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四爷在上 >

第9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四爷在上-第9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四爷在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额图低下头去,四月的天,却出了一头的汗。
**
康熙是个孝顺的人,此次南巡,带了太后同行。
因为太后养着五阿哥,宜妃在太后跟前也有几分体面,四妃中便点了宜妃随驾,此外还有两个年轻娇美的贵人。
南巡来回三个来月,男人嘛,总是有需要的,总不能让皇上憋着吧?
宜妃此时年纪大了,虽说在宫里娇养着,各色补品吃着用着,看着很年轻,可到底年近四十的人了,宫里又多的是年轻娇媚的美人儿,包括宜妃在内的四妃如今都只有面上的体面尊贵,皇上的临幸是没有了的。
所以,那两个年轻娇美的贵人就是专门伺候皇上的 的。
有着后宫主子随行,按常例要召见大臣们的家小。
花厅内,莺莺燕燕好不热闹,十岁以上的女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们也涂脂抹粉,尽可能的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
皇上在苏州的时候,纳了知县王国栋之女,这消息都传开了。所以,家中有女孩儿的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就盼着自家的女孩儿能入了皇上的眼。
按照父亲的官职,黛玉的位置很靠前,在她前面的只有协领伊拉里·钴春的妻女。
同是从三品,满臣肯定会排在汉臣前面!
黛玉觉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首先在穿着上,在一群穿红着绿,明媚鲜妍的女孩子中,她一身雪青色显得格外突兀。然后在打扮上,别的女孩都涂脂抹粉、身上带着漂亮的钗环,而黛玉只系了个藕色的荷包,头上只绑了鹅黄的缎带。
就这,还是怕打扮太素冲撞了贵人才换上的,平日里在家黛玉都是一色的白。
最让黛玉觉得自己另类的是,那些女孩子,别管年龄大小,都争相表现自己。要知道,现在花厅里伺候的奴才可都是宫里的人,指不定就是贵主子们特意放在外面的眼睛。
黛玉不紧不慢的吃着桌上的点心,一大早就来候着,她的肚子早就饿了。
周围顿时投来无数诧异的眼神。
众人都是等了许久的,肚子也早就空空如也,可是为了不在贵主子面前失态,都强忍着没有吃东西。谁也不知道贵主子什么时候召见,万一召见的时候你正好去如厕了,岂不是大大的丢脸?
黛玉才不管这些,人有三急嘛,再说她还小呢,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饿肚子呢?况且林妹妹的身体本来就弱,这一年来她好不容易才调理的不常生病了,可不能因为这些无聊的原因把肠胃弄坏了。
吃了七分饱,再喝了茶水漱口,黛玉对一旁伺候的嬷嬷腼腆的笑了笑,“嬷嬷,玉儿想更衣。”
那嬷嬷脸上显出些惊讶的神色来,再看向黛玉时,眼底多了些暖意,“林姑娘请随奴婢来。”
黛玉这边的动静花厅内的众人都留意到了,好多人都用帕子掩着嘴轻笑,怕是都在心里说她没有教养呢。
黛玉离开不久,这边太后就开始召见了。那些饿着肚子嫉妒黛玉吃饱喝足的人都在心里幸灾乐祸着。
正堂空间有限,众人在外面的院子里磕了头,只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家人才得以进入正堂请安。按照之前的位次顺序,众人依次进入,自报家门后叩头请安,然后在两侧的椅子上坐下。
最后一个人坐下,宜妃看了眼左侧第一桌上的一个空位,“巡盐御史林大人的家人可有来?”
钴春的妻子赫舍里氏欠了欠身,回道:“林姑娘就坐在奴婢旁边,方才林姑娘吃了不少的茶点,仿似更衣去了。”说着,赫舍里氏叹息一声:“林姑娘的娘去年没了,倒也怪可怜的。”言下之意却是说黛玉没教养罢了。
余下众人都抿着嘴笑,气氛瞬间就怪异起来。

☆、第十七章 太后和宜妃的好感

就在众人以为太后会怪罪黛玉失了礼数时,宜妃轻笑一声,侧身对太后笑道:“林姑娘倒是纯粹得很,这样的孩子现在可真是少见了,可怜臣妾没个女儿,要不然也定是和林姑娘一般娇憨可爱。”
谁都没料到宜妃会为黛玉说话,好些个都忍不住愣了神。这戏法是怎么变的?难道林家和宜妃还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瓜葛么?
其实她们都想多了,宜妃的性子颇为爽利,最讨厌那种矫揉造作的女人,黛玉的举止不过是合了她的心意。再者,对于元后一族的人,宜妃可是向来没什么好感,赫舍里氏也是撞到了枪口上。今天这话要是由别人口中说出来,宜妃恐怕也不会为了那一丝丝的好感为黛玉说话了。
太后当下就乐了:“怪不得你喜欢她,依哀家看来,这孩子倒是有你当年的风范。”
宜妃就笑道:“谢太后夸。”
太后笑着指她:“哀家怎么就夸你了?”
