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夺权野兽朱棣 >

第110章

夺权野兽朱棣-第110章

小说: 夺权野兽朱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跟两个妓女狎亵了一阵,又说:“早知道你这么神通广大,当初把铁铉的那个二女儿也一起送你这调教就好了。”原来铁凤的妹妹被送进毗邻的青衣坊,结果没看住,当天就跳了秦淮河,纪纲挨了皇上一顿骂。老鸨子说:“这叫一物降一物。”

纪纲忽然涎着脸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也想尝尝铁小姐的滋味,老板娘是不是玉成一下?”老鸨子面有难色地说,这个怕暂时不行。那个阔公子一掷三千金,是长包了一年的,你中间来揩油,这不是官司吗?纪纲愤愤道:“这个主儿是干什么的?我倒要会会他。”

老鸨子忙摇手:“纪老爷千万别这样,咱这暗门子也是有规矩的,不能那么办事,一旦弄出官司来,对谁都不好。等过了一年期,我把她好好打扮打扮,送到纪老爷府上去,随你享用,那多有体面。”

纪纲乜斜着眼说:“你说话可得算话呀!”老鸨子说:“那自然。”

纪纲说:“那你这,我就撤人了。不必看着她了吧?”

老鸨子说:“别撤得太陡啊,万一有个岔头,我可担待不起呀。”

纪纲说:“那就在门外留几个暗哨,里边你自个儿管。”

老鸨子说:“好,一言为定。”

? 恩威并举的外交政策

朱棣与解缙几个大臣及翰林学士在交谈内阁机务上的事。朱棣几乎每天都要与这些人见面,看上去很像清谈,很多军国大事都是在这个圈子里形成雏形的。

朱棣真的对庄子着了迷,他刚刚又亲笔书写了庄子的一句话:居下流,方能纳百川,纳百川才能成江海。臣子们都知道,朱棣自视为可纳百川的江海,以此自居。大家便争相恭维了朱棣一番,才进入正题。

今天讨论对外交往。朱棣认为,现在,蒙古北元自从败退到塞外,已是强弩之末,内部自相残杀,无力南侵,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南倭北虏,周边尽是强弓劲弩,必征服之,国家才能久安长治。

夏原吉的口吻是蔑视的,从脱古思帖木儿到坤帖木儿,五代君主都是被杀的,杀得昏天黑地,连帝号都不知道是什么了。朱棣对每一次边报他都从头细看,据最近卫所边报称,从鬼力赤自立为可汗后,干脆去掉帝号,又称鞑靼了。西边还有一个稍强一些的部落叫瓦剌。他们两个部落仍在没完没了地仇杀,但也有令人不放心的地方,大队鞑靼骑兵常常南下抢掠,过去大明王朝是靠北方各藩王抵御,现在藩王力单,不同从前了,朱棣的意思,国家的经略重点应向北移。

袁珙说他夜观天象,月犯氏宿东北星,而金星出昴北,是北军胜南军败的星相,不可不防。朱棣此前已下旨,让何福和甘肃总兵宋晟多加警戒,但也不要妄动刀兵。

夏原吉觉得,必须让鞑靼各部臣服朝贡,北方才有真正的安定。朱棣即位之初,就想到了这一点,曾派使敕谕兀良哈、鞑靼和野人女真各部,让他们归附,可并无回音,收效甚微。

解缙以为,对他们,还是恩威并举为好。这也正是朱棣的想法。如能示恩于他们,用怀柔之策使之归附,不是最好吗?不得已才能诉诸武力。夏原吉说,这种事半功倍的事还要做下去。

朱棣决定就再派使臣,分别致书鞑靼太师丞相马哈咱,太傅左丞相也孙台,还有太保阿鲁台等人,表白我大明王朝的心意。日本也一样,要向他们颁诏,倭寇虽不是日本官家差遣,但他们有义务自己剿灭,这是相互间友好的前提。

解缙说:“打日本也不容易,以和为贵。元朝时,日本海盗就窜扰中国沿海,抢掠人口、财货,弄得人们不敢下海。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对日本大举征讨,但在海上遭遇了强风暴,全军覆没,所以元代始终与日本不通使、断绝了来往。”

太祖高皇帝立国之初就遣使去日本通好,日本也派使臣来南京,但没维持多久,又因倭寇侵边而再度中断交往。

朱棣说:“日本也要修好,但他们必须制止倭寇才行,要听其言,观其行。说起来,朕一向不想做守成之君,我大明王朝,本来应当是超迈千古、君主华夷的雄主,你们要时刻记住朕的这几句话才好。”

众大臣都说:“皇帝圣明,臣等谨遵教诲。”

