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读书计划-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罕默德就生在麦加城的这样一个社区之内。他人生中的前四十年默默无闻,他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在麦加(Mecca)的商人阶层受人尊敬。
610年,莫罕默德开始宣讲被他称为上帝告知他的神谕,他说,他被上帝选中,警告人们上帝最终的天启(revelation)就要到来了。莫罕默德是个非常有魅力的布道者,拥有了大量追随者,但也树敌众多,622年,他的敌人阴谋刺杀他,但他事先得知了这一阴谋,逃到了邻近的麦迪那(Medina)城。在那里他按照上帝告知他的神谕建立了一个神权国家,因此,公元622年就成了伊斯兰教元年。
《古兰经》包括114章,或者称为“章节”(sura),这些章在圣书进行书面印刷时完全是根据其长短排列的,最长的在前面,最短的在后面。《古兰经》没有叙事线索,“章节”之前也没有明确的联系。(实际上,“古兰”(Al…Quran)一词就是背诵的意思,在穆斯林世界中背诵《古兰经》是一表示虔诚和笃信宗教的重要活动)。《古兰经》的书面本直到约650年,即莫罕默德632年去世近二十年后,才最终修订完毕。该书按照回忆进行编写,全体成员一致认定,其中包括的所有内容都是上帝真正传授于莫罕默德的。
在一个非穆斯林信徒的西方读者看来,《古兰经》第一眼看上去显得非同一般,因为它部分继承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内容。《古兰经》中充满了熟悉的人物:亚伯拉罕,摩西,大卫(David),耶稣,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还有很多其它人都代表着上帝先知和信使。但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个熟悉的世界在透过《古兰经》这一不同的透镜完全变了形状。所有的《圣经》故事,所有的先知和祖先,都变成了一些先行者,只为引出《古兰经》这一被莫罕默德引述的上帝真言。《古兰经》将自己变成了“预言的封印”(Seal of Prophesy),即上帝在地球上的终极天启。
与些相对应的是,《古兰经》的大部分内容也是告诉明确信徒们如何在伊斯兰(意为“顺从上帝”)国家中生活。这些神权社会中的规定条例被总结为伊斯兰教五大教规(Five Pillars of Islam),分别为
1。公开表明信仰“世界上只有一个上帝,再无他神,莫罕默德是上帝的先知。”(这一准则中译为“先知”一词的词,实际上意义更为强烈,即“将上帝通知给众人的人”。伊斯兰教是一个坚决执行一神教的宗教,上帝是绝对的,全知全能的,地上与天上一切事物都按上帝的意志进行。)
2。按照规定的仪式,一天祷告五次。
3。每年斋月期间从清晨到黄昏禁止进食。
4。向穷人施舍。
5。一生至少有一次要到麦加去朝觐,但是要在人身体好,并有足够的经济实际来进行朝觐而不致使家人陷于穷困的条件下进行。
这些规定,再加上其它许多《古兰经》的规定以及其它后来补充的宗教法条,把穆斯林世界与其它社会区别开来,《古兰经》承诺说,上帝会保护那些顺从他意志的人,而诅咒那些违背他意志的人。因此《古兰经》创造出了一种生性好战而又四处传播教义的宗教群体,而同时,《古兰经》又要求虔诚的态度,让人们有节制,宽容,投身正义。伊斯兰教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宗教狂热的例子,而开明而且宽容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像所有的宗教典籍一样,《古兰经》也可以用来证明很多事物的正确性。
几年以前,我有幸与我国政府中一位地位很高的官员进行谈话,由于当时中东问题新闻出镜率很高,因此我问他总统内阁中有多少位成员对伊斯兰教有足够了解,能说出五大教规是什么。“这很好回答,”他说道,“一个也没有。”在我们这个时代,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穆斯林教徒,而且伊斯兰世界引起我国政府外交政策极大的关注,所以在我看来,就算只为做个好市民,也应该了解一些伊斯兰教的知识。而这也是阅读《古兰经》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其它的原因还有其宏大的诗性语言之美,以及其中折射出的引人入胜《圣经》传统,而这一传统一直是英美的主流文化。
