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畜道轮回记 >

第27章

畜道轮回记-第27章

小说: 畜道轮回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余而力不足的人了,赶紧追上去,舍大道,趋小径,闻张阿三在后大呼曰:「杜大哥!你要到那里去?赶快回来!」杜老头为色所惑,不顾张阿三喊叫,紧紧尾追诸女,突然这群大姑娘,走进一个小洞内,杜老头知道这正是「王氏酒家」。急忙三步并作两步,闪身入内,略一窥瞻,唉!这不是一处猪圈吗?正疑虑间,再一看自己,已变成五寸长的一条小猪,这时候,犹听见张阿三在外呼喊:「杜大哥,不要进去,快出来呀!」

杜老头可着了慌,不管三七二十一,到处乱撞,听人对话曰:「您看,这条小猪,刚生下来就发疯了。」再看自己,已复为人,速出门,见张阿三正在门口等着,责备杜老头说:「叫你不要远离,你偏不听话,几乎把事弄糟了。」张牵着杜老头的手,送回市上,告辞而去。杜老头一觉醒来,一看,日已西斜,自己依然靠在那堵矮墙上,即到姓王的那家询问,果然姓王的家有一母猪,生了七只小猪。其中一只刚刚触石而死,还不到半个时辰。

十七、三世猪身(中国佛教月刊)

今余试举一亲眼目睹之受报故事,做为因果轮回之左证--余于一九三七年,旅居四川西昌泸山光福寺时,一日,清晨下山入城办事,山下有湖名笻海,为入城便利,故须乘船渡湖,同船者共十余人,中有三四孩童,平均十一、二岁,内有一牧童右手常插入腰内,以衣襟盖覆之,不令人见,余初亦未介意,船行十余分钟,一顽童忽将该牧童右手用力一拉,实时该童之胳膊伸出,现出一只带毛之猪爪来。余乍见之时,不禁甚为震惊,此实为余平生初见之怪相,同船老者,见余惊异即告余言:此童能忆三世转生之事,知三世皆转为猪身,每次被屠夫宰杀之时,皆能记忆不忘,每思及当年被屠夫刀插喉颈之时,即仍感觉心为刀绞。或想起杀后,被挂街头出售之时,每割一刀,即觉疼彻肺腑,直至售尽无余,魂识始能脱离,方再转生,他记得前两生,皆是如此,但最后这一生,当他的猪身被杀后,在市场出售之时,延长甚久未能售尽,俟至最后仅余一蹄,仍难售尽,在他感觉痛苦实在无法忍受之时,猛然用力一挣,魂灵突然脱离猪蹄。今生虽宿业还清,获得人身,但因当时那只猪蹄尚属未了之缘,以致累及今生余殃未尽,仍留一爪以示人寰。因此子对三途恶报记忆犹新,每思及遭受惨刑之时,不由痛彻肝肠,宛如活现,故其手长期遮盖,不令显现,使之忘记,俾免为人注视,以致引起心中沉痛之旧创。如是可知因果业报丝毫不爽,这是我亲眼所见的一个轮回之报。

十八、人畜轮回之铁证(护生画选)

江北某甲,性凶厉,民国十二年时,忽大病,适来一云水僧语之曰:「尔因作恶多,死必坠猪身,宜速忏悔。」某甲病已垂危,闻之悚然。乃以左手向僧作礼,如僧家之半合掌式。僧曰:「只此一手,诚心礼佛,此手可免现猪形。惜哉,仅此一手也。虽然,因此亦可免除一刀之苦矣。」旋卒,时近邻即生一小猪,前面之左脚仍为人形,行时此脚一着地,时时对人作合掌之状,其家人赎得之,送至上海大场宝华寺放生园内,计今已十年矣。余往该寺见之,询知其始末,由镜华照相馆摄得其影,而为题记。

十九、丐童自述前三世轮回因果

民国初年间,湖北蕲春县李家洲地方,有一张小乞丐,年方十二岁,面貌如猪首,眉目间均为绉纹,能知他自己前三世因果。据云前三世系读书秀士,擅笔刀,机变巧诈,无所不为,地方官绅人等受其亏者不少,故皆畏之如虎。后来死入阴间,受了种种罪罚,期满轮变一鸡,是为其前二世。但虽为鸡身,而心中甚为明了,因知其前生罪孽深重,在鸡群中,异常谨慎;每值家主饲喂时,不去争先,必让鸡群食毕散去,乃往食其残余;而对于百虫动物,尤不忍稍加伤害,于是成为善鸡,得由扁毛畜道,而入圆毛畜道,乃转变一猪焉,是为其前一世。但变猪后,心中仍明白如前;每见糟糠之食,殊觉污秽,常忍饥不食。旋闻主人言其不食。惟饱尝秽物后,心即忽浊忽清,不能如前明明白白,因此食时仍少。后至被杀时,觉得屠刀初入喉间,尚无甚痛苦。及至刃入心肝,则其中痛苦,真莫可名言,异常难受。此时魂虽出壳,却不能离远,祗在身旁。每见屠手浇以热水,施以或刮毛手续,即觉痛入骨髓。迨分割其尸肉与入锅烹调时,又不感觉有何痛苦;惟饮其肉羹者,因过热不能入口时,倘被对瓢内一吹,则其所感惨痛,又苦不堪言。至其肉被分载到各家后,其魂亦必逐户照赴,须候人家食去一脔,方能脱离;其两腿曾被腌成火腿,候至二年余,经人动食后,始得超生为今世丐童。

