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纪连海说甄嬛 作者:纪连海 >

第11章

纪连海说甄嬛 作者:纪连海-第11章

小说: 纪连海说甄嬛 作者:纪连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园内的大小建筑群共五十余处,经乾隆皇帝命名题署的有“二十八景”。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山,在清代称为静宜园。当时京城西郊的“三山五园”名闻天下,所谓“三山五园”是指万寿山、香山、玉泉山和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

话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提醒朋友们了,在北京的历史上,真的只有这么一处名为“甘露寺”的地方,不过那已经是元朝时期的事啦。清朝的北京,是没有一个名为“甘露寺”的地方的。

不过,清朝的北京,虽然没有一个名为“甘露寺”的地方,但北京周边,还是有与甘露寺接近的地名,这其中,比较近一些的便是位于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喇嘛山景区的“甘露禅院”,但这个地方是不是就是《后宫甄嬛传》里面所说的甘露寺,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第二十四章 被淘汰的宫女为何都愿去尼姑庵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四十七、四十八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甘露寺众尼不容甄嬛等人,被众尼姑于病中赶出寺外。

结合前面的第四十六集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名为甘露寺的寺院,其实就是个皇家尼姑庵。这里,就有个问题: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不见容于宫廷的这些女子,都偏偏要去尼姑庵里“修行”呢?甘露寺里的尼姑,凭什么那么恶毒?为什么恶毒?

话说武则天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她一辈子当中嫁了两个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她生了两个皇帝,唐中宗和唐睿宗兄弟;她本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颠覆了整个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和制度设计。武则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她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最高统治位置的?话还要从唐高宗李治说起。

唐高宗李治即位一年以后,来到了长安城中的感业寺,将一个非常美艳的已经蓄长了头发的尼姑接回到长安的宫中。高宗的王皇后非但没有吃醋,反而是异常地高兴。可是,王皇后万万没有想到,没几年,她的身家性命就葬送在了这个女子手里。可以说,从这个女人踏进宫门的那一刻起,宫廷里就硝烟四起,暗藏杀机,大唐江山从此不得安宁,但她也同样用激情和梦想造就了千古流芳的大唐气象,在中国的历史上放射着无比辉煌的光芒。

武则天碰到太子李治,是她政治生涯的真正开始。可是这一碰,它不是一般的男女接触。这一亮相本身在历史上就是一记轰雷。

那个时候,武则天的身份是皇帝唐太宗的才人,就是说她是唐太宗的女人,对于李治来说,她是庶母。当时唐太宗正病得厉害,就让太子李治到床前来陪他,就在这个时候,李治与武才人一见倾心。这个出场,在历史上是很震动的一个场面。

有一种观点认为,武则天是有心机的人,因为她一直在寻找机会,这个今后的皇帝太子李治是一个机会,所以她会主动暗送秋波,以一种长姐似的关怀,把年轻的太子给俘虏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治因为从小就死了妈,太宗这些年来治理国家也很忙,这个年轻的庶母居然那么地温柔,使李治又有一种主动的行动。还有一点咱们也不能忽略,武则天长得还是很漂亮,是那个时代标准的美人。历史记载,她的相貌是叫“宽额广颐”。额头比较宽,下巴也稍微比较长,人比较丰满。对于性格懦弱的李治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强的。一般而言,我们都知道,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像就是武则天的一个写真,就是按照她的那个模样做出来的。

武则天做过唐太宗的才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后来在唐高宗立武则天做皇后的诏书中,就直面地回答这个问题:我承认这个武皇后是先帝的才人,但是,是先帝赐给我的,并不是有什么“秽乱春宫”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吧,这两个人在唐太宗晚年的时候,就埋下了感情的种子。

