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梦里花落知多少(完结) >

第21章

梦里花落知多少(完结)-第21章

小说: 梦里花落知多少(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的是一些外来的因素,但是我仍然相信“境由心造”。”

沈君山紧接著点头紧接著说∶“是的。您这种”没有退路”的态度是颇有古风
的。但是我想你刚才提到的环境,问题也会很重要。态度是一回事,环境又是一回
事。往往人们会感应到“红尘”里的诱惑那么,男女双方必须要加强彼此的和谐
,调剂相互的感应。刚才您提到“条件”,我想也是必要的。我把它分成“理智的
”、“感性的”、“体性的”三种。

“所谓”智性”,双方对知识、艺术或者文学,能否建立起一种沟通,这是夫
妻互相“净化”的一个重要关键,柴米油盐之外,双方要有这种intellec
tual的交往。

“”感性的”问题∶双方都能够互相付出,愿意互相接受,这也有天赋的不同
,有的人能付出得多,有些人则付出得少,如果有一个人能付出,能接纳,而对方
比较理智、或比较冷淡,那么”“那么我不去爱他!”三毛接道。

“的确,这是条件的一部分。第三,”体性的”(physical)方面的
吸引力,我也认为很重要。每个人对于这三者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秉赋,所以人们会
侧重、会选择。只要双方能互相牵合,发自内心,便成就了好姻缘。我想我们
两个人的看法没有什么不同,大概只是著重点不一致罢了。”

“对,”三毛恢复了低沉柔缓的语气∶“我是采取自然主义的方式,很少对自
己作比较明确的分析。因为人哪,分析得太清楚就没什么意思了”“对,思想
太多的人行动就迟缓,也是这个道理。至少从今天的这个对话里,我们会发现∶不
能勉强每个人,甚至自己对爱情或婚姻去抱持什么态度。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什么,
有什么天赋的个性,再去寻找,这是自然!”


 话题⒊欣赏的异性

“我欣赏的男性素质中,智慧应该占第一位。可是在另外几方面我的要求绝对
严格∶那就是道德和勇气。”


三毛

“我倒不一定强调本行的学习经验,但是我觉得广泛的了解和欣赏是必须的。
聪明的女性总对我有较大的吸引力。”


 沈君山

自然而然,他们开始提到各人所欣赏的异性,这里的争论就比较少了,不甚关
乎婚姻、爱情的严肃问题,沈君山侃侃而谈,表示了他对所接触过几位杰出女性的
钦佩和欣赏。

“在我所提及的智性、感性和体性三者当中,我个人以为智性的沟通毋宁是比
较重要一点。也许是我的兴趣比较广泛。我倒不一定强调本行的学习经验,但是我
觉得广泛的了解和欣赏是必须的。聪明的女姓总对我有较大的吸引力。”

那么三毛呢?

“问我欣赏什么样的男性。或许我能够罗列出很多条件,也几乎和沈先生所说
的一致。我看过一些外在条件不错的男孩子,但是他们不能开口,一开口就令人失
望了。所以我欣赏的男性素质中,智慧应该占第一位。可是在另个几方面我的要求
绝对严格∶那就是道德和勇气。我也曾经遇到过很多优秀的男孩,他们却有一个缺
点∶对于幸福的追求,没有勇气一试,对于一件当仁不让、唾手可得的幸福,如果
不敢放手一试,往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并不欣赏我倒欣赏那种能放开一切
,试著追求一些什么的人。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空白!”至于彼此的吸引力,这
是条件以外的事。我遇见过许多朋友,他们“什么都对了”就像电脑里出来的
人物,然而一相处,就又什么都不对了。有的人从小就对自己说∶要找个如何如何
的丈夫。于是来了这样的一个人,然后你不要了。又有一天,出现了另一个人,然
后你会说∶就是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不相信一见钟情,但是就某种
程度上看,感情良不只是“培养”即成的吧?换句话说∶我的欣赏和选择条件,也
许正是无条件呢!”

