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