唐太宗去世之后,按照唐朝的规定,武则天被派到了感业寺做尼姑。对于一般的宫廷女性来说,如果到了尼姑庵里面做尼姑,有可能就是青灯梵钟,一辈子了此余生。武则天能这么甘心吗?她肯定不。那一年在佛寺当中的生活武则天是怎么度过的,我想那个煎熬是双重的:一方面自己那种政治野心,希望得到重用、希望出头露面的这个野心受挫了,同时在情感上也是被浇灭了。她知道,高宗在太宗去世满周年的时候,一定会来行香。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才能够坚持下来。她在尼姑庵里写诗,其中有一首收录在《全唐诗》当中,名字叫做《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就是说,这一年,我天天在哭,我在想高宗,你不相信我怎么想你吗?我整个裙子是湿了又湿,湿了又湿,我都舍不得洗掉;为你流的眼泪,至今还锁在我的箱子里啊。永徽元年五月二十六号这一天,是唐太宗的周年忌日,按照唐朝的礼仪制度的规定,当老皇帝去世一周年的时候,新皇帝要带领群臣和后宫的嫔妃,一起去皇家的寺庙里面,给皇帝来行香祭祀。

有人认为,性格决定命运,一点不假,要换其他的皇帝,一年多了,估计早就把这事儿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是李治这个人就是那么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多情之人,所以才导致了这次见面。在贞观末年,武则天对李治的这种吸引,不是一般的吸引,否则身为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他怎么可能想起一个关系不大的人,一年以后还想起她来呢?我想是武则天已经对他吸引得太深了。所以才会有《唐会要》上面的一段记载,说“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两个人是面对面潸然泪下,那叫一个情意绵绵。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了。武则天采取的措施是哭,一见面不说别的,我上来先把你的心给你哭碎了。

武则天太了解李治了,李治是历史上著名的会哭的皇帝。所以这一哭,就会勾起他这一年多来,压在心里的很多的情感,所以他再也逃不脱武则天布下的这种感情之网。武则天已经是二十五六的年龄,已经很成熟了,她对李治的把握是非常有信心的。

经过这么一番激情的表演之后,李治没有把武则天从感业寺里给带走。

在李治的心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武则天也有担心。可是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因为很快就有人从宫中给她送来一个消息,说皇后王氏让你偷偷地把头发先蓄起来。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不是李治下圣旨让武则天开始蓄发,而是王皇后找人送信让她蓄发呢?高宗从感业寺回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表现得闷闷不乐,整天若有所思、失魂落魄的样子,高宗在皇后的追问下就说,还记得我们去感业寺,我们在那里碰到了武才人,我心里现在惦记着她,可是很难想办法,要她回来,应该怎么办呢?可是他没有想到皇后那么痛快,皇后说这个事儿你不要担心了,我来给你办理,我肯定把她给你接回来。王皇后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把皇帝身边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所谓情人,接到自己身边来,成为将来和自己争宠的一个人?

王皇后有她现实的目的,当时在宫中有一个萧淑妃,明显地比皇后更得高宗的宠,更根本的一个原因,王皇后这些年以来没有为李治生下个一男半女,而萧淑妃为高宗生下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李素节。这就不一样了。素节生下来不久,高宗就立他为雍王。按照惯例雍王这个封号,一般是不封给嫔妃所生的儿子的,除了太子之外,雍王是诸王当中地位最高的。所以那个时候皇后感到自己的地位有些威胁了,正好又碰上高宗这一段时间闷闷不乐,所以皇后就想到了一招她自认为的妙棋,就是想办法让高宗把武则天接进宫来,这样就能够让高宗的心思转移到这个成天日思夜想的女人身上来,把萧淑妃忘到一边去。对李治来说当然是喜出望外,正中下怀。在王皇后的安排下,大概在永徽元年的年底,或者永徽二年年初的时候,武则天就秘密回到了宫中,而且就在前后,武则天已经为李治怀上了身孕。这一年武则天刚好28岁,她的人生被分成两个十四年,第一个十四年她终于是进到了唐太宗的后宫,后又用了十四年的时间,等待着再次回到皇宫啊。王皇后和武则天真的叫各怀心事,结果是阴差阳错,一拍即合。这样说来,王皇后也算得上武则天的恩人。