“我完全同意三毛的看法。”沈君山抬掌比了一个出牌的手势∶“但是还有一
点补充。或许我想应该先把欣赏和婚姻视作两件事。而您提到了智慧的沟通问题,
这是维持双方关系的重要环节。对我来说,一个女子最大的魅力还是在她的人格或
个性,而不只是道德。”他扬眉一笑∶“当然,美貌仍是重要,也是调和两性情绪
的缓冲剂。”

“那么您所谓的美貌是外在的?形体的?”

“在两性初见时,美貌是最直接而唯一的吸引力,且会持续下去。但是我相信
沈三白所强调的那个”韵”字。人的年纪愈长,恐怕也就对这个“韵味”愈加讲究
了。”三毛一手支颐,浅皱蛾眉∶“我的解释外在美是内在美的镜子,那不止
是五官的匀称而已,我不愿意把内在外在分析得那么仔细。在我的选择里,它们是
一体的。”

沈君山接下去说道∶“这Appeal并非指灵魂如何。我所说的美,包括从
男性来看女性的美。我把它归类为内在人格与外在相结合的美。”

话题逐渐从智性达到感性的高潮,两位都是文坛上的亚斤轮老手,在文学成就
上,三毛小姐迷离动人的作品风靡了许多读者,沈君山先生以科学家的笔触形成独
特的风格不同的出发点,造就了作品中相异的风貌。此时他们开始讨论作品的风
格问题。


 话题⒋ 我的写作观

“我写作有三原则∶信、达、。”信”是讲真话,“达”是文字要清晰,还有
就是要“趣味”。


 沈君山

“我的文章是身教,不是言教。印度诗哲泰戈尔有句散文诗∶“天空没有翅膀
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这是对我最好的解释。”


三毛

三毛说∶“我常看沈先生的文章。(沈君山笑著∶谢谢!谢谢!)我比较喜欢
看跟自己风格不同的作品,记得沈先生曾提过宇宙黑洞的问题。当然,沈先生的文
章不仅止于文学方面,我想我不能做评论……”

沈君山说∶“我想大家都很希望您谈谈自己写作的情形。您的作品拥有广大的
读者群。啊,我想起最近那篇《背影》,相当感人。”

三毛略一沉思,然后说∶“我吗?我写的就是我。”我认为作家有两种∶一种
是完全凭想像的,譬如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先生,我非常钦佩他。我通常没有多馀的
时间看武侠小说,但金庸的作品每一部都看。在创作上,他和我是完全不同的。他
写的东西都是无中生有,却又非常真实动人,形式上是武侠小说。

“我曾对金庸先生说∶“你岂止是写武侠小说呢?你写的包含了人类最大的,
古往今来最不能解决的,使人类可以上天堂也可以入地狱的一个字,也就是”情”
字。

“我跟金庸先生的作品虽然不同,就这点来说,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写一个”
情”字。中国人不太讲这个字,因为讲起来总觉得有点露骨吧?

“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写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
法。我的五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称的。有一次我试著写第三人称的文章
,我就想∶我不是“他”,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
“我”。

“至于要分析我自己文章的内容,是如何酝酿出来的,我想我不能”沈君
山立刻接著说∶“就是您写文章前的一段经历,是不是一个意念要酝酿很久才写得
出来呢?”

三毛似乎透露了梦里的消息∶“有一个故事已经埋藏了九年还没有写出来,但
它总是跑不掉,常常会回来麻烦我。这是一部长篇,我想可能到死都不会完成,可
是它一直在我心里酝酿,就是不能动笔。我希望有一天,觉得时间到了,坐下来,
它就出来了。所以说,写作的技巧不很重要,你的心才是重要的,对我来说灵感是
不太存在的。”看起来我的作品相当感性,事实上它是很理智的。如果我过分有感
触的时候,甚至自己对自己有点害怕。像这半年来,我只发表一篇较长的文章
《背影》。

“在几个月前,报社的朋友常常跟我说∶这是你最适合写作的时候,我总是跟
他们说,”你们还是等,因为我在等待一件事情,就是“沉淀”。我也的确把自己
“沉淀”了下来,才发表了《背影》。”

