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经济之谜-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革的传染效应。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货币化进程所产生的铸币收益等还能够支持相对虚弱的财政下的金融市场化的话,那么在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基本完成之时,虚弱的财政对于金融市场改革的推进的制约就更为显著了。这一点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
(2)财政危机向养老保险制度的传染。基于中国特定的就业结构和国有企业的主导性地位,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事实上成为财政的隐性负债。但是虚弱的财政不能给予养老保险以有力的支持,即使我们不考虑由此可能导致的社会的不稳定而仅仅从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稳健运行来看,虚弱的财政也已经成为养老保险制度健康维持下去的硬性制约。
合理的推论是,在缺乏财政有力支持的情况下,中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若照此状况发展下去,将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要解决这一严重的问题,一定要从财税等方面入手,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开辟新税收来源等措施,逐步消化数额庞大的隐性债务。根据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和美国安泰保险公司,对国内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进行的精算结果显示,若按目前企业和个人的缴费率、退休年龄、投资回报率计算,在未来30年,中国将负担近7。6万亿元人民币的隐性债务。
为了维持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运转,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如:采用多种途径筹资,弥补隐性债务。在采用其他方式都没有见到明显效果的时候,国有股的减持成为补充养老和社会保障基金的一个重要政策动机,财政危机向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体系传染的同时,没有恰当的把握国有股减持计划,而且又将这一危机转移到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中国股市。
(3)“乱收费”是财政风险的重要病灶。因为许多领域的财政开支,正常的财政支出不能满足,于是各种形式的预算外收费纷纷出笼,进而导致财政分配秩序的不协调及预算外、制度外财力的急剧膨胀。预算外和制度外财力的存在,尽管可以发挥某些特定的作用,可以弥补预算内财力的某些不足,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挖”预算内为代价的。它们所形成的“乱收费”现象,不仅严重破坏正常的财政分配秩序,而且极大地危害了经济发展和败坏了社会风气,因而是中国财政内部的“心腹之患”,是中国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病灶。
当然,财政危机的传染渠道远远不仅仅在于以上几个有限的领域,我们的分析主要还是局限在金融和财政的体系之内。至于财政危机对社会稳定、教育发展等的负面冲击,其影响无疑是相当严重的。
在西方,企业危机是企业危机,金融危机是金融危机,财政危机是财政危机;但在中国,企业财务危机,财政危机以及银行的金融危机具有很强的相互传染效应,是一种政府、银行和企业预算约束极端软化的危机,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很快传染到其他环节,引发整个体系的崩溃。
‘过多的忧虑’与‘杞人忧天’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东方文化底蕴的国家,即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表现的非常复杂,往往与政治、民族、不平衡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特别是在‘初级阶段’、‘转型时期’尤其如此。
人类社会中反映出来的各种矛盾,从根本上讲是各种利益的冲突。矛盾无论是量的积累还是质的积累,到一定程度首先引发利益冲突,进而转化为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最大危害不是直接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而是反过来又激化各方面的矛盾,从而引起全面的社会危机。矛盾要在发展过程中,也只能在发展中得以解决。
回顾近些年来中国走过的路程,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积累了许多
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国家采用了发展经济的办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新问题,积累了很多矛盾。要解决日益增长的财政支付问题,必须要对国企进行改革,提高企业的活力;而国企转型中要替政府的改革承担巨大代价,企业运转中的大量亏损,也要寻求出路,否则改革难以为继。弥补亏损,一是靠增发货币收益,二是用银行的贷款隐性化;大量的银行不良贷款显化,使得银行进一步‘惜贷’。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国企的状况没有显著好转,财政大幅增长压力较大;经济形势严峻,居民收入增长缓慢,通货紧缩十分明显;拉动内需,社会投资缺乏动力;过多的发行债券,担心财政承受不了;大量发行货币,又怕引起新的通货膨胀;采取有政治的策略缓解危机不能太多太久也无更多的余地。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惨重的代价,国企的坍塌;巨大的财政赤字;金融体系的半瘫痪;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社会腐败;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等等。中国经济的奇迹实际是靠持续的高增长支撑,而这种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高增长,因此所创造的繁荣掩盖了许多深层问题,增长一旦回落,一切问题就会‘水落石出’,各种矛盾就会激化,直接威胁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政治问题用发展经济来化解,工业问题用解决农业问题来化解,宗教问题用政治来解决,国内问题借助全球化的力量来解决。国际的资本,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的管理经验一旦强力融入中国,必然会有效的化解诸多矛盾和危机。借助全球化的力量,顺应了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加入WTO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但是这里要避免一种误区,那就是:一旦中国加入了WTO,市场经济就会变的公平,权力对市场的横加干涉就会逐渐消失,一切就会好起来。对此,我们既不要太天真,也不能太顽固。
当前,扩张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势头,但经济增长对它的依赖性并未减弱,经济自身的增长机制依然乏力,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出现了长期化的危险倾向。国内外的历史教训表明,一旦把扩张性政策长期化,后患无穷。防患于未然,一要防止和化解财政和金融危机,二要预防陷入“滞胀”泥潭的可能。
中国国内积累了许多问题,2002年秋,中共十六大召开,高层面临人事的更替,中国需要稳定,稳定又需要付出成本。无论从哪方面说,国家在改革深化中都已到了数量调整的极限,全面系统的制度创新的结构性重组已是必然的选择。而进行这一创新和重组的成本,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非国有经济,均无力予以支持,必须寻求其他支持,否则,改革成果将会毁于一旦。国内的问题一方面要在国内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全球化的力量来解决。
投资拉动还是需求拉动
