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常败"的英雄-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刘备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始在荆襄一带访求贤才智士。这一访才使他明白:荆襄真是名副其实的藏龙卧虎之地。
当时荆襄的济济人才,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地的土著,另一类是避乱南来的中原人士。在本地的土著人士之中,一部分已经被刘表所网罗,诸如南阳的宋忠、李严、刘望之和向朗,武陵的潘濬,零陵的刘巴、襄阳的庞统即然。他们虽在荆州政府任职,却未受到刘表的真正重用,即使是有“南州士之冠冕”美誉的庞统也是如此。至于客居荆襄的中原人士,绝大多数都还是自由之身,未曾领取刘表发放的聘书和俸禄。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这些人士到荆州的时间不长,名声还没有显扬开来。二是因为他们多半抱着“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的谨慎态度,认为刘表并不是值得为之“失身”的英主,所以宁愿“啸傲山林”、“躬耕陇亩”,也不愿在刘表麾下奔走效劳。在这批寄寓之士当中,年辈较长的是豫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的司马徽,以下同辈之人,则有徐州琅邪郡诸葛亮、颍川的徐庶和石韬、豫州汝南郡孟建、冀州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南)崔州平等人。而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则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国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南)人氏。琅邪诸葛氏是一个世代簪缨之家。诸葛亮之父诸葛珪,官至兖州泰山郡丞,不幸盛年而逝,留下子嗣三人。长子诸葛瑾,后来避乱江东,成为孙权手下的大臣。次子诸葛亮和少子诸葛均,未成年时由叔父诸葛玄抚养。诸葛玄出任扬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太守,带着两个侄儿到豫章赴任,从此诸葛亮就离开故乡,再未回去。在他十余岁时,诸葛玄的太守职位由他人替代,生活出现困难,加之北方群雄大战方酣,老家也回不去,诸葛玄只好携带侄儿到荆州去投奔故旧刘表。在刘表的接济之下,诸葛玄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处名叫隆中(今湖北襄阳市西)的地方安家居住下来。不久,诸葛玄劳累成疾,瞑目长逝,未成年的诸葛亮兄弟相依为命,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
诸葛亮在隆中前后居住了十二年之久。从年代上说,是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前后,到建安十二年(207)。从年龄上说,是从十六岁到二十七岁。在这十年间,他表面上过着“躬耕陇亩”的隐居生活,有如闲云野鹤般悠哉悠哉,实际上却在蓄养胸中浩然之志气。他常常抱膝而坐,对着那绿水青山放歌一曲《梁父吟》。《梁父吟》为一首古曲,传说是曾子耕于泰山之下时作。此曲音调悲凉慷慨,而且又出自诸葛亮的老家齐鲁一带,所以每当他放歌《梁父吟》时,胸中止不住要豪情奔涌,大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意味。一曲歌罢,他便与好友徐庶、石韬、孟建等议论时政,抒发胸怀。他这三位好友,读书都有一个特点,即“务于精熟”,唯独诸葛亮是“观其大略”。“务于精熟”,字斟句酌,乃是学者型读书法;“观其大略”,取精用宏,才是政治家的读书法。从读书方法的不同,诸葛亮即已预料到彼此将来的仕途差异,所以他对三位好友说是“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而三友问他最高能做到何等官职时,诸葛亮却是“但笑而不言”。他虽然不明白说出,三位好友心中也能领会。因为在以往的畅谈之中,诸葛亮不只一次“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乐毅是什么人?那管仲乃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霸主之业。而乐毅则是战国时期的名将,曾受燕昭王之命,率军攻克齐国七十余城。管仲在“文治”上登峰造极,却不会用兵,乐毅在“武功”上震古烁今,却又不娴治国。现在诸葛亮认为自己兼有二者之长,用北方土话来说就是“一个顶俩”,你说他该做到何等官职?恐怕只能用“出将入相”四个字来形容了。
读书方法的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此处还要深究一番。读书方法不同,是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同。徐庶三人,依旧走的是东汉儒生的老路,即先熟读儒家经典,再经过察孝廉或者举茂才,到京城参加考试,然后从基层官员开始,慢慢往上升迁。由于京城考试的试题,是从众多儒经中任意抽取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进行阐释,如果对儒经不能达到“精熟”,便会面对试题无言以对。可见徐庶等三人的读书方法,既是东汉儒生的老路,更是一种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一般来说只能培养出循规蹈矩的行政官僚。孔明之所以说徐庶三人“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其原因即在于此。
