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

第5章

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第5章

小说: 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备灵活头脑应训练的6种思维能力(1)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会思索,他将一事无成。——爱迪生
8。建立批判性思维——辨别力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各种各样的垃圾短信,有的信息一眼就能看出是骗子发来的,比如“哥哥,我出门在外,钱包被偷了,手机快没电了,请汇点钱到我的账号里面,账号为……”再比如,“你的手机号码在我公司的抽奖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请跟我们联系,领取奖品。”等等之类的短信。一次,跟朋友聊起了这个话题,觉得现在的骗术也不过如此,没想到,居然周围还真有人上过当。
那个人的上当经历大致如此,首先,他收到了一个短信,说他前几个月到超市抽奖活动中,抽中了一个价值8900元的液晶电视。他收到信息后非常高兴,马上就与信息上留的电话取得了联系。结果对方耐心地问了他的地址和电话后,让他先汇500元的税款过去,然后在家等着收电视机。
他照办了,但是久久也没等到所谓的奖品送到家。于是,他跟同事说了此事,同事提醒他肯定是上当了。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太冲动了,于是,马上报了警,但也于事无补。人家日理万机的警察怎么可能在这个小事上专门为他侦查一番,最终只是立了案,说等有消息了再通知他。
开始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这个人太可笑了。后来想想,也没什么可笑的。既然骗子们普遍运用这种行骗手法,必定是能钓到一些鱼的,否则他们行起骗来也没什么动力了。这个人上当并不是因为他傻,除了他的贪欲之外,恐怕就要归咎于他太不懂得去辨别信息的真伪了。
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它的真假。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真实的本质。因此,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各种外来的信息。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老师在教授我们学习方法时首先就提出了要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基于充分的理性和事实,而非感性和传闻来进行理性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是一种怀疑的态度和一种对证据的渴求。也就是说,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各方面做出个人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在《孟子》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其意思是说,要敢疑、善疑,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关于这句话,还有
一个典故:
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于是率兵伐商。周武王率本部及庸、蜀、羌、彭等八国军队,进至牧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商军的兵力和周军相比悬殊,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决心击退来犯之敌,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殊死搏斗。
后来,《尚书?武成》一篇中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意思是说纣王的军队倒戈,攻击自己人,血流成河。
一次,孟子阅读了《尚书?武成》一篇,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具备灵活头脑应训练的6种思维能力(2)
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
年轻人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丰富,在接受外在信息的时候,更要有批判性思维,开动自己的脑筋,有主见,辩证地看待每个问题。
有不少年轻人,不善于动脑筋,对外来的信息从不加辩证思考,全盘接受。结果与其说上了别人的当,不如说上了自己的当。有批判性思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凡事“多一个心眼”。比如,当你的合伙人或是朋友向你推荐某种产品时,你就要思考这种产品是否真像对方所说的具有投资价值;当有人告诉你,另一个朋友曾说过你的坏话时,你就有必要思考,你的朋友是否真的对你不满;当你看到有同事辞职,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时,你仍然有必要思考,他们的选择是否适用于你,等等。
其实,养成批判性思维很简单,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审视他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胆诘问任何现成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当别人向你提供什么。
无论是有疑惑,还是无疑惑,首先都要敢于提问,问别人,也问自己。疑问越多,你认识问题就会越全面,越客观,你的思路就会越清晰,你做出的判断就会越准确,你处理问题的方法就会越得当!
9。不要盲目跟从他人——思考力
在生活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经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有时候,当你的观点与其他人不同时,即使自己坚信是对的,有时也会迫于众人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随大流”;参加活动时,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有时你会选择“委曲求全”;周围许多的年轻朋友都结婚了,你也会考虑自己应该找个人谈恋爱,结婚了。这就是一种从众行为。在我上大学时候,曾经有过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是在千禧年前一天的傍晚,班上的一群同学相约去学校附近的 广场看千禧节目。从学校到广场大约要走30分钟。走着走着,无聊中,有一个男孩出了个主意:让大家同时望着天空中的某一个地方,做好奇的探索状,看路人有什么反应。大家都对这个恶作剧比较感兴趣。
于是,我们几个人都围在一起,形成一团,把头抬起来,望着天空,手臂若有其事地指向天上同一个位置,嘴里故意含糊不清地说着我们自己也听不懂的话。我们边笑,边看,边说。
果然不久,路上的行人就有了反应,跟着我们一起抬头看天,真以为天上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
我们觉得很有趣。抬头望天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边走边看,有的人停下来认真看,但却没人过来问我们究竟看什么。
等大家都觉得恶作剧该结束的时候,我们一哄而散。我们继续往前走,背后留下了一群看天的人!
直到有一个小女孩一句话道出了真相,她说:“妈妈,天上根本没有什么,哥哥姐姐们在骗人!”望天的人们才知道自己上了当,有的匆匆离去,有的自我解嘲地傻笑。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一般来说,在一个群体中,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也可以说,从众源于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自己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