J。S。M。
惠能(Hui…Neng)
638…713
《六祖坛经》(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佛教于常用纪年前六世纪兴起于印度北部,得益于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Siddahartha Gautama)一生传教。悉达多是喜玛拉雅山脚下一个小国的王子,看到世界各地人们的苦难,他大为震惊,于是找到一个安静之处,在一棵大树,冥想多日,试图搞清苦难的原因。最终,他大彻大悟,成为佛陀(Buddha),又称“大悟之人”(enlightened one),开始按照自己的领悟,四处传播一种全新的教义。
悉达多在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里长大成人,他也接受婆罗门教的观念:(在《薄伽梵歌》中已经提及),世界本无实体,一些都是空;每个人都曾死去,也曾再生,生死轮回之间由于前世所行善恶种种,而产生“业力”(karma),每个人都应“循世界之法”(dharma),尽自己的义务。在这一传统基础上,佛陀将他的新领悟称为“四谛”(Four Noble Truth):众生皆苦,苦缘于欲,欲望可以克服,克服欲望的方法是“八正道”(Noble Eightfold Path)(正见,正志,正业等等)。佛陀最关键的见解在于欲望可以将人系于业力轮回之上,而幻象则推动自我,使人追求来世,即使来世会使人陷于更深的苦难。幸运地是,佛陀教人可以结束这一欲望的轮回,到达“涅磐”(Nirvana)的境界,灵魂寂灭,即为解脱。
悉达多死后几个世纪,佛教在印度,南亚和中亚地区广为传播,并于一世纪传到中国,又由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几个世纪之间,佛教分成了不同的学派和教派,积累了大量的经文(佛经,所有佛卷至少都冠名为佛陀的教义)。佛教在中国最普及的流派是“大乘教法”(Mahayana ,or Greater Vehicle Buddhism),教义中向信徒许诺,只要虔心向佛,那些称为菩萨的圣人将帮助他们摆脱轮回之苦,转世到天堂之中(这与悉达多原来朴素的涅磐之说大相径庭)。大乘佛教在中国大行其道,很多人用行动表达自己的虔诚,重修庙宇,再造金身,翻印佛经。
到了五世纪末或者六世纪初时,这一形式的佛教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学派,称为“禅宗”,即佛教中的静坐冥想派,我们绝大多数人更熟悉这个字的日语发音,禅(Zen)。创立禅宗的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具有半传奇性的和尚,名叫菩提达摩(Bodhidharma),禅宗告诉人们,人要想获得解脱,不用做些宗教上的善事,也不靠菩萨的帮助,而要通过认真打坐参禅的方式,忘记头脑中的教义,经文,欲望和杂念,与宇宙合而为一,准备好进入一种无言的顿悟状态。
菩提达摩的新教派出现了很多的派系纷争,各派系都称自己为正宗,而最终被一个人奇迹般的统一起来。惠能是中国南方的一个不识字的木工,后来成为了一名禅宗僧人,很快就表现出在讲经和传道方面的才华。他被所有禅宗公推为“六祖”(Sixth Patriarch),直接继承了菩提达摩的衣钵。《六祖坛经》则记录了惠能的生平和著作。
本书的题目非常奇特,它是唯一一本很明显没有记录佛陀教义,但公开称为佛经的佛学经典。该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惠能的自传,一段冗长的讲经,以及一系列只言片语,轶事及教义。更有趣的是自传部分,惠能被描述成一个不识字的人,因此自传是由惠能“口述”给一个名叫神会(Shen…hui)的和尚。但这实际上完全是编造的,此书在惠能死后很久才写成,可能是按照传承下来有关他的实际教义写成,但其中也包含了大量有意义的对话。而惠能的讲经内容也肯定是在口头传承了很久以后才记录下来的。
《六祖坛经》中最著名的教义恐怕要数惠能自己的著述了,有一次一个伙伴写了一首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回应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提倡“默照”,把“玄理”由师傅传给徒弟,而不使用经文。惠能喊道,要撕掉经文,把它们抛开,因为经文只会阻碍大彻大悟。当然,这种做法此后一直影响着禅宗,《六祖坛经》只是众多禅宗经典中的第一部,但在本书中就提出了要“毁掉所有的经文”,大彻大悟只能通过“默照”来教授。中国的道德经典,《道德经》中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禅宗很好地概括了这句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但关于禅宗的书籍依然无穷无尽。
