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二相-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次次来艳姬这处,次次都要受气,可每每也寻不出话来驳他,真叫人有些郁郁。
两个女婢端着茶具款款而来,摆到桌上一瞧却未是夜添香,未央似有些不悦,透着些讪意:“娇主果然很是心疼那一点点的茶叶,那未某又何必添上这一笔。”
艳姬往未央那处望去,似有些挑衅:“若说丞相大人这一笔添的讨人欢喜,艳姬便命人奉上夜添香,如何?”
白于裳一听艳姬此言便来了兴致,脱口而出道:“那这笔让白某来添。”
“请国师大人不必糟蹋我这画了。”艳姬甚有些不屑,谁不知道白于裳只有两片嘴皮,却无真本事,若说让她添,只怕又要重画一副。
未央小有些得意,往白于裳那里轻挑一眼,便提起狼豪,一手紧捏住右手的袖口,在画上添了几笔,却似画中出了神彩,比方才更显瑰丽。
艳姬虽面无声色,却在心底不得不服,又往那画细瞧了瞧,而后便吩咐下人上夜添香,口气清冷对未央言:“丞相大人果然名不虚传,竟妙笔生花了。”
“娇主抬举未某了,只是恰巧会些一二,终究不及娇主的画风。”未央此刻极为谦虚。
白于裳往那张画轻撇一眼,却还真是比方才出彩了许多,暗想想未央这厮倒有些本事,她径自掀袍坐在竹凳上。
而未央与艳姬却是并排立在一处你一句我一言,聊的甚是投机,白于裳便趁机打开了原先艳姬饮茶的茶壶,倒出了一些茶叶放到绢帕中又小心翼翼藏进自己的衣袖里。
未央的眼角余光将白于裳的一举一动瞧的分明,面上却依旧在与艳姬侃侃而谈:“有关科考的书籍都已搬至府上,娇主且好生准备才是。”
“往后就要与丞相大人同朝为官,还望多多关照些才好。”艳姬客气出言,眼下这作派似已是左相的姿态,竟弄的未央都有些措手不及,想不到他竟如此的自信满满。
白于裳冷哼一声,忍不住出言:“娇主先将那些书籍瞧全了再言,莫要夸在前头,后被人耻笑。”
“这世上总是有人要被耻笑的,但若说真要去街头巷尾探听探听,也不知会是谁排在最前头。”艳姬眼眸轻转,含沙射影。
未央只笑不语,甚是受用,越发觉着到底还是男人与自己才是一路。
白于裳只当未听到,她一想到艳姬这厮就要从脸烂到脚便有些暗爽,让他嘴在贱,总有要求自己的一日,到了那日在恨恨的虐他!
艳姬见白于裳不与自己斗嘴,便示意未央饮茶。
未央才要拿起杯子,却听外头有人来禀报:“丞相大人,陛下有急事召见。”
“你下去吧,我即刻就到。”未央轻一挥袖命人先退下,后又拱手对着艳姬出言,“怕是眼下连喝茶的功夫都未有了,若说娇主不介意,能否让未某将这茶带回府上饮?”
艳姬微一皱眉,往方才那画上一瞧,终于言:“那就随丞相大人带走吧。”
未央言谢,便命底下人拿了那套茶具走人,白于裳轻捏了捏自己的衣袖便觉有些恼,为何这厮不
早说他会出这一招,方才也不必胆颤心惊的去偷茶叶了。
艳姬见白于裳还未有要走的意思,便对她下了逐客令:“国师大人这是要赖到几时?”
未央走到桃林中隐约听到这一句,忍不住顿足回眸而视,后又提步离开了,嘴上带着笑意,且越扬越上。
白于裳觉着可气,只冷笑道:“娇主往后可不仅要与丞相大人同朝为官,与白某亦是,何必两样对待。”
艳姬不语,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白于裳提袍下了亭台,径直出了院落,也不出他艳姬的府邸,只越过那面坍塌的墙走回自己府上,进了屋子直挺挺躺在床上,暗忖着那货跟未央才是一路的。
但眼下还真瞧不出谁与谁是一路的,亦或是他们都各奉其主也不定。
作者有话要说:
、一国二相
眼看审查严柯之事有了眉目,芸凰便吩咐白于裳去严肖染那处瞧瞧究竟,这种朝中无人愿做之事一般都丢在她身上,谁让她最悠哉呢,平日里也不干什么正经事。
白于裳自己倒甚是乐意,能与天下第一聪明人套套近乎亦是件能长智慧之事,就屁颠颠的去了。
严府只是个四方小院,一进大门就见一处空地,栽有一株枣树,却未是开花结果时令。
左右各有厢房,架建二层,左右回廊环绕,再进便是厅堂。
此时府内空地上竟晒着极为刺眼的好东西,密密的排了几列,个个都泛着银光。
白于裳边踱进院子边对着坐在廊上的严肖染笑道:“这银子放在这处也不怕晒化了。”
“日头底下晒过的银子才敢放进箱子里去,且也用的安心。”严肖染这话说的似有些深意,但白于裳却不愿深究,她一向不肯费脑子,何况又是些绕着弯的事情,故而只是笑,又言,“看来严先生这几日的生意是越发的好了,那还不赶紧装扮一下自己的府邸,何必还要这样寒酸?”
