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穿越之外挂大作战 >

第84章

穿越之外挂大作战-第84章

小说: 穿越之外挂大作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庄就不必说了,那是朝廷按制给,到时是谁就领走谁,至于私人置田地庄子宅子铺子,分配情况我已写这张纸上,已着人誊写了几份,你们看看就清楚了。”
  便示意宫女,将桌上几份分配方案递给李侧妃等人。 :》_


☆、第一五三章 掌家难

  
  简安宁看到,分给庶子和准备当嫁妆给庶女们陪嫁田地庄子宅子铺子都不多,当然,由于庶女们给了八千两嫁银,这时分到不动产就比她们兄弟们少了,比如她们都没宅子,只有男丁有宅。所以平均起来看,虽然庶女们嫁银多,但因不动产少些,仍比庶子们所得少多了,这也很正常,本来古代不动产大头就是由男丁继承,女子们嫁妆中虽有些,但自然比不上男丁们继承,毕竟当家挣下家业,就是为了传子孙,总不可能给女婿家挣吧。
  剩下大头,自然是给赵栩这个嫡子,但赵栩分到也不多,简安宁想着,这多是因为,一来,当年安平王府从东平王府分家时,恐怕也没分到多少,而安平王府不过传承了两代,子孙们又不努力,没省下多少银子置办大量不动产,所以东西较少;二来,王爷庶子庶女太多了,本来东西就少,再这么多人一瓜分,每人能分到多少呢?所以便是赵栩这个嫡子,也分不了多少了。
  好赵栩将来是郡王,有大量官庄,所以这些私产以及账面上银子不多也无所谓,反正皇庄每年会有大量产出,他又不用靠账面上银子过日子。
  虽然这已经是终分配方案,但安平郡王怕众人说以后家产若多了或变少了怎么还能这样处理,毕竟别人不知道他时日不多了啊,恐怕不愿意一直按这个标准分家产,于是又加了句好让众人放心,道:“以后根据府里情况,每年修订一次,要是哪年还没修订我就过去了,可以按前一年分。也省得像有些府上那样,因为长辈没将家产分配好,结果事出突然过去了,家里闹成了一团,反为不美。”
  因安平郡王分配方案,跟各家嫡庶分配财产比例差不多,再加上他后面又追加了这样一句,所以大家也就没什么意见了,况且有意见也不敢提——人人都知道安平郡王脾气不好,怕提了裭了自己那一份。可是要糟了,别以为这种事安平郡王干不出来,就他那坏脾气。能有什么事是他干不出来。
  “好了,主要事就是这么多,拿着东西就散了吧。”安平郡王将心头这桩大事解决了,感觉肩头都轻了许多,这一轻松。就像一个绷紧了弦松弛了下来,只觉得加倦累,便挥手让众人离开,他要好好休息一下。
  简安宁看安平郡王神色越来越差,灰败之色愈浓,觉得他似乎有点不对劲。暗道莫不是王爷知道自己身体不佳了,所以才这样将后事安排好了?
  想到这儿,简安宁不由向赵栩看了过去。暗道要真是这样,赵栩还不过是个十七岁少年郎,他能当家理事、撑起王府吗?
  赵栩还不知道他父王情况,这时看简安宁朝他看来,不由对她呲牙咧嘴。他近不见她,果然没被她欺负了。心情大好,暗道就要这样一直冷落下去,看简安宁怎么办!到时这个死丫头就要向自己求饶了。
  简安宁看赵栩显然没发现他父亲情况不对,仍是没心没肺,不由摇头,暗道算了,也许是自己多想吧,不过以后有机会,倒是可以看看安平郡王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是能帮就帮他一把,毕竟她看出来,安平郡王除了好色,人还不错。——以前因知道安平郡王好色,怕扫描他情况时,会看到少儿不宜镜头,所以简安宁极少查看安平郡王情况,以致她眼下并不知道安平郡王要死了。
  回去后,绿竹和青翠知道她将主持中馈权力拿到了手,俱是喜气盈腮,笑道:“娘娘,这下可好了,以后这府里事,就是娘娘作主了,不用怕别人轻慢了。”
  简安宁听了两人话,也不去说拿到了账册,估计李侧妃也不想放权话,只是怕两人担心,于是只笑不语。
  果然,第二天后院那些管事媳妇们除了要东西,其他人都不过来回话,便是简安宁召唤她们,她们也消极怠工,来慢腾腾,一上午也没吩咐下去几件事情。
