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哈佛笔记 >

第24章

哈佛笔记-第24章

小说: 哈佛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蔷说摹U馐沟萌司鵊DP,即美国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在45年中几乎增长了2倍(从每年13846美元到每年37252美元)。
费尔德斯坦进而分析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他的分析比较传统(库柏教授在这方面的见解更加独特,见以前的《哈佛笔记》)。生产总量(GDP)是人工,资本和技术的函数。只有增加投资,增加资本的积累,平均每个人工作时使用的资本才能增加,工作效率才能增加。就像有了更高级的铁锹,每个人可以在单位时间干更多的活。工资收入随之增加,生活水准才能提高。
因为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去折旧,也等于国家储蓄和国际资本的净流入;GDP与投资呈正相关,投资与储蓄呈正相关,所以经济增长就与储蓄呈正相关。这种分析框架使储蓄显得尤其重要。费尔德斯坦再分析储蓄的组成。国家储蓄(national savings)由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三部分构成。
美国的家庭储蓄历史上在7%到8%左右,前几年降到了零甚至是负数,由于经济危机,人们减少开支,现在上升到3。6%,而且会继续上升。企业的储蓄,即企业利润,在经济危机前很好,但今年的情况会很糟。政府储蓄,即税收减去花销,在费尔德斯坦看来,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因为美国赤字严重。
费尔德斯坦如何解析美国政府的账本,见下周笔记。■

四十七 费尔德斯坦眼中的美国巨额财政赤字
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将在万亿美元以上,美国的国债总数已超过10万亿美元,费尔德斯坦对此非常担忧,但他也认为,今年华盛顿的刺激方案与以往不同,是必不可少的
 “扶着你们的椅子坐稳了!现在我们来看看美国2009年的财政赤字。”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提醒大家。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美国今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186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8。3%(去年还是3。2%),而且这还是奥巴马的787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获得通过之前的数据。
费尔德斯坦本人对这个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赤字非常担忧,难怪他会警告学生不要听了以后惊倒在地。
基本概念
费尔德斯坦的这堂课讲美国的财政政策。
上课伊始,他先澄清几个基本概念。美国的财政年与日历年不同,是从每年的10月1日到下一年的9月31日。财政年2008年结束于2008年9月31日。我们现在是财政年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是每年国债增加的流量(flow),国债是国家债务多年累计的总量(stock)。财政赤字汇总(unified budget deficit)包括预算内(on budget)和预算外(off budget)两大项。预算内是指受“政府”控制的税收和财政支出。预算外是指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等,根据法律必须支出的,不受“政府”的影响。
这里的“政府”指的是政府的行政机构(the administration north executive branch)。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支出数量是根据国会制定的法律(公式、计算规则)机械执行的,不受政府的意旨所改变。
费尔德斯坦使用的数据是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简称CBO)在奥巴马签署最新的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之前的数据。CBO独立于政府和党派,一般来说其数据更加客观公正。
天文数字
2008年,美国的财政赤字是455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2%。“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费尔德斯坦显得忧心忡忡,“而且这还是在(保尔森的7000亿美元)TARP(Troubled Assets Recovery Program)和现在国会讨论的财政刺激计划之前。”
相比之下,美国2007年的财政赤字小得多,是GDP的1。2%。
200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186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8。3%(去年还是3。2%),而且这个数据还是在国会通过奥巴马的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之前。
再加上借贷2040亿美元―――这部分债与赤字不同,指的是美国政府买的资产,例如在扣除可能的损失之后的房贷抵押债券(MBS)。所以公共持有的国债总量(Debtheld by public)从财政年2008年底的58030亿美元增长到71930亿美元;按GDP的百分比来说,从40。8%猛增到50。5%。
公共持有的国债总量不包括美联储、社保基金(Social Security)和其他国有机构持有的国债。
美国公共持有国债占GDP的一半以上,而且还要随着奥巴马2月17日签署的7870亿美元救市法案而增加。只要国债的增长速度大于GDP的增长速度,国债占GDP的比例就会增加。
2009财政年,在扣除由于经济周期缘故而增长的赤字(cyclical adjustment)和由于会计标准的要求将一些未来可能的损失折合进赤字的部分,目前的实际财政赤字是518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6%。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数字。”费尔德斯坦强调,“一般来说,这个数字应该是在1%到2%之间。”
政府赤字之辩
他对凯恩斯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开支(赤字),提高就业把经济带入良性循环的理论持怀疑态度。他说,除非政府的赤字是用来投资,创造资产(assets),否则就是消费掉了;那样只会增加国家债务,加重子孙后代还债(和利息)的负担。
即使在利率很低的情况下,例如2%,5000亿美元的赤字就意味着每年增加10亿美元的利息,增加税收来付利息又意味着扭曲市场本身的激励机制。在他的另一门公共财政的课中,他对这种扭曲带来的福利损失有大量的计算。
美国的总共国债(公共持有的加上政府机构持有的)已经超过了10万亿美元。在美国联邦政府总税收的2。5万亿美元中,大约2000亿美元,即8%,是用来付国债利息的。
费尔德斯坦说,政府赤字(如果不是用于投资)用掉了现有资源,挤占了私有投资(crowding out effect)。所以财政赤字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债务负担,减少了资本积累和今后的资本回报。
但他也坚持,今年华盛顿的刺激方案与以往不同,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在没有钱但还需要花钱的时候有两种办法:一是增加税收;二是借钱。哪种方法比较好呢?在“全就业”的前提下,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更好,但不适用于目前失业率上升经济退缩的情况。哈佛另外一位经济学家Robert Barrow主张,在政府需要增加一次性固定花销时(例如战争),借贷比增税更好,因为增加税收会扭曲市场本身的激励机制,导致福利损失(deadweight loss),而福利损失与税率的平方呈正比,增长太快。但费尔德斯坦仍然强调政府借贷会挤占私有投资,而私有投资更有价值。
当国家债务成山,政府有很大动力通过提高通胀率使债务贬值。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府发放的是长期债务还是短期债务。如果是30年的长期债券,那么购买者承担利率风险,例如通胀带来的利率变化。如果是短期债券,每次政府借钱的利率都已经包含了目前通胀率和对近期的通胀预期,政府基本占不到通胀的便宜。■