但是,到了东汉后期,一种简要清新的读书方法,开始在有识之士中出现,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亮读书的目的,完全不是要走过去儒生的死路,他想要辅佐理想的领袖,当一个文武全才的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需要的知识,是历史观、大局观方面的明确指导,是治国治军方面的重大借鉴等等。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把浩繁的儒家经典一一读得精熟,既没有那样多的时间,而且会陷入字词句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他的方法,是与“精熟”完全不同的“观其大略”。“大略”二字在这里的内涵是:第一,在必读书目的选取上,要从大处着眼,真正对自己实现目标有用者才读,不是每一本都读;第二,即使是必读书,阅读时也要选取其中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精华,重点消化,也就是把书读薄,而非面面俱到。从诸葛亮以后进入仕途的表现来看,他在隆中对策时能够展现出非凡的大局观,在赤壁之战时能够提出联吴抗曹的大谋略等,都不是对儒经“务在精熟”的迂阔书生所能做到的,这就是他读书方法产生的结果。
三国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时代。后世的人们,看到三国的风云人物以谋略竞争,以武勇竞争,以辞令竞争,但是往往忽略了根本性的一点,那就是读书的竞争。上面诸葛亮与徐庶三人,已有在读书上进行竞争的意味了,只是后世往往没有注意到而已。诸葛亮的自我评价,当时有很多俗士都不以为然,总觉得这位二十刚出头的青年人是在自吹自擂。但是,也有人慧眼独具,认为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文武兼备,能够治国安邦的大才。
独具慧眼者首推庞德公。这庞德公系襄阳土著,年高德劭,为荆楚士林所景仰。诸葛亮的小姊,嫁与庞德公之子为妻,所以庞德公乃是诸葛亮的“姻伯”。后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军师中郎将的庞统,便是庞德公的侄儿。说来也怪,诸葛亮和庞统不仅年龄大致相当(前者小后者两岁),而且在其早年都不被人赏识。幸好庞德公颇有一点“论贤不避亲”的精神,决然给二位后进英豪分送一个二字评语,以定名誉。他给诸葛亮的是“卧龙”,给庞统的则是“凤雏”。《左传》有“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之说,故后世喻盖世奇才为龙,与皇帝家族但凭一种相同之遗传基因,即自我吹嘘为龙子龙孙的那一个“龙”相比,真是彼龙不同此龙!“卧龙”者,尚未施展抱负的英才也;“凤雏”者,年轻的才俊也。当时对人物的评语,大多简练而生动。龙凤虽然都是一种高度的形容,但是仔细加以品味,“卧龙”的分量,似乎要比“凤雏”更重那么一锱半铢。
其次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他比庞德公小十岁,二人推诚相交,情同兄弟。司马徽最擅长观察和评价当今人物,故而庞德公赠他以“水镜”之雅号,赞美他的品鉴如水之平,如镜之明。司马徽品评人物方面的名气虽然比庞德公大,可是他对于“卧龙”、“凤雏”这两个评语却认为精当之至,无可改易。所以后来刘备找他荐贤时,他立即推举这一对“龙”、“凤”,此是后话。
还有一位便是诸葛亮的挚友徐元直。徐庶,字元直,生于一个门户低下而宗族寡少的人家。此类人家当时习称为“单家”,单者,单薄孤单之意也。不料后来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时,见史书称“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遂谓徐庶逃难时更名为“单福”,这就完全弄错,误“单”为姓了。徐庶少年时在家乡曾经胡闹过一阵,呼朋结党,杀人放火都有他。后来改邪归正,专精读书,同学诸生都不愿与之往来,唯有同郡石韬字广元者例外。中原群雄大战起,徐庶奉老母与石韬南下荆州,在此认识了诸葛亮。其后又来了孟建(字公威),诸位外来客遂结为好友。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石韬和孟建都不置可否,而徐庶则深以为然。
刘备之所以一访就把隆中卧龙访到了手,而没有去网罗那些虾兵蟹将,全靠徐庶和司马徽之大力推荐。
刘备在荆州开始访求贤才,徐庶这时经济拮据,难以供养老母,立即主动投到刘备麾下任幕僚。刘备相当器重徐庶,对他极尽优礼,每事必先咨访其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徐庶认定刘备是一个大有作为的英略之主,比刘表要强过许多,于是有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打算。徐庶明知挚友才干远胜于己,却毫不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会受影响,古贤之高风厚谊,岂不令后世之“窝里斗”行家们愧煞?一日,徐庶对刘备说道:“将军方建大业,求才若渴,仆之挚友诸葛孔明,有卧龙之称,将军是否愿意与之见面呢?”
