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命运的抉择(一) >

第100章

命运的抉择(一)-第100章

小说: 命运的抉择(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传令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军均不接受左梦庚部投降。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其消灭!”孙露狠狠的命令道。不管你是汉人,还是满人。如果这个世界一定要用武力来制定新的秩序。那我孙露一定奉陪到底。这一刻下定决心的孙露心中燃起了一股难以言语的斗志。可正当她要踏上台阶时,一个战士匆匆跑了过来报告道:“报告司令,刚才在皇宫的一个池塘里发现了皇上的尸首。”
众人听闻一阵哗然。虽然已经猜到皇帝这次是凶多吉少了。但突然听闻朱由崧的死讯。众人仍是吃了一惊。毕竟他是皇帝。他的死意味着明朝又将选出一个新的皇帝。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人的心里此刻都是七上八下的。于是孙露等人急忙赶到那池塘前。
此时池塘前已经围满了人。普通人估计没机会见到活的皇帝,死了的皇帝就更是少见。谁都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机会。虽然现在朱由崧的尊容实在让人觉得恶心。他那本来就已经肥胖不已的身体由于泡在水里数天。现在却已经肿得象个球了。发紫的面容还依稀可以辨认出他的样子。一瞬间没有人哭泣,也没有人叹息。所有人都沉默着站在那里。终于龚芝麓头一个反应了过来扑到尸首上痛哭流涕起来。其他的明朝官员见状马上不甘示弱的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仿佛死了朱由崧天都要塌下来似的。孙露看了看这些个“大忠臣”转而又冷冷的瞥了一眼这个由自己扶植起来的皇帝。却听史可法率先说道:“皇上驾崩,举国哀悼。列位大人节哀吧。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当务之急先确立新主。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借于上次皇位之挣的失败教训。史可法一上来就将定立新君主的问题摆上了台面。虽然不可能就这么一锤定音。但至少他可以知道孙露的态度。史可法上次之所以拥立潞王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得到军方的支持。虽然武将历来在大明的地位同文官没法比。但在如今看来酸舌腐儒根本成不了事。只有得到军队的支持才是硬道理。
果然,史可法这话一出。其他官员们纷纷交头接耳,点头称是。不过到最后他们无一例外的将目光转向了孙露。是的,无论这些大人们心中有一千个一万个的计划。可只要孙露一声令下外面的士兵就能在瞬间将这些计划变成血色的泡影。与其苦苦的猜测还不如听听这位孙将军有什么意见。
眼见众人都望着自己孙露忽然有了一种从没有过的满足感。一种拥有绝对实力后俯视下界的满足感。这就是做“军阀”的感觉吗。孙露在心中自嘲着。不过她依然以她那不卑不亢的语调开口道:“拥立国君之事,事关社稷兴亡,国家安定。本官以为不可草率行事。幸好这次几位藩王不在京城未遭左逆毒手。据悉兵部侍郎沈犹龙大人已经南下杭州、广州等地迎接潞王、鲁王、唐王等藩王一同入京。希望到时候能选出一个适合的君主。”
这算什么意思?把这么多藩王一起迎入京城?这女人到底想立谁为皇帝?亦或许是这些藩王都有可能?那些官员一边附和着一边疑惑的看着孙露。只有史可法和钱谦益眼中闪过了一丝异动。孙露则扫了一眼众人后继续说道:“不过在皇上登基前,朝廷还有很多事要做。如今史督师是南京品级最高的官员。理应由史督师暂时监国,待到确立新主后再成立新内阁。”
“这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老夫只是一介臣子,又怎能妄议监国呢?不行,不行绝对不行。”史可法连忙推辞道。此时他只觉得自己的背都在发麻,额头上不禁冒出了点点汗珠。
“两位大人,依下官来看不如这样吧。先选五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一起议政监国如何?”钱谦益眼珠一转上前说道。
“五大臣议政监国?钱大人说说可选哪五人啊?”孙露瞥了钱谦益一眼故意拉长语调问道。一旁的几个大臣则在那里窃窃私语着。