? 救了她的人,还要救她的名声

这次是徐妙锦宴请翠媛坊的老鸨子了,老鸨子简直受宠若惊。在画舫船里边行船、边饮酒,欣赏秦淮河美景,也是达官贵人的一种时尚、一种享受。

这条画舫很大,长有十丈,宽也有四丈,分上中下三层,每间房子都可望见水景,它载着长袖善舞的红粉娇娘,带着一路歌声和一船灯火缓缓行驶着。

徐妙锦与老鸨子在对饮。秦淮河里不断有载着仕女游人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画舫从窗外漂过,留下一阵阵丝竹管弦之声。

老鸨子说,徐公子太客气了,哪好意思让他这么破费?她开翠媛坊也有十几年了,还从来没人请她吃过饭呢。徐妙锦喝了一口酒说,她今天找老板娘说个事,是想出银子把铁凤赎出来,让她从良,她让老板娘出个价。

老鸨子忙摆手,这事公子免提。若是别个姑娘,她巴不得收银子放人,成全了公子,公子出手大方,还会亏待了她吗?可这铁凤不行,她是钦犯,她不是卖身而来,纪老爷说,是皇上惩罚她,让她生不如死,天天受辱。若敢私自做主放走了铁凤,她还要不要命了?徐妙锦答应多给她银子。

老鸨子断然说,就是给她一座金山、银山,这事也没商量。她还不知道银子好花吗?这银子烫手啊。徐妙锦望着泛着涟漪的秦淮河,忽然问:“你好像说过,铁凤的妹妹跳了秦淮河?”

老鸨子说,不仅是她,听说黄子澄的儿媳妇、陈迪的女儿,都不甘受辱,先后投了秦淮河,也挺可怜的。听纪纲说,他把陈迪女儿跳河的事写成折子奏报,你猜皇上怎么批的?圣旨批道:著锦衣卫抬出野外,让狗吃了,钦此。听这批语,就知皇上恨这些人到了什么地步了。

徐妙锦带有启发性地说:“假如……铁凤也投了秦淮河呢?”

老鸨子先时一怔,随后眼睛又一亮,她明白了徐妙锦的意思。

徐妙锦赶快献策,就说一时疏忽,没看住,铁凤投河自尽了,皇上还能怎么着?前有车后有辙呀。

老鸨子说:“那,尸首怎么办?纪纲肯定来验尸的呀。天下没有比他更精更狡猾的人了,瞒不过他眼睛的。”

徐妙锦说,他不会是刀枪不入吧?用银子堵他嘴,行不行?

老鸨子倒觉得有门。这事没纪纲认可,别想办成。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银子肯定能堵住他嘴。他这人,到翠媛坊玩了女人,分文不掏还不说,每回临走,老鸨子还得给他倒贴几贯钱的车马费。

徐妙锦说:“他贪,这就好办了。回头咱商量个办法。”

老鸨子说:“我那份赎金可是分文不能少啊。”

徐妙锦的话说得老鸨子心花怒放,她让老鸨子放心,说自己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老鸨子眼睛都笑成一条细缝了。

事情出奇的顺利,两千两银子就封住了纪纲的嘴,老鸨子坐收三千两。由纪纲出面,雇地痞无赖从城外乱葬岗子里背了一具刚下葬的女尸回来,丢到秦淮河里,三天后打捞上来,已经泡得面目全非,纪纲煞有介事地找来仵作、地方官验尸,又让老鸨子来认尸,草草埋葬,然后具结文书,以“看守不力”为由,罚了老鸨子五两银子,上报了皇上,这桩公案就算了结了。

而这时的铁凤,早已逃脱虎口了。徐妙锦又用自己的轿把铁凤抬出城来,在僻静的树林里,孟泉林牵马等着呢。

徐妙锦看着铁凤下了轿,铁凤百感交集地叫了一声“师傅”。孟泉林说:“你真是历尽磨难啊,比景展翼还惨。”

徐妙锦说:“苦尽甘来,你们师徒不是又团聚了吗?”

铁凤给徐妙锦跪下了:“谢谢徐姐姐的救命之恩,也替屈死的父亲和全家人感念你的大德。我欠你的情,今生怕是难报万一了,来世愿当犬马为报。”她流下了伤感、感激的泪水。在她心目中,徐妙锦就是救苦救难的南海观世音。

徐妙锦拉她起来说:“大概上天就是派我来拯救你们这些姊妹的,又是专门和朱皇帝过不去的。你不必介意,也不用谢,看着你们飞出樊笼,我也就高兴了。”眼圈一红,她也流泪了。

孟泉林催促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咱们快走吧,也让徐小姐早点回城。”

铁凤已经要上马了,又走回来,她叹息地说,自己虽然逃出了地狱,可浑身上下的污水却没法抖落干净,传出去,不管真假,人们还会说铁凤屈服过,在娼门里接过客,失过身,这是她心有不甘的。

徐妙锦明白了她的意思,就说:“你想让我为你正名?这容易,我有更好的法子为你洗雪恶名,你放心地走吧。”铁凤这才上马,依依不舍地走了。

转天,徐妙锦再度光顾翠媛坊时,已经恢复了俏丽华贵的女儿妆。当徐妙锦带着众多丫环、仆人前呼后拥地来到翠媛坊大厅时,老鸨子被这阵势吓住了,忙起身赔笑脸相迎:“这位千金是走错门了吧?”