以上种种因果,祗许与善人言谈;如谈时人多,须低声言之。若高声而谈,或直接与不肖者言,至夜间睡时,必受各种苦刑。又谓:「其此生应半冻半饿,不能饱食暖衣,虽遇大施主,亦不敢领受,倘若过分,要折其来生之福。」且称:「甚至十四岁时必殁,再转人身,当有富贵,惟恐不能如今之明晓因果,则迷入邪辟行为,仍要堕落畜道,颇为可畏,云云。」后闻该丐童至十四岁时,果已病卒矣。

二十、义犬为客伸冤(孟光)

民国某年八月三日时报「清江浦讯」刊载云:最近灌云县发生一义犬为客伸冤案,闻之令人毛骨耸然。灌县北乡孙家庄,有农民孙姓,饲犬一只,肥硕异常,日前犬由外归,口衔猪蹄一块,此种肥肉,正是犬类上等食品,该犬因受孙姓养育之恩,不惜牺牲口福,毅然举起前面两爪,献之主人,主人家境清寒,日食时虞不继,未啖肉者久矣,得此佳肴,喜不自胜,于馋涎欲滴之余,不遑究其来历,即涤之以水,烹煮食之。阖家大喜,于品味之余,且津津互道:「口运殊佳」。

不料却生意外,翌日,其邻人李姓,登门寻觅失踪猪蹄,询悉其情,立时双方大起争执,旋用绳索将该犬捆绑树上,喝令多人,轮流殴打,以泄愤恨。孙因寡众不敌,且以理由欠直,只得忍气吞声,任其所为。犬于暴力之余,狂叫不已。其时忽有一买猪客贩,道经该处,目睹惨况,顿起恻隐之心。伫足深知究竟,立解其囊,出银饼两枚,作猪蹄代价,犬得解脱,未罹危害。孰知当解囊救犬之际,银饼累累,钞洋累累,失蹄殴犬之李某,顿起不良之念,斯时天色昏黑,李谓客曰:「旦暮途穷,不妨舍间小住,此间土匪殊多,晚行,难免绑票」。客感其意,欣然诺之,李乃延之堂上,杀鸡置酒,款若上宾,互相攀谈,渐成莫逆,倾杯豪饮,客竟酩酊大醉,酣然仰卧。李以机会成熟,当以缚犬之绳,将客于醉中勒毙,旋用果刀支解尸体,粉身碎骨,藏入坛内,置之床下,一场惨案,以为无人得知,可以坐获意外之财,不成其它问题。

岂之犬不忘恩,被救后,见客宿李家,日夜候于门外,图报万一,乃候之两日,不见客之影踪,乘隙入宅搜寻,以嗅觉灵敏,侦知尸坛所在,随即奔至乡长办事处,伏地流泪,乡长情知有异,犬复啮乡长之衣衫,导入李某卧室,推翻卧床,用爪挖出一坛,尸体腐烂,臭不可当,乡长于事先已略有所闻,至是连同尸坛、人犯一并报请县府,检验讯办云。

 附录二 慈爱集

附录二 慈爱集 

一、众生

猪和人类,同是一众生。他们感觉痛痒,贪生怕死,都和我们一样。不过,没有人类那样聪明,所以受人屠杀,全无抵抗。你看图中一群猪,给人赶到屠场去,还是不识不知地向前走着。他们那里知道自己的万代祖宗,已遭屠杀,万代子孙,也难免屠杀,而他们自身,立刻便将被屠杀呢!唉!你看了这些全无抵抗的弱者,能发一些怜悯心吗?吾人须知,禽兽亦是生物,其感觉及欲望,与吾人相似。所异者,程度高低而已,吾人必须承认其权利。

是亦众生 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 怜他昏蒙

弱肉强食 公理不容

万物并育 始谓大同

二、地狱

世界上每到夜半鸡鸣的时候,就有无量数的狠心屠夫,手执快刀,准备杀猪。猪自知性命难逃,大声哀号。但一转瞬间,就给屠夫刺心剖腹,抽肠取肺。正在痛不可忍,哀号未断的时候,又给屠夫投入沸水,浑身剧痛,毫毛尽脱。我们若稍有天良,想他们如此惨死,正应当痛哭一番,还忍心吃他们的肉吗!

