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刘备:"常败"的英雄 >

第18章

刘备:"常败"的英雄-第18章

小说: 刘备:"常败"的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

曹操兵不血刃得了荆州,着实高兴了一阵。但是,他的得意很快就被冲淡了,因为有消息传来:他的宿敌刘备,正在奔往江陵的途中。曹操十分明白,一旦让大耳儿占据了这个临江的军事重镇,荆州的江南四郡,也就是长沙、零陵、桂阳和武陵,恐怕就暂时拿不到手了。于是,他连忙抽调铁骑五千,尽弃辎重,飞速南下追击刘备。曹军一日一夜急驰三百余里,尘蒙甲胄,汗透衫袍,终于在当阳城北的长坂(今湖北当阳市东北)把刘备一行追到了。

《南齐书·州郡志》上说:“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势同唇齿。”五百里路程,若以“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的急行军速度,只需两天可到。即使慢一半,也只要四天。可是,刘备从襄阳出发五天之后,才走到当阳,距江陵还有一百五十里之遥,平均每天南行才七十里。这哪里是在抢占要塞,倒像是重阳登高野游了。刘备和诸葛亮都是“晓畅军事”的人物,其行动何以会如此迟缓呢?

原来,刘备经过襄阳南下,一路之上,都有拥护刘备憎恶曹操的士大夫和百姓前来投奔。抵达当阳长坂的前一天,他的队伍人数已经多达十余万,大小载重车数千辆,五六尺宽的官道上,人车拥挤,行进困难,以致当天一共只前进了十余里。诸葛亮和徐庶见状,心中暗自焦虑,便向刘备进言道:“应当赶快南下保据江陵!而今民多兵少,如果曹军追至,何以拒之?”

但是,刘备的想法却不同,他说:“凡成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自愿来归,我又何忍弃之而去?”

现今经常提说的“以人为本,”这句话,早在1800年前,已经从刘备的口中冒出来了。事情既然归结到义利之辨上来,诸葛亮与徐庶便不好再说。就这样,大队人马如蜗牛前行,一直拖到第二天被曹军追上为止。

后世的一些史家,对刘备此举曾大加褒赞。比如东晋的习凿齿即说是“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但是,如果坦率评价,我们总觉得刘备此举有些迂腐味。“济大事必以人为本”,这确实不错。然而在当时那种紧急条件下,究竟怎样做才算真正保民,才能长久保民呢?先据江陵,自己立定脚跟,荆楚士民才能长久有托,这算是大仁;坐失良机,自己无处安身,荆楚士民流散无归,虽与他们暂时共患难,也只能算是小仁。其实,刘备此举,很大程度上出自一种侥幸心理的支配,即认为曹操进入襄阳受降后,很可能要欢庆数日,在此期间,就是爬也爬到江陵了。殊不知曹操不但没有在襄阳过多停留,而且挑选塞外的“天下名骑”连夜急追,所以在刘备就要望见江陵城的影子时,大祸就临头了。

当下五千铁甲骑兵催动战马,向那十余万散乱不整的逃难队伍不断发起冲锋。刀剑砍翻的,马蹄踩倒的,自相践踏而卧地不起的,伤亡人体很快就铺满了深秋的原野,真是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身体强壮一点的,则拔腿四散奔逃,哭声,叫声,连同喊杀之声响彻云霄。

此时此刻的刘备,终于也顾不得他那些“吾何忍弃去”的百姓了。他把战马一夹,带着诸葛亮、徐庶和张飞等数十骑向南夺路而逃。不仅那些百姓,就连刘备自己的妻室儿女,也被他抛弃在一片混乱的原野之中。

曹军的许多将领,都忙着抢夺财物妇女,没有注意到刘备已经乘乱逃走。唯独那有“盲夏侯”之称的夏侯惇,圆睁着一只眼睛,发觉了刘备南逃。他大喝一声“大耳儿休走!”随即指挥麾下数百铁骑紧紧追去。

刘备在前打马狂奔,张飞与二十名骑兵在队伍后面掩护。这二十名骑兵,虽说都是追随刘备多年的百战勇士,毕竟人数太少了,所以张飞回头望着那越来越近的追兵身影时,像他这样勇冠三军的虎将,心中也不由得暗暗叫起苦来。

