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类史上七大帝国的没落 >

第4章

人类史上七大帝国的没落-第4章

小说: 人类史上七大帝国的没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人的反对,汉王朝也在群雄并起中裂为碎片。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有勇无谋,历史上董卓是不是也仅仅是一个赳赳武夫呢?

董卓原先是凉州(约当今甘肃、宁夏和青海、内蒙古一部)豪强,在地方称霸,靠着*黄巾起义,升任为并州(约当今山西大部和内蒙古、河北的一部)牧。他早有逐鹿中原的野心,何进恰好给了他这个机会。他急急忙忙带了三千人马赶来,驻扎在洛阳城外的时候,宫内的火并爆发了,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迅速开进洛阳,因人马太少,无法独揽大权,他就在深夜把人马拉到城外,第二天天亮,再把这队人马大摇大摆地开进来。一连好几天,搞得洛阳的人都闹不清董卓到底调来多少兵马。何进原来手下的将士见势也都投靠董卓。这样一来,董卓就完全控制了洛阳的兵权。

中国卷 第一编  夹缝中的苟延残喘(10)

为了专断朝政,董卓决心废掉汉少帝,另立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是为汉献帝。这遭到大臣的一致反对,丁原、袁绍等公开与他抗争,伍孚谋划行刺,但这些都没有起到作用。袁绍怕董卓加害,匆忙出奔冀州(约当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端和河南北端)。袁绍的弟弟袁术听到消息,也出奔南阳(在今河南省)。袁绍兄弟逃走后,董卓就用武力胁迫文武百官,宣布废立的决定。刘协为帝,自任相国。

董卓这个人目光短浅,不识大体。担任相国之后,专横跋扈,枉杀无辜,曾纵容兵士残杀赶集的百姓,掳掠妇女和财物,以为战功。这使得洛阳城里一片混乱,一些有识之士纷纷离去,包括典军校尉曹操。

逃走的这些人后来组织天下十八路诸侯进讨董卓,他接连受挫,于是放火烧了洛阳宫阙,迁都于长安。在长安他依旧故我,暴虐无道,被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斩杀于他自己的心腹吕布刀下。董卓一死,天下群雄立刻火并起来,最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上风。到曹丕禅代,汉亡,那其实早已经是三国世界了。

整个东汉实际上是西汉以来连续的衰败期,并没有什么辉煌可言,但它却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经验教训。后世王朝中出现的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汉代都找到了它的前鉴,如宦官干政、外戚专权、朋党之争、军阀割据等。虽然有些问题在后世依然很严重,如唐朝,但这些还是引起了开国统治者的注意,想方设法尽量避免,如宋朝就没有宦官专权、明朝没有军阀割据、清朝没有外戚干政等等。

历史的浓云已经淡去,当年的苦乐悲欢也已经隔膜,但留存在史册字里行间的鲜活生命,却永远让人五味混杂,迷失怅惘。“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个“道”,既是家国之道,亦是个人之道,这也许才是我们后人对历史最功利却也最温情、最人性的读法了。

两汉大事记

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于垓下,建立汉朝。

8年 王莽自称皇帝,国号新,西汉结束。

25年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73年 东汉窦固击败匈奴,班超出使西域。

88年 章帝去世,和帝十岁即位,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开

始得势。

89年 窦宪打败北匈奴,迫使其西迁,间接导致西罗马帝

国灭亡。

92年 宦官郑众等因诛杀外戚有功而封侯,宦官开始用权。

97年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甘英 至条支,临海而还。

121年 邓骘与其子邓凤被逼绝食自杀,邓氏外戚就此覆灭。

125年 孙程等十九个宦官一齐被封侯,是为“十九侯”,宦

官势力逐渐壮大。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爆发。

208年 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军队。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朝灭亡。

中国卷 第二编  人世里的无可奈何(1)

———大唐王朝的谢幕晚唱

唐得天下,一百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渔阳窃发,四海横流。肃、代以降,方镇跋扈,陵迟至于五代,朝成夕败,有如逆旅。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司马光语