《六祖坛经》很短,读起来也不难。与其它主要的佛经不同,但包括了一些人们不熟悉的术语和概念(如果你想了解主要的佛经,可以读一读《金刚经》和《莲花经》(Diamond Sutra and Lotus Sutra),虽然本书为令那些热衷于兜售传奇故事的人提供了机会,但还是描绘了一个非常人物,木匠僧人惠能的形象,本书还让人有机会了解到这一宗教信仰和学派在过去一千多年之间对东亚地区的宗教,文学艺术所产生的巨影响,而这种影响近年来也在西方世界留下了印记。
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
1265…1321
《神曲》(The Divine Comedy)
和他所处的时代一样,但丁的生活也是动荡无序的,但他的代表作却是有史以来最为秩序井然的作品。在他的一生当中,他的出生地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由于派系纷争而陷于分裂之中。在这场战争中,但丁既是一名宣传者又是一个政府官员,他充当了其中的一员,但他的工作并不成功,因为到了1302年,他被罢黜,此后直到几乎二十年后他临死之时,他一直奔走于意大利的各个宫廷和大家族之间,品尝着颠沛流离之苦。
但丁的感情生活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也同样不平静。他告诉我们九岁时他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名叫比阿特丽斯(Beatrice)的小姑娘,九年以后又再次与她见面。他和这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仅限于此,但这个女人却成了他想象力的原动力,在《神曲》第三章《天堂》里,这个女人被放在了上帝的身边。
但丁把自己的作品称为“喜剧”(而形容词“神”是由评论家后来加上去的。)(《神曲》直译为《神的喜剧》——译注),因为本书始于地狱,也就是起于灾难,而终于天堂,即以幸福结尾。对于初读此书的读者一开始会觉得这本书根本看不懂。书中有几点令我们害怕,首先书中涉及的神学源自伟大的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5-1274),而本书的善恶观念体系也很复杂,部分源自亚里士多德。还有一点,正如但丁告诉我们的那样,本诗包含了四层含义。而且全诗始终运用讽喻和象征手法,讽喻和象征对但丁来说不仅是一种修辞,而是他思想结构的一部分。最后,诗中处处到他所处时代的真人真事。因为但丁是为数不多始终使用在今天被称为新闻纪实材料进行创作的作家之一。
尽管有这些以及更多的障碍,但丁依然能够使那些不是学者的读者感动。正像T·S·艾略特在他的著名论文中写道的那样,最好的作法也许是一头扎进这首诗,基本或者完全不去注意其象征意义。本诗宏大的结构一目了然。它是一首叙事诗,就像班扬(Bunyan)的《天路历程》(Pilgrim‘s Progress)一样,讲述了人在尘世的一生——即使但丁选择将我们尘世的一生想象为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确,我们人生中也会有痛苦的时刻,如同身处地狱。我们同样因为犯罪而受到惩罚或者需要赎罪,就像炼狱中的人们一样。但丁热烈地相信,我们依靠理性(但丁的向导维吉尔就是理性的化身)和忠诚,也会有资格置身幸福之中,就像天堂里描述的那样。尽管但丁强烈的道德感仅适用于他的时代,处于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学术哲学框架之内,但它超越了这一切,打动了我们这个世纪的读者。但丁和许多当代小说家一样富于现实性,真诚地面对人性,而且在这一问题上始终毫不含糊。
不仅如些,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诗的真谛。最伟大的诗性想象力绝不模糊不清,而是强烈而精确的。简洁和精确是但丁想象力的本质。他不仅持续不断创造生动的图画,而且只创造那些能充分表达他的想法的图画。即使经过翻译以