  而要东西,让人去库房取东西,库房人还推三阻四,说是简安宁这儿没做好那儿没做好,扬言要是东西少了,跟账上不符,可不要找她们。
  有人不动声色坑她,比如,府里不少事都是有规矩,关于这个,简安宁因想到以后自己是这府里主人,怕到时接手事情上手慢,所以一进府就开始预习,即,不时扫描李侧妃如何处理事情,以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对不少事怎么处理还是知道,但对外人来说,她来乍到,该不懂才是,于是简安宁便装作不知道试探了几次,问众人怎么处理,结果这些人虽不敢明目张胆地提供错误处理方法,毕竟这样做简安宁一旦出事了说出来责任就全她们身上了,却故意说不全面,比如只说通常处理办法,却不说特殊情况下处理办法,简安宁若次次都按她们说做了,搞不好哪次碰上了特殊情况就要出问题了,但她们说又没错,简安宁若要责怪她们,她们也可以推脱,说简安宁问她们时她们回答处理方法没错,只是有了特殊情况简安宁没问她们,处理错了那也怪不了她们。
  诸如此类情况种种。
  眼见得府里管事们不吩咐人做事,就要乱起来了,简安宁只看着,并未出声,随着他们乱来,偶尔查“看”一下仓库那边动静,偶尔则查“看”一下李侧妃那儿动静,好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这不,这会儿就“看见”那几个自己叫不动管事媳妇李侧妃那边跟李侧妃奉承着呢。
  一个胖管事媳妇拿着帕子捂着嘴笑道:“娘娘,您不知道,小估摸着那世子妃嗓子都喊哑了,也没支使动几个人,到时,少不得还要请教娘娘,让娘娘帮忙。”
  一个脸上有颗痣管事媳妇叹气道:“奴婢看得派人点醒世子妃才行,那姑娘好像木很,眼看着没人叫动,也不知道过来请教娘娘,仍那儿一板一眼按每天章程吩咐着事儿呢,奴婢看,估计是到晚上,也做不完那些事了。”
  这管事媳妇话说完,不少人都说“极是极是”,有人便道:“跟世子妃这样木头人打交道,不说明白是不行,不如娘娘指点她一番。”
  李侧妃看果然跟自己预想中一样发展,笑道:“这事终归是世子妃事,派人指点她,那不是打世子妃脸,说她做事不行么?所以,还是等世子妃自己想起来再说吧,年轻姑娘家家,脸皮薄,咱们不能看她做不好,心直口地上前说,你不行,得找谁谁谁,那还不要把小姑娘羞哭啊。”
  管事媳妇们是听出来了,李侧妃根本不打算伸手帮忙,是打算看简安宁笑话,看她弄不下去了来求她出山,于是一个两个便顺着这话头又说了下去,道:“倒也是,还是娘娘体恤,不像我们做事总是毛毛糙糙。”
  李侧妃正自己院里等着听简安宁笑话呢,就听宫女来报,道:“汪夫人和朱夫人带着芝县君和芊乡君过来了。”
  不是所有宗室都有封号,要不然宗室那么多,封号都要取不过来了,所以一般男镇国将军以下,女县主以下,都没有封号,像这芝县君和芊乡君,便是以名字来称呼并区分,要不然碰到大量宗室一起,各种封号叫起来,没个区分,不要乱了套吗?
  因这两个宗室姑娘已满了13岁,按制便得了分封。
  这汪氏和朱氏却是什么人呢?
  原来这两人,前头那芝县君和她母亲汪氏,是安平郡王庶弟媳妇和嫡女;那个芊乡君和她母亲朱氏,跟这府上关系就要远点了,不过当年也是跟安平王府一样,是从东平王府分出来,跟安平王爷算是同一个祖父,只是她家头上是庶出,所以她跟这府上虽是同宗,但因为公公是庶出,朱氏丈夫虽是嫡子,也不过是个奉国将军,女儿分封就只有个末等乡君身份了,这还是嫡女,庶女甚至都没封号跟平民一样了,因着东平王府繁衍了许多代,分支不知道多少,她有心上前奉承,只因身份低微也奉承不上前,得不到什么好处,于是便转而奉承上了安平王府,因以前都是李侧妃掌家,所以奉承便是她了。
  像先前简安宁拒为庶妃时候,两人就李侧妃跟前,当时两人也跟李侧妃身后,附和着取笑简安宁狂妄,只是没想到一转眼,人家还真成了世子妃,让两人不由感叹世事无常,再是预料不到,不过成了世子妃也没用,毕竟掌家大权李侧妃手上,所以她们仍李侧妃这边讨好,并未去简安宁那边。 :》_


