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谢谢你曾是我的信仰 >

第55章

谢谢你曾是我的信仰-第55章

小说: 谢谢你曾是我的信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奶奶中风住院了,看情况可能撑不了多久,你回来看看吧”在准备登机飞往印尼前,王凯接到了幺叔打来的电话;奶奶快不行了?!王凯得知这个消息后脑子一片空白,缓了片刻后立马找于工说明了状况,准备马上回去一趟;于工很是理解的同意了王凯决定,让王凯改签机票,一个礼拜后再到印尼汇合。返程的路上,王凯的脑子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心里只是想着快些回家见到奶奶。
  “奶奶她怎么样了?!”王凯风尘仆仆的赶回镇医院,看到了守在病房外的幺叔;
  “她昨天下午中的风,晚上的时候情况很严重,今天已经好转了些,医生说应该已经度过危险期了”幺叔顶着黑眼圈,声音有些沙哑;
  “镇上医院的条件这么差,怎么不送市医院?!”王凯对奶奶在镇医院接受治疗有些不满;
  “她昨天的状况不好,医生说不能经受颠簸,怕在路上出事,不然直接就送市医院了,今天应该都转去省医院了;医生说等她病情稳定下来才能考虑转院”幺叔有些无奈的解释了原委,然后把王凯带进了病房。
  进到病房,看着奶奶那张满是皱纹,苍老憔悴的脸,王凯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心里无比难受,这些年最疼爱自己的奶奶在时光的消磨下,已经这般苍老脆弱。
  “你好些了没?”看见奶奶张口想要对自己说些什么,王凯走到病床旁,握住了奶奶那苍老而温暖的手哽咽的关心道;
  奶奶想要宽慰王凯几句,但是因为中风,语言功能受损,勉强张嘴说了几句话,却都含糊不清,王凯心疼的看着奶奶,好不容易才明白奶奶的意思,她是劝王凯不要太担心,她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奶奶艰难的张嘴说话,吐字不清的同时,口水不受控制的从嘴角流了出来,王凯勉强挤出笑容,一边细心的帮她擦去嘴角的口水,一边宽慰她,让她好好休息;看着奶奶开始闭眼睡觉,王凯又和爷爷说了几句话,然后退出了病房,坐到了走廊的椅子上。
  一向严厉无比的爷爷噙着泪花守在病床旁,总是带着慈祥笑容的奶奶虚弱的躺在病床上,连说话都很艰难;王凯这才突然意识到时间过得真快,他们都已经老了。外公过世的时候,王凯正在柘林跟着老赵做事,不怎么方便回来,也不大愿意回来;当时跟着老赵做事的机会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加上王凯从小就和外公没怎么接触过,对外公并没有多深厚的感情,所以当时难过了一会儿也觉得没什么。
  可是,王凯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完全不一样,从四岁那年父母吵架过后,王凯就是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直到高二那年母亲从外地回来;在那之后,王凯忙着读书和工作,一直没怎么回老家,这几年跟爷爷奶奶待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直至奶奶生病住院,王凯才在陡然间发现他们已经如此苍老。
  小时候,爷爷总是很严厉,动不动就给王凯吃“竹笋肉丝”,经常揍得王凯一把鼻涕一把泪;每次奶奶发现王凯挨揍,都会过来拉开爷爷,把王凯搂在怀里安慰一番,然后在柜子里找好吃的给王凯。
  印象中,奶奶就打了王凯一次,那时候王凯还在读小学,正值夏天,王凯患了水痘,很是严重,奶奶心急的带着王凯四处求医却一直没多大效果;在一个午后,水痘还很严重的王凯偷溜出去,跟着村里几个稍大的孩子下河摸鱼;奶奶找到河边的时候,看见王凯正在泥水里欢快的打滚、摸鱼,又急又气的奶奶把王凯领回家后,抓过几根麦秆打了王凯几下,奶奶的语气难得的严厉,下手却很轻,加上麦秆打人确实没什么威力,王凯一点都不觉得疼,但是在治好水痘前再没到处乱跑。
  王凯看待事情有些偏物质化,造就王凯这种思维的是刚上初中时发生的事情;那时候刚上初一的王凯,想要买一双波鞋,刚好父亲已经外出上班,王凯就拉着奶奶一起上街买鞋。王凯看上了一双蓝色的波鞋,奶奶见王凯爱不释手就打算给王凯买下它,当听说这双鞋要价五十块后,奶奶脱口而出“一双鞋子居然卖这么贵?!简直是抢劫!你怎么不拿把刀去银行问他们要钱?”
