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人,多年前就曾觉得,那样奇特的经历应该写或拍下来发人深省。偏文艺片,也有狠多商业元素。大时代面前小人物的悲剧传奇,结局多如此,以大哥的判断方式: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悲,就是沉石入潭默然的悲。
《格列佛再游记》
近期的睡前读物。不是因为枯燥导致催眠,而是因为文字太美。美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想象力。它令我对睡前时光贪恋,有种把黑巧克力偷拿进被窝蒙头舔尝的秘密的喜悦。每天都期待睡前一小段的阅读能带给我一个美好的梦。
我可能是对这本书而言比较温情的那种读者。创作与阅读的人各取所需不好么?
我真的好喜欢连岳。
《我与悲鸿——蒋碧微回忆录》
看完觉得应该找廖静文那本对照着读。过年时在凤凰卫视看了一会儿廖的采访,内容忘了,只记得她喑哑的喉声。大过年的,那声音未免太悲,就换台了。
徐悲鸿每和一个女人共同生活前,会先为对方取个新名字。名字取得都太漂亮:蒋碧微,孙多慈,廖静文(但我总觉得“碧”这个字太烈)。蒋著中的徐面目模糊,因为蒋本人非常强悍,刚烈无比,对大师采取不忍不让的态度,几度让徐非常的下不来台。女人有这样的性格,实在太硬,但也说明她是把他当丈夫而非别的,他们之间是平等的。
在网上找相关资料,颇有喜欢这本书的人对廖那本《徐悲鸿一生》不以为然。可见就算当事人亲自说话,仍因带有各自立场观点,无法真正了解真相。所以说要想知道真相,道听途说没戏,想从当事人那儿知道更是没戏——没有真相,或者说都是真相的素材,看你愿意怎么信、信什么了。即使不是当事人,即使是中立的仁厚的旁观者,处于时代背景下,维护对象不同,仍然难以说出客观真相。现在还有没有古代史官那样的职位?
三个女人里我比较喜欢孙多慈,倒不是因为她最有才华和美貌,而是因为她是一言未发的那个。言多必失,始终话少的还是好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VENUS》
哈哈哈。
彼得?奥图尔已经老得像个老太太了,演一个老丫挺的——不能称为“老人”,只能说是老丫挺的(充满爱意地说)。
演得真好。
中文名叫《末路爱神》……
明白为什么某些中老年男作家喜欢办保姆了。嫩啊,其粗鄙令这“嫩”更肉感更液体滴答水儿了都。
配乐真好。
btw,真受不了那种酸柔影评……“荡气回肠”……荡你大爷啊荡……怎么了就“荡气回肠”?什么呀就爱情?咱能不一见一男一女就往爱情上扯么?生命怎么就不能丑陋和可笑?为什么一定要用那些词来PS人家自己毫不在乎的彪悍的猥琐?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迟疑电视自画像》
连去大藏寺我都带着,就为了在那样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地方只能看书,怎么着也能看完吧。but没有。两个月,天天看啊,刚看完。
这本书是失眠症患者的福音。五页之内,不管之前多么精神,必能睡着。第二天还想不起来头天看的是什么内容。
如果那种画照片的“超级现实主义”画家搞写作,应该就写成这样吧。不是说他们还把照片投影在画布上画么?有时候图森先生也照着照片写作,所以才会那么细节和繁复——光凭人脑是肯定记不住的。
如果扫描仪和照相机会写作,写的一定就是这种“极少主义小说”。
反正我不喜欢。
明星说很少有人会这样坚持看自己不喜欢的小说。对,我就是很少人。
世界上最怕较劲二字。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东京昆虫物语》
薄薄一本小册子,四色,很可爱。可惜虫子的名字都译成学名,所以不大清楚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只童年记忆里有昆虫呢?
岁数一大,只人盯人了,眼里没虫儿了。
我小时候最喜欢萤火虫。这书里没有。可惜好多年没见过了,当年还是很容易找到的。不是还抓一兜子看书玩么?
在防空洞里看电影的时候,男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小纸团处理一下扔到空中,黑暗中就一小团亮光,像极了萤火虫。似乎是用汗浸的?