自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起,直到公元907年朱全忠篡位为止,唐朝一共还有了152年的天下。在这一个时期中,表面上还维持着统一,对外的威风亦未至于全然失坠,然而自大体言之,则终于日入于衰乱而不能够复振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1。盛世丧钟———安史之乱

中国后世的演义中,唐明皇要算是比较多的一位了。人们感兴趣的无外乎两点,一是这位*天子爱美人胜过江山的缠绵情事;二是一人将大唐带入极盛却又在他手上迅速破败衰落,这中间的悲喜过渡的让人目迷。那他们当事人是怎样导演这一切的呢?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曲《长恨歌》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谱写的缠绵凄绝,在那个稻米流脂、仓廪俱实而一朝变为城阙生烟、河山踏裂的时代里,生为华夏第一家庭的第一对玉人能有这样曲折离奇的爱情兼生命历程,千载之下犹让人叹惋。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却是一场浩劫,是一场确确实实因他们而起的浩劫。

其实早在唐太宗时代就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创业和守成哪个更难?”房玄龄认为创业之初,天下嚣然,群雄并起,将他们各个击破并非易事,创业难啊!魏征则认为自古的帝王从来都是得于艰难而失于安逸,“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感叹着说:“玄龄和我一起取天下,出百死,入一生,所以知道创业之难。魏征和我一起安天下,常常怕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轻忽,所以知道守成之难。然而现在创业之难已经过去了,守成之难才应该与诸位慎之。”也许他们没有想到在其后百余年的时间里,这样的担心就不幸的发生了,它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唐的衰败与灭亡。

史书上记载玄宗“性英武、善骑射”。想想也是,一个能够诛诸韦、灭太平、逼帝位且将大唐带入盛世高潮的一代天子怎么可能是一个无能懦弱之辈。他执政初期,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和张九龄为相,政宽刑平,赋役轻省,到开元八年出现了“五谷丰殖,万物阜安,百姓无事,与能共化”的祥和景象。除此之外,他更看重刺史、县令的作用,曾亲自考察新任命的县令,将45名不合格者遣返回家。开元十三年,他又亲自将一批中央诸司有声望的长官派去作地方刺史,并赐宴赐诗饯行。这就是史书上说的“玄宗自初即位,励精政事,常自选太守、县令,告诫以言,而良吏布州县,民得安乐”(《新唐书·刑法志》)。他夺天下有乃曾祖太宗遗风,治起天下来,也丝毫不逊色。到开元后期“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出现了可以与“贞观之治”相媲美的“开元盛世”。大唐王朝也完成了其一代之辉煌,达到巅峰。难怪诗圣杜甫在乱后怀着无限悲伤压抑的心情哀叹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中国卷 第二编  人世里的无可奈何(2)

一个王朝在其衰败颓唐下去才最让人想起,留给后人的仅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在这个“说”字里,饱含了几多复杂与无奈、叹息与悔恨。

大腹胡儿

安禄山本姓康,母亲是胡人中的巫师,为了生子她跑到轧荦山去祷告。果然在此山附近抓获了一个所谓“斗战神”的人,不久就有了妊,生下来的即为安禄山。传说他生的时候,“光照穹庐,野兽尽鸣”,弄得范阳节度使张仁愿都知道了,派人来搜庐帐,幸好他被提前藏了起来才逃过此劫。后来,安禄山随母嫁给了胡将安延偃,安延偃归顺了唐朝,安禄山就跟着冒姓了安,更名禄山。

自古小人多伎,蔡京一手好书法,名列宋四家,高逑一脚好球,直踢得大宋皇帝心花怒放,这安禄山也不例外。“忮忍多智,善亿测人情,通六番语”,堂而皇之的凭借其语言才能做上了“互市郎”。安禄山这个人实际上是没什么大志的,他后来的反叛也全是唐玄宗惯出来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已。这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他曾为了两只羊而监守自盗,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下令杀他,他喊了一句像当年韩信对藤公喊的“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只不过将“上不欲就天下”因地制宜地改为了“公不想灭两蕃乎?”这令张守珪刮目相看,再加上他白皙而伟岸,像个勇武之人,正在用人之际的张守珪就把他放了,和史思明一块儿做起了捉生将(相当于小捕头)。安禄山凭借自己对山川地理形势的了解,曾用五个骑兵就抓获了契丹数十人,令张守珪大奇,渐渐得到重用,被提拔为偏将。