正着急间,忽然前面出现一条盈盈小江,小江之上,一座简陋的木板桥横跨两岸,张飞高兴非常,不禁大叫一声:“天助我也!”原来,这是一条长江北岸的小支流,从当阳的西北方向流来,经城北向东南流去。此江虽然宽不过十余丈,但是江水深急,不易涉渡。刘备一行刚刚通过木桥,张飞即率手下健儿把桥板拆去,然后立马南岸,等待曹兵。

片刻工夫,独眼将军夏侯惇赶到北岸桥边,他正要催马上桥,猛然发觉桥板空空,急忙勒住坐骑。那匹乌骓烈马一声长鸣,前蹄腾空,差点把“盲夏侯”摔下马来。夏侯惇刚刚稳住坐骑,冷不防桥那端传来一声惊雷般的怒吼:“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身”乃当时习用语,意思就是“我”。当时在社交场合,照例是要用名来自称,以示谦卑。现今张三爷称呼自己,不说“张飞”而说“张益德”,这是为何?这是在抬高自己,藐视敌人嘛。夏侯惇一听是张飞叫战,心中先自有三分畏惧。他再抬起独眼一看,只见张飞立马横矛,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旁边二十名骑士,个个弯弓搭箭,伺机发射;桥南的树林深处,人影绰绰,似有兵马埋伏。他想:渡河无桥,强攻必定吃亏,不如放他们去吧。于是,他把手一挥,调转马头向北退走。

这边刘备等人才算松了一口大气,解鞍稍微歇息。此时,一批被曹军冲散的部属也绕道来会。他们首先告诉徐庶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的老母已经被曹军俘虏。徐庶一听自己相依为命的慈母身陷敌营,顿时泪如雨下。他缓缓走到刘备面前,指着自己的心口说道:“我之所以能够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正是凭借了这方寸之地;如今老母被俘,方寸之地已乱,对将军之事无能为力,请就此告别!”

古人不知道主思考的器官是大脑,而认为心脏是蕴藏智慧之地,所以孟子有“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之说。明乎此,则徐庶之言就不难理解了。当下刘备赶紧站起,与徐庶执手告别。看看徐庶奔驰向北的身影,泪如雨下的刘备,才突然想起自己的妻室儿女来。

多年以来,刘备戎马倥偬,屡遭挫败,所得子嗣尽数夭折。到了荆州,侧室甘夫人才产下一子,取名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此次南下,年仅一岁的刘禅随同其母甘夫人,由忠勇无比的赵云护送。曹军追及发起冲锋之时,赵云情知不妙,连忙领着幼主母子拐入旁边的密林小路,逃离血肉横飞的主战场。他们先是向东,然后折向南,绕了一个数十里的大弯,前来与刘备等人会合。

刘备不见妻儿,忙向那批刚从北面来此的部属询问,部属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一个更令刘备沮丧的消息:赵云好像带着甘夫人和小主公投奔曹营去了!

一连串的打击,使得素常以“喜怒不形于色”著称的刘备再也忍耐不住,竟至于把一腔怒火发在那个告知消息的部属身上。他刷地拔出腰间佩带的防身短戟,当时称之为“手戟”,一扬手就向那个倒霉的部属掷去,同时又恶狠狠地骂道:“赵子龙怎么会背弃我!赵子龙怎么会背弃我!”

那部属慌忙侧身躲避。诸葛亮也立即上前劝阻。就在这时,东面林间小路上,闪出一行人马,为首一员将军,右手提矛,左手抱着一个小儿,端坐在一匹白色骏马之上。众人一看,不禁大喜,原来这位将军就是常山赵子龙,他怀抱的小儿,便是刘备的亲生骨血阿斗。

刘备顿时转怒为喜。不过,他还来不及和自己的妻儿亲热一番,因为此地不可久留,他必须马上与诸葛亮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针。

由于步兵和骑兵损失严重,立即南下攻占江陵已经成为泡影。经与诸葛亮商议,刘备决定取道东南,斜插到江陵下游的长江北岸,等待关羽的水军。届时如形势许可,则西攻江陵;如形势险恶,则乘船入湖庭,溯湘水而上,到岭南的交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去投奔在那里担任郡太守的老友吴巨。计议既定,刘备刚刚传令起程,忽然侍从来报:江东孙权孙将军的特使鲁肃前来求见。

这一见,就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了大转机。这正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知道刘备如何连孙抗曹,打开前所未有的事业新局面,请看下文分解。





