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人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韩三倩哭的昏了过去。经过娘亲和娘家大哥及亲戚们的施救,才算清醒了过来。
韩三倩本来就是一个很坚强的女人,由于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和因为饥饿导致的身体虚弱,才让她失去常态。醒过来的她头脑马上就清醒了,她马上就意识到,光哭不是个办法,以后的日子总得要过,几个娃娃还得要自己来管。于是,她咬紧牙关,振作起精神,坚强地挺起了身子。在亲朋和乡邻的帮助下,妥善地安排了丈夫的后事。
将夫君埋葬之后,三十三岁就守了寡的韩三倩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她所面临着的实际困难和所承受的磨难和挫折是可想而知的。家里的粮食已剩不多,七口之家活命的重担压在了她那柔弱的肩膀上。在大灾之年,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来说,如果没有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思想境界,没有坚强的意志丶决心和毅力,没有坚定的信念与勇气,的确是很难挺过来的。面对现实,她冷静分析了一下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在和亲戚、家族商量之后,便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是把不到一岁的二儿子过继给老六。因为老六没有儿女,经过亲戚、家族的说合,她就把二儿子过继给了老六。这样做其实也是解除了老六因为没有儿女的后顾之忧。二是把大女儿薛登新送给首阳村的郑家做了童养媳,这样家里就等于少了一口子人吃饭。
民国十八年(1929),干旱仍在持续,肆虐的旱魔将所有的人都笼罩在死亡的恐怖之中。田野里,棉花叶、茨荆之类已经很难找到,草根树皮早已被剥食干净;沟岔山坡上,酸枣、草根搜掘殆尽;村子里,已有一些人因饥饿而死,有几户人家绝了根!
黄河三角洲本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突然来了这么大的一场灾难,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把这场灾难归罪到慈禧太后的头上。
那是二十七年前(光绪二十六年,公历1901年)发生在风陵渡一带的一件真实的事情。那一年,八国联军两万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其中日军约1万人,俄军4千人,英军3千人,美军2千人,法军800人,德军100人,奥军与意军加起来不到100人,德、奥、意的大部队尚未到达。8月13日进至北京城下,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英军率先由广渠门破城窜入。14日,北京失陷。次日晨,慈禧太后丢下江山社稷带上光绪皇帝仓惶出逃。
圣驾从北京经太原向西安而行。晓行夜宿,走了两个月到达了蒲州地境。当一行人马走到风陵渡以北的常王村(首阳村)时,天色已是薄暮,慈禧便准备在此歇息。
下轿之后,慈禧问李莲英:“此地何名?”李莲英答道:“伤王村。”(地方方言读“常”为“shang”) 慈禧心中不悦,说道:“此地不可住,伤王哩。”李莲英心领神会,对慈禧说道:“刚才路过的那个村子叫上元头(实际是上源头),可否退回几里住在那里。”老佛爷觉得元头即头领,可以住。便点头答应了。
老佛爷一行在上源头住了一夜之后,次日天亮后就车马南行,吅庸俚朗翘醮舐罚灰换岫愕搅藚河镇上。吅庸耪蚶酚凭茫侨∨诘厍囊桓錾唐访骋准⒌兀碳衷萍饶址欠玻褥恍凶叩帽冉匣郝5比嗣侵朗俏魈罄戏鹨萘伲脊蛟诮值懒脚裕诤簟白@戏鹨蚴傥藿 闭馐保诮值琅员呗糗俎2烁泶竦膮河东城堡的三个老太太每人端了一碗苜蓿菜疙瘩奉献给了老佛爷。老佛爷尝了之后,倍感清香。高兴之余,拿了三个元宝赏赐给了那三个老太太。
当时吅诱蛏险诔罚戏鹨睦镆桓咝耍谀抢锟戳艘惶ㄏ贰
离开吅庸耪颍恍腥寺硌刈艆河官道向风陵渡口方向行进。到达风陵渡口时,那慈禧朝四处环顾一番后叹了一口气。李莲英不知何故,问道:“老佛爷一路行走无阻,百姓敬仰迎送,没有不愉快之事发生,却是为何叹气?”