严肖染原就是一个怪人,且无别的嗜好,就爱晒银子,不论是谁递上来的银子都要在日头底下晒一天才能放进箱子里头去,且他越是有银子越是不肯花销,也不知他如何作想。
“国师大人为何而来?”严肖染的声音极有磁性,低婉动听,入耳似为歌,未有人比的及,他此
刻正坐着矮凳,面前一个小方桌,上头摆着卦签,香炉,似是在算卦。
白于裳掀袍与他对面而坐,笑言:“白某是来瞧先生的。”
“我这天下第一丑人有何可瞧的,国师大人来错了地方。”严肖染的态度不温不火,他深知自己面貌丑陋,故而连在自己府上也带着长帷帽。
白于裳也知严肖染对容貌之事颇有些自卑,便转移了话头:“严先生近日可为自己算上一卦?”
严肖染未有作答,依旧把弄着手上的器皿,一面又丢上了两枚铜钱在桌上。
屋子里头的幽兰看到白于裳来了,连忙转身去泡好茶,端着果盘走出来,笑言:“这里的茶自然是比不及国师大人府上的,且将就着喝些,莫要嫌弃。”讫语将桌上的东西往严肖染那处一推,把清茶及点心放置白于裳的面前。
白于裳觉着有趣,在这梧栖竟也有女子愿意待奉男子的,想来这小丫头对严肖染有别样意思吧,转念一想他毕竟有些本事,招人欢喜亦是应当,提手拈起茶盏小抿一口,夸赞起来:“倒是好茶,只是为何未有茶叶?”
“这是枣茶,是我先生所制。”幽兰甚有些得意,又解释言,“就是院子里头那株枣树结的果子,放在太阳底下风干了便可藏起来,无论何时都可吃得,拿来煮粥烧茶亦也是好的。”
“原来这枣树是这样用处。”白于裳浅笑,又小抿了一口,细细品了品。
幽兰往严肖染那处打望一眼,又对白于裳言:“国师大人今日在这里用晚膳吧,我这就去集市上买些菜回来下厨。”
“这倒不必了,府上有人做饭。”白于裳未想过要留在此处晚膳,连忙推辞,但幽兰已是踩着小碎步走出了廊外,路过院内平地还不忘捡起地上一锭白银,才出了府门口。
白于裳对着严肖染浅笑道:“你这丫头可真是机灵,我今日若说与你一道用了膳,明日便有人传言咱俩的关系非一般了。”
“那严某真是要头痛了,被一些人不屑鄙视是在所难免了。”严肖染笑的似有些讪意。他从未留客用膳,这会是一道趣闻,何况已有人传出因国师大人寻不到夫,便想巴结严先生替她想想办法,故此才出言保他。
白于裳深知梧栖上下,朝中上下,未有一个愿意与她成派结党的,每每都只会编排些乱七八糟之事调侃她,连说书先生都喜好拿她讪趣,她确实不如未央那般受大众欢迎呐,因此笑的有些尴尬:“先生是天下第一聪明人,谁人敢鄙视不屑。”
“还是糊涂些的好,何必呢……”严肖染淡言,这人讲话总爱说半句留半句,最喜让人去猜,美其名曰天机不可泄透。
但白于裳却是懒得猜,只左顾右盼起来,便问:“严肖染呢?”
严肖染的身子一怔,而后言:“天下只有一个严肖染。”
“自然不止,府上不是还有一只狗也叫严先生的名嘛?”白于裳嘴角轻扬,又四下环顾一番,忍不住问,“到底那只狗为何如此听陛下的吩咐,白某甚是好奇。”
“那是她胡来。”严肖染的口气依旧淡淡,听不出是什么意味,何况他又遮着脸,更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白于裳又问:“你兄之事,严先生如何看?”