☆、第一五四章 找赵栩帮忙

  
  要说奉承大宗有什么好处吗?这当然是有,要不然她奉承干吗?主要是些什么好处呢?比如说,她们府上有铺子,如果安平王府需要买什么东西,而她们铺子里又有,她们这会儿奉承了李侧妃,李侧妃就会从她们家铺子购进了,这样她们家不就能小赚一笔?再比如,王府有典仪所,是专门教宗室子女礼仪规矩地方,托李侧妃恩准,她们就将女儿送到王府里跟王府姑娘们一起学规矩,这样,不但可以省下一笔请教引嬷嬷开支,还比自己请教好,看,这不都是好处?
  其实朱氏听从王府学习礼仪女儿赵芊回来说了安平王府发生了交权事后,一开始也不知道以后继续奉承谁好,虽然听说简安宁是个没用,搞不好王爷没死所以李侧妃还不用搬出去前会被李侧妃制着,握不到实权,要是这时巴结她李侧妃那儿就不会给自己好处了,但也不能光看到眼前,要知道以后安平王爷过世了,李侧妃是肯定要离开王府不可能一辈子霸王府,也就是说,哪怕简安宁再懦弱呢,她以后也是王府当家人,如果自己这时不巴结她,却奉承李侧妃,以后只怕要没好处了,所以到底要怎么办,她还真有点拿不定主意,后还是她女儿赵芊帮她解决了这个难题。
  赵芊道:“我们眼下还是奉承李侧妃较好,毕竟王爷还年轻,一时又不会过世,李侧妃肯定会控制王府很长时间,所以我们现自然奉承李侧妃较好,等以后王爷过世了,世子妃掌家了。娘可让以后嫂子出面跟世子妃修好,就说以前是娘您做不对,她代为赔礼,反正那都是很多年后事了,娘年纪大了,也该享享清福了,让嫂子过来奉承正情理之中。这样一来,王爷时咱们得到了好处,王爷过世了,让嫂子打着替您赔礼道歉幌子。拉拢了世子妃,咱们照样还能得到好处,如何?”
  反正到时她嫂子能不能讨好简安宁她是懒得管那么多了。她只知道,她没嫁人前这一两年,王爷估计是不会死,也就是说,王府可能还是李侧妃天下。所以现仍巴结李侧妃是应该,至于以后王爷死了简安宁掌了权,因她现巴结李侧妃对她不话,那就不好了,反正很久以后她都嫁人了,一辈子也不知道会碰到几次。不喜欢她就不喜欢呗,她那时也不用意了,只要让她嫁人前能继续跟着嬷嬷学习礼仪规矩。免得家里请不起上档次嬷嬷,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成。
  ——若不是安平王爷要死了,赵芊这个指望两头得到好处想法倒是也正确,不过很可惜是,安平王爷马上就要死了。她恐怕要人算不如天算了。
  朱氏不知道女儿心里想,只觉得女儿想法很好。喜道:“还是女儿有见识,就这么办吧!”
  于是便是这会儿带着女儿出现李侧妃这儿、仍然奉承她原因了。
  双方见了礼,李侧妃便吩咐人上茶看座。
  因李侧妃不过是个郡王侧妃,是正二品品衔,而汪氏丈夫是辅国将军,同样是二品,所以她俩之间只用行平礼就行了,所以见礼话,并不是汪氏朱氏给李侧妃行礼,却是朱氏给李侧妃行礼,汪氏并不用向李侧妃行礼,不过汪氏要奉承她,对她也很礼敬就是了。
  那厢,赵芝和赵芊也过来给李侧妃见礼,李侧妃看着这两个姑娘,笑道:“两个丫头规矩,是学越来越好了,才多久事啊,记得仿佛才昨天,你们母亲带着你们过来,说要这府里学规矩,没想到一眨眼,就出落得亭亭玉立,端庄得体了,时间过真。”
  汪氏朱氏听李侧妃提当初学规矩事,知道她话里话外暗示,忙道:“这些年多亏了娘娘照应,孩子们才能如此,这份情,我们一直记着呢。”
  李侧妃摇了摇手,道:“别这么说,这是孩子们有出息,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把这功劳往我头上挂,没让我臊慌。”
  汪氏朱氏暗道你提这一茬,不就是想让我们记你恩情吗?这时又这般推辞,有够虚伪,不过虽知道李侧妃是什么样人,只因她们还要靠她带挈着孩子们,所以均是连连道:“本来就是娘娘功劳。”
  李侧妃看她们分得清谁才是这府里真正掌权者,自是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