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扬婉兮 >

第52章

清扬婉兮-第52章

小说: 清扬婉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臣遵旨。”
父子俩难得空闲,朝御花园走去。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刚一走到御花园,就听得众太监、宫女前来请安。
“免礼!”李容止看着来人,原来是御花园的老园丁——海安。
“奴才海安,特地在此恭候皇上、太子。”海安五十多岁,自小在宫内当差,深谙种花、养花之道,颇得皇帝同**嫔妃的欢心,发福的身躯看起来忠厚老实,再加上一张圆圆的脸,倒与庙中供奉的弥勒有七分相似,如今,他笑眯眯地站在皇帝面前,等着皇帝的回话。
“哦?你等朕作甚?”
“回皇上的话,清园内的绿牡丹开放了。”说这话时,海安注意到了李容止眼中惊喜的表情,脸上露出一丝得意。
“哦?”李容止面露微笑,“这本不是开花的时节,绿牡丹居然是开放了,真难为你了。”
“为皇上办事是奴才八辈子修来的福,何来难为之说?”海安恭敬地作着揖。
“小禄子,”皇帝开口,“到库房去将今年才上贡的大红袍给海安取两罐来,另外赏黄金百两。”
“老奴谢过万岁!”海安赶紧跪下,叩谢天恩。
“平身,去清园!”
于是,海安引路,众人往清园去。
清园在御花园西,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子,专种菊花,自李容止登基以来,网罗天下名菊,海安在此精心照顾,原本只开在秋日的菊花,在此却可四季开放,就这一点,奠定了海安在宫中一直受宠的地位。
走进清园,众人无不为这人间绝色所震撼。
景菊、大丽菊、塔菊、悬崖菊、万寿菊依次排开,白花瓣儿黄花蕊的雏菊、金光闪闪的金盏菊、紫红色的翠菊、欲开还闭的麦秆菊、形似球状的桂圆菊,各种菊花竞相开放,尽显娇媚。
清园的中心,一株枝条粗壮、叶形不规则的菊花正在绽放。层层花瓣叠嶂,将花心紧掩,花蕊外部花瓣浅绿,中部花瓣翠绿向上卷曲,心瓣浓绿裹抱,整个花冠呈扁球状,花色碧绿如玉,晶莹玉滴。阳光下,花儿绿中透黄,光彩夺目,几欲闪了人的眼。
众人走近,无不屏住呼吸,放轻脚步,怕惊了这满园子的花魂。
“绿牡丹啊!”李容止心中感叹:好多年了,这才是第一次见到她开放!想当初,自己只在那里看到了过开放的绿牡丹,还有她,那时,她正坐在东篱苑内,看着绿牡丹发神,她就在那里,没有看见他,可是,那一幕,变成了他心中最美的风景。
如果没有那场争斗,她是不是也不会……
轻巧的脚步声让李容止从自己的思绪中抽身,他抬起头,进入他眼中的,几乎让这个不惑之年的人主也想要尖叫。
她!是她!一袭白衣,缓缓地从绿牡丹的后面走出。她看到他了,不错,她在看他。可是,同样的脸,她为何身着男装,对呀,是男装……
“清扬……”无意识地,李容止的嘴里发出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声音。
不等李容止深想,一个清泠的声音响起。
“草民慕容枫,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白衣少年恭敬行礼。
小刀安静地跪在地上,等待着李容止的反应,她在赌,赌她的猜测是否正确。
“抬起头来!”李容止的声音有些威严、急切,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小刀抬头,刹那间,她很满意,因为她看到了预想中的表情,她,猜对了!
“慕容枫?”李容止盯着他,轻轻念出他的名字,眼前的脸再次与记忆中的脸重合。
“回皇上,正是草民。”小刀乖巧地答道。
“慕容不弃的儿子吧。”也是她的儿子,李容止在心中想到,语气不由得软了,“平身吧!”
“谢皇上!”小刀利落起身,朝一脸担心的李睿投去一个释然的表情,他的担心,她看在眼里。
李睿点点头,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子明,慕容枫,随我去揽菊台,其他人退下。”李容止说完,一人走在最前。
小刀与李睿随后而上。
“你可知道,没有朕的允许,擅闯清园乃是死罪!”只有三人时,李容止的口气突然严厉起来。
扑通
李睿一把将小刀拉住,二人双双跪下。
“父皇饶命,所谓不知者无罪,慕容枫初来宫中,不知宫中规矩,父皇请念他乃是初犯,饶过他这一次吧!”
李容止本没有追究小刀的意思,此刻瞧见李睿的态度,颇有些同他解围的味道,他心中赞许,“念在你是初犯,朕就饶了你这一次!”
“草民谢过皇上。”
“起来吧!”
“谢皇上!”
“你为何非要见朕?”李容止坐下,眼睛直盯着小刀的双眼。
小刀眼神清澈,“有样东西不属于武威王府,草民此次冒死进宫,只是为了将它交还皇上。”小刀说明来意。
“朕没有下旨收回,就先放在武威王府。”李容止何等聪明,一点便知小刀说的是何物,此时,他并没有收回的意思。
“那草民斗胆向皇上求一件事。”
“何事?”
“请皇上开恩,让草民与天牢中的二伯见上一面。”
天牢,全由巨石砌成,巨石之间的缝隙全由钢水浇灌而成,终日不见阳光,阴暗、潮湿,天牢守卫森严,南衙十六卫的兵士轮流坚守,将天牢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莫说是人,就连一直苍蝇也飞不出来,因此,想从天牢越狱,就算是神仙也莫奈何。
慕容莫离安静地坐在天牢之中,双腿盘坐,闭目凝神,正在吐纳,一副淡然的模样。
小刀由张玉成领进天牢时,看到的就是这幅场景。
“二伯,我来了。”小刀开口。
“枫儿,你来了。”慕容莫离睁开眼,对上小刀清亮的眸子,轻轻一笑。
二人的淡然,让守卫产生错觉:似乎叔侄二人正在家中闲聊天气,一点没有牢狱的气象。
“张统领。”慕容莫离双手抱拳,朝张玉成打了招呼,小刀会意。
“王爷,昨夜可安好?”张玉成礼貌性地询问道。
“很好。”
“王爷叔侄二人恐怕是有话要说,在下就不打扰了。”说罢,张玉成退在一边。
“枫儿,家中怎样?”慕容莫离上前一步,透过铁栏,握住小刀的手。
“家里有两位管家撑着,出不了大事。倒是二伯你在牢里,千万要放宽心,皇上一定会还您一个公道的。”小刀轻轻靠右,正好挡住了张玉成的视线,慕容莫离迅速地在小刀的手上写字。
“那好,我就放心了。”慕容莫离写完,又从小刀的手上接过纸团。
“二伯,赵将军的案子……”
慕容莫离摇摇头,无奈地叹口气,“这是件无头案,还希望毕大人明察秋毫,早日还老夫一个清白。”
慕容莫离又和小刀说了些家常话,半个时辰后,小刀不舍的离去。
御书房内
“他们说了什么?”坐在龙椅上的李容止一面看着奏折,一面发问。
“回皇上,他们只是谈了一些家常。”张玉成如实回答。
“哦?”李容止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张玉成,“这么简单?”
“是。”
“派内卫将武威王府包围起来,监视里面的人,随时报告。”
“遵旨。”