“成王败寇,生死有命。”严肖染直言作答。
“他怎样都是你的亲兄弟,未有一点可惜?”白于裳又试探道,她不信他真这样无情,竟无动于
衷。
“也好,父亲母亲大人该不会寂寥了。”严肖染当真无任何情绪,在他看来,生与死未必有差,谁人不是为死而生的,早晚都一样。
他原不想求生,死又有何惧,但幽兰那女子却替他求了生,即是如此,他便随这个缘。
白于裳微蹙了蹙眉,只轻叹道:“你们兄弟的感情还当真破裂的彻底啊。”
严肖染缄默,伸手将白于裳面前的点心盘放置地上,又将她的茶盏更往她身前推了推,问:“国师大人要不要算一卦。”
“你这处算太费银子,白某消受不起。”白于裳说的是实话,她心疼自己那点俸禄。
严肖染却未理会,径自说道:“国师大人近日似有些头痛,是为姻缘?”
“哎哎,严先生打住,白某今日可未带银子。”白于裳即刻让严肖染住口,千万不必说了,后又叹道,“何况白某也未有要紧之事相问,不劳先生伤神费心。”
“严某替国师大人出了这银子。”严肖染从腰间拿出一锭银子,一丢,直直丢到院中地上,稳稳
落住了。
严肖染又一怪僻,替谁算都要付银子,从未例外,但他今日为何如此大方。
白于裳见严肖染难得这般慷慨,便笑道:“难道说严先生是有意想让白某欠这个人情?”
“这亦不是什么坏事。”严肖染倒也大方承认了,只是这份人情不急于眼下讨,却是为了往日。
白于裳见严肖染如此也不在推辞,只说:“那行,白某亦不推辞,反正白某是懒皮出了名的,若
说往日有什么不能为之事,大可不认。”
严肖染轻笑出声,他难得笑,清脆如铃,这让白于裳越发可惜起他的容貌,又催促道:“先生还
是帮白某算算何时才能受众人爱戴吧,能有这日可盼?”
严肖染将手上器皿往桌上一扔,又掐了掐指,说道:“国师大人今年免不了有桩喜事。”
“哦?”白于裳微挑了挑眉,竟是脱口而出,“娶夫之喜事?”
严肖染说的并不是娶夫之喜事,但白于裳这样问起,便答:“此事为喜,也为祸。”
未有言明,话又说一半,这让白于裳甚为着急,又问他,“先生可算的出那男子是谁,高矮胖瘦,是不是本国人士,年方多少,每年奉禄多少,与我可有共同语言,婚后谁管帐,是我父亲挑的,还是我自己挑的?”
“是个男子无差。”严肖染只说了这一句,便不在多言。
等于白说一通,白于裳都有些负气了,只说:“先生急煞人也。”
“此人非同一般呐。”严肖染又悠悠飘出来一句。
“人中之龙凤?”白于裳此刻又来了兴致。
严肖染缄默一会,终又言:“能嫁国师之人定不会是凡人,首要是能经的住风雨,再来是这颗心脏要更强大些,否则怎挡的住众人之调侃,四方之压力。”
白于裳轻叹,觉着自己今日是来错了地方,后悔莫及啊。
“看来国师大人确实是在为自己娶夫之事着急,且都思忧成灾了。”严肖染说的似有些讪意,后又言,“且等夜观星相吧。”
白于裳能不急嘛,若说再不娶一个回府,该要嫁给他卫子虚了,怎可以便宜了那小子。
严肖染微抬了抬头,见烟纱外的白于裳似有难言之隐,便劝她,“娶夫之事不必担忧,该来则来。”
“你为何不说那人是谁?”白于裳皱着眉头,此时小女人之态尽显,竟让严肖染有些失措,幸而他有烟纱遮面,只微低下头,轻笑道,“往后总会晓得。”
白于裳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后言:“原来这一锭银子才值这两句话,先生未免小气。”
严肖染不语,却见幽兰挎着篮子回来了,笑着说道:“二位大人先聊着,我这就去做饭。”
白于裳打望着幽兰的背影,突而问道:“这丫头生的漂亮,性子也伶俐,又懂人情世故,不晓得往后会有怎样风景。”
“怕会是个敌手。”严肖染轻叹。
他府上未有其它贴身下人,只有一个幽兰跟随身边,她的父母虽都战死沙场,但府上功勋仍在,这辈子的吃喝都是无忧的,却偏偏要来这处伺候一个男人,令众人所不耻。
而严肖染原也不想收,但幽兰执意,只说这辈子就想跟在先生身边学算卦之术,是她此生志愿。
最后自然是留下了,至今也有近五个春秋。
白于裳不解,只问:“这话如何解,是何人之敌手?”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回归了,让大家久等真不好意思。
祈祷所有亲们每天都开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