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这回,您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不见容于宫廷的这些女子,为什么非得要去尼姑庵里“修行”了吧?您也就知道,尼姑庵的尼姑,凭什么那么恶毒?为什么那么恶毒了吧?一句话,尼姑庵的尼姑,当然是因为有强大的后台的支撑啦!人家,那是随时有可能东山再起的啦。

第二十五章 隆科多与太后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四十九、五十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皇帝在铲除年氏一族及其党羽后,开始着手处置年氏同党,自己的舅舅隆科多。隆科多乃是母亲皇太后昔日的旧情人,皇帝始终认为此事让自己颜面无存,决心将其铲除。

这里,就有个问题:说是太后昔日的旧情人,这自然是瞎说八道,但问题在于:历史上的隆科多,到底是什么人呢?

隆科多的祖父佟图赖入关以后多次出征山东、山西、河南、湖广等地,军功卓著,历任定南将军、礼部侍郎,晋爵至三等子,死后又特赠为一等公,原因是“父以女贵”——隆科多的姑姑、佟图赖的女儿,是顺治皇帝孝康章皇后。孝康章皇后为顺治皇帝生养的孩子便是日后的康熙皇帝。

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既是康熙皇帝的舅舅,也是康熙皇帝的岳父——隆科多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嫁给了康熙皇帝,分别成为康熙皇帝的皇后和贵妃。“父以女贵”,佟国维的地位自然尊崇。佟国维又曾三次跟从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立功颇多。因此,佟国维也是仕途一路畅达,历任侍卫、内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晋爵一等公。

此外佟氏家族还有多人官至高位,当时有“佟半朝”之称。隆科多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了他一生位居极品,成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关键性人物。

因其祖父和父亲的缘故,隆科多与康熙皇帝也有着双层的亲戚关系,既是康熙皇帝的表弟,也是康熙皇帝的内弟,自然受到重用。

历史上记载的隆科多的崛起是在1688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这一年,他开始担任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但此前的隆科多,他出生于哪一年,小的时候又干过什么事情?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只是据说金庸先生写的小说中的人物韦小宝的原型就是我们本文的主人公隆科多。那么,据此看来,隆科多还应该是康熙皇帝训练的少年摔跤手,在擒拿鳌拜这场重头戏中立下过汗马功劳。之后不久,隆科多就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1705年,康熙皇帝“因所属人违法妄行,谕责隆科多不实心办事,革副都统、銮仪使,在一等侍卫行走”。但到了1711年,他又重新受到重用,得授步军统领的重要职位。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负责维持京城防卫和治安,并统帅八旗步军及巡捕营将弁,权责重大,由皇帝特简满洲亲信大臣兼任。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其亲信程度。隆科多出任步军统领后,康熙皇帝通过朱批,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你只须行为端正,勤谨为之。此任得到好名声难,得坏名声易。(你的)兄弟子侄及家人之言,断不可取。这些人初次靠办一两件好事,换取(你的)信任,之后必定对你欺诈哄骗。先前(的步军统领)费扬古、凯音步、托和齐等,都曾为此所累,玷辱声名。须时刻防范。慎之!勉之!”字里行间中透漏出康熙皇帝对隆科多的关爱之情。但是康熙也同时指出,隆科多必须同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保持距离,不参与结党才可以保住步军统领的位子。朱批中的告诫之语也让隆科多如头上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做事时时谨慎。

隆科多的谨慎行事得到了回报。1720年,康熙皇帝提拔隆科多“擢理藩院尚书,仍管步军统领事”。在步军统领的职责之外,康熙皇帝还交给他秘密的任务,不仅专门委派他秘密监视被圈禁的废太子和大阿哥,随时密奏二人的有关消息,还让他秘密监视京师内的宗室王公和部院重臣的动向。这个时候的隆科多尽职尽责,表现出色,康熙皇帝生前曾多加赞赏。

正是由于康熙皇帝的信任以及自身的办事精明,在康熙皇帝驾崩之时,隆科多是除皇子外在康熙皇帝身边的惟一大臣,在皇位继承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在康熙皇帝身后,就不一样了。隆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