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正说明朝三百年 >

第42章

正说明朝三百年-第42章

小说: 正说明朝三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明朝,地方官进京朝见,一般都要带上搜刮来的金银珍宝、土特产等,以巴结京城里的势宦权贵。所以当时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谣:“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驻袋口,都将去京里抖。”况钟赴京时,下属们念他一贯清廉,替他筹备了些礼物,以供到京城上下打点。况钟闻知后赋诗相拒:“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并写下著名的《进京诗》:

“不带江南一寸绵”的况钟(2)

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

况钟到北京后,因任期满且政绩突出而升官。苏州百姓不愿意他到别处作官,张瀚等二万余人请愿于巡按御史张文昌,要求况钟再回苏州,明英宗接受人民的请求,升了况钟的官,赐况钟墓正三品,但仍回苏州做知府。况钟返任时“民欢迎者不远数百里之遥”。正统七年(1442年)12月,况钟因积劳成疾,病逝任所,享年60岁。朝廷对他的品行备加赏慰,特赠正义大夫资治卿。

第二年春天,装载况钟遗体的灵舟启程去江西时,苏州城“郡民罢市,如泣私亲,其奔程路祭者,络不断绝。”况钟灵船中,“惟书籍、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苏州数十万百姓身穿孝服为其送行,“民多垂泣送其柩归”两千多里水路“夹岸哭奠不绝于途”。数百名苏州人一直送灵柩至江西靖安老家!苏州府所属七县都为他立了祠堂,全郡近50万户,几乎家家挂有他的“喜神”(画像),百姓由衷爱戴这位廉政清官。

“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1)

于谦像“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也是他人格的自我写照。

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明朝大臣、军事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宣德初年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宣德三年(1428年)巡按江西,严惩污吏,审理冤狱,颂声满道。五年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在各州县设平准仓,调节粮价,赈济贫苦,兴修水利,加固黄河堤岸,深得民心。后来升为兵部左侍郎。正统六年(1441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在两省百姓官吏以及藩王的力请下免死,并官复原职。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反对南迁,指挥北京保卫战,升为兵部尚书。代宗即位后,他整饬兵备,严格督战,亲自率师二十二万,在北京九门外大败瓦剌军队,加少保头衔,总管军务。后来也先以英宗为人质逼明朝议和,于谦主张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和谈。使也先无计可施,只得放回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于谦以“谋逆罪”被杀。成化初年平反昭雪,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年间,改谥忠肃。著有《于忠肃集》。

明永乐十年(1412年),十五岁的于谦考中生员(秀才),永乐十八年(1420年)参加杭州“乡试”,考中第六名,次年会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他随宣宗御驾亲征。宣德二年(1427年),于谦巡按江西,他公正廉明,执法不阿,即使是藩王官属,犯了罪也不宽恕,还审理平反冤狱数百件。宣德五年,升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同年,明朝开始设立“巡抚”,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职权在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三司之上,三十三岁的于谦被任命为首批巡抚,巡抚河南、山西长达十九年。在任期间,他深入民间,察访疾苦,惩治贪官;兴修水利,改良农业生产,立平籴法以备荒,并创“平仓”、“义仓”储粮,以备荒年赈灾;设“惠民药局”,救治百姓疾病;命地方官员修治河堤以防水患,招抚山东、陕西难民,予以安置;屡次上疏请求蠲发生灾害地方的钱粮赋税。始终保持为政清廉,不受私谒,为民请命,不避权贵的耿直作风,被两省百姓呼为“于青天”、誉为“于龙图”,甚至有百姓在家给他立像供奉,有的州县还为他建立了“生祠”。

正统元年(1436年),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英宗年少贪玩,于是宦官近侍投其所好,得到恩宠。正统七年以后,军国大权渐渐被宦官王振把持。王振“恃宠挟恩,夺主上之威福;怀奸行诈,紊祖宗之典章;每事不由于朝廷,出语自称为圣旨”,“卖官鬻爵,诛杀无忌”,形成宦官专权的黑暗局面。朝中上下,贪污成风,地方官员进京办事,必须先贿赂上司,但是于谦从不送礼。有人就劝他:“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甩甩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只有清风。”并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品行:“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甲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闾阎就是里巷,“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正统六年(1441年),于谦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山西、河南两省百姓上书求情,加上几位藩王说情,王振只好放了于谦,复任旧职。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太师也先率军分四路大举南下,很快占领明朝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等地。明英宗在王振挟持下亲征,由郕王朱祁钰(英宗之弟)监国,于谦以兵部事辅助。8月15日明军败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五十万大军全部覆没,英宗被俘,消息传来,举国震动。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宣布由郕王朱祁钰监国。同时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大臣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徐有贞等主张南迁避难,于谦坚决反对,并对皇太后和郕王说:“谁主张逃跑,应该砍头。京城是国家的根本,如果朝廷一撤出,大势就完了。大家难道忘掉了南宋的教训吗?”他的意见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于是太后决定立郕王为景帝,明英宗改称太上皇。于谦升为兵部尚书,统帅全军,负责指挥军民守城。于谦针对瓦刺利用英宗作为人质以要挟明朝的阴谋,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使也先的阴谋不能得逞。

十月,瓦剌军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于谦召集将领商量对策。大将石亨主张闭门坚守,等到敌人粮草接济困难,自会退兵。于谦则主张主动出击。他分派将领带兵出城,在京城九门外摆开阵势,亲自率领一支人马驻守在德胜门外,还命令城里的守将把城门全部关闭起来,表示破釜沉舟、决一死战的决心。并且下令,将领上阵丢了队伍带头后退的斩将领;兵士不听将领指挥,临阵脱逃的由后队将士督斩。于是全军上下士气振奋,斗志昂扬,同仇敌忾,决心跟瓦剌军决战到底,保卫京城。这时,各地勤王的明军也陆续到达北京,城外的明军增加到二十二万人。