  鞋店的老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态度温和的告诉奶奶,那双鞋就是那个价钱,一分钱一分货。王凯当时看着奶奶的反应觉得有些丢脸,自尊心受损;可是王凯很快反应过来,奶奶一辈子都很节俭,这双鞋的价钱对她来说算是天价,加上他们一辈子都在乡下务农,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讨生活,手里根本就没什么钱,而自己的父母又很少往家里拿钱,买这双鞋对奶奶来说确实是一个大负担。最后,王凯要了一双便宜的白网鞋,没有缠着要那双心仪的波鞋,也就是从那时起,王凯的物质观变得重了起来。
  王凯退学工作拿到在工地上的第一笔工资后,就让幺叔带了五百块给奶奶,年底回家的时候,又给了一千块给奶奶;当时奶奶一再推辞,让王凯自己存着买房娶媳妇,最后在王凯的坚持下和邻居们的劝说下才勉强收下了那笔钱。往后,奶奶逢人便夸王凯孝顺懂事,邻居们都说奶奶没有白照顾王凯这么多年;然而,王凯一直觉得自己拿这么一点钱给奶奶实在有些歉意,奶奶为自己洗衣做饭这么多年,自己却没有能力给她更多的回报。
  王凯一直记得小时候对奶奶说过“我长大挣钱了,一定要买一柜子的糖给你吃”,当时头发还未全白的奶奶笑着说“你长大了不要忘了就好”;工作后,每次回家王凯都会给奶奶一笔钱,或多或少,奶奶总是推辞,王凯则一直说“你把我养这么大,我才给你这么一点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如果我能多挣些,肯定不止给你这么一点”。
  母亲对王凯拿钱给奶奶本身没什么意见,但还是难免有些醋意,因为王凯从不主动拿钱给他们;王凯给母亲的解释是你们还年轻,能够自己挣钱,不差我这几个钱,但是奶奶她现在岁数大了,说得不好听些,不知道哪天就过世了,她照顾我这么多年,我现在要抓紧报答她。
  王凯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王凯小时候喜欢看武侠剧,经常跟着大些的孩子们去邻村的富人家看碟片,奶奶每天晚上都拿着煤油灯接王凯回家;有一阵,王凯经常睡到凌晨的时候觉得饿,问奶奶要吃的,奶奶每次都会强忍着浓烈的睡意起床为王凯煎个鸡蛋煮上一小碗面条;夏天太热睡不着,家里又没电风扇,奶奶就拿着蒲扇为王凯扇风,直到王凯睡着为止;小时候读书的学校有些远,遇到雨天的时候中午回家吃饭不怎么方便,奶奶总会早早做好饭送到校门口,等王凯吃完后再回家吃饭。
  有一次王凯拉肚子,虚弱得走路都困难,又恰逢雨天,但是王凯坚持着要上学,不愿请假缺课,奶奶只好背着王凯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泥泞的小路上前行,当时王凯已经小学五年级了,比瘦弱的奶奶还要勉强高一些。初中的时候,王凯有一次不小心丢了生活费,只能打电话回去问奶奶要,奶奶接到电话后立马顶着大雨,走了一个多钟的泥泞小路赶到学校给王凯送生活费。想起小时候的事情,王凯的眼眶越来越湿润,眼泪不受控制的从眼眶滑落出来。
  “于工,我不去印尼了,那边的工作交给老杨做吧,反正他技术比我好,也是个能做事的人”王凯平复了情绪后,给于工打了电话;
  “什么?!你不过来了?你奶奶的病情是不是很严重?严重的话你等她情况好转过后再来这边,在家多休息几天也没事,我去和经理沟通一下,你晚些过来不是问题”于工以为王凯只是想要起晚些过去;
  “于工,谢谢你的关心,我奶奶的病情现在稳定下来了,医生说问题不大,但是我想留在老家陪她安度晚年,不准备去国外做事了”王凯平静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要退出?!你等你奶奶身体养好些再过来也没事嘛,怎么想着退出呢?你要知道现在到国外做事利润是很可观的,你在工地打拼这么久不就是想要这样的机会吗?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你怎么能放弃呢?听我一句劝,在家陪你奶奶一段时间,等她身体好些你再过来,这边有我,能够熬到你过来,不会有事的”
  “于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已经决定了,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再合作”王凯有些歉意的对于工表明了态度;
  “好吧,我了解你的脾气,这个事就不多说了。以后你想过来跟着我们公司做事,打个电话给我就行,随时欢迎”于工无奈的叹息着同意了王凯的决定;
  “谢谢你,于工;我现在给老杨打个电话交代那边的事,如果有什么事,你随时可以打我电话”王凯有些抱歉的挂了电话。
