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谢谢你曾是我的信仰 >

第44章

谢谢你曾是我的信仰-第44章

小说: 谢谢你曾是我的信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定了主意,王凯的心情很是放松,晚上去镇上买了两个炒菜一个凉菜带回来,在隔壁小店买了两瓶冰镇啤酒,准备犒劳一下自己。王凯刚开始吃饭的时候,刘调过来找王凯闲聊,王凯又去给刘调买了酒,坦白的告诉刘调明天要走,去父母那边帮忙开快餐店;刘调深知老赵的为人,觉得王凯跟着老赵做事确实委屈,他很赞成王凯的做法,还告诉王凯如果在那边做得不顺,随时可以回来找他,跟着项目部做事。
  和刘调闲聊着吃完饭,王凯刚要准备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张平带着他老板过来准备找王凯结算一部分工程款,王凯虽然准备离开,但还是很认真的站好最后一班岗。
  张平带了一堆□□,王凯拿计算器一一对着计算,很快算好了□□上的账目。“小王啊,混凝土还有两千五的账没有□□,这个老赵是知道的,你单独在本子上写一下,算好总账目后签个字”甘老板提醒王凯没有□□的那笔账目也要上账;
  王凯在之前算好的账目后面写上了“混凝土、没□□、共计2500”。
  “你这个字写错了,该是泥巴的泥”跟着甘老板他们后面进来的小方不忘挑刺;
  “这个字没错,要不这样,我来写简单一点的”甘老板在一旁暗自发笑,拿过本子写下了一个醒目的正楷字“砼”。
  “这是什么?”小方在一旁不解的问;
  “做建筑有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这个字是表示混凝土”甘老板没有把心里的鄙视和喜悦表现出来,语气很平静。遇到连这么基础性的东西都不知道的人,这个项目随便做手脚都不是问题,甘老板心里这样想着。
  “怎么写都一样,账目正确就好”王凯当然知道甘老板心底的盘算,冷淡的接过话。
  账目算好后,甘老板让王凯在他的本子上写下账目,签上名字,然后他在王凯算好的账本上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示账目生效,明天就按账目提款。“甘老板,你先前在家算的结果和我这时候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王凯签字时试探着问道;因为喝了酒,王凯的头脑不是特别清醒,加上房间的光线不是很好,生怕出差错。
  “差不多,以你算的为准”甘老板有些敷衍,签字后把□□递给王凯就准备走人,等着第二天提现;
  “□□你们还是带回去吧,要是我帮着老板坑你们,把□□扔掉,明天翻脸不认账,你们怎么办,拿什么来领工程款?”王凯笑着提醒;表面上这是为了甘老板好,实际上王凯是怕自己账目出错承担责任;甘老板本来想着阴王凯,没想到被王凯把皮球踢了回来;
  “你不是签字了嘛,我怕什么?”甘老板的笑容有些僵硬;
  “我们老板的工地多,万一明天一早把我调去别的工地,到时候你找谁认账?你还是把□□带回去自己保管稳妥些”王凯的笑容很单纯,说话也是处处在为他们考虑;甘老板愣了一下,有些阴沉的带着□□走了。
  打发走了甘老板,王凯便去洗漱,小方也去了隔壁小店打麻将,洗漱结束后,王凯照计划跟幺叔通了电话。晚上十一点,王凯拨通了老赵的电话:“老板,我明天要回老家,家里催着我回去相亲,准备结婚的事情。”
  “这样啊?你回去相亲要几天时间?”老赵懒洋洋的的接通了电话,他这会儿已经快要入睡了;
  “我回去过后应该不会再来工地了,我爸妈准备开个小餐馆,人手不够,他们让我回去相完亲就去给他们帮忙”王凯平静的撒着谎;
  “不回来了?!那怎么行?工地那边就你一个人帮我看着,你走了工地怎么办?我可以准你三天假回去相亲,相完亲就马上回工地上班”老赵对王凯的决定有些惊讶;
  “百善孝为先,我爸妈他们一直都想在那边开餐馆,我必须过去帮忙”王凯算准了老赵的反应,也早就编好了应对的话;虽然这个理由听起来很是牵强。
  “小王呀,你们家开个小餐馆能挣多少钱?你跟着我的话,我保证几年过后你挣的钱比开餐馆挣的多很多倍。你自己要想好啊,别人想要你现在的机会都要不到,大把的人想跟着我做事,我是看你比较精明能干才让你跟着我做主管,你要是走了,以后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老赵开始给王凯灌迷汤,分析利害;
  “老板,我知道你看重我,但是我要先考虑父母那边,他们的安排我必须听从”王凯的语气刻意的透露着无奈;
