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帝国-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蒙古准备“反攻”中亚为止,它已经有了两个军部,个空降师,11个步兵师。5装甲师,11个装甲旅——共有75万名官兵,235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并配备有自己。华上将的西北集团军。将是一只有能力抗衡俄军远东集团军的超大型集团军。而要让俄国人相信。则需要更多的努力。
下一步就是模拟一个正在集结的集团军所会发出的全部无线电报。以便让俄国人来窃听。这绝不像拍发一些漫不经心的电报那样容易,因为这些电报必须逼真和具体,电报的性质和发报设备都要体现各个级别的特点而且要互相配合和印证。
李如龙精心地组织了这一活动。到1917年12初,中亚的上空开始充满各种密码电报、明码电报和无线电电话的信号,“营”在跟“旅”讲话。“旅”在跟“师”讲话,“师”转接到“军”。“军”又转接到“集团军”。
这些详细地、有时乱作一团的电文,散布出了一系列与“不周山”行动有关地信息。如“步兵第11集团军的赵蛋蛋上尉准备立即向白斯文报告滑雪训练的情况”,“第2汽车连索要发动机在低温、高原情况下
使用手册”,“第7军要求立即派来早已同意派出的法的教官”,“第80师急需补充1800过冬的衣服。。等等。
正如人们所预料地那样,俄国人很快就测出了第11集团不久,一架俄国战斗机隆隆来到乌兰巴托上空进行了扫射。这是该集团军在整个大战期间所经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战斗洗礼。电台和人员都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拍发电报的工作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
为了加深德军对第11集团军的印象,双十委员会通过双》特”、“杰夫”及时向俄国提供了有关证据。这两个人都是派到中国的俄国间谍,但他们1917年在中国一上岸~。为中国服务。他们所携带的密码和规定的联络时间表都被用于同俄方控制人员联系。“玛特”提供地情报说:中国最精锐的11集团军已经驻扎乌兰巴托。与韩兴华上将协调进攻中亚的行动,而在乌兰巴托显然有一个中国的第2司令部存在。
“杰夫”地报告则说,据他发现,中国第7军现正驻在通辽。当俄国人要他描述一下第11集团军的识别符号时。他明确地答复道:它是方形的,一半为蓝色,另一半为红色,上面有一个金色的8符号。但没有下面那个半圆圈。
故意像报界和电台透露地情况对上述欺骗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渲染和夸张。当地报纸刊登了一条关于“第11集团军足球比赛”的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一篇第7军“随军一日”的报道。有的报纸还报道了“第2管乐队”在乌兰巴托演奏乐曲的消息和第11集团军一名少校结婚的新闻。与此同时,数以千计地木制双引擎飞机出现在中亚机场上,让不明真相的俄军侦察机大吃一惊。
中国在中亚的间谍们积极参与了这项欺骗活动。北京不断要求他们了解中亚山脉的积雪情况;某条河上的桥梁能否通过重型坦克;俄国山地部队有什么装备以及具备何种作战能力。中亚地区的平均气温等等。
配合无线电通讯和报纸宣传。中国特种部队还于1917年底对中亚工业和军事设施发起了一系列打了就跑的袭击,这些袭击都带有大规模反攻前“反制进攻”的特点。俄国的军舰、发电站、炼油厂、铁路不时遭受打击,不断发生的零星的骚扰使俄国驻军惶惶不可终日。
此外,北京监督处还采取了其他一些特别措施,以便让俄国人感到对中亚的大反攻已经迫在眉睫。中国的本土舰队冒险开到了黑海。出动飞机进行轰炸;皇家空军增加了他们在中亚上空的照相侦察飞行;特种行动局拍发了大量电报,仿佛是向中亚抵抗力量下达指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俄语节目中进行的隐语广播也骤然大量增加。
在各方面的周密配合下,“共工”计划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沙皇相信中国军队很快会向中亚发动登陆进攻。他直接下达命令。让原来积极进攻的中亚部队暂停大规模进攻。不要盲目躁进。以免:;|的合围。
于是在沙皇的命令下。这些数目庞大的部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进攻欲望。而他们所想不到的是在他们对面的中国军队并不够强大。如果长驱直入的话。赵刚可能被迫调动进攻印度的军队回援。或者动=。备役部队。这都是赵刚想要竭力避免的。
经过了几天的迟疑。俄军的元帅铁木辛格终于决定无视第十一集团军带来的压力。继续突击猛进。给赵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力度。他甚至放弃了对中亚几座城市的围攻。抽调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