‘九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8。3%,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是比较高的增长,物价年均上涨1。8%,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谜’。揭开这个谜,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走出困境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官方意义的解析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和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革的阶段。既要调整结构、又要保持发展;既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又要保持社会稳定。与发达国家相比,要协调好经济现实增长与潜在增长之间的关系,难度之大,难在处于特定阶段。尽管面临的难度很大,中国在“九五”时期却依然成功地把现实增长率调控在潜在增长率的区间之内,中国现阶段潜在的增长率是8%到9%之间,而‘九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8。3%,与此同时,市场物价涨幅只有1。8%,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这确实是个谜,其中奥妙何在?有关人士分析其原因认为:一是科学的宏观调控。“九五”时期,政府宏观调控的及时性、科学性、有效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突出。调控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明显提高。1996年底经济实现软着陆后,面对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大洪水,没等问题发展到不可收拾,中国政府即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从“九五”初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时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再辅以灵活的经济杠杆调节,核心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这可以从两个指标看:在“八五”时期,M0、M1、M2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分别是24。4%、28。1%、31。8%,个别月份甚至达到了60%到70%,货币失控的状况是比较明显的,而“九五”时期这三个指标下降为13。2%、17。2%、17。2%,使整个货币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从源头上管住了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
从1998年开始增发3600亿元的特别国债,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农业和科学教育的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等。比较好地解决了财政资金的投向,既能增加短期需求、又不会构成通胀、还能为今后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的问题,投资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九五”时期,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既具备高增长的潜力,又存在着需求不足的隐患,极易出现低增长低通胀的滞胀局面。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正是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这一变化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促进了这一阶段性矛盾的解决。
灵活的经济杠杆调节是指,充分利用利率、汇率、价格、税收等手段,尤其是既加强了对市场物价的监管,又不失时机地推进物价的改革,使得物价的变化更规范,避免了过去曾经出现的由于市场秩序混乱而带来物价过度上涨的局面。
二是供求形势改善,抑制了物价上涨。“九五”时期,供求形势由原来的短缺转向相对宽裕,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供给方面明显改善,尤其是农业从1996年开始连续4年大丰收,从源头上有效地抑制了物价上涨。而中国1993年及以前几次高通胀都是从农业产品短缺导致大幅度涨价开始的。
从需求角度说,消费者心理逐步走向稳定、消费的行为走向理性、消费的价值取向走向成熟,就使得过去由于盲目抢购带来的不正常的物价波动得到了遏制,从需求方面减少了对物价的冲击。出现内需不足和整个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九五”时期进入总量相对宽裕的新阶段,总量不足的矛盾逐步为结构性的矛盾所替代。总量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无论政府、企业还是消费者的行为,都有个调整、适应的过程,需要有一个货币积累、观念转变、政策配套和产业调整的过程。在适应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阶段性的国内需求的收敛,客观上就会出现需求不足的矛盾。再加上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比较慢,农村市场开拓受到影响,客观上会放大这种经济转型期需求不足的矛盾。
另外的原因是“九五”时期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一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新经济增长点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随着结构的优化、技术的进步,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的增长成分得到一定抑制,集约型的增长成分在加大,带来了劳动效率的提高、资源消耗的减少,也就必然带来了低物价,带动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的形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较好地抑制了盲目的无效的过度的需求。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较好地解决经济行为的自我约束问题,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消费、投资行为更加谨慎,更加符合交易的原则。金融体制、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体制诸项改革的深化,使得银行的贷款行为、企业的投资行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更加谨慎,考虑风险、考虑效益的意识明显强化,从而使经济体制中间内生出一种抑制无效需求的力量,使整个资源的流向更加平稳、更加有序。这是一个重要的体制性因素。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使调控供求的空间更大、主动性更强。“九五”期间,尽管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总体上看,对外经济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外贸进出口累计17739亿美元,比“八五”时期总量增加了74。9%,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800亿美元,国际收支形势明显改善,外汇储备超过1600亿美元,使得国家可以从全球角度来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
2。通胀启动、投资拉动——我们的看法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实的经济增长总是围绕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来波动的,当现实增长大大高于潜在的经济增长时,就容易出现高增长高通胀;当接近或处于潜在的增长区间时,就可以出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