《背影》好像也被选入《读者文摘》中文版。什么时候可以推出,是大家关心
的问题。于是三毛就这一点加以说明∶《背影》虽然入选,刊出日期未定,因为他
们要做很多的考证,很重视真实性。

“我的看法呢,一个艺术到了极致的时候,到底是真的或假的,根本就不重要
了。但是《读者文摘》要对它的读者负责,认为刊登的作品必须是真实的。”《每
月书摘》把我的作品翻译成十五国的语言,不过,我并不很看重它被翻译成几国的
文字,因为我看得懂的也很少。我认为作家写作,在作品完成的同时,他的任务也
完成了。至于尔后如何,那是读者的再创造。

“最近回台北来,碰到一个困扰的问题∶就是参加座谈会时,很多人对我说∶
“你和我想象中的并不相同。”我觉得这也很好,于是跟他们说∶“不必与想象中
的我相同,因为你看我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你个人的再创造了,就像这么多人看红
楼梦,每一个人看出来的林黛玉都是不同的。”这是更有趣的事再创造。所以
每一个有水准的读者,实在他自己也创造了一个新的人物。你同意我的说法吗?”
沈君山这时说道∶“我不晓得您对金庸的小说也很有兴趣,在这方面我有一点补充
意见。”金庸先生后期的小说里面有太多的message(信息)。我比较喜欢
他早期的作品,像《碧血剑》、《书剑恩仇录》,现在有修订本《书剑江山》,不
过修订本没有原来的好原本一开始描写陆菲青骑著驴在官道上,吟诗而行,既苍
凉又豪迈,那意境我读过了二十年还记得,现在可惜删了。金庸早期的作品描述的
是更广泛的人类与生俱来的的情。后期的小说,技术虽然进步,可是他把政治上的
意念摆了进去,反而有局限了。

“像三毛所写的都是人的本性、感觉等等,每个人都具有的。可是金庸如果把
太多的信息投入其中,有时可以传达得很成功,有时会把武侠小说宏身的价值贬低
了。因为我一直在看他的小说,从《天龙八部》到《笑傲江湖》,大部分对大陆上
的政治加以讽刺。像《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一天到晚吹牛,他可能在讽刺毛泽
东。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三毛接著说∶“所以我认为文学是一种再创造。同样的金庸先生,你我之间的
看法有那样大的不同。”

沈君山立刻接道∶“刚才谈你的写作,我就想起两句话∶“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文学的一个高境界,人一生有许多矛盾和冲突,这种无可
奈何的情境就是文学最好的题材,从希腊悲剧以来最好的文学,都是如此人与
环境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己的冲突,没有绝对的喜恶,但却得牺牲,这
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好的文学就要把这种悲剧表达出来,这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意境。

“第二句”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有共鸣感,如果只是不相识的燕子,就不
会有这种味道,似曾相识的燕子,才会更有“无可奈何”的感觉。

“最近看的电影,如《现代启示录》、《克拉玛对克拉玛》,觉得后一部电影
更好,就是因为后者能引起更大的共鸣感。虽然《启示录》也许更具”信息”的使
命。

“因为您写的是基本的人性,每一个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所写的
又是很“无可奈何”的事情。这是我对您作品所补充的两句话。还有,我觉得中国
小说里白先勇的《台北人》最具有这两句诗的味道。”

三毛解释∶“我过去的文章里”无可奈何”的情绪比较少现在比较不同,所以
一种对于生命莫可奈何的妥协比较多,看《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觉自己不
一样了,是由于生活的痕迹所致,也有点悲凉。我多么愿意做过去的我,而不愿做
现在的我。但是没有办法,也不愿加以掩饰(声音渐微弱)。”

沈君山用慰藉的口气,“这是给人的一种冲击。您觉得”三毛声音低沉若
寂∶“比较苍凉一点吧,现在……”

三毛诉说完她的柔韧而又刚强的文学旅程,声音渐杳,此时无声胜有声。沈君
山接下去说道∶“我偶尔也写点散文,但不像您的文章那样脍炙人口。目前主要写
的是政论性、科学性或观念性的文章。”我在国内写通俗科学性的文章,就常想∶
这篇文章写出来以后,普通读者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