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类史上七大帝国的没落 >

第14章

人类史上七大帝国的没落-第14章

小说: 人类史上七大帝国的没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立储无制———覆亡之助

选取接班人,这在权力过于集中的封建社会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政局的稳定,甚至是兴衰,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那么蒙古这个从来没有受到过汉文明熏染的民族,他们是怎样传承皇位的呢?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在立储问题上虽然出过不少乱子,有名的如唐太宗之“玄武门之变”、明成祖之“靖难之役”,但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皇帝即位定下太子,父死子承,代代相续,这对封建社会高度集中、毫无监督与保障体制的皇权之平稳过渡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避免了国家的动荡和不必要的内部纷争,维护了政权甚至是国家的统一。然而元朝因为崛起于大漠,没有受到汉文明的熏染,在储贰一事上就颇起纷争,内耗不断,这也是它日后分裂的伏笔。

中国卷 第三编千年后的一声长叹(7)

蒙古建国前就建立有一种氏族军事*的制度,即“忽里台”,在蒙语里是“聚会”的意思。是由部落或者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参加的一种议事会议制度,早期主要用来商议推举首领、决定征战等有关诸部的重大问题。贵族们必须按时到会,不参加或是迟到者要受到处罚。而且有明确的法令规定:如果任何人不经过诸王的推选,就自行其是想当大汗,那么就要处死,决不宽容。这种会议形式在成吉思汗时期演化成蒙古宗王大会,重要大臣同时与会。蒙古国建立后,蒙古首领的公选制向世袭制迈出了一大步,大汗只能从成吉思汗的子孙中选出。但新汗的具体人选还是不固定,而且必须通过忽里台会议的推戴。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法马上召集忽里台,就会出现汗位悬虚的情况。同时,成吉思汗家族中的诸王也是忽里台的主要参加者和主导力量,这就为日后子孙们争夺汗位提供了一个合法的途径。当年毛泽东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还是有理由的。

成吉思汗的正妻生有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他们都有继承汗位的资格,且蒙古风俗中有“幼子守产”的习惯,家庭中正妻所生之幼子称为“斡赤斤”,意为“守炉灶者”,因为兄长们已经分家自立,所以幼子可以继承父亲留下来的基业。成吉思汗在去世之前,分给他每个儿子一份领地及属民。长子术赤分得额而齐斯河地区、欧亚草原西部及斡罗斯诸公国,察合台获得突厥斯坦西部、塔里木盆地和天山西部地区,窝阔台获得准噶尔和阿尔泰山西麓,小儿子拖雷作为家庭的守护者获得蒙古本土。在汗位继承上,他选择了军事上不如拖雷,但颇具政治才能的窝阔台。另外两子中,术赤倾向拖雷,察合台和窝阔台友善,实际上形成了两党,其矛盾一直延续到子孙。

1227年成吉思汗在出征西夏期间病逝,遗命窝阔台继承汗位,幼子拖雷按照习俗暂时摄政,全面管理蒙古帝国。按理拖雷应马上召开忽里台,履行一下程序叫窝阔台即位,然而直到1229年春天,悬虚了汗位两年之后拖雷才组织召开,经过一个多月的讨论,仍未议决,后经耶律楚材的中间斡旋,窝阔台才得以即位。但心中的疑忌已逐日升高。1232年灭金的三峰山战役后,拖雷随窝阔台北还途中暴卒,时人怀疑是窝阔台下毒。之后窝阔台未经诸王商议就以大汗的名义从拖雷部属中抽调军队三千户,交给儿子阔端,两系的冲突趋于公开,一场血雨腥风马上要来临。

父债子偿

拖雷死后,窝阔台也许是因为心虚的缘故,对拖雷家族十分客气,常说要把汗位传给拖雷的大儿子蒙哥,这引起窝阔台儿孙的不满。窝阔台有几头小猎豹,常用一头母牛的奶来喂养。窝阔台的小孙子失烈门对他说:“爷爷,你叫小豹吃母牛的奶,这头小牛就没了奶吃,不是要饿死了吗?”窝阔台很感动,从此,再也不提传位于蒙哥的事。

公元1235年,俄罗斯各部起来反抗,窝阔台派术赤的儿子拔都担任统帅,大规模西征。因为诸王的长子都参与,所以被称为“长子西征”。西征军一路势如破竹,在庆祝胜利的宴会上,察合台的孙子不里(察合台的长子早死,故派长孙带队)、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和拔都发生争执,拔都派人禀告大汗。窝阔台很是恼怒,把贵由送去给拔都处分,把不里交给察合台处分。

拔都自然不敢处分大汗的儿子,但这场怨仇却更深了。这和以后蒙哥当上大汗有什么关系吗?