徐妙锦哈哈大笑,指着自己的脸,对老鸨子说:“你仔细认一认,才几天不见,真的就认不出来了吗?”

老鸨子认真一看,眼前这个雍容华贵的美女,竟是那个一掷千金的花花公子嫖客吗?她吓得尖叫起来:“是你?原来你是个女的?”

徐妙锦莞尔一笑说:“没有想到吧?”

老鸨子以她随机应变的本事,自作聪明地说:“我早就看着不对劲了,细皮嫩肉的,怎么看都像个女儿身啊。快坐,上茶呀。”

一阵忙碌后,徐妙锦坐下,她问:“纪纲没有来刁难吧?”老鸨子不屑地撇撇嘴说,有了银子,早把他嘴封上了。他连验尸都是走走过场,就让人把棺材运走了,棺材里不过是个无主女尸。她得意地大笑。徐妙锦今天来,说是还得叮嘱老鸨子几句要紧的话。

老鸨子说:“小姐不嘱咐她也明白,她不会说走嘴的,更不会把小姐女扮男装逛青楼的事传扬出去。”徐妙锦说:“你正好说反了。”

徐妙锦让她可逢人便讲,有一个小姐,女扮男装,假装嫖客,想来救铁凤。铁凤根本没接过客,没失过身,直到跳河,还是个清白之身。

老鸨子不解:这是为什么?徐妙锦说,只有这样,才能让世人明白,铁凤是个守住了贞节的圣女,不愧是铁铉的女儿。

老鸨子恍然说:“你是为铁凤的名誉着想啊,你想得真周到。不过,那她假死的事,我可不能照本实发呀,不然我不就没命了吗?”

徐妙锦说:“这也容易。你就说,那个女扮男装的嫖客想用银子赎走铁凤,老板娘怕触怒官府,死活不肯,铁凤觉得无望,又怕真的逼她下水接客,就投河自尽了。”老鸨子放心了,这真是一箭双雕的好主意。徐妙锦便起身:“那就告辞了。”老鸨子忽然来雅兴,她想知道,小姐是哪家侯门相府的千金啊?徐妙锦冷冷地说:“你想知道的太多了吧?”老鸨子忙打了自己一个嘴巴:“让你多嘴!”

? 郑和下西洋的秘密

张信又一次返京向朱棣报告时,依然没有确切消息,只从民间得到些建文帝的零星传闻,确有不少人说他逃到了西洋。

朱棣对张信很失望,又出去巡访这么久,就带回这么几句模棱两可的消息吗?张信十分委屈,他风餐露宿地到处周游,回到南京,连家都没回就直奔皇宫,却落得这么个下场,惹得皇上不满。

朱棣从他脸上看到了委屈,就说:“你在抱怨?”

张信忙说:“臣不是这个意思……臣还会不遗余力地去访查的。”

朱棣叹口气,又往回拉话说:“这也怪不得你,本来就是大海捞针。你回来,听到朝臣在议论什么吗?”

张信说:“臣只在奉先殿外朝房里看到了几位大臣,他们在商量上表请立太子的事。”

朱棣皱起了眉头:“又来了。你怎么看?你看立谁为太子好?”

张信显得很惊讶:“陛下,难道陛下还三心二意吗?立嫡长子为太子,应天顺人,又遵循古制。臣不知陛下还在犹豫什么?千万不能再走太祖皇帝的歧路了。”

朱棣一听就不高兴了,张信仗恃救过朱棣有功,竟敢胡说八道,不但是贬斥他,连他的祖宗也捆在一起鞭笞了,这还了得?朱棣吼道:“大胆张信,你竟敢诋毁先皇!”

张信以为自己是为朱棣好,是尽忠,所以仍然据理力争道:“坊间传言,甚嚣尘上,都说皇上曾许诺过二殿下为太子;如真有此事,皇上可是自埋祸根、自取其祸了!”朱棣忍无可忍,顿时怒火万丈,大吼一声:“你竟敢离间朕的骨肉,你该杀!”说着抓起龙案上的大砚台,猛地向张信脸部砸去,只听砰的一声,张信脸上开了花,他倒在了地上,竟从口里吐出两颗打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