宜妃笑道:“贾淑人当年也是才貌双全,太后您还夸过呢。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林姑娘定也是个好的。太后说林姑娘有臣妾当年的风范,不就是在夸臣妾吗。”
太后更乐了,这也是四妃中太后更喜欢宜妃的一个原因,谁不喜欢说话讨喜的?笑过,太后道:“哀家想起来了,林如海当年娶的可不就是贾公爷的嫡孙女。”
“太后您记性真好。”宜妃奉承了一句,末了叹道:“听闻贾淑人去年过世了,只是可怜了林姑娘。”
太后最是慈悲心肠,听了宜妃的话,也叹息一声:“可怜见的,这么小就没了娘。”
赫舍里氏扯了扯脸皮,心里对宜妃是恨极了。
宜妃淡淡的瞥了她一眼,轻轻的笑了。
正堂内暗潮汹涌,这时,魏嬷嬷进来了,“太后娘娘,林姑娘说身上戴孝怕冲撞了贵人,托奴才代为献礼。这个荷包是林姑娘亲手做的,里面装着一枚平安符,这平安符林姑娘在佛前供奉了四十九日,诵经百遍。林姑娘说,希望菩萨保佑太后娘娘身体康健、常乐开怀。”
太后喟叹一声,“听了太多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事如意之类的话,这两句简单而直白的话才真是说到哀家心坎儿里了。人生在世不就求一个身体健康,心情愉悦么?这丫头太实在了,怕是要吃亏的。”
宜妃心下暗转,听太后这话,林家这丫头显然是极得太后心意了,宜妃本来对她印象也不错,当下就示意魏嬷嬷把荷包呈上来。宜妃拿了那荷包在手,噗的就乐了,“太后,林丫头千好万好,就这女红寒碜了点。别说,这也有臣妾的风范呢。”
宜妃是典型的八旗女子,骑射、管家都是一等一的,就是汉女那一套琴棋书画和女红惨不忍睹。
太后接过一看,也笑了,“和个小丫头比,你倒是出息了。”
当下就让身旁伺候的宫女将这个荷包戴在了身上,这一举动更加惹得众人侧目了。
魏嬷嬷又说:“林姑娘献给宜妃娘娘的是一把亲手制作的檀香扇。”
“林丫头还会做这个?”
宜妃接过扇子打开,扇面就巴掌大小,共有十二根扇叶,扇叶顶端镂空雕刻着十二令花卉,其下刻着相应的花令诗。扇了两下,扑面而来的凉风带着淡淡的檀香,让人顿时神清气爽。
要说随驾出行自然是极体面的事,也标示着皇上的荣宠,可连着几个月的车船劳顿,就是铁打的身体也疲累了。此时扇了两扇,竟然觉得精神舒畅起来,宜妃顿时就有些爱不释手了,对着太后笑道:“林丫头的手可真巧,这么精致的东西难为她怎么做出来的。”
两个主子都夸了,剩下的人自然满口说好。
太后和宜妃都赏下不少好东西,太后又让魏嬷嬷亲自送黛玉回家。
虽然太后没有召见黛玉,可众人哪里看不出来,这是太后她老人家对黛玉的爱护。戴孝晋见,没事倒还好,万一主子们谁有个头疼脑热的,说不定就得算在黛玉头上。
**
这边黛玉回家之后,得知父亲还未回来,便先去了小佛堂。
“玉儿回来了,可还顺利?”元容温润的笑着,伸手轻柔的帮黛玉整理着衣裳。
黛玉在她身上蹭了蹭:“一点都不好玩,那里的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玉儿一点也不喜欢她们。”
元容自然知道,黛玉这一身清雅的装扮有多灵气,那些看不得别人的好自然心生恶意了。元容淡淡的笑:“不用理她们,玉儿要记得,做人要守住本心,不要轻易被别人影响。”
黛玉冲着她甜甜一笑:“玉儿记得啦。”
元容摸摸她的脸,心里觉得很熨帖,这么乖巧的孩子,叫她如何不喜欢?
“元容姨姨,太后好晚才召见,玉儿肚子都等得饿了。”相处久了,黛玉就不再叫元容“元容师父”,而是叫元容姨姨了。“不知道今天那些糕点是不是御厨做的,好好吃哦。她们都不吃,就玉儿一个吃了,玉儿吃的时候她们还拿怪怪的眼神看我,真讨厌!后来玉儿想如厕,就请一个嬷嬷带玉儿去了……”
元容心里咯噔一声,急忙问:“可误了召见的时辰?”
