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谢谢你曾是我的信仰 >

第40章

谢谢你曾是我的信仰-第40章

小说: 谢谢你曾是我的信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是好茶,问题是已经泡了一个下午,早已没了味道;老赵和小方用家乡话交流,王凯和朱元聪只能干坐在一旁发呆。十一点过的时候,朱元聪实在受不了这无聊的安排,回房间睡觉了,王凯却只能在旁边等着。
  凌晨一点五十分,老赵让王凯和小方一人拿被子,一人拿枕头前往十米开外的目的地。老赵说到了房间先不要把东西放到床上,要等他说放才可以放;站到那张昨天拼装的铁床前,老赵不时的盯着手表看,直到几分钟后,时间来到两点整,他才大叫一声‘放’。
  放好东西后,老赵笑着说大家辛苦了,赶快回去休息,明天准点上班,顺带骂了一句朱元聪,说他居然不听命令躲房间睡觉。顶着浓浓的睡意,王凯不由得在心里腹诽,你是老板不用上班,所以两点三点兴师动众的搬这两样破东西觉得很正常,问题当工人的明天还得六点半起床吃早餐,七点赶到工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老赵让王凯洗车、洗袜子、擦地,王凯觉得洗车是临时任务,自己没事做时该洗;洗袜子、擦地,可以算作老赵在考验自己;拿自己的身高调侃,王凯觉得老赵只是无意间的随口一句玩笑;这些都能理解和忍受。但是凌晨两点搬床铺这事,就真的是老赵封建迷信折磨人;沿海商人都比较迷信,老赵只是没考虑到工人的感受,王凯只能如此宽慰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生意经