具备灵活头脑应训练的6种思维能力(3)
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
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较强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其实,有时候,从众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当你无法做出决定的时候,别人的做法可以给你参考。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决定都是对的,他人的经验就是你的行为指标,这样可以为你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麻烦。
然而,从众心理也会让人缺乏分析,降低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况且别人的经验是否适合你,还是根本就是错误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上)。不顾是非曲直地盲目服从多数,随大流,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张丽一年前毕业于某所大学,现在一个影视传播公司上班,在月收入并不高的情况下,已经是个有房一族了,但她过得并不快乐,每个月的月供让她很辛苦。
起因是她看到朋友们都买了房,在“房价还会不断上涨”的舆论影响下,加上她的一点虚荣心和攀比心,生怕自己跟那些有房的朋友们不“合群”,她想也没想就下了买房的决心,让父母为自己交了首付,自己负责月供。
成为有房一族,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兴奋。房价涨得没有她想象得那么快,相反,占每月工资80%的月供压得她喘不过气。她后悔当初买了房。
马克?吐温说,“一般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喜欢通过学习和自省来构建自己的观点,然而却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邻居在想什么,接着盲目从众。”一个独立性强、思维清晰、有主见的人是绝不会盲目从众的。
很多年轻人,或缺乏对自身的认识,或对前路很迷茫,或碍于虚荣,宁愿跟着别人走也不愿意倾听内心的声音,不问自己想要什么,不问别人的选择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就像上面的张丽,效仿别人,结果给自己带来负担。
别人的意见只是你的参考,最终的决策还是要结合你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现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不需要、不能跟随的。年轻人要避免盲目的从众,就要注意下面三点:
1。 认清压力,做你自己。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从众行为是迫于群体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当一个人的思想、观点、行动偏离或违背了群体的规范或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思想、观点或行动时,便会受到指责、批评或孤立,从而使个体感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这便是群体对个体施加的压力,是无形的。
然而,对这种群体压力的反应也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对这种压力的耐受力不同,从众的程度也不同。我们随时要认清其消极影响,你判断的标准毕竟不能仅仅依赖于大多数,它更需要你自己进行思考。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如何做,要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说,如何做。
2。 认真思考,追求自己所需要的。
最好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别人拥有的不一定是你所需要的。任何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去做决定。比如,在选择工作上,很多20几岁的年轻人,对热门职位盲目追逐,选择大城市、大企业,而不考虑自己的气质、性格、特长,没有对自己进行认真而综合的分析,对于自己要从事哪种职业、去哪里就业,完全“随大流”。结果很难在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

具备灵活头脑应训练的6种思维能力(4)
3。 发现优势,表现自己。
过度的从众,会导致盲从与怯懦,不敢当众发言、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冒风险、回避矛盾、逃避困难。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自己很累,在你生命中有周围的一切,唯独没有你自己。
如果说一个人的个性决定了他的命运,或者说性格注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那么塑造自己的个性,做自己,对于你走向成功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表现自己。如果不主动地表现自我,别人可能很难发现你身上的闪光点,你会因此失去成功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挖掘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塑造出一个优秀的自己,避免一味  跟别人走,否则,你丧失的将会是良机,而你收获的只有平庸。
最后,借用一句广告词送给年轻人:不走寻常路!
10。打破定势的思维——推断力
定势,是指我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面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我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我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
所谓思维定式,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定势思维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有一天,我跟堂妹在家加班忙一个项目方案,突然停电了,打电话到物业去,被告知要停电24小时。听到这个消息,一方面为不能加班写方案而感到遗憾(很多数据都在电脑中),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些天来都太忙了,难得的清闲要抓住。
这时候,只听到堂妹做了个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