慈禧用手一指,说道:“小李子,你看前面那个山岭象什么?”李莲英顺着老佛爷的手势看了一眼前面的土山,但见那个土山中间高,四周平缓下降,形似一个巨鳌卧在黄河岸上。通晓风水的李莲英忙说道:“此地天隐祥瑞,地含灵光,日后会为国家出一位非凡人物。老佛爷眼力过人,老奴比之莫及。”
慈禧聪颖过人,棋琴书画无所不通,对天文地理,山相风水也颇有见解。当她看到这个绝佳风水之时心中必然重视。巨鳌的逐步形成,标志着这一带不久将会出现一个开国皇帝。大清帝国的江山岂能落入汉人之手?!慈禧命李莲英组织人马立即斩断巨鳌的脖子。
李莲英带人在巨鳌的脖子部位开始挖掘。传说当时挖掘期间,河水滚滚咆哮,吼声如雷。西太后胆战心惊,但毕竟是真龙天子所为,涛声不久便开始平息。
为了渡河安全,西太后命地方官吏搜集了一百多条船只,将船链接成了一座浮桥。浮桥两旁筑设护栏,黄绸铺地。在岸边点燃香火,摆案祭祀,然后才开始过河。
李莲英带人斩断巨鳌脖子之后,就形成了凤凰咀现在的这种地形。
老百姓都说,是慈禧破坏了这里的风水,触怒了天神,给这一带老百姓带来了灾难。
当然,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另当别论,但慈禧斩鳌头却是一件真事,在老天降灾的年景里,人们这么埋怨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民国十九年(1930),严重的旱灾仍在继续,秦晋豫三省毗邻地区连续三年没有收成,对河的官道上隔不远就有倒毙在路旁的男女尸体。外面每天都有许多恐怖的传言传到村子里来。
河西李坊堡的一个人因饥饿难耐上吊自杀了;夏村的岳文夫妇,因为饥饿难忍,先把自己不满3岁的小孩子活活勒死,然后夫妻双双服毒自杀;大程镇人饿的顶不住了,把房顶上霉烂的梁椽拆下来,捣碎磨细掺入棉花叶、麸皮中,做成饼子充饥。不少人因吃了这种饼而中毒身亡;西安城里,“粮价飞涨,百姓家家缺粮。小麦每石(125斤)售价由银币10元暴涨到40元,玉米每石售价20元,饥民沿门乞讨,逃亡饿毙者,”“北大街老菜市以东,东大街古物商店,盐店街风火洞口,新城南门外,北柳巷口,浸礼会门口等,到处都是饿死的尸体”
河南豫灵有夫妻两口,因饥饿难耐,晚上将自己的孩子杀掉煮食;秦巴山里有一个人去讨账,被欠账人杀掉吃了……
邻村王寮有一个富人,拿着一块掺着木渣的玉米窝窝,用两手捂住往嘴里填食。一个乞丐看到之后,上前一把将那人的木渣玉米窝窝打掉在地,然后上前用脚一踩。那富户看着被踩的粉碎的窝窝已无法食用,气哼哼地走了。他刚一走,那乞丐赶紧走上前,蹲在那里一点一点地从地下拣起馍花填到自己嘴里。
赵村有一个财主,实在受不了淀粉馍馍和树皮菜汤的难咽之苦,跑到集上买了一个烧饼,正准备吃的时候,却被一个乞丐夺走了。这财主十分生气,赶上前去夺他的烧饼。那个乞丐拿着烧饼拔腿就跑,财主后面急追。当乞丐眼看着被追上的时候,灵机一动,跑到路边的一堆牛屎跟前,顺手将烧饼塞进牛屎里面。眼看着烧饼被塞进牛屎里,那个财主气哼哼地停住了脚步,骂骂咧咧的走了。那乞丐看到追他的人走了,赶紧从牛屎里取出了烧饼,塞进嘴里狼吞虎咽地将烧饼解决了。……
因饥饿而聚众的“土匪”,到处打家劫舍,抢富户的粮食;成群的乞丐已由乞食而转为“抢食”的传言也很多。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自然灾害,其规模之大,灾难之惨烈在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薛廷臣的家里,因为年景之前多少有点积蓄,还有韩三倩过去攒下的那一瓦罐黄豆,加之韩三倩很会过日子,一家人尚且还能勉强维持着生存。当然,饥饿难耐在所难免,特别是薛有顺。以前,他的饭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数他最难受。但这个实在老实的庄稼汉忍耐力却是很强的,他虽不爱说话,但心里是亮堂的,他知道,自己的媳妇、嫂子和几个孩子也都是要活命的,自己是年轻体壮的小伙子,忍饥挨饿一点没有什么。当家的韩三倩在亲人面前一视同仁,在尽心照料儿女们的同时,总要尽力将六弟和弟媳照料好。
因为二嫂的贤德、善良,弟媳妇对她非常敬重,死神面前的妯娌,不分你我,非常和睦,有顺两口子死心踏地地维护着这个特殊的家庭,一家人同甘苦,共患难,艰难地往前苦熬着。