  这一天上午,朱元聪听刘调的安排随便挖着靠近河岸的泥土,一不小心挖到了埋在地下的高压水管;看着出了状况,朱元聪只好停工给王凯打电话,问王凯怎么办。老赵有交代,施工现场出了问题立马找王凯,小问题让王凯和刘调协商解决,大问题则由王凯汇报给老赵,由老赵处理。
  王凯听说水管挖断了马上带着一截水管和胶水、锯子过去,准备接上,看清楚是粗实的高压水管后,王凯只得放下手里的工具,找刘调过来商量。刘调到场后也是束手无策,只得通知老赵;等老赵从住处赶来的时候,现场已经站了一大群粮库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正在追究责任和寻求解决办法。老赵到场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就和粮库那边的负责人谈了起来。
  粮库的态度是工人等着上班,如果由他们的工作人员找设备来接水管的话,起码得到第二天上午粮库才能开工,就算不说接水管的施工费用,单算误工费也是很大一笔钱;老赵想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又不想付如此大的一笔误工费,就找刘调说挖机是听公司调度做事,出了问题当然由公司付粮库这笔误工费;刘调为了公司利益考虑,加上自己不想承担责任,便推说是朱元聪自己乱挖出的问题,应当由挖机负责人出钱。
  他们三人在利益的问题上互不相让,谈判陷入僵局,但矛头渐渐指向朱元聪这个替罪羊;朱元聪站在旁边一脸茫然,不时有些紧张的望着王凯。眼看朱元聪要被推出来承担责任巨额的误工费时,打桩队伍的林师傅建议说买个快速接头锁上就立马可以开工,如果中午去买回来安装的话,下午粮库就可以开工,买一个快速接头加上安装最多不过五六百块钱。林师傅的方案缓和了矛盾,原本谈得有些紧张的三人立马喜笑颜开,交换电话号码,商谈以后有机会的话在别的方面合作。
  用快速接头确实是一个好主意,粮库自己修理的话是要替换十多米的水管,费时费力,会严重影响粮库的正常工作,用快速接头可以节约修理时间,粮库下午就能正常开工,所以粮库负责人大度的表示只要下午两点粮库能正常开工,就不追究任何责任。用快速接头的方案不会花费太高,老赵也没意见,但买接头和安装的费用必须由朱元聪买单,因为水管是他挖坏的。刘调见推干净了自己的责任,也表示没有意见;就连朱元聪也松了一口气,几百块的修理费和粮库之前提的误工费确实显得相当实惠。方案定了下来,眼看也到了下班的时间,大家皆大欢喜的散场吃饭。
  吃过午饭后,老赵带着王凯到粮库接上林师傅前往镇上买快速接头。方案是林师傅提出的,他也会安装,加上老赵他们不知道快速接头究竟是什么样,所以必须带上他;王凯以后要负责采购一些简单的材料,也跟着去熟悉一下市场。
  找了两家五金店过后,林师傅找到了合适尺寸的快速接头,老板要价一百五十块,老赵嫌贵又找了一家店,一番砍价后以九十五块成交;开□□的时候,五金店老板问老赵要不要以一百五十块的标价写单,老赵直接给了老板一百块告诉他不用找了,顺手要了一张老板的名片,没有要□□。
  其实之前大家都不知道一个接头要多少钱,但老赵凭借商人的直觉和经验买到了价钱更便宜但质量相同的快速接头;在返程的车上,林师傅一个劲的夸老赵厉害,居然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到低价实惠的东西。老赵则告诫两人,无论谁问起花了多少钱,都要说是五百块;两人立时明白了老赵不开□□的用意。
  东西买好回到施工现场后,林师傅马上顶着暴晒开始安装,老赵让王凯去给林师傅帮忙,他则在一旁的楼房下避暑。接头很快安好,时间也到了粮库和工地开工的时间,老赵让粮库的负责人开工看水管是否修好,林师傅在一旁对王凯说:“你们老板这么厉害,我一定要找他多要一些工钱”
  “你别想着问他能要到多少钱,以老板的作风,你最多能搞到两包烟钱”王凯笑着回答;
  “我当施工员一天工资几百块,帮忙做这个,居然给这点报酬,当我傻逼呀!”林师傅对王凯的话相当不高兴;很快,林师傅一脸愤懑的回来收拾扳手钳子,“我再也不会给你老板帮忙了!他娘的,忙活这么久才给我一百块!”林师傅骂骂咧咧的收拾东西走了,王凯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林师傅想在老赵身上赚钱是真的想多了。
  老赵在林师傅走后一脸不悦的对王凯抱怨:“一个打工的,帮忙做一点小事还想要几百块;本来给他说以后有机会的话,给他跟着我做事的机会,现在想都别想。”原来老赵想着许以后给好处,不直接给林师傅报酬;结果林师傅没把他的空口许诺当回事,直接要折现,老赵只好无比肉痛的给了一百块;这会老赵正在心疼他的现钞。
  下午工地上没什么事,但老赵还是把王凯留在工地,好在刘调找王凯帮忙拉线规划道路,王凯才不至于太过无聊;王凯没有管老赵先前交代的不见钱不给项目部干活,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帮忙干点小事打发时间,也给刘调留个好印象。事情很快做完,刘调带着王凯躲到阴凉的地方闲聊,说老赵现在别想有好日过。
  从刘调那得知,老赵在柘林的工程和项目部老总合作,大赚了一笔,但这个工地离公司总部就几十分钟车程,总部随时过来查账,江总压根不敢和他合伙贪污;老赵现在的地位就像一只刚用餐结束的盘子,把江总在柘林贪污比作享受大餐,那老赵这只盘子在那会儿就很有价值,现在的工地有总部随时盯着,江总也捞得差不多了,当然会对老赵这只空盘子感到厌恶。
  下班的时候,王凯给小方和朱元聪提到这里离公司总部不远,随时有领导过来视察;晚上的时候,老赵找王凯单独谈话,告诫王凯以后多找刘调他们说话,了解到的和听到的东西千万不能对别人说,一定要回来亲口告诉他,这样他才能了解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老赵在交代完这件重要的事情后,告诉了王凯做生意的成功秘诀;说得好听些是动脑子,说实在一些就是坑蒙拐骗偷,比如修一条路,要求是十公分厚,如果把中间的泥土抬高一两公分,就可以省下一大笔钱。然后,老赵告诉了王凯给公司买东西的秘诀,以次充好,虚报价格;比如一车钢筋进价六万,报给财务要说十一万,财务会还价说最多值十万,那自己就点头说十万,那一万是财务的辛苦费,四万的差价就和老总五五分成;这样一笔材料就尽挣两万,还不算从钢筋老板那得到的利润。
  最后,老赵教育王凯,跟他做事不是要马上挣多少钱,而是能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跟我做事最好别想涨工资,我准备给你的是经商经验,不是现钞;王凯明白老赵之前在柘林许诺的过来涨工资这件事,现在开始可以免谈了。但想着可以学学老赵的经商之道,跟着项目部打好关系,也就没多想。年轻时不一定要马上把时间兑换成钞票,换成经验积累,将来厚积薄发,才可能走得更远更顺畅。
作者有话要说:  