四十八 凯恩斯理论的利与弊
费尔德斯坦认可凯恩斯的总体思路,但认为,财政政策只有在货币政策没有转圜余地(例如零利率),经济前景非常黯淡的情况下,才应该使用
任何人讲财政政策,都绕不开凯恩斯1936年写的《就业、利率和货币通论》(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凯恩斯的最根本解释就是总需求不足。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首当其冲,通过赤字加大支出,带动私人领域的投资和消费,使总体经济走出萧条困境,进入良性循环。政府的支出在经济循环中有放大效应,即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
费尔德斯坦教授并不反对这种总体思路,但对于继承凯恩斯思想的宏观经济学家们,他并不是那么认同。
在凯恩斯的基础上,他的门徒们研究出了一整套缓解经济周期(反经济周期)的技术性很强的模型。他们希望通过度量各种指标,掌握经济的“健康程度”,预测未来走势,调整政府支出的数量,在经济即将过热时降温,在即将过冷时升温(萨默斯常说的“getahead of the curve”,就是这个意思)。他们在研究数据和构建模型方面精益求精,像医生治病人那样,力求在最合适时间给病人最适量的药剂,而且他们为此引以为荣。
费尔德斯坦则认为,这些人走了极端,过高的估计了财政政策的使用范围和实施效果。首先,政府支出的扩大效应在经过多次数据检验以后证明在1。5左右,远远小于以前想象的4到5;政府减税的扩大效应就更小了,在0。8左右,因为省下来的税收,人们并不是全都花了,而是会储蓄一部分,或用一部分偿还以前的债务。
其次,增加赤字对债券市场会有负面影响。如果人们预计国家的总债务从长期来看堆积如山,长期的债券利率要提高,这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和其他长期投资,同时也会提高近期的短期利率,降低短期投资。这就是国家赤字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其三,在民主国家,运用财政政策的程序复杂,时间消耗太大。认识到使用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就需要时间,政府还需要时间制定财政政策,国会更需要时间审议、修改、通过,执行起来更是缓慢。
“等到真正大规模执行起来,经济本身早就复苏了,财政政策只会加速通胀,制造下一个泡沫。”这是保守派经济学家对财政政策的典型指控。美国目前的形势正是这样:各级政府都在寻找现成的项目(shovelready projects),想快速把钱花出去,但花钱速度和项目质量又是矛盾的。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精英们在经济衰退中为平衡各种矛盾忙得不亦乐乎。
其四,即使那些在凯恩斯思想的影响下以建立模型,解释数据为荣耀的经济学家也必须承认,任何数据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形势及其对策的判断更是如此。
所以,费尔德斯坦总结说,财政政策只有在货币政策没有转圜余地(例如零利率),经济前景非常黯淡的情况下,才应该使用。
凯恩斯理论及其门徒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经济学主流。费尔德斯坦说,他们过于关注失业率,导致了需求过剩、通胀盛行;他们过于强调短期效应,即走出经济衰退,而忽略长远利益,即资本的积累;他们忽略了人们生产的动机和动力;他们一直担心储蓄过多,鼓励消费,所以他们主张对储蓄的利息和投资的利润征税,而不是对消费征税;他们过于相信政府正面的作用,主张积极地利用政府的权力为社会做好事(government activism),而忽略了政府一般来说效率低下,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抢占私有空间。
鼓励储蓄对GDP有双重作用:储蓄多了,消费就小了,GDP就减少;但与此同时,储蓄多了,投资就有增加的可能,而投资增加,GDP就会随之增加。那么储蓄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取决于这两个相互抵消的作用谁大谁小;而且还有一个更复杂的问题:这两个作用不是同时发生,而是有一个时间差。储蓄增加的同时消费就减少,与此同时,GDP就减少。但储蓄转化成有效的投资还需要时间,投资变成资本的积累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就更需要时间。
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是经济学家之间又一个分歧。费尔德斯坦更倾向于强调储蓄的重要性。他说,为了缩短储蓄变成有效投资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时间,一系列的税收政策,社会公共政策(例如退休金、失业保险和各种社会保障政策)都要与之相适应。他的另一门课“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or“Public Sector Economics”)正是从这一个视角出发检验各种公共政策的效果。
凯恩斯强调总需求的思路(demand management)和保守经济学家截然相反。保守经济学家的着眼点一般是总供给;他们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总量。这种思维的一个版本就是里根时代的“供给派经济学”(supplyside economics)。
供给派经济学把总供给(或总生产,GDP)看作是资本、人工和技术的函数。这些经济学家主导的经济政策立足于如何鼓励投资(进而储蓄),增加资本积累,鼓励参加工作和各种技术创新以提高劳动效率。他们一般主张“小政府”,相信个人、企业家才是如何利用资源的最好的、最明智的决策个体。政府只需要提供一个和平的环境,严格和公正的法律评判体系和程序,轻赋税(仅仅够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就可以了,其他的靠市场本身——人们的“动物本能”-都可以解决。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原文就有这个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