钱谦益听孙露这么一问心中不由一喜。看来自己这次是揣摩成功了。不过他的脸上并没有显出多大的变化。只见他侃侃而谈道:“此五人定是能压得住朝堂,顺得了民心的。需要是勋臣如沂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久爵。能臣如史督师,及沈犹龙大人。另一个就需要是个名将。此名将如今看来非孙将军末属了。”
“诶,钱大人说笑了。孙露只是一个武将又是一介女子。如何能担此重任。”孙露谦虚的推辞道。不过在心中不得不对钱谦益刮目相看了。真不愧是“天巧星浪子”这么快就揣测道自己的心意。这样的人正是自己日后需要的“人才”。
“孙将军不必过谦。将军这般保江山去靼虏,百姓无不称颂,百官无不敬佩。军的功绩可昭日月,堪比当年的岳武穆啊。”龚芝麓不甘示弱的奉承道。听了钱谦益说辞他都有些后悔自己反应慢了。赵之龙和徐久爵虽然是勋臣但都是些空头衔,加上年纪又大。放在五大臣中名气虽响却只是两尊泥菩萨罢了。而那沈犹龙是何人?他和孙露同属“粤党”这是人所共知的。至于史可法嘛。他的官职是兵部尚书。不过他的“兵”说穿了还是孙露的。且这次他也没按诏命回京而是留在了扬州。可见他同孙露的关系也不一般。如此一分析监国的还不是眼前这女人一人。其他人当然也看清了这其中的猫腻。却也跟着一起奉承附和起来。这是乱世他们可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正在孙露冷冷的看着这些见风驶舵之辈的表演之时忽然从远处跑来了一个士兵。他的手上还拿着一个粘有污泥的黄布包。“报告司令,在刚才那个池塘里打捞上来了一包东西。请过目。”
看着这个小小的布包,孙露的心猛的抽了一下。其他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个黄布包。他们也大致猜到了这里头包的是什么了。孙露深吸一口气慢慢的打开了黄布包。忽然一阵青白色的光芒笼罩在了她的脸上。一枚刻有盘龙的白玉大印立刻显现在众人面前。顿时孙露觉得自己的双手都在那里颤抖。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此刻竟也有了一阵悸动。却听周围的官员连声称颂道:“恭喜将军,此乃玉玺也。”
终于孙露整了整自己的情绪,连声称罪着将玉玺恭敬的包好后,双手捧着让人将其收好了。只见她朝众人拱着手谦逊的说道:“列位大人,五大臣议政之事还要好好的商量一下。不如我们先去看看大殿被损毁得怎样了吧。”说完便和众一起回到了大殿前。当踏上沾有血迹的台阶时,孙露自己的军靴也在那一刻沾上赤红色的鲜血。一步一步的在雪白色的台阶上留下了一连串红色的脚印。


第五章 第二节 藩王
1645年四月的绍兴平静而又安详。战争对于这里的人来说仿佛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当然影响也不是完全没有的。随着左梦庚攻打南京,大量的难民夹杂着皇亲贵族,士绅官员纷纷南下避难。往日宁静的绍兴城也越来越热闹了。还有就是从两淮不断传来的义勇军大胜“辫子军”的捷报。关于义勇军打靼子的故事也在绍兴的大街小巷中传得沸沸扬扬了。茶楼里说书先生甚至将这次两淮战役编成了一个个段子。里面当然少不了义勇军阵前斩清将的精彩章节。说书的说的是唾沫飞溅仿佛是亲眼所见,而听书的则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已经看见了那金戈铁马的战场。但这些日子绍兴城的百姓又接到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南京陷落皇帝驾崩。不过老百姓对此并没显出有多么的伤心。在他们看来朱由崧的死完全是罪有应得,就象马士英和阮大铖这两个奸臣的死一样。
但在绍兴城西城一间不起眼的院落中此刻却是另一副模样。只见大门的两侧悬着两盏白纱灯,门的匾额上披着黑绸。在这个院落前停着的马车和轿子也都披着白布。院内已经被布置成了一个大灵堂,大大的“奠”字被贴在中间,两旁挂着一副白色的挽联。中间的香安上供奉着大明弘光皇帝的灵位。此刻在香案前跪着一大片身着孝服的人。为首的乃是一五十岁左右的身着朝服的大臣失声痛哭道:“先帝爷啊!请您保佑您的子民免遭涂炭,保佑我大明江山早日光复吧。先帝爷啊,您怎么能就此抛弃您的子民啊…”随着那人招魂似的痛哭,后面的人也跟着齐声嚎哭起来。顿时,整个院内鬼哭狼嚎,悲声震天。
过了许久,那人忽然起身,立于灵位旁扫视了在场的众人。而后朗声说道:“诸位请节哀,现在不是我们悲痛的时候,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当务之急是要确立国君。”