第三卷 第九十三章 机关算尽
第九十三章机关算尽

初云宫幽云殿
“回娘娘的话,昨夜太子将我请至殿内,看望的只是一个侍妾,没有传闻中的慕容枫。”沈太医坐在殿中红木雕椅上,告知云妃昨夜情况。
“侍妾?”妙龄女子皱了皱好看的秀眉,心中诸多疑问,“怎么会是女子,冯得禄明明告诉太子慕容枫跪在朝阳门,而且有侍卫看见他亲自将慕容枫抱回东宫,恰巧在这个时候,他的侍妾又生病,会不会太巧了一点?”
“老朽也原以为太子要我去看的是慕容枫,但是一把脉,确是女子无疑,用内力试她,发现她毫无内力,应该是太子的一个侍妾。”沈庆余摸摸自己下巴的微须,回答道。
“太子有说哪个侍妾?”张逸云心思细密,绝不就这样放松了过去。
“这个……”沈庆余沉吟半晌,才缓缓开口道,“这倒未曾。”
此话一出,二人的眼中同时一怔,发现了不妥。
“多亏娘娘心思细密,老朽现在就去东宫复诊。”沈庆余说完,就要起身,张逸云叫住他。
“沈太医,本宫这几日精神有些不济。”张逸云垂下眼睑,低沉着声音。
“老朽明白,明日为娘娘送些益气的药来。”
“有劳沈太医。”张逸云欠欠身。
“娘娘,微臣告退!”沈庆余起身告辞。
“翠珠,送沈太医。”
伺候在外的侍女翠珠应声而来,将沈庆余送出殿外。