一五 联孙抗曹


孙权的特使鲁肃何以会跑到兵荒马乱的当阳长坂来见刘备?欲知其详,还得从头说起。

孙权字仲谋,乃扬州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市)人氏。富春孙氏是一个军功世家。孙权的父亲孙坚,早年参加进攻黄巾军,其后又举兵讨伐董卓,最终成为淮南王袁术手下一员大将。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春,孙坚受袁术之命,西攻荆州刘表,在襄阳城南的岘山,被刘表的大将黄祖射杀。四年之后,也就是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坚二十一岁的长子孙策,在扬州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周瑜的大力资助之下,率军数千由淮南渡长江,打回故乡江东。长江自芜湖以下,大体是取从南到北的流向,故而秦汉人称此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或又名江左。在东汉时期,江东是指扬州的江南部分,包括吴、会稽、丹阳、豫章四郡。孙策渡江之后,趁群雄逐鹿中原无暇南顾之机,不仅夺取了江东四郡,还把江北的庐江郡也抓在手中,俨然成为称雄江东的小霸王。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孙策听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连兵不解,立时萌发了一个出奇兵偷袭许县的主意。此计若行,曹操就真是危乎殆哉了,因为当时孙策的战斗力,比在许县以南骚扰的刘备要强得多。不料人有旦夕祸福,孙策正在调集兵将期间,突然被仇家暗杀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于是,孙策的大弟,十九岁的孙权成了江东新主。他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特别是在举贤用能上最为下工夫。而在他搜求到的一大批人才中,有一位佼佼者,这就是前往当阳的鲁肃。

鲁肃,字子敬,徐州下邳国东城县(今安徽定远县西南)人氏。鲁肃从小丧父,及长,性好仗义疏财,被周瑜所赏识,二人结为刎颈之交。孙权继兄统事,广求贤才,在周瑜的力荐之下,孙权特别召见鲁肃,咨以政事。鲁肃建议立足江东,进取荆州,“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对此建议极为佩服,从此对鲁肃格外尊重。

刘表的死讯传到江东,鲁肃立即向孙权进言,请求孙权委任自己为特使,西上荆州。自己表面上的使命是去吊丧致意,实际上是要观察荆州的动静。如果荆州的各种势力能够团结一致,那就及时与他们搞好关系,以求共抗曹操;假使荆州内部分裂,相互攻击,便应乘机进攻荆州,兼并上游,绝不能让曹操抢了先手。孙权深以鲁肃之言为当,马上派鲁肃西上荆州。

鲁肃扬帆西上,直指江陵,准备至此舍舟就步,北上襄阳。不料他虽然“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仍然慢了一步,一入江陵,就听到刘琮投降、刘备南奔的消息。按理说,此时吊丧之事已成泡影,鲁肃尽可东归返命。但是,机智果敢的鲁肃,马上意识到下一步江东将要面临曹操兵锋的威胁,为了争取盟友,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从江陵北上去见刘备。就这样,双方才在当阳长坂的战乱环境中见面了。

由于情况紧急,刘备和诸葛亮邀请鲁肃并辔南行,边走边谈。鲁肃首先转达了孙权的问候和仰慕之意,然后问刘备的去向。刘备表示感谢,并说此行拟往岭南投奔老友吴巨。鲁肃接口说道:“江东孙将军聪明仁惠,礼贤下士,士民归附,兵精粮足,足以立事建功。今为君计,莫若与之结为同盟,共济大业。若投吴巨,巨乃凡庸之辈,地方偏远,不久即将被他人吞并,届时又何以立足呢?”

刘备和诸葛亮,都觉得联孙抗曹是一条可行的出路。于是立即停止向东南前进,改道正东,直趋沔水。次日,刘备一行在沔水西岸,与顺水而下的关羽水军会合,一同乘船东下。在夏口(今湖北武汉市)进入长江之后,又顺流鼓棹,一直到江夏郡鄂县(今湖北鄂州市)的樊口才停了下来。

鲁肃西上荆州吊丧之后,孙权关心荆州局势的发展,也起身溯江上行,到豫章郡的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住下。这柴桑西接荆州,距樊口约四百里水路,在这里能够迅速得到西方的消息。

此时此刻,西面的曹操已经率军抵达江陵重镇。他在这里广集军资,大作舟舰,准备乘胜东下,毕其功于一役,把刘备和孙权两股敌对势力一并铲除。消息传来,在樊口的刘备顿时寝不安枕,食不甘味。诸葛亮对他说道:“事情十分危急了,请派我去向孙将军求援吧。”

刘备正等着诸葛亮这句话,自然马上应允。于是诸葛亮当天就和鲁肃起程东下,到柴桑去见孙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