于谦手札在内外夹击的不利形势下,也先战败被迫退兵。于谦以功加少保,总督军务,于是增兵守卫真定(今河北正定)、保定、涿州(今河北涿县)、易州(今河北易县)等地,并派大将镇守山西关隘,严防瓦剌军队南下。也先看到明朝军力日渐强大,在军事上打败明朝已不可能。同时,瓦剌内部矛盾也日渐尖锐,也先手中的“上皇”不仅不再是王牌,实际上已变成累赘。于是他决定罢兵,送回朱祁镇。随即派使者与明朝讲和。而大臣们一再奏请迎接上皇,这使景帝朱祁钰很不高兴,他生气地说:“朝廷因通和坏事,欲与寇绝。”“我非贪此位,而卿等强树焉。今复作纷纭何!”一时之间群臣惶恐万分,无言以对。于谦劝说道:“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最后景帝的面色才平和下来,说:“从汝,从汝。”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明英宗回到北京,明朝与瓦刺化干戈为玉帛,互相通好,贡使络绎,贸易不绝。《明史》评论道:“卒奉上皇以归,(于)谦之力也。”

“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于谦(2)

于谦高瞻远瞩,知道和平局面断难长久,于是上安边三策,建议改革军制。并首创团营建制,挑选精兵,分营集中操练,各以都督统率,从此兵将相识,号令划一,军势日盛。在政务上,他的章奏很合时宜,令人叹服,处理公事,号令明审,百官威服,可谓功高名盛。但是他十分俭约,以国家栋梁之臣,所居之屋仅蔽风雨,景帝念其劳苦,曾赐给他一所宅第,他拒绝了,说“朝廷多事之秋,非臣子安居之日。”

景泰八年(1457年),景帝突然患病,卧床不起。英宗趁机在宦官曹吉祥、大将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复辟,重夺帝位,改年号为天顺。英宗被放回来后,始终对于谦不顾他的生死拒绝议和并拥立景帝耿耿于怀,正月二十三日,以“谋逆罪”逮捕于谦,不久将其处死,时年60岁。北京百姓听到于谦被害消息,十分悲痛。据史书记载:“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行路嗟叹,天下冤之”。

于谦祠于谦死后,他的遗骸被人悄悄收敛起来,第二年运回杭州,葬于西湖三台山麓。明成化二年(1466年),于谦的长子于冕上书替父伸冤,宪宗为于谦平反,并恢复于谦生前原有官爵,还下令将北京崇文门内西裱背胡同于谦故宅改为“忠节祠”。弘治二年(1489年),孝宗下诏,在三台山的墓旁建祠纪念。杭州、河南、山西等地百姓“皆世奉祀不绝”。

西子湖头,三台山麓,于谦墓和岳飞墓遥相对应,为如画的湖山,又添了几分悲壮豪迈的英雄气魄,正如清人袁子才诗中所说: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抗倭英雄戚继光(1)

戚继光像戚继光用过的军刀戚继光(1528~1587),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戚继光自幼生长在将门,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军事生活的熏陶,自小就立志保疆卫国,十六岁时,他就写下一首名为《韬钤深处》的五言律诗: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首诗表达了年轻的戚继光已有保卫祖国海疆的远大志向。十七岁时,戚继光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十五岁的戚继光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省沿海防御倭寇军务。倭寇指在日本内战中失败的流亡武士和商人,他们从元代末年到明代初年,经常在中国东部沿海一带抢劫中国商船,并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十五世纪后期,倭寇与中国沿海的劣绅奸商狼狈为奸,愈加猖狂,有时甚至深入内地,攻城略地,掳掠财物,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大祸患。戚继光任都指挥佥事后,统辖3营24卫所。防线从江苏、山东交界处,一直延伸到山东半岛的北端。海防线很长,而兵力有限,如何设防是个很大的问题。戚继光走访了当地许多官员、渔民,了解到一年之中倭寇活动最猖獗的时间多是3、4、5月和9、10月间,掌握了这几个月间的天气状况以及船只可能停靠的地方后,他采取了按照时间和地段重点设防的措施。同时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严格军纪,提高战斗力,于是,山东海防变得固若金汤,倭寇不敢再轻易骚扰,戚继光在山东防倭初见成效。

由于戚继光在山东抗倭有方,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朝廷又把他派往浙江,担任定海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率军抵抗倭寇,这一带是倭寇活动比较猖獗的地区。戚继光看到原来的军队素质很差,战斗力很弱,于是在义乌招募农民、矿工,组建新军。这支四千多人的新军,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鸳鸯阵军纪严明,精通战法,训练有素,进退有序,作战勇猛。戚继光还根据江南水乡的特点,改革队列,创造了著名的鸳鸯阵法,使长短兵器配合作战,用火器、弓箭互相掩护,敌人进入百步之内用火器,进入六十步内用弓箭,敌人更近时,便用“鸳鸯阵”冲杀。这支军队在后来的战斗中屡战屡胜,发挥了巨大威力,深受百姓的爱戴,称他们为“戚家军”。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九月,800多名倭寇入侵龙山所,戚继光率军迎击,两军刚一交锋,明军由于怯战开始后退。在这危急时刻,戚继光飞身跃上一块巨石,连发三箭,射倒3个倭寇头目。倭寇见状,仓惶逃窜。戚继光率军乘胜追击,三战三捷,威名大震。

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一万多名倭寇大举进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戚家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运用偷袭、伏击、快速奔袭等战法,打得倭寇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戚继光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