  “你实在有事要走,我也不拦你,不然显得我太没人情味了;这样吧,你再过半个月回去行不行?我到时候自己过来接手工地上的事”老赵实行缓兵之计。
  “老板,你是生意人,知道开店是要争取开门红的,我爸他们把开业时间选在周末,就是因为那边工厂礼拜天不加班,客流量大,想要争取个好彩头。所以我明天必须走,不然时间赶不上”王凯故意拿做生意说事,在商言商,对着商人就用做生意的开门红说事;
  “你他妈的才给我做了多少事?!跟着我上这么几天班就要拿一个月工资,工钱哪有这么好挣?!你要是真的敢走,我们的交情就算断了,以后就别想跟着我做事!就算你求我都不会再收你!以后你叔也别想再从我这拿工程!”老赵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开始骂脏话,威胁王凯以后别想再和他打交道;老赵以为王凯还对他常挂在嘴边的“以后”很是看重;
  “跟着你没做什么事就要走人,我知道这是我的不对,对不起。剩余那五百块工资我不要了,柘林那边的十多个工天也不要了。这次实在没办法,要急着回去”王凯的语气依旧是平静中刻意掺杂着无奈。老赵空口许诺的“未来”,王凯压根不相信;幺叔在柘林那边工程结束后,赌咒发誓再不跟老赵往来,因为幺叔在那个工程上吃了不小的亏,早已厌恶透了老赵。
  “算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是一定要走是吧?那没问题,这边工地的事怎么处理,那些账目怎么交接?”老赵平息了怒火,开始考虑工程上的事情。王凯算准了老赵会占那一千多块钱的便宜,而且打电话的时间是在晚上十一点,老赵不可能连夜赶来阻拦自己离开,所以语气虽然表现得有些无奈,却夹杂着坚定强硬,始终强调着自己必须明天走人。
  “工地上的事可以交给小方暂时处理,他跟了你这么久一直都想做管理,我待会就去找他交接账目”王凯听着老赵的语气平静了下来,知道自己所有的猜想判断都是对的,便平静的讲了自己的安排;
  “算了,我知道留不住你,你准备一下账目,我给小方打个电话让他找你交接”老赵有些无奈的挂了电话;王凯开始准备所有需要交接的东西。
  “你怎么突然要走呀?留在这边不是挺好吗?”小方刻意的压制住心里的狂喜,刻意表现出一丝惋惜。小方等了这么久,总算等来了机会,王凯一走,他就可以掌权,不用再辛苦的开铲车了;心里兴奋、高兴,但面子功夫得做够;
  “家里有点事,没办法,我把账目跟你交接一下吧”王凯挂着微笑淡然的准备交接;其实王凯一眼就看出了小方眼里的狂喜,但小方却不知道如愿当上管理后将会面对老赵怎样苛刻的安排。
  账目很快理清,王凯嘱咐小方明天结算甘老板那笔工程款的时候,一定要再算一遍□□才能交钱,防止出问题,毕竟□□在他们手里,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偷换几张。小方对王凯的提醒很是感激,说自己一定小心;老赵在之前给了王凯一千块用来买零碎的东西,还剩了六百多,王凯一并交给了小方。
  小方得知王凯还有五百块工资没领,说什么也要从那剩余的材料钱里抽钱补上;他说得很大义凛然,干了活就一定要拿工资,他们这么大的家业,这点钱是不能克扣王凯的,老板有吩咐,必须补上。
  王凯当然很清楚,以老板“周扒皮”的行事风格,断然不会给王凯补上剩余工资的,尤其是在王凯说了自愿放弃后;小方会自作主张的这么做,其实是想让王凯拿齐工资后快速滚蛋,自己好彻底接位,当然也有感激王凯让出机会的心理。送上门来的钱没理由不要,这是自己的劳动所得,王凯当然不会介意,毫不犹豫的结果了那五百块。
  第二天一大早,王凯带着行李去了村里的公交站,然后一路换乘前往父母身边。在车上,王凯先后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刘调问王凯怎么没上工地,确认王凯离开后,说了句一路顺风;第二个电话是张平打来的,他说昨天可能掉了一张□□在王凯那边,想要过去找一下,王凯告诉张平自己已经走了,不会回去了,让他有事找小方,至于□□,自己昨天压根没看到。
  张平提□□的事,究竟是昨天他回去重新算了一次账目,发现王凯写多了,想把责任推给王凯,自己安心的多领一笔工程款?还是想找王凯沟通一下,给王凯意思意思,以后合作捞油水?王凯不得而知,反正所有的事都交代清楚了的,完全没他的事。
  从上工地开始,直到离开,王凯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身心如此放松。跟着幺叔要担心时常挨骂,跟着老赵更是饱受精神折磨;现在终于彻底告别了这一切。
  关于徐璐的那个执念,王凯知道自己依旧有机会实现,无论是跟着幺叔去接手于工的那个小工程,还是帮父母经营小餐馆,都比老赵许诺的东西要真实得多。
作者有话要说:  