  王凯在工地吃苦受累这么久,好不容易熬到了出头之日,说放弃就放弃,确实让旁人有些不解;但是王凯这个决定做得很干脆,奶奶岁数大了,自己想要守在她身边,陪她安度晚年,这个理由的份量很足。
  换点滴的时候,王凯发现护士看着很眼熟,仔细一看才发现居然是舒妍;两个人都认出了对方,笑着聊了几句。舒妍高中毕业后读了护士专业,毕业后回到了镇医院工作,这些年王凯很少回到小镇,也因为早就和她断了联系,所以不知道她居然在小镇工作。下班过后,两个人好好的聊了一会,得知彼此都还是单身后有些惊讶,一段时间过后,两个人以结婚为目的简单的走到了一起。
  王凯在奶奶出院后没有再外出上班,帮着父母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小餐馆,自己又开了一家小书店,留在小镇上和家人待在一起。
  两年后,王凯和舒妍决定结婚,然后王凯开始给同学朋友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参加自己的婚礼。没想到第一个邀请电话打过去,麦婧就提起了徐璐,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是那个名字仍然让王凯的心底有些触动;深爱过的人,无论过了多久再提及,心底始终还是有些感触的。王凯很理智的明白,过去的事始终是过去,自己要的只是一份简单的生活以及平淡实在的温暖。
  活着,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和见解,都会做出相应的选择,走向不同的方向;有些人终生都在追逐名利,他们生活得很快乐;有些人毕生都在灯红酒绿,他们生活得很满足;还有更多的人在平淡充实、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度过平凡的一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或许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才是最好的答案。
  王凯一直记得老弋说过的一句话“人生在世,往简单来说就是吃穿二字,吃好穿暖就是幸福”;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六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餐。王凯一直记得自己想要的不过是简单充实的生活,家庭亲情的和谐温暖,有一个能谈心的人平淡安稳的相互扶持到生命的终点;岁月匆匆,人生苦短,这样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圆满。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致你们

  历时近三个月,写写停停的把这部小说大致完成;然后,又花了半个多月完成了细节上的修改,总算让它勉强能见人。首先,我要对大家表示感谢,感谢你们每一个耐着性子看完这部书的人。本人读书少,文笔不好,加上是首次尝试写作,完全是凭感觉在写,所以成文有些糟糕,请见谅。
  光从文笔上来看,这是一部糟糕的作品,但是故事框架还算完整,这算是本人唯一比较满意的地方;开写之前,本来是想着打发无聊的待业时间,也就没作太多细致准备,全书完全是按照这些年的经历、所见所闻、加上编撰及个人反思集合拼凑所得。所以希望大家也不要对号入座,毕竟这只是小说,我只能说这个故事是虚构与现实的结合,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开写的时候,本人只是想要放下一个心结,解开困顿自己的执念,所以前半部章节都比较随意,故事情节不完整、表述不清、错别字、内容杂乱这些问题有些严重,还请大家多担待。写这部书的目的,起先是为了对自己的青春做个总结,留下些纪念,同时也贱贱的希望那个她能看到,知道我还惦念着她;后来,慢慢意识到这是有别人会看的,不能污了大家眼睛,至少得保证勉强能看下去,所以放慢了进度,在写作上真正投入了注意力,在后期上改善了很多缺陷;因此,过了和大家经常看到的俗套校园恋情后,后面的故事有了更强的可读性。
  最开始,只是想要把这部书写成回忆录的形式,故而参照了电影“那些年”大致框架;但是,我觉得不能靠回忆写一篇通俗的校园青春言情小说,我想要让故事更丰满、更有内涵、能够让人看完后会去反思亲情、爱情、人生观、价值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