  ☆、一波三折

  项目部临时驻扎在一栋四层的民房里,办公开会需要地方,十几个人住宿需要地方,做菜吃饭也要地方,所以那栋小楼显得拥挤不堪,迫切的需要在施工现场建造一个办公住宿的营地。公司没有直接给老赵主体工程的合同,先让老赵建好营地再考虑后面的合同;老赵虽然很不屑建板房这几万块的小工程,但为了大合同只有立即找人开工。
  老赵通过人脉关系,从很远的地方联系了一支工程队,对方先派了两位师傅过来,说其余工匠两天之内到场。工匠师傅到工地当天,老赵就带着两人前往施工现场熟悉场地;第二天,两位师傅一早就起床吃饭。王凯正在心里感叹两位师傅工作的积极性时,两位师傅却跟老赵说要回去,不想在这干活。
  工匠师傅的意思很明确,说起先不知道这里的工程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做好,在工价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宁愿自贴车费回老家的县城上班,毕竟老家那边的工程量更多,能保证有稳定的收入;在这做一个月再回去离过年就只剩两个多月,到时候在老家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老赵先是笑着许诺以后的工程还多,他们现在帮忙做完这里,以后可以给他们更好的工程做;看见没效果后又黑着脸一半威胁一半骂的劝说。哪知道两位工匠软硬不吃,执意走人;他们想提高工价,老赵死活不愿加钱,所以只得一拍两散。
  工匠师傅走了,老赵很是气恼,打电话把对方老板臭骂了一顿,得到对方保证,第二天就会带其余工人到场后,老赵让王凯去村里的集市买碗筷、大米这一类东西。王凯依照老赵的安排,去村里的小超市买了十副碗筷、一口大锅、十斤大米;至于煤气灶、炒菜锅这些,老赵吩咐等到工匠到场后再买;买这些东西的时候,王凯一一讲价,老板考虑到王凯是给工地上买东西,就让了很大一截价钱。
  “给你照标价开票,还是往上再写高些?”老板在准备写□□的时候,很懂行的问王凯;
  “照我实际给的钱写”王凯拒绝了老板的好意;
  “这是你自己家在包工程还是给亲戚帮忙?”老板有些错愕的问道;
  “都不是,我和老板不怎么熟”王凯的回答让杂货店老板很是惊讶,随后他对王凯竖起大拇指说:“像你这样的工人不多了,你老板运气真好。”做采购的总是有机会捞油水的,老板工资开得低,自己可以在价钱上做手脚捞回来;可王凯不想这样,他想要真正获得老赵的信任,以得到想要的经验和机遇。
  等王凯买东西回去,老赵随意看了一下□□,告诉王凯把东西送到项目部厨房去,那个工程队反悔了,不会过来一个人。老赵告诉王凯,刘调问着要人开工的时候,千万不要说那边工程队不会来了,告诉刘调是那边有事耽搁了,工程队两天过后到场。上午的时候,刘调从工地回来就过来找老赵要人开工,结果老赵早就开车出去了,留下王凯应付刘调。虽然刘调猜到老赵承诺的工程队不会来了,但还是只得相信王凯信誓旦旦的保证。
  中午吃饭的时候,刘调接了一个电话,然后愤怒的把手机拍在桌上,“他妈的说好要把小发电机运过来,这会又不让装车了,不想借早先就别答应,临时反悔算什么东西!”刘调大发雷霆;
  “怎么回事?”郭总停下筷子问道;
  “柘林那边今天下午出发运东西过来,老六不让把发电机装上车;发电机的事早就说定了,现在又临时反悔!”刘调黑着脸望着老赵;老赵避开刘调的眼神,埋头吃饭;
  “老赵啊,你这么大一个老板,一台破发电机都不舍得借给我,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刘调你也是,吃饭的时候嚷这么大声,像什么话”刘调唱罢黑脸,郭总就唱着红脸发话。
  老赵只好尴尬的放下筷子给老六打电话,叫他把发电机马上装车。在柘林的时候,项目部除了两位经理没人敢用刘调这种语气态度对着老赵说话,当时那位财务部长得罪了老赵,第二天就被调去了别的工地;刘调现在对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