我念的那个小学在座小山边,半个月前我还想那山叫什么来着,结果看白宝山的报道,说他在他家后边的红光山上给他女人挖好一个尸坑……对,红光山。
因为守着红光山,同学可以找到很多小昆虫小动物做标本,印象最深有黄鼠狼,他们把冬眠的黄鼠狼放进我书包里。然后一打开铅笔盒,里面有一条冬眠的蛇……我从小人缘就不太好。还好那蛇是土黄色的,应该没毒。有次在田埂上回头看到一条黑色细蛇,身上有艳丽条纹,知道有毒,尖叫着拐着弯跑走,因为听说它只会走直线。从小就能做到临危不乱。
三乐希望儿子有这样的童年,所以买了好些小虫子给他养着。她家的蛐蛐一听到窗外的蛐蛐叫就会应和,并且声音很大。每当在电梯里听到邻居议论“这小区蛐蛐声儿也太大了”的时候,就会装聋作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其实还是喜欢看后半段那些注释的故事。前边的自问自答,看着看着就又绕回去了,像一个回形针(这词现在嫩流行哇),有出口也等于没出口何况没出口。居然有人说看出了人生的答案,有么?哪呢?人生哪那么容易就找着答案了呢?还愣是随便看一本书就给看出来的?
人老了,好多事干不了,就只好想。若没有交流的对象,自问自答,难免啰唆,车轱辘话来回说。其实起的头儿是好的,有趣的,但一个人使劲儿想就会执拗,有点老糊涂的样子。有人交流还是好的,说不来都是好的,起码有差异有碰撞就会有意思。当然这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等我老了,就算有人和我交流,也未必好意思碰撞我——我都老了,人碰我干吗?我也只好自问自答了吧。不,那我也不说我整天怎么想的,还是讲点儿信手拈来的故事吧,当孙敬修奶奶。让人自己去想去下各自的结论吧——小朋友们,人生的答案要自己去摸索,没人告你丫的。
这就是知识分子和当代高玉宝的差别。
《我们一家人》
我太喜欢这个作家了。如果说他的《手提箱》是蒙着看到的,看完《我们一家人》,我就是他坚定的拥趸了。写得太好了。好久没看书的时候被逗得满地打滚了。当然逗并没什么,但被逗了之后还叹息。
《手提箱》是通过细说手提箱里每样东西的来龙去脉,讲述作者在苏联的命运。《我们一家人》每一章讲他一个亲人的人生际遇。结构是一样的,很简单明白。这两本书也是这位作家最著名的作品,可惜英年早逝。
书很薄,八块钱,现在罕见的便宜。翻译得特别好。看这本书期间我经常用书里的话当自己的MSN名字。
。 想看书来
《红楼梦魇》
如果够老,够闲,我会不会对一本书如这样把玩般翻来覆去地凝视和发现?难。因为难对一本书有这样深入地细读。要了解的东西太多,要看的东西排不过来,被资讯的浪推着盲目地往前漂,我没有那样沉静的日子,也就没有那样沉静的情怀。知识真爆炸,一多半是无益的,脚不能沾地间时不时大口大口喝脏水。好的和着脏的反正大家都这样就看谁新陈代谢强能不能把脏的排出去了。可人和人对脏的标准也不太一样,兴许就爱留脏的,人管那叫好的,而且脏也不一定就能死人。
看《红楼梦》有些转变。少时喜黛玉,喜忧郁和才气,符合青春期的气质。工作后再看,就喜宝钗和熙凤,喜端正懂事喜能干泼辣。可现在竟然又喜欢回去了,黛玉之不尿世俗遗世独立深得我心。培养个性——掩饰个性——回复个性,这个过程我认为是符合人生的发展规律的。
对于“书”,应该是什么态度?我小时候觉得,“书”啊,天哪了不得啊,里面不得句句真理啊……我妈到现在都相信一切铅字。
但现在看书,我的态度是,不要都去相信。不要把作者宣泄的语言*当做自己的人生格言,傻瓜愤青才这样呢,真好糊弄。看乐了,乐完完了。人家作者都不爱让你信。写书越来越像写帖子。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门萨的娼妓》
本来一看这书这么厚我就退却了,怕看不动。后来想我着什么急啊?慢慢也就看完了。
很逗。知识分子逗法。肚脐以上的刻薄,不三俗。
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管准确地陈述事实叫刻薄?有些人就是只能嘲笑别人,一到自己这儿笑点就特别庄严。只能他陈述别人的事实,别人一点出他的事实,就变成不怀好意——为什么不能欣赏别人的准确?就许你显得聪明?别人都得忍着?