东宫
“殿下,沈太医来了。”小荣子在书房外禀告李睿。
“嗯,”李睿嘴角微翘,心道:她说的没错,他果然来了。赶紧吩咐道,“快请。”
“微臣叩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沈太医免礼。”李睿俯下身亲手扶起沈庆余,这一动作,让沈庆余受宠若惊。
“沈太医,你这是……”装作不知他的目的,李睿问道。
“微臣今日前来,特为昨夜染恙的夫人复诊,夫人的身子精贵得紧,微臣要随时观察,才能心安。”
“哈哈哈——”李睿爽朗大笑,“以前听人说“医者父母心”,本宫还不信,到今日见了沈太医,本宫是信了。来人,快请如姬来!”
“太医请坐,如姬随后就到。”李睿命小荣子奉茶,自己则笑道,“沈太医真不愧为太医院首座,昨夜一副药下去,今日如姬就精神大好,真是药到病除呀!”
“殿下过奖了,”沈庆余谦虚地低下头,心中却在盘算:自己昨日下的药是温补的,照昨夜的病情,起码也得修养个两天,太子怎么说今日就大好了?
李睿又说了些客套话,沈庆余小心应答。
“殿下,夫人到了。”小荣子尖细的声音响起。
“宣!”
朱门开启,一个红衣佳人缓缓走进。
她身材高挑,体态丰满,面若桃李,好一个绝代佳人。
只见她轻轻一福,声音若黄莺出谷,“如姬给太子殿下请安!”
“才大好,哪用你请安?”李睿上前,搀住正要行礼的如姬,将她带入怀中,还宠溺地刮刮她的鼻梁,好像是对她方才请安的惩罚,宠爱之意,在场的人看得明白。
“微臣见过夫人!”沈庆余赶紧上前行礼。
“呵呵,”如姬启齿一笑,“昨夜多亏了沈太医了,沈太医快快免礼!”
待如姬坐下,沈庆余上前道,“夫人,可否让微臣再问问脉。”
“太医,请!”如姬爽快地伸出手。
半晌
“恭喜夫人,脉象平稳,身体已无大碍!”沈庆余诊断后,心中虽然疑惑,却并未表现出来。
“多谢沈太医。”如姬客气地道谢。
“来人,将本宫的玉如意拿来,本宫要重谢沈太医。”李睿一脸欢喜。
贴身太监抱出一个锦盒,呈了上来。
李睿打开锦盒,一个十寸大的翡翠玉如意躺在中间,一看那温润的色泽,就知道定非凡品。
“微臣怎敢担此大礼,还望殿下收回成命!”沈庆余赶紧推辞,孰料李睿却是满不在乎地笑道,“太医技比华佗,药到病除,让如姬免受风寒之苦,就凭着这一点,这玉如意,太医你就受得。若是太医一味推辞,怕是看不起本宫?”李睿这番话说的沈庆余无路可退,只得跪下谢恩。
“臣多谢殿下赏赐!”

坤宁宫
坤宁宫本是当朝国母所居之地,建筑自然是大气磅礴,八根朱红色的沉香柱,由精雕祥云的汉白玉支撑,金色的琉璃瓦整齐地覆盖在屋顶之上,鳞次栉比,美轮美奂。
令人意外的是,如此辉煌大气的建筑内,却一片素净,没有精致的夜明珠,更没有绮丽的绫罗绸缎,也没有云烟袅袅的熏香,大殿内不是栩栩如生的画屏,而是一尊白玉雕成的观世音菩萨。
不同于**的明枪暗箭,这里只有宁静祥和。
当朝国母戚氏潜心礼佛,多年来少有走出坤宁宫的时刻。
此时,一位身着素衣的妇人正虔诚地上香。
虽然已是三十多岁,但上天对这样的美人却是格外恩赐的,岁月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却让她有了一份成熟的韵味。
当她转过脸时,连在**中与她最为熟悉的海安也有片刻的失神:到底是这样的倾国倾城!
“你来了!”戚氏轻轻开口,带着柔和的气息,看到海安时,她轻轻一笑,恍若清园盛开的绿牡丹。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海安急忙跪下,请着安。
戚氏轻轻一笑,饶过海安,走进偏殿,“这大殿内,你能跪的只有菩萨,有什么事情进来说吧!”
“奴才遵旨。”海安起身,跟着戚氏朝偏殿走去。
“何事?”待宫女墨香上茶来,戚氏才优雅的坐下,虽然粉黛未施,依旧美得那么勾魂夺魄。
温润的声音让海安又是片刻失神,他收拾心神,才谦卑地说道,“回娘娘的话,清园的绿牡丹开了。”
“辛苦你了,这么多年来,倒是头一次开。”戚皇后放下茶,看着依旧毕恭毕敬站在面前的海安,“坐下吧。”
“多谢娘娘!”海安欢喜地坐下,“娘娘可要移驾清园,毕竟这花开得不容易,若是没了赏花的人,也是会孤单寂寞的。”
“他去了吗?”戚皇后不回答海安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