拔都继续西征,一路打到匈牙利,正要征服全欧洲时,窝阔台逝世,拔都下令班师。公元1246年7月,皇后乃马真氏*诸王,奉贵由为大汗,拔都托病未到。贵由对拔都不来参加忽里台一事十分怨恨,1248年初,贵由假称到叶迷立养病,率领护卫军西行。拖雷的妻子唆鲁禾帖尼意识到贵由西行意在拔都,便暗中派急使通知他,拔都也起兵东来迎敌,战争一触即发。没想到两军还未交锋,贵由就死在了出征途中(传闻是被拔都派人毒死的),战争没有爆发。公元1248年3月,皇后海迷失欲重立失烈门听政,诸亲王多反对,朝内争讼不已,乃至三年无君(海迷失后称制时期),国内混乱不堪。

中国卷 第三编千年后的一声长叹(8)

贵由死后,拔都邀请全体宗王到他的属地举行忽里台,窝阔台和察合台两系宗王多半不愿出席,拖雷系由蒙哥前往。拔都告诉宗王们:“宗王之中,只有蒙哥见过成吉思汗的札撒(成吉思汗制定的成文法),只有立他为汗,才有利于大家。”众人都赞成他的意见,汗位确定下来。

贵由的皇后海迷失听说后,派人对拔都说:“忽里台向来是在蒙古本部举行的,这次在西方开,不合祖宗规矩,而且许多王公没有参加,会议的决定不能算数。”拔都说:“那么明年在东方再开大会好了。”

第二年,拔都派弟弟带军队到蒙古本部,以实力为后盾,拥立蒙哥即位。正当宴饮欢庆时,有人报告说在远处路上有许多士兵和满载武器的大车,好像是图谋不轨。蒙哥立即派兵前往察看,发现是失烈门等窝阔台系宗王。严刑拷问之后,有人承认策划过阴谋。于是,窝阔台和察合台两系的许多大臣被诛杀。宗王们或被流放,或被遣从军。失烈门后来也死于非命。这次有意的打击,成功的将窝阔台系驱逐出拖雷系的政治坦途之外,再也兴不起什么致命性的风浪了。

但窝阔台系并未心服,蒙哥死后,他的弟弟忽必烈经过争夺即位,建立元朝,定都北京。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又发动战争,一直到海都死后的第八年,即1301年,海都的儿子投降,其领地多并入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灭亡,战争方告平息,成吉思汗家族持续数十年的纷争才告结束。

兄弟阋墙

蒙哥汗在位时,对弟弟忽必烈十分信任,派至漠南,命其掌握蒙、汉民户及大量军队。忽必烈在领地内重用汉族人才,主张汉化,引起了部分蒙古贵族的忌恨。他们联合阿里不哥向蒙哥进谗,使得蒙哥派遣了阿兰答儿、脱因、囊加台、刘太平等人理算陕西、河南等处钱谷,审查对象集中于忽必烈所设置的经略司、宣抚司等机构的大小官员,列罪状一百四十二条,几乎所有忽必烈藩府的旧臣都被罗织在内。

蒙哥下令解除忽必烈在汉地的统军权。忽必烈忧惧非常,计无所出。正妻察必向忽必烈献策:“大汗(蒙哥)是君,是兄;大王是臣,是弟,我们不可能同他们计较是非。而且远离在外,必将受祸。为今之计,不如尽将王府诸妃遣归汗廷,做出在那里久居的打算。这样大汗的疑心自可消除,君臣、兄弟之间可望复好如初。”第二天,忽必烈所器重的臣子姚枢也向他建议同样的办法,并表示“臣过此更无良策”。忽必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于这年冬天,单身觐见正准备亲征南宋,行至河西的蒙哥,兄弟相见,冰释前嫌,蒙哥也停止了对陕西河南的钩考。

随后,蒙哥南征,被解除了军权的忽必烈以足疾为由,留家休养。但当蒙哥触瘴犯险,亲征至四川境内时,察必提醒忽必烈久居不出会引起蒙哥疑心,于是忽必烈遣使蒙哥请求出征。翌年二月,未奉旨自开平启行,会左手诸王于邢州。八月,渡淮河,入大胜关,至黄陂,抵鄂州江北,此时听到了蒙哥死在四川的消息。

蒙哥已死,忽必烈必然是汗位最有力的争夺者,谁会成为他的绊脚石呢?