为了防止家里人浮肿身亡,韩三倩每顿饭都要将老六两口从沟岔里挖回来的草根和刮回来的树皮剁碎熬在锅里,然后从瓦罐里拿出黄豆放进锅里进行熬煮。不过,她将放黄豆的数量减少到了每顿饭12粒。吃饭的时候,三倩总要将那12粒豆子挑出来,每人均分两粒。
在死神面前,护犊是母亲的天性,韩三倩为了儿女极尽全力。为了让襁褓中的小臣子能活下来,她经常将自己的两粒让幼子吃掉。
就这样艰难地一天一天往过熬。
三年惨烈的年馑,在韩三倩精打细算、认真调剂和努力维持下,一家六口没有一人因饥饿而死亡。
生死面前,韩三倩能将家庭关系处理到这个程度,不仅在本村没有第二家,就是在邻村十里八乡也是没有的。这个寡妇当家的特殊家庭受到本村的人和周围邻村人们的羡慕和称赞,直到后来,也一直被乡邻们传为佳话。
启蒙 '本章字数:2750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1 08:40:24。0'
004 启 蒙
薛廷臣出生在大灾之年的开始,成长在残酷的民国十八年年馑。在那连续三年没有食物的年景里,许多身强体壮的成年人都死掉了,他却活下来了。尽管因严重的营养不良而导致他得身材瘦弱、矮小,但他能够活下来已经算是很大的造化了!这在民国十八年年馑里,的确是一个罕见的奇迹!远处不知道,就在西侯度村里,和薛廷臣同龄的人只活了和他一共两个人,比他小一到三岁的同龄人没有一个。他之所以能够活过来,是因为他有一位好母亲,是母亲用自己的生命维系了这个弱小的生命。
孩子的生命维系和健康成长靠的是父母,薛廷臣在母亲的呵护下,从人吃人,犬吃犬的年馑里活过来了。但身体的健康成长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心理的健康成长也至关重要。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父母的影响和教育至关重要。薛廷臣生长在一个单亲的家庭里,因为没有父亲,对他的教养全靠母亲一人。贤德的母亲不但维系了他的生命,而且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力行的影响和严格的教育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年馑过去之后,田里开始有了收获,但生活还是非常拮据的。这个时候的臣子已经开始有了记忆,他记忆最深的是母亲的饭做熟以后,全家人都眼巴巴先看着冒着蒸汽的锅台,看着母亲给一个人一个人在盛饭;记忆最深的是母亲让全家人吃了饭之后她才去吃那些残汤剩饭;记忆最深的是母亲和六叔母妯娌之间和睦相处的生活细节;记忆最深的是母亲常常将非常稀缺的玉米面团给了不认识的讨饭人。
那个时候,好像是河北一带的光景比其他的地方要好一点,经常有河南那边的人来这里讨饭。为了防止讨饭人的骚扰,许多家庭都养着狗。讨饭人为了防止被狗咬伤,手里总会拿着一个枣木棍子。薛廷臣家里没有养狗,韩三倩不忍让那些本来就很难得恓惶人再担惊受怕,每一次讨饭的上了门,多少她都要给打发点,总不会让他们失望着离开。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深深地刻在小臣子的脑海里。1931年冬天的一天早上,因为下雪,家里的人早上起的比较晚。下雪天外面不能干活,起床以后也都没有出门,韩三倩就烧了一锅蔓菁粥作为全家人的早饭。就在她刚开始给全家人盛饭,门外传来了一声颤兢兢的说话声:“大娘,给口热饭吃。”接着窑门被推开了,一位衣着破烂的老汉柱着枣棍,挎着一个破竹篮,颤兢兢地出现在门口。韩三倩说道:“进来吧,外面太冷。”那人往前挪了一步,站在了门里边。韩三倩给家里人每人盛了一碗粥后,将锅里仅剩的一碗粥全部盛出来,端给了那个讨饭的老汉,那个老汉连声说道:“谢谢!谢谢好人!”
小臣子看着妈妈站在锅台旁,心里在想:“这一下妈妈早上没饭吃了。”他知道,妈妈每顿做饭都是一个人一碗,从来都不会多做。
那个讨饭人吃罢饭后连声道谢,不停地说着“好人!好人!”然后转身走了。
讨饭的走了以后,韩三倩才用开水泡了一点菜疙瘩坐在灶门前的木墩子上吃着她那特殊的早饭。小臣子问妈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