对诸葛亮尚一无所知的刘备,随口答道:“那就烦君请他来吧。”
徐庶赶忙说道:“此人乃旷世奇才,只能去见他,不可能让他自来,将军应当亲自到他家拜访。”
刘备表面应允,心中却有几分怀疑:我到荆州多年,怎么就没有听说过此人?徐元直之言是否有夸张成分呢?适逢那两日刘备又准备去拜访襄阳耆宿司马徽,便把此事暂放一边了。
刘备求见司马徽,是想请这位老名士在分析时局、制定方针等方面,指点指点自己。在当时,对于时事政治一类的事情,有一个习语来表达,叫做“时务。”水镜先生听了刘备来意,捻须一笑,说道:“老朽乃儒生俗士,哪里识得什么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而此间之俊杰,自有卧龙、凤雏。”
一听到“卧龙”这两个字,刘备立刻想起徐庶所说一切,他明知而故问道:“卧龙、凤雏为谁?”
水镜先生悠然答曰:“诸葛孔明、庞士元是也。”
这下子刘备才知道诸葛亮确实是一个人物。当下刘备告辞了司马徽,回府备了一份厚礼,准备尽快去拜访诸葛亮。
次日清晨,刘备带了数名随从,出樊城,渡沔水,径往襄阳正西的隆中。这隆中位于一片浅山之中,山名隆中山,地乃因山得名。两个时辰不到,刘备一行进入隆中山,来到诸葛亮居住的草庐门前。刘备下马之后,先举目四顾一番,只见连岗起伏,嘉树葱茏,透露出无限灵秀之气,他不禁脱口赞道:“好一个隐居养志的所在!”
语声未毕,草庐内已出来一个束发童子。刘备一见,连忙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不料童子答说,诸葛先生外出访友,数日后方能归来。刘备大失所望,只得怏怏而回。
过了数日,刘备再度前往隆中。依然是那童子,依然是那两句回话,结果是刘备依然怏怏回转樊城。
性格坚韧无比的刘备,在以往的创业生涯中,百折尚且不挠,哪里在乎这两次闭门羹?过了数日,他不顾朔风骤起,瑞雪飘飘,第三次前往隆中访贤。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诸葛亮。
关于“三顾茅庐”的过程,陈寿的《三国志》记载简略,只说“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也只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带过。究竟前两次诸葛亮是真的外出未归,还是托辞不见?这真情虽不得而知,但是,刘备的诚心诚意,却由此而表露在诸葛亮面前了。卧龙先生必定有一种幸运的感觉。须知天下之事若要成功,主观努力和客观机遇二者不可或缺。古往今来多少英才志士,老死于户牖之下而一事无成者,非不努力也,是不逢机遇也。想他诸葛孔明,志在为明君辅佐,自比管、乐。而要实现此点,他必须碰上这样一位主公:一是此人素质要高,不仅胸怀大志,而且度量弘广,能够使诸葛亮尽其才用。二是此人身边没有可以与诸葛亮比肩抗衡的谋臣智士,这样才能保证诸葛亮充分施展才华,一枝独秀,压倒群芳。诸葛亮居荆州多年,他之所以宁愿隐居躬耕而不投到刘表麾下者,正因为刘表具备条件二而缺乏条件一。作为北方人士,他在曹操大体平定中原之后,何以不回故乡投奔曹操而依然在异乡藏器待时?其原因即在于曹操具备条件一而缺乏条件二。细数当时群雄,真正具备以上两项条件者,除了刘备,似乎还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