此时;在和林的阿里不哥在其身边诸王贵族的支持下,积极图谋汗位,向漠北蒙古和漠南各州征调军队,阿里不哥的一部分军队已经南下,他邀请忽必烈回蒙古,召开忽里台,以商定大汗人选。留在汗廷的察必也立即遣使劝忽必烈速还军。收到消息的忽必烈一面命人与宋兵谈判,另一方面急率大军北还,十余日就到燕京,接着北上开平,抢先召开忽里台,在“亲王四十余人及藩方侯伯”的推举下,即大汗位。

忽必烈自立为汗的举动,在和林引起极大震动,阿里不哥也在诸王贵族的拥戴下,匆匆宣告继承汗位。当时拥立阿里不哥的势力十分强大,控制着漠北至中亚、西亚的广大地区,且在陕川甘等地,也有很强的势力。

同年,忽必烈亲自率军进讨阿里不哥。忽必烈命亦孙哥率军北上,与阿里不哥前锋出木哈尔、合剌札所率大军相遇,经过激战,亦孙哥大胜,使阿里不哥的势力一蹶不振。忽必烈乘胜追击,阿里不哥率众西逃至叶尼塞河上游唐努山一带,向忽必烈服了软,遣使表示“俟马肥入觐”并“愿约伯勒克、旭烈兀、阿鲁忽三王同入朝”。忽必烈应允。

中国卷 第三编千年后的一声长叹(9)

之后阿里不哥因为在拥护他的部落境内杀戮劫掠,使当地蒙古部落流离失所,引起察合台系及中亚诸王的不满和反对,他们纷纷归降了忽必烈。阿里不哥眼看大势已去,亦毫无办法,终于回至上都,为忽必烈所赦免。

归降一个月后,阿里不哥就病死在大都。

同袍共仇

忽必烈太子真金早死,按照嫡长子继位的传统观念,忽必烈把汗位传给了真金长子铁穆耳,是为元成宗。元成宗数子中只有德寿太子是卜鲁罕皇后所出。大德九年(1305)六月,成宗在病中册立德寿为皇太子。不料半年后,德寿就先成宗死去,无后。嗣后仅一年多,成宗也去世了,生前未再立皇太子。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定继承人,更加激发起汗位觊觎者之间的激烈角逐。

成宗后卜鲁罕在大德后期干政多年,与中书省、枢密院里的许多回回大臣深相结纳。他们与皈依*教的成宗堂弟、安西王阿难答之间,也有不同寻常的关系;后来的仁宗甚至宣称阿难答与卜鲁罕有私通情节。因此卜鲁罕打算内而操纵朝议,外而倚重阿难答手中的兵权,临朝称制,并起用阿难答辅国。而阿难答本人也因手握重兵,欲以世祖嫡孙的身份争夺皇位。双方为了共同对付出镇漠北的海山和他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而结为联盟,被当时的汉人儒臣称为“回邪诪张,势挟中闱”。为了试探舆情,卜鲁罕等人几次召集馆阁会议。朝中汉人儒臣大多对回回势力集团存有戒心,所以往往持冷淡态度。

争夺皇位的另一方,是海山兄弟。海山长年总兵北边,在大德年间与西北藩王的几次硬仗中战功卓著,又是真金嫡孙,颇得在漠北作战过的诸王将领的拥护;海山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则雅重儒术,从成宗朝起就在身边聚集起一批汉人士大夫或倾心汉文化的蒙古、色目侍臣,被中原和南方汉族士人看成振兴文运的希望所在。卜鲁罕显然早就对海山母子染指皇位存有戒备。大德九年十月,她以中宫秉政,出爱育黎拔力八达母子于怀州,企图通过割断他们与朝廷中枢的联系来限制其行动。

按照蒙古旧俗,大汗死后,例应由皇后摄政,主持召开选立新汗的忽里台大会。右丞相哈剌哈孙,多年以来一直处于若明若暗地与卜鲁罕相对立的地位,现在成为阻止卜鲁罕得逞的重要因素。成宗死后,哈剌哈孙立即秘密地遣人通知在漠北的海山和在怀州的答己及爱育黎拔力八达。这时卜鲁罕已下密制切断通往漠北的驿路。受哈剌哈孙之命北趋报讯的康里脱脱,通过其兄阿沙不花疏通通政院,改署手中驰驿文书的日期,使先于卜鲁罕下谕之日,遂得乘驿马往海山处告警。自是,哈剌哈孙悉收京城百司符印,封府库,“称病卧阙下,内旨日数至,并不听,文书皆不署”。既“称病”而又“卧阙下”,一方面可以沮泥卜鲁罕动员行政中枢的权力资源发号施令、筹划临朝称制的计划,另一方面又防止了皇后集团以左丞相阿忽台取而代之,控制中书省。哈剌哈孙的行动取得了掌御印的典瑞院太监董士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