“苏大学士,所言甚是。不过,如今我等该奉谁为君呢?”一个精瘦的中年官员连忙问道。
不错,眼前的这个苏大学士正是明户部员外郎苏观生。由于他同马士英等人不和就一直隐居在绍兴。恰巧躲过了这次的劫难成为了南京内阁中少数几个幸存的大臣。听罢那官员的疑问苏观生对着上天拱手道:“先帝虽然不幸横死,但天佑我大明。如今鲁王殿下恰巧正在绍兴。我等奉鲁王为帝。一来是顺应天命,二来也可安抚民心啊。”
苏观生的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的众人立刻就交头接耳起来,鲁王就在绍兴!如果就此帮助鲁王登基自己不就成了开国功臣了吗。几乎每个人的心中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看着下面众人的反映苏观生心中大喜。看来这些人多数是会支持自己的。自己当初选这步棋没有走错。当得知左梦庚继续南下“清君侧”的消息后他就知道这次福王和马士英算是完了。这对自己来说是个天大的机会。当时苏观生已经同鲁王联系上了。如今福王一死,朝廷大乱,只要自己这里大旗一立。天下还不就此归心?到时候自己这个宰相是跑不了的了。
就在苏观生幻想着鲁王在登基后如何报答自己时,下面忽然有人担心的问道:“可是,我听说史督师和孙将军已经将左逆赶出了南京城。我们这里立鲁王他们会不会有异议啊?”
这个人的问题无疑是给幻想做“开国功臣”的众人泼了盆冷水。是啊,现在的藩王可不止鲁王一个人。远的不说,杭州潞王的呼声也很高。再说还有那孙将军的义勇军。那可是消灭了百万“辫子军”的虎贲之师啊。若是他们不同意怎么办。苏观生厌恶的扫了那人一眼说道:“只要鲁王即位大统就是大明的皇帝了。史督师和孙将军均是忠良之辈到时候定听令行事的。”
听了苏观生这中气不足的回答。众人终于明白他的意思了。就是先斩后奏,先登基了再说。可是真能这么顺利吗?看着底下的人还是这么的犹豫不决苏观生不由的一咬牙朝着身后的布帘跪拜道:“臣苏观生恭迎鲁王殿下。鲁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就象实现排练好的一般苏观生这么一跪,那面布帘立刻就被拉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面色清朗,神色庄严的中年男子。而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身材魁梧的武将。众人定睛一看那两个武将正是总兵方国安将军、王之仁将军。或许是被鲁王本人的气质所折服;亦或是因为他身后的两个总兵。顿时整个院子变得鸦雀无声了。刚才还在争论不休的人连忙跪拜道:“鲁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本来苏观生是想得到众人完全支持后再把鲁王抬出来的。可是偏偏出了这么一个多嘴的家伙搞得其他人犹豫不已。虽然这么做效果差了些。幸好众人现在均不再有异议了。可就在苏观生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时,门外的侍从忽然喊道:“兵部侍郎沈犹龙大人到。”
沈犹龙?他怎么来了?他不是一直在上海吗。苏观生纳闷的想到。不过一想到沈犹龙同孙露的关系苏观生的心中不禁打起了鼓。此人现在出现该不是那个孙露已经听到风声了吧。未等苏观生起身向迎。沈犹龙已经径自走了进来。他瞧都没瞧跪在地上的苏观生等人只是径直走到香案前上了一支香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朝鲁王跪拜道:“臣沈犹龙参见鲁王殿下。鲁王千岁,千岁,千千岁。臣此次受朝廷委派特来迎接殿下入京。”
“沈大人辛苦了。平身吧。”鲁王点头示意道。对于沈犹龙的突然出现鲁王朱以海起先也颇为吃惊。但听沈犹龙自称是南京派来接自己顿时就眉开眼笑起来了。看来这次连南京也同意立自己为帝。
沈犹龙起身后又拱手道:“殿下,事不谊迟。还请殿下即刻随臣动身去南京。船已经停泊在码头了。”
这么急!鲁王不由的看了苏观生一眼。就算是要他马上登基也不用这么急吧。正当鲁王感到纳闷时,原本跪在地上的吏部都给事中梁洪突然跳起来问道:“沈大人,这未免太急了些吧。既然要迎接鲁王登基。也该让我们准备一下。再说南京也不能就这草率的将储君迎进京城吧。”
“梁大人误会了。本官并没说南京要奉鲁王为帝。”沈犹龙解释道。
“沈大人开玩笑了吧。不奉鲁王为帝,南京又为何要让大人来接鲁王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