世界上每天被杀的猪,是无量数的。牛羊也是如此。至于鸡鸭鱼虾等类,更是不必说了。这种大屠杀,照现在趋势而论,恐永无停止之日。那么这个世界,岂不是一个无天日的世界,而人类岂不是万恶的动物吗!人们喜欢谈什么「公理」和「人道」。请问公理在那里?人道在那里?请试凝想:屠兽时惨酷之形状,皆因人执于迷信之说,谓人类须以肉食养生。

三、萧然的除夕夜

图中这位老先生,姓彭名际清,是前清人。将近年底的时候,他天天半夜里听得许多邻家的鸡,鸣声相应。但到除夕晚上,却没一声听到。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家家杀鸡过年,到除夕晚上,鸡已杀完,当然没有鸣声了。这位彭老先生明白这个缘故,并且想到年底时各处所杀的鸡是无量数的,便做了下面的一首诗:

邻鸡夜夜竞先鸣 到此萧然度五更

血染千刀流不尽 佐他杯酒话春生

四、母之羽

一只母鸡,生下四只小鸡。母鸡给人杀了,小鸡们并不知道,后来看见地上的一堆羽毛,嗅知是母亲的气味,都恋恋不舍地守在旁边。本是他们最亲爱的母亲,现在只剩这堆羽毛了!你想这种情景凄惨不凄惨?

雏儿依残羽 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 犹复相环守

念此亲爱情 能勿凄心否

五、吾儿

又有一只母鸡,生了几个蛋,天天孵着,非常欢喜。有一天,主人偷了两个蛋去吃了,把蛋壳丢在地上。母鸡看见蛋壳,彷佛认得是牠的儿子。不知牠那时心里怎样难受呢!

畜生亦有母子情 犬知护儿牛舐犊

鸡为守雏身不离 鳝因爱子常惴缩

人贪滋味美口腹 何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 只差有泪不能哭

六、死苦

鸭被杀之后,不能立刻死去。当时喉管已断,叫也叫不出来。只在地上乱翻乱滚。这样经过好几分钟才死。看了这种情况,就知道牠所受的痛苦,是我们想象不来的。愿你以后每逢想吃鸭的时候,先想到牠在血泊中乱翻乱滚的惨状!

有命尽贪生 无分人与畜

最怕是杀烹 最苦是割肉

喉断叫声绝 颠倒三起伏

念此测肺肝 何忍纵口腹

七、乞命

杀牛是最凄惨最残酷的事情。为什么最凄惨呢?只看牛将被杀的时候,会流眼泪,可见牠是很有灵性的动物,不过不会说话,喊不出「饶命」两字罢了。白刃当前,眼泪零落,是何等凄惨的景象。为什么最残酷呢?因为牛被杀之后,气还未断,就给人把浑身的皮,生剥下来。剥皮的痛,比什么都利害。这种最没有人道的事情,真亏人类做的出来!

况且多数的牛,已用尽了一生的精力,替我们耕田。我们靠着他们活命。等到他们老了,却恩将仇报,用最残酷的方法来屠杀他们。这在良心上,在公理上,万万说不过去的!下面是代老牛乞命的两首诗:

一声长叹老牛哀 跪向屠门乞命来

白刃临头魂欲断 纷纷泪落口难开

耕田辛苦几经年 颈破皮穿未敢眠

老命自知无足惜 前功还望主人怜

八、农夫与乳母

图中这位是个有良心的农夫。他知道自己幼时,饮了这只牛的乳,才能长大,长大之后,又靠牠协同耕田,才能活命。他就认定这牛是他的大恩人。平时很爱惜牠,从来不打牠。等到牠老了,做了不动事了,仍旧好好地养牠。舍不得把牠杀死,也不卖给他人宰杀。我们须知报恩是一件要紧的事情。这个农夫,便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忆昔襁褓时 尝啜老牛乳

年长食稻粱 赖尔耕作苦

念此养育恩 何忍相忘汝

九、生死离别

生离死别,是人生惨境。我们读小说的时候,遇着这种事情,常替书中人洒几滴同情之泪。图中的母羊和小羊,正遇着这种惨境了。这只母羊被人牵离后,将会被杀。牠彷佛知道这一去是不会再回来的了,所以回转头来,恋恋不舍地看牠的几个儿子。几个儿子呢?也彷佛知道从此以后不会再见到他们亲爱的母亲了,所以都从栏内伸出头来,拼命狂叫。好象喊道:「妈妈不要去呀!妈妈不要去呀!」但是这母羊到底给人牵去杀死。我们知道羊的母子之情,是很浓厚的。情越浓厚,生离死别越凄惨了。

生离尝恻恻 临行复回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