“您怎么知道的?玉儿回去的时候,看到屋子里的人都走光了,可吓坏了呢。那个嬷嬷说应该是太后召见了,玉儿就按照姨姨昨天说的,告诉那个嬷嬷,玉儿在守孝,不好冲撞了太后娘娘,请那个嬷嬷代为送上礼物。”
“那太后是什么反应?”
“后来那个嬷嬷出来,说太后和宜妃娘娘很喜欢我送的礼物,那个嬷嬷还送我回来呢。”
元容略略有些惊讶,没有主子们的吩咐,奴才是不会擅自行事的,那个嬷嬷肯定是太后派她出来送玉儿的。据她所了解,太后虽然比较慈和,却很少表现出喜恶,向来都是按规矩办事。这回能派一个嬷嬷送黛玉回来,显然是极喜欢她。想了想,元容问:“是哪个嬷嬷?知道怎么称呼吗?”
“是魏嬷嬷。元容姨姨您认识吗?”
“贫尼当然不认识,不过听我娘亲提过。这位魏嬷嬷原本是承乾宫的三等侍女,佟佳皇后过世后,魏嬷嬷在储秀宫待了两年,后来又辗转进入了太后宫中伺候,现在是太后宫里的二等嬷嬷。”
黛玉点着下巴想:伺候过佟佳氏,会是佟家的人吗?

☆、第十八章 黛玉的烦恼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晚上康熙忙完了公务第一时间就带着儿子们去给太后请安,终康熙一生,在“孝”字上确实为人们做出了表率。
“皇帝来了。”太后今天精神不错,看到康熙带着孩子们来请安,越发高兴,赶紧让孙儿们起来,又让人奉上瓜果茶点。
康熙非常敏锐,只一眼就发现太后今天气色很好,于是笑着说:“皇额娘今儿个气色很好,可是有什么高兴的事?”
宜妃拿着檀香扇掩嘴笑道:“臣妾也觉得太后气色比前几日好了很多,不说太后,就是臣妾也觉得身上松快了几分。”
宜妃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模样让康熙眼神一亮,仔细看了看她的面色,点头道:“确实精神了。这扇子可是今儿谁孝敬的?往日没见你使过。”
康熙一句话让宜妃心里甜滋滋的,皇上注意到这扇子的陌生,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将她放在了心上,这才对她使唤的东西都有印象。
于是宜妃笑得更灿烂了,“皇上英明!这檀香扇是巡盐御史林大人的嫡女亲手做的。林丫头为太后求了平安符,放在佛前供奉了四十九日,诵经百遍。”又将黛玉在太后召见前吃了茶点去更衣的事说了,笑道,“林丫头是个实诚的人,臣妾还真想见见这个讨喜的丫头。只可惜她如今在孝中,太后怜惜她,没有召见。”
康熙淡淡一笑:“你要是喜欢这丫头,等明年林如海上京述职的时候,林丫头也出了孝期,到时让林如海带她去京里给你请安。”
康熙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林如海坚定的拥护皇权,从不参合到阿哥们中间,去年不偏不倚的打击了太子党和大阿哥党,更让康熙对他放心。对于忠心于他的人,康熙不介意给他一些体面。
另一方面,宜妃三个儿子,小儿子已经在前几年夭折了,剩下五阿哥胤祺和九阿哥胤禟。
胤祺养在太后跟前儿,从顺治开始,满清皇朝的统治者就开始疏远蒙古,不管是顺治还是康熙,都不愿再让蒙古女人把持后宫。所以,在太后跟前儿养大的胤祺,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继位的资格。
看康熙给他选的福晋就知道了!
康熙早期的阿哥们,哪个的福晋不是一二品大员之女?
而胤祺的福晋呢?她的父亲仅仅是从五品的员外郎!从五品啊!简直是不给胤祺任何的希望!
而胤禟又是个不着调的,政事上毫无建树,偏喜欢低贱的商贾之事。
此时阿哥们之间的争斗主要还是在太子和大阿哥之间,这会儿可还没有八爷党这个称呼。胤禟虽然和八阿哥胤禩走得近,更多的却只是因为胤禩娶了郭络罗氏,胤禟和胤眩淇梢膊淮蠖愿丁�
所以,康熙现在并不怎么担心宜妃向林如海示好。
宜妃便笑:“那敢情好,臣妾先谢过皇上了。”
胤眩残α耍拱⒙暾饷刺Ь倭止媚铮簿吞Ь倭秩绾A恕?蠢春拱⒙晔翘诵牡囊莺莸拇蛩魅牧沉耍『伲蛩魅牧尘褪谴蛱拥牧常费|表示打得好!
**
当晚,林如海随侍在知府衙门,等第二天康熙一行离开扬州后才得以回府。
“爹爹,喝碗鸡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