忘了是从哪部电影起,我坚持认为周星驰在从伍迪?艾伦那里偷师。小人物的絮叨和神经质——小知识分子的絮叨和神经质,非常近似。
最大的发现是,李碧华的《凤诱》和伍迪?艾伦的《库格麦斯插曲》惊人相似。都是男主人公用某种方法回到过去,和著名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勾搭上,再带回现代都市,旧时来人对当下光怪陆离的生活依依不舍,可最终还是要回到从前继续广大读者们了然的命运。《库格麦斯插曲》收录于伍迪?艾伦1980年出版的《副作用》,在前。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本来正看《茶花女》。五道口“春秋”关门前五折买了一批译林出的硬皮儿世界名著。以前看的是小人书。
坦白说现在对爱情小说非常so so,我老了,境界随年纪提高了。看一半明白过来,原来是一青春浪漫爱情小说。感人,轰动,因为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搁今天也不牛逼了。
半道儿拿着《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就先看这个。一看就疯了。就觉得自己写得这么烂,出什么版啊?怎么那么不要脸啊。
几年前常见老王那会儿没话找话地问过,您最近没写东西啊?他一副似忍得意似忍我无聊的表情说,写哪,当然写啊,刚写了……也不愿多说。憋大事儿的样子。
这本看完,别的不用看了。靠写字吃饭的人,稍懂事的从此了无生趣。我都绝望了——尤其懂事。后来想起苗师傅说的,看那谁的小说找回点自信,才获得些微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每一章末,都看得想哭一场。
其文字之美。之干净。
过程中一直恨自己英文不好,不能把它翻译了,老怕别人不明白,万一翻不好,莫名就着急了。
应该得诺贝尔。爱给不给。
《千岁寒》我没看完,起头儿就high我跟不上。这本不一样。这本像他手把手带着,慢慢往起走,就对了,劲儿就同步了。
爱情算什么啊。疯狂的小事?把“疯狂”去了吧。任何爱情小说,从此轻如鸿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的绝版青春》
N年前做杂志编辑,常为选题烦恼。一次有女友问,为什么不采丁天?我说可以哇,听说介四老王指定的接班人哇,不过现在改系去写恐怖小说了。有段时间我还老给人讲里面的鬼故事。女友说那我得亲自去采,听说丁天长得还不错。看来她是想戏人家,我欣然准了。
采完,交稿,我随口问,如何。她说,还行,和想象中不一样,有点老气横秋。
多年来见过的丁天照片多是同一张,45度微侧脸,眼神偶像。在男作家里算有姿色的。一直没亲眼见过。前俩礼拜终于见了。也没觉得老气横秋,也不偶像,笑容稍轻浮。也不是故意的,是因为笑得太稀烂。
这本小说是可以快速读完那种,没什么事儿,多情而记性好。语气平淡得有点老范儿,对写法的高层次追求隐隐可见,又收着没放。头两章我以为还是恐怖小说,后来就没了。有一点我喜欢,就是长时间的平淡叙述里突然就不正经了,不仅突然,还迅速,戛然而止,像是板着脸的老干部一恍神儿做了个鬼脸,比如闷骚地和果儿去划船想用脚够岸结果变成反作用力一脚岸上一脚船上越离越远活活把自己劈水里了。
我老把石康、丁天、冯唐三个人同时想起来,跟他们写作题材的类似有关。心里也排过座次,那谁第一,那谁和那谁并列第二哈哈哈。前两天去长江文艺,人说你们70后没有领军人物啊,我说——那谁啊。
现在他们都将不惑,青春的旧怎么也该怀恶心了,猜一猜各自的下一本写什么?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地球上的王家庄》
这是一套丛书,我只买了毕飞宇一本。我对毕是喜欢的,他的书大多数都看过,他和严歌苓分别算是我心中那套文学扑克里的黑红桃疙瘩吧。
这书的设置挺好的,包含作家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再附上关于文学和写作的访谈、成长照片、著作目录、大事年表,等等。因为所有作品都是作家自己选的,所以对他们能够建立虽然可能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