  ☆、年轻时受些挫折是好事

  满怀期待,带着轻松的心情回到父母身边,王凯很放松;三口之家在异地团聚,经营一个收入不错的小摊,奔向小康生活;还可以抽一个月时间去跟着幺叔搞定那个小工程,学学技术。一切,看起来很不错,但只是看起来。
  王凯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母在固戍的夜市摆了一个小摊,经营快餐和卤菜;川菜在那个地方地方是很吃香的,加上他们做出来的味道确实不错,人缘也好,生意相当火爆。开业不久,周边的几家生意都冷清了下来,父母经营的小摊随时都处于爆满的状态;两边摆摊的同行看着实在眼红,就在自己摊位旁拉起了围绳以阻拦客人去王凯父母他们的小摊吃饭,顾客们却是宁肯绕路也要去光顾。
  生意火爆异常,父母却在两个月后开始闹起矛盾;原因很简单,生意太好,经营起来自然要辛苦些,太劳累的两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引发矛盾,争吵乃至上演全武行。母亲为了顾全大局一再忍让,奈何父亲脾气实在太臭,母亲在骨子里也是一个倔强的人,有时候觉得父亲过分了就罢工争吵。
  隔三差五的争吵打骂,让两个人的情绪都很糟糕,就算二姨他们随时过来劝解也无济于事。既然觉得摆夜市是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父母一商量就决定把摊位让出去;那个周末的傍晚,本来是把摊位已经摆好,锅碗瓢盆都准备就绪,只等着客人上门,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又起了争执,刚好有人看到摊位旁的转让讯息过来问价,两边一商量就以五千元的价格成交,摊位易主。
  接手摊位的人说自己人手还没到位,让王凯父母帮忙经营一晚上,结果那天直到凌晨一点过卖光了所有的饭菜才被迫收摊;接手的人一算账,立马笑翻,五千块接手这个摊位,一个晚上就拿回来了三千多。
  后来,王凯听母亲提起过当时摆摊的细节,每天早上五点得到蔬菜批发市场去买菜,一般需要两个多钟,回来吃点早餐睡到十一点,然后就要忙着洗菜,处理熟食,一直忙到下午。下午的四点过,就要开始准备出摊,锅灶桌凳是在一百多米开外的小仓库里,两个人把这些东西搬出来放置好,又得回两条街外的出租屋把准备好的菜提过来,然后就等着开火。
  下午五点半,工厂陆续下班,就要开始渐渐忙碌起来,晚上十点到十二点,是生意最忙碌的时段;母亲说当时摆了七张桌子,经常满座,旁边还会有人站着等位置空出来入座。那个时候,没有请人帮忙,就父母两个人,经常忙的昏头转向;父亲要整晚忙着切菜炒菜,母亲要负责写单、上菜、收钱、收拾清洗盘子碗筷;二姨一家经常下班后过来帮忙,但是他们毕竟要上班,只能过来帮一小会。
  母亲说那时候实在太忙,经常煮饭的时候忘了加水,或者算错帐少收钱;平时一般忙到晚上十二点过,周末经常凌晨两三点才收摊,很多时候还是菜卖光了不得不收摊;因为实在太忙太累,经常是没时间或没胃口吃晚餐,两个人都瘦了一大圈。他们后来是请了人手来帮忙,但是请一个忙不过来,请两个又觉得成本太多,加上父亲对帮工挑三拣四的,所以更多时候还是他们自己受累。
  摆夜市卖快餐、炒菜是很辛苦,收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