安禄山为人乖巧,知道张守珪嫌他痴肥,就暗自节食,并且认了干爹,顺顺利利地升任为幽州节度副使。后来,御史中丞张利贞到各地考察,甄别地方官员的贤愚,为下一步用人做准备。安禄山使出浑身解数来巴结谄媚,连张中丞的左右都收的满筐满箩,和当今宵小之辈的行径别无二致。果然回朝之后,张中丞盛赞安禄山贤能有才,马上升任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顺化州刺史。

安禄山从走上宦途的那一天起,就擅长投人所好,笼络收买,他这样的行为就没起过一次反作用?

一招得逞,就会百试不爽。安禄山长袖善舞,广施拳脚,凡是来往路过其地的使臣,一定会摸清其喜好,“对症下药”,朝臣上下“交口誉之”。称赞得让玄宗都听到了,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兼柳城太守,押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第二年就得到了进京面圣的良机。此时的安禄山已非当年偷两只羊的毛头小子可比,大唐的官场酬对、世事应答,已被他玩弄于股掌,娴熟的如同自己有几根手指。入朝奏对,不费吹灰之力的就“称旨”,进封骠骑大将军。第二年,代裴宽为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仍旧领平卢军。安禄山北还,玄宗下诏命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正员长官、御使中丞在鸿胪亭摆酒送别,这是多大的门面!古往今来有此殊荣的也不多见。

这会儿的唐玄宗已经被盛世繁荣的景象弄晕了头脑,早年的那股英武之气磨损的荡然无存。施起恩宠来奢华得叫人目瞠舌结。

捡自己老爹的才人当皇后和抢自己儿媳做老婆就出在他们大唐世界这祖孙手里,前面开风气的是高宗李治,后面顺风跟进的是玄宗李隆基。杨贵妃乃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体貌自无的比,且善歌舞、晓音律、性颖悟,这样的女人哪个男人碰上也要鼻血喷涌,自认倒霉的。偏偏这顶旷古绝今几千年的倒霉蛋桂冠让李隆基安安稳稳地戴上了,还是从自己儿子寿王手里夺来的。一人得道,鸡犬飞升,杨家上至老爹、叔父,下至族兄、姐妹甚至是子侄辈个个都该封赠的封赠,该提拔的提拔,该尚公主的尚公主,声焰震天,不可一世。宗兄铦为鸿胪卿,为御史,钊(国忠)也渐渐显赫,姊姊封韩、虢、秦三国,为夫人,帝每呼为姨。这个“姨”叫的可是格铮铮的亲切。玉环体貌惊世,她的姐妹们当然也坏不到哪里去。据说那虢国夫人就自恃姿色,看不起脂粉,常常淡扫蛾眉就去面圣,给中国语汇中添了一个“素面朝天”的成语。

中国卷 第二编  人世里的无可奈何(3)

史载唐玄宗每年十月都要游幸华清宫,届时,虢、韩、秦三国夫人,及杨氏兄弟一并从幸,车马仆从,连接数坊,锦绣珠玉,鲜华夺目。不久,杨铦去世,所剩杨氏五家,各为一队,队着一色,俄而五家队合,灿若万花,川谷成锦绣。他们所过之处,首饰、珠宝、鞋袜遗失丢弃的狼藉于道,香闻数十里。三姐妹出入宫掖,持盈公主等都让着不敢先坐。交给台省、州县去办的事,奔走之力要胜过皇帝的诏敕,求着给效力还怕轮不着。四方来输财结纳的不可胜数,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就是建平、信成二公主与